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魁奈人口經濟學

魁奈人口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2-01 18:33:30

經濟學說史綜合練習題(二)

1-10:cbaabcddcb
二:見www.cpi.com.cn/3458456549865
三:內見www.gz16.com.cn/zcs/333456
四:容見www.ddl.net

⑵ 宏觀經濟學經歷的五個階段有何特點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第五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特點:在蕭條時期,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減稅和擴大政府的開支。減稅可以使公司和個人的納稅後收入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和個人增加消費;而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擴張將導致總需求增長,以克服經濟蕭條。
擴大政府開支,主要是擴大政府的購買或訂貨,增加公共工程經費和擴大「轉移性支付」,目的是通過擴大公私消費,以刺激投資。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勢必導致財政赤字。根據凱恩斯的「有效需求學說」,資本主義經濟的常態是一種「小於充分就業均衡」。因而擴張性的赤字預算,也就成了戰後西方國家政府的常備政策工具。
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擴大貨幣供給量和降低利息率。這些措施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把更多的准備金注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增加後,就可擴大對企業和個人的貸款,從而擴大貨幣供給量,降低貼現率,刺激投資,從而增加總需求。
通貨膨脹時期,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依然運用上面所介紹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著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著緊縮性方式而不是按擴張性方式來加以運用。
現在西方經濟學界開始企圖用供給分析來補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探討微觀經濟基礎,出現了一種供給分析與需求分析相綜合、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的新動向。
宏觀經濟學建議採用適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以及建立獨立的中央銀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決通貨膨脹問題。
宏觀經濟學首先關注一國的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是決定其實際工資和生活水平增長率的關鍵因素。

