① 宏觀經濟學的書哪裡有
一般網上就有啊;比如亞馬遜,京東,當當,都有的;宏觀經濟學
國外:
曼昆,《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又是曼昆?對。這本書寫的很好,不比下一本差,或許表述還更明白,雖然推薦的人不多,袁志剛給MBA寫了一本宏觀,在高教出版,基本上以這本為藍本。中級宏觀最好的也許就是Macroeconomics(4/e,1999),by N. Gregory Mankiw。思路清晰,講解簡明。這兩本教材幾乎都覆蓋了中級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哈佛大學也採用)
多恩布希和費希爾,《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的多恩布希和費希爾的《宏觀經濟學》(第七版)翻譯的不好,好象東北財經大學出有英文影印版,建議結合英文版看或者直接讀英文版.
——體系也比較清晰,只是過於偏重理論的論述,而且沒有其他流派的內容。建議參考其他有關宏觀經濟流派的書籍及文獻來閱讀,再深入學習,可以讀一下布蘭查德《宏觀經濟學》。
——有人要問了,怎麼盡推薦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寫的宏觀,那好,推薦一本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家的:
羅伯特.巴羅,《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此外,
薩克斯:《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上海三聯;
國內
歐陽明和袁志剛,《宏觀經濟學》,上海人民;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如果還想挑戰一下自己的實力,就看看David Romer的《高級宏觀經濟學》吧。這本書上財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是商務出的。要我說,第二版和第一版最大的區別,就是價格,翻了不止一番。因為國內經濟學專業本科數學很多學校不講微分方程,建議先補習一下--不是很難的,只要靜下心來做。
其實我認為薩繆爾森《經濟學》就不錯,宏觀和微觀都有了,是本經典教材.
當然,其他教科書也各有側重點,可供參考,且各人偏好不同,不一而論。
② 教材 宏觀經濟學 曼昆著 中文版 電子書
我覺得還是買本紙質的看著過癮 電子版的也有 iaskshare 自己下載下 留個郵箱也可以傳給你
③ 求宏觀經濟學的電子書!!!
現代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http://119.147.41.16/down?cid=&t=3&fmt=-
請用迅雷下載,6MB左右
④ 人家問下,宏觀經濟學誰寫的啊,有勞兄弟
現在市面上現行的宏觀經濟書國外的為曼昆版,國內的為高鴻業。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⑤ 宏觀經濟學有哪些比較好的,通俗易懂的書籍麻煩推薦一下。謝謝。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不適合初學者的,也不通俗,是用數學的語言解釋並歸納經濟現象。涉及多元微分,級數,多維概率,矩陣代數,數理統計中的參數、回歸、和假設檢驗。是一本非常適合理論研究的人(學生)仔細閱讀的。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包括宏觀和微觀兩部分)又太通俗簡單,旨在課余作為非學術性的讀物看看,因為裡面的現實例子很有趣。論難易,沒有比曼昆的更簡單的了,但是由於裡面的例子很多,很多東西需要你有了一定的經濟學弟子以後才能更深的體會。作為初級的非專業讀物很適合
高鴻業的書是國內權威教材,每章後面對於西方經濟學的批判是很值得看的。但是比較好的版本是第四本,第五版改動較大(引入博弈論但是論述得非常粗俗),已經非高老本人意願了。
另外,卡爾 凱斯的微觀經濟學的難度不大,涉及數理知識但是不深,適合初學者閱讀。有了微觀的基礎以後,宏觀的很多東西其實是很好理解的。
反對不懂裝懂的2樓,完全的說反了。
⑥ 高人解答宏觀經濟學,曼昆寫的那本.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系中還有、M3等項目。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系。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無疑問,我們是模仿國外的所謂現代銀行管理、統計體系設立的M系統。但我們多年了的M系統僅僅是模仿,而沒有實際經濟意義。
比如,中美兩國的M系統,若M1數值相同,則美國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就是M1,而中國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則要遠遠小於M1。這個差別使中國經濟單位沒有足夠的流通貨幣,而美國相對於中國則有充裕的貨幣。
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支票不能直接兌換成現鈔,盡管它是貨幣。
再比如在M2項目下,若M2相同,則中國的儲蓄額很大,但流通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卻很少,因為中國的M2被高額儲蓄佔掉了,而美國卻幾乎全部是M1(美國儲蓄率很低)實際也就是全是M0,即決大部分是現鈔,市場有經濟意義的貨幣充足。而中國卻是市場嚴重缺少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傾向於使用M2來調控貨幣的原因。
中國金融界無論是理論家還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個非常固執和愚蠢的見解,認為美國人不儲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美國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飯、養老等支付,這些支付同樣需要持有貨幣存量,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儲蓄率很低呢?其實既不是美國人不儲蓄,也不是美國人沒有錢,而是這些貨幣存量不在儲蓄項目下,而是在支票項目下,即在M1項目下。
