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鴻業微觀經濟學的第一價格歧視怎麼解釋啊。
所謂的第一級價抄格歧視就是說廠商根據不同的消費者所能接受的不同價格,賣給消費者不同價格的產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買一件衣服,他標價為400元。有些人能接受這個價格就直接買了,有些人覺得貴就跟店家討價還價,有些人討到300就買了,但是有些人覺得300還是貴了,討到200才買。這就是第一級的價格歧視。
希望能幫到你~~
Ⅱ 價格歧視是新制度經濟學上的內容嗎
短期是一種,他這兩個是有關聯的,並不是說毫無關聯
Ⅲ 經濟學中什麼是價格歧視
以不同的價格銷售同一種商品,稱為價格歧視。
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策略,可以提高企業利潤,同時增加社會福利。壟斷市場條件下,完全價格歧視可以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在現實市場條件下,只要企業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就可以成功實現價格歧視,提高企業利潤。優惠券、差異化包裝及數量折扣,均可以作為實行價格歧視的手段。現在很多銀行實行的所謂金卡、銀卡客戶策略,實際上也是價格歧視的一種。
實施價格歧視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是市場的消費者具有不同的偏好,而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區分開;其次,不同的消費群體或不同的消費市場是互相隔離的。不管你用過還是沒有用過,很多人都對麥當勞優惠券很熟悉,也許你對此並沒有多想什麼,其實這裡面很有學問,麥當勞正是利用價格歧視的策略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
Ⅳ 微觀經濟學 價格歧視 第三張圖是怎麼由前兩張得出的為什麼MR的斜率有兩段不一張的
MR斜率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D 也就是在兩個市場內的需求曲線是不同的
Ⅳ 西方經濟學中價格管制是第幾章
第十一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關於市場失靈的部分說到了效率優先和公平優先 的價格管制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那一章的價格歧視的末尾也有論述價格管制的部分
Ⅵ 微觀經濟學三級價格歧視
對於一個企業的幾抄個分工廠,原則是邊際成本相等。但是這里比較三個工廠的邊際成本之後,發現工廠3的邊際成本最低MC=1+Q3,且這三個邊際成本函數的形式沒辦法平均,因此只有工廠3生產。只要確定了這個,就只有一個邊際成本函數了。然後:
1,差別定價:MR(QA)=MC3(Q)和MR(QB)=MC3(Q)解就行了
2,只定一個價格:求出兩個市場的總需求函數,再求反需求函數,然後MR(Q)=MR3(Q)解就行。
我不確定三個工廠的邊際成本是不是這樣做的,一般情況下不同工廠的邊際成本函數不應該這樣給的,應該是截距不同,而不是斜率不同,因為這樣給的邊際成本函數沒辦法相等了。
如果MC=2Q1+10和MC=2Q2+4,然後再有Q=Q1+Q2,聯立這樣就可以得出總的邊際成本,從而分配各工廠的產量了。
Ⅶ 經濟學上的價格歧視與價格彈性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三級價格歧視中:
市場1彈性為e1,市場2彈性為e2,則:
P1/P2=(1-1/e1)/(1-1/e2)
三級價格歧視下,廠商會向對價格變動敏感的消費者索要較高的價格,向對價格變動不敏感的消費者索要較低的價格
Ⅷ 求教微觀經濟學第三級價格歧視的題
mc=mr
P1=(Q1/500)^源(2/3)
P2=(Q2/10)^(1/5)
R1=P1Q1=(Q1/500)^(2/3)Q1
R2=P2Q2=(Q2/10)^(1/5)Q2
Q1+Q2=Q 1
MR1=XXXX 2
MR2=XXXX 3
MR1=MR2 4
聯立1234得出Q1Q2和Q
帶入生產函數 得出各P
Ⅸ 微觀經濟學名詞價格歧視解釋
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實質上是一種價格差異,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內的接受者提容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准。
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就同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對若干買主實行不同的售價,則構成價格歧視行為。而且價格歧視是一種重要的壟斷定價行為,是壟斷企業通過差別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定價策略,地區性壓價行為、沒有正當理由對交易條件相同的若干買主實行不同的價格都是價格歧視行為的具體表現。
(9)經濟學價格歧視是第幾章擴展閱讀
價格歧視存在的必要:
1、廠商必須面對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即產品的需求與其價格成反比。
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購買團體必須能在某一成本下區分開,該成本不超過區分他們所能帶來的收入。即廠商能夠以合理的成本進行市場細分。
3、必須阻止不同購買集團之間賤買貴賣的轉賣行為。
4、不同的購買集團對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必須不同,並且為廠商所知。即廠商了解購買集團對產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