⑶ 弗朗斯瓦·魁奈的研究理論

(一)關於財富的概念經濟問題的研究是離不開財富的,因此對於財富的意義必須首先有明確的規定。魁奈對此也有很好的說明,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曾這樣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出賣價值的財物和有使用價值又有出賣價值的財富應該加以區別」。雖然財物和財富都必須有使用價值,但財物沒有出賣價值,而財富則有出賣價值。因此一種財物要它成為財富,還要有一定的條件。在《穀物論》中說:「總之必須承認,土地生產物本身還不是財富,只有當它為人所必需和買賣時才是財富。因此,土地生產物只有在它能滿足人的一定需要,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的情況下,才作為財富而且有高的價值」。同時還進一步說明使產物具有出賣價值的根源。「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並不能由自己的勞動生產出滿足自己所有慾望的財物。各人出賣自己的勞動生產物,以換取自己所缺乏的東西。就此所有的東西,都因為是買賣的對象,由於人和人之間的相互交換而成為財富」。這些話表明一物必須有滿足人們一定需要的使用價值,同時在有一定人口的情況下,各人分工生產。相互交換生產物來滿足各自的需要,因而具有出賣價值、也就是交換價值時,才成為財富。
(二)人口、消費、需求、價格、價值的關系魁奈在分析經濟問題時,特別重視消費和人口,以及在財物交換中「價格」的作用,並由此聯繫到價值的理論。在《人口論》中,魁奈說:「人是由於自己的消費而變得有益的」。又說:「消費是再生產的不可少的條件。但這二者之間是由一個共同的重要條件聯系著,那就是價格」。在《穀物論》中則說:「土地之所以是財富,只因為土地生產物是滿足人類的需要所必要,使這種財富成為財富的根源,實在就是需要。因此在有肥沃土地的王國,則人口愈多,它的財富亦愈多。」很顯然,有人才有消費,才有需求,才有交換,才有價格,也才有價值問題。但另一方面,人必須依靠財富來維持其生存和生活,因此人口的增長,又以財富的增長為條件。所以在《人口論》中又說:「人口的增長完全決定於財富的增加,決定於勞動,人力和這些財富本身的使用方法」。並說:「不論什麼地方,只要人們能取得財富,過富足的生活,安逸地作為所有主享有其勞動和精力獲得的一切東西,他們就會在那裡聚居,並不斷地孳生。人們取得財富,必須依靠他們已有的財富,以及依靠別的財富使他們得到盈利。人們如果沒有消費性的財富,就不可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居住」。在這里說明了財富有二大類,一類是消費性財富,用於維持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類,則是用於生產財富的財富,也就是生產資料。在魁奈對於財富問題的研究中,有幾點很值得注意:1.對財富和貨幣有明確的區別;2.很重視把財富用於財富的生產;3.很注意把財富用於生產時的使用方法。
(三)關於貨幣的看法在魁奈之前,重商主義的思想家,都是把貨幣和財富等同起來。魁奈很明確地把貨幣財富和一般財富加以區別,而且指出重視貨幣的錯誤。在《人口論》中說:「貨幣是在交易時同一切種類的商品財產的售價等價的財富。貨幣或金銀(它們可以作為貨幣)本身絕不是消費性財富,因為貨幣可以說只是貿易的工具」。並說:「貿易的好處,絕對不是在於從其他國家取得貨幣」。在《關於手工業勞動》中則說:「貨幣是貨物貿易流通中的價值尺度」。又在《穀物論》中說:「決定國家財富多少的,並不是貨幣財富的多少。認為即使損害有利的貿易,也要禁止王國貨幣的流出,那不過是基於有害的偏見所產生的意見」。並進一步更明白他說:「對外貿易的利益,不在於貨幣財富的增加,一個國家從對外貿易所取得的財富的增加,並不在於貨幣財富的增加;因為某一個國家和外國所進行的對外貿易,總是這個國家對外國所進行的商品交換,來供給自己消費的需要」。如果不注意貨幣的增加,是否會造成貨幣不足,而引起經濟上的困難呢?他在《關於手工業勞動》一文中說:「在具有財富的情況下,從來不會感到貨幣的不足,而永遠可以補充它的不足」。魁奈這些說明,很明顯是反駁重商主義過分重視貨幣的思想。
(四)對財富用於生產的重視重視人們維持生存和生活所必要的財富的增加,是魁奈經濟思想的很重要的特點,也是重農主義和重商主義的很重要的區別之一。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魁奈非常重視把財富用於生產的重要性。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說:「可以認為,現在實行的政策是把農民的貧困,看作迫使農民勞動的必要刺激。沒有人不知道,財富是發展農業的大原動力,要進行良好的耕作,必須要有很多的財富」。還說:「有一種想法,認為農業只要人力和勞動,但是耕作者如果不注意預付原本的安全和收入,就不能希望農業有很大的成功」。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把它作為經濟管理的准則提出來說:「農村所需要吸收的,與其說是人力,毋寧說是財富。這是因為用在耕種上的財富愈多,就可以使從事耕種的人力愈少,耕作事業愈益繁榮,並取得愈來愈多的收入」。並說:「為了保護人民不受飢謹和外敵的侵襲,維持君主的光榮和權力以及國民的繁榮,對於國家來說最必需的財富,是耕種經營所必要的財富」。在很長的時期中,很多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把貧困看作迫使人們勞動以增加財富生產的動力,魁奈很早就已經注意到把財富用於生產,作為生產資料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當然魁奈並沒有忽視勞動在財富生產中的作用。他在《中國的專制制度》一書中曾說:「這個部族所居住的未開墾的土地,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只有通過勞動才能使它具有價值,因而這個部族佔有的土地和產品必須靠勞動來保證。沒有這個自然條件就完全不可能有作物和財富」。魁奈不僅沒有把貧困看作驅使人去勞動以增加財富生產的動力,而且把它看作是造成國家衰亡的原因,他在《人口論》中說:「人象土地一樣,貧瘠以後就會變得荒蕪並失去一切價值。千百萬人的貧困和千百萬英畝土地的荒羌可以證明一個國家的衰亡」。這是一個很可注意的論點。