因此,同樣的M2、M1、M0水準,美國的M體系有大量的具有實際經濟學意義的貨幣,而中國則是嚴重貨幣短缺。
如果中國金融改革僅僅改變這個M系統,則中國實際有經濟學意義的貨幣就將增加十萬億以上(儲蓄轉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兌換現鈔),而貨幣總量卻不需要任何改變。
另外一個方面,美國及西方國家設立M系統是為了便於統計和調控印鈔數量及觀測經濟動向。其中支票有大額和一般額度,這才是區分M1和M2的關鍵,也就是說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額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額度交易的。大額交易主要發生在大型公司之間和投資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無論M1、M2,由於支票的自由兌換性,二者都有實際的經濟學意義。在貨幣總量上意義相同,但在資金用途上卻有重要的經濟學意義。貨幣總量以M1出現,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以M2出現,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美聯儲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應如何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在貨幣總量則基本保持穩定 。
⑦ 誰有張遠超主編的《宏觀經濟學》的電子書啊可以發給我一份嗎
樓主,如需,加一下俺。
《宏觀經濟學》
作者:張遠超,孟祥仲主編 頁數回:428 出版日期:2010.03
叢書名答:高等財經院校精品課程系列教材
簡介:本書共4篇,內容包括:導論;古典宏觀經濟理論:長期中的經濟;經濟周期理論:短期中的經濟;開放經濟。
ISBN:978-7-5058-8393-2
⑧ 親,宏觀經濟學誰寫的啊,麻煩給位了
產生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發展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⑨ 考產業經濟學該看些什麼書呢微觀宏觀經濟學還有產業經濟學三本書,誰寫的書比較好謝謝!
首先要看你所報學校的使用教材,一般院校都會以自己的使用教材作為重點. 國內比較權威的經濟學教材是高宏業版的,其他的其實也是大同小異.所以如果你實在不能確定教材可以參考這本 至於國外的已經在國內流傳的主要有: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薩繆爾森<經濟學>.如果你們學校沒有特別申明要看國外的著作,這兩本書都比較厚,內容也簡單.你可以看看,其他的教材想必如果你看了這兩本也沒時間看了 另外建議你去考研論壇找到你所要報的學校的分論壇問問,過來者總比我在這里猜你是報哪個學校的陌生人要清楚的多。 08年考經濟學方向的同學初試都只考802經濟學綜合(含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參考書目: 序號 書名 主編 出版社 年版 備注 1 政治經濟學教程 宋濤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2 政治經濟學 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3 西方經濟學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http://www.yanlutong.com/xueyuan/254.asp 這個網站有一套不錯的經濟學資料,可以幫助復習。 現代西方經濟學把經濟學原理或經濟理論,即有關經濟問題的知識體系的全部內容,區分為兩大組成部分或兩大分支學科: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數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的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經濟理論。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研究對象、解決的問題、中心理論和分析方法上是不同的。微觀經濟學(1)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3)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4)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宏觀經濟學:(1)研究的對象是整個經濟。(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3)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4)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上述各個方面存在著區別。但它們作為一門科學的一套理論體系或知識體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又是密切聯系的。首先,它們是整體與整體由以構成的個體之間的關系。兩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補充的。其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分析。第三,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就是說,宏觀經濟行為的分析總是要以一定的微觀分析為其理論基礎。 期待你的滿意啊~中秋快樂啊~~!
⑩ 誰的宏觀經濟學的書寫得好
多恩布希,傑弗里.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