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經濟學關於稅收的問題
我來回答你:假設企業A與B,A賣東西給B,B銷售東西給別人,第一步當A賣給內B東西容時,A給B開增值稅發票,B就需要把所有的發票金額支付,也就是B承擔稅額,A給代收了,然後A再向稅務局交納稅。第二步B銷售東西時,也給別人開發票,代收稅金,但是B在買東西時曾經交納的稅金可以來抵扣銷售東西時的稅金,加入B在購買時交了20的稅金,在銷售時代收了50的稅金,B就可以向稅務局交納30的稅金。
2. 本人2013屆畢業生,經濟學專業,考慮報考國稅局,請問稅收征管和稅務稽查的區別,以及工作性質和環境。
稅收征管崗位就是負責對企業收稅的。稅務稽查崗位就是負責對企業進行查賬的。
3. 什麼是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是指運用經濟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以及經濟再生產、人口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三者之間的關系。
選擇經濟、合理的物質變換方式,以使用最小的勞動消耗為人類創造清潔、舒適、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主要討論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強調利用環境經濟規律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如何利用經濟杠桿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3)經濟學環境稅擴展閱讀: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任務:
環境經濟學就是研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社會經濟活動符合自然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規律,不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遠期的間接效果。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一門經濟科學,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為正確地調節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4. 滄州事業編考試 要求經濟學類 本科(年齡35周歲以下,不含金融、體育、環境、網路、稅務方向) 是什麼意思
雞鴨也是同一系。
5. 環境保護稅有哪些基本特徵
據報道,日前有分析人士表示,環境保護稅,顧名思義,是「為了保護和改版善環境,減權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而開征的一個稅種。顯然,「減少污染物排放」是其中的核心,不僅因為這個任務顯得較為具體,而且也是當下老百姓對環境保護最為切身體會的一個方面。
最後受經濟發展本身和環境保護稅等規制的影響,環境保護稅的規模可能在初期會越來越大,但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污染排放的規模達到一個頂峰後就會開始下降。
希望環境保護稅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
6. 環境稅的理論依據
一般認為,英國現代經濟學家、福利經濟學的創始人庇古(1877~1959)在其1920年出版的著作《福利經濟學》中,最早開始系統地研究環境與稅收的理論問題。
庇古提出了社會資源適度配置理論,認為如果每一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的邊際私人純產值與邊際社會純產值相等,那麼該種生產要素在各生產用途中的邊際社會純產值都相等,而當產品的價格等於生產該產品所使用生產要素耗費的邊際成本時,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達到了最適宜的程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單純依靠市場機制來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優狀態,因此政府就應該採取征稅或補貼等措施加以調節。
按照庇古的觀點,導致市場配置資源失效的原因是經濟主體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不相一致,從而私人的最優導致社會的非最優。這兩種成本之間存在的差異可能非常大,靠市場本身是無法解決的,只能由政府通過征稅或者補貼來矯正經濟當事人的私人成本。
這種糾正外部性的方法被後人稱之為「庇古稅」(Pigovian Taxes)方案。假定Y商品的生產對其他產品存在負的外部性,那麼其私人成本低於社會成本。以PMC和SMC分別表示生產Y的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假定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所決定的邊際效益為MR,那麼市場自發作用的結果是PMC=MR所決定的Qp,而社會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所應該有的產量則是由SMC=MR所決定的Qs.兩者間的差異 可以通過政府徵收稅收(比如消費稅等)加以彌補,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
7. 污染許可證和矯正稅降低了環境保護的成本微觀經濟學原理外部性的一句話。求解釋。為什麼是降低
樓上兩位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和樓主問的不匹配,微觀經濟學中說污染許可證和矯正稅降低環境保護成本是指相對於直接管制污染排放量這一手段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