(五)使財富用於生產的具體措施為了保證有充足的財富用於生產,以及使財富在生產上有比較好的效果,魁奈也提出一些措施。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特別提出兩點:「必須避免使住民逃亡國外,因為他們會把財富攜帶到國外去」。和 「要使富裕的租地農場主的子弟永久地留在農村做農民。因為如果有什麼困難而使他們離開農村,遷居到城市去,就會使他們把父輩用於耕種土地的財富,帶到城市去」。不但要有較多的財富用於生產,而且要使它能夠很好地使用,使用的方法就是實行大農經營。而要實行大農經營,避免小農經營,又必須使農村有充足的財富。魁奈在這方面的論述很多,雖然其中的有些論點,有它的時代的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但還是很值得注意。如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曾對如何研究農業作如下的論述:「應當從整個聯系中來觀察法國農業,否則就不可能對它獲得清楚和完全的概念,並且很容易得出庸俗的論斷」。「這些情況,如果不經過深刻和詳細的研究是不可能知道的。對土地所採取的各種方法和條件,決定著農業的收獲,所以為判斷王國農業的現狀,必須充分了解各種耕種方法」。
(六)重農的思想以魁奈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一群關心經濟問題的人,他們自命為「經濟學家」,後來被人稱為「重農學派」。雖然有人認為他們的理論中心並不是重農,而是自然秩序,但重農思想是魁奈經濟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則是不可否認的,並且在重農的基礎上展開一系列其他理論,也是事實。他在《穀物論》中這樣說:「一切利益的本源實際是農業。正是農業供給著原材料,給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給僧侶以什一稅,給耕作者以利潤。正是這種不斷地再生產的財富,維持著王國其它一切的價級,給其它職工以活動力,發展商業,增強人口,活躍工業,因而維持國家的繁榮」。在《租地農場主論》中則說:「農業是君主的財寶,它的生產物都是眼睛看得見的」。在《中國的專制制度》中還說:「只有農業才是滿足人們需要的財富的來源,只有農業才能創立保衛財富所必需的武裝力量」。這些都說明了魁奈對農業的重視。
(七)關於「純產品」的理論與階級的劃分從魁奈關於農業的上述理論,得出只有農業能夠生產出「純產品」的理論。所謂純產品就是財富的增加,也就是新生產出來的產物的價值,超過生產費用的餘額,也就是剩餘價值。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魁奈認為:「主權者和人民絕不能忘記土地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只有農業能夠增加財富」。並依此來劃分階級,把國民劃分為三個階級,即耕種土地而能生產出「純產品」的人,歸為生產階級,也就是租地農場主階級;其它階級有:出租土地而以地租的形式把「純產品」作為自己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階級和從事工商業的不生產階級。為了說明工商業者是不生產階級,魁奈在《人口論》中說:「那些用自己的雙手製造貨物的人們並不創造財富,因為他們的勞動只是使這種貨物的價值增加上支付給他們的工資數,而這些工資是從土地的產品中取得的。他們的勞動產品等於他們所需要的費用,結果財富毫不增加。因此只有化在土地上的勞動,其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費用,才創造財富或每年收入」。又在《穀物論》中說:「在工業製品的生產中,並沒有財富的增加,因為在工業製品中價值的增加,不過是勞動者所消費掉的生活資料價格的增加。商人的大財產也只能從這個觀點來加以考察。因此,在這里並不存在財富的增加」。因為有很多人不同意把工商業者看作是不生產階級,魁奈曾寫了一些文章加以說明,由於這些文章的主要意思基本相同,本《著作選》只選擇了《關於工商業利益和所謂不生產階級生產性的記錄》。
李克洲認為,魁奈的經濟思想,來源於他所處的時代。為此,他提出如下的經濟分析,供大家思考:魁奈時代的法國,農業中還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而是土地所有權和勞動所有權並存的封建社會性質的商品經濟;而在工業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沒有發展起來,還是由基於勞動所有權的小業主性質商品經濟的生產經營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在農業中,除工資外,還存在「純產品」(利潤或地租);而在工商業中,就只存在工資,而不存在「純產品」(利潤或地租)。魁奈由於沒有所有權決定價值的思想,因此他錯誤地認為,「純產品」來自自然的恩惠。
(八)關於土地單一稅的理論因為魁奈只把化在土地上的勞動,也就是從事農業的人看作是生產的,只有農業能生產出「純產品」,因而主張只對土地的收入收稅的土地單一稅制。在《賦稅論》中說:「關於賦稅落在哪些對象身上的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總是落在同一個原本上,因為總是靠土地收入來支付」。「把賦稅的分配重新調整,採取負擔較小的征稅形式,絕對不向農業本身征稅,而只是向農業提供的收入以及靠農業收入維持的各種工作征稅,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切的稅結果都是由土地收入負擔的」。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說得更加明白:「租稅應該對土地的純產品征課,為了避免使征課稅費用增加,妨礙商業,和不致於使每年有一部分財富被破壞,租稅就不應對人們的工資和商品征課。同時也不應對租地農場主的財富徵收,因為一個國家在農業上的預付,應當看作是不可動用的基金」。魁奈的這個論點雖然是不妥當的,可是對後來的一些經濟學家曾經發生比較大的影響。如美國的亨利·喬治也主張土地單一稅,並在他的《進步與貧困》(Progress and Poverty)一書中,承認是受重農學派的影響。但他們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魁奈主張土地單一稅,是為了簡化賦稅的徵收機構,節省征稅費用,減少土地所有者的負擔;來保持土地私有制,喬治則認為由於社會進步而提高的地租,應由單一稅把它徵收,以便進一步實行土地國有化。土地單一稅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其結果也和魁奈所預期的相反,正如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中所指出:「在重農學派本身得出的結論中,對土地所有權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變成了對土地所有權的經濟上的否定和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肯定」。「全部賦稅都轉到地租上,換句話說,土地所有權部分地被沒收了」。
(九)關於經濟自由和自由貿易思想作為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代表者的魁奈具有代表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自由和自由貿易的思想。在《人口論》中說:「只有自由和私人利益才能使國家欣欣向榮」。根據魁奈的「純產品」理論,雖然認為商業是不生產的,但卻認為商業自由是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的。在《重要的考察》第五的注釋中,曾說:「在所有商業的交易中,出賣者和購買者是相對立的,但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自由地訂立契約。他們自己這樣調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為他們自己是他們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適的裁判者」。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的第二十五條為:「必須維持商業的完全自由。因為最安全,最確實,對於國民和國家最有利的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的政策,在於保持競爭的完全自由」。其中魁奈特別重視穀物輸出的自由。他在《租地農場主論》中說:「我國穀物對外販賣的自由,是復興王國農業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穀物論》中並舉出英國開展穀物自由貿易所取得的良好結果為例:「在英國只想耕種本國所要的生活資料時,常常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不得不購買外國的小麥。但是自從英國把小麥作為對外貿易的商品以來,耕種就大為增加,一年的好收獲可以供給英國人五年的生活資料,而現在則是把小麥輸出到缺乏小麥的國家」。魁奈認為不但商業上要自由,同時在生產上也要有自由,而且把自由和壟斷加以對立。在《農業國經濟統治的一般准則》中的第十二條說:「任何人都有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獲,根據對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能力和對土地的性質最合宜的產品,在田地里耕種的自由。對於耕種土地的壟斷,因為要傷害國民一般收入,絕對不應該助長它」。馬克思曾經指出,自由放任,無拘無束的自由競爭,工業擺脫國家的任何干涉,取消壟斷等等,是「把資產階級社會從建立在封建社會廢墟上的君主專制下解放出來」,這是新興資產階級所迫切要求的。

⑷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分別是誰呢,或集大成者

微觀經濟學創始人為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微觀經濟學創始人為法國的魁奈和英國的馬爾薩斯。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4)魁奈人口經濟學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發展的階段

(1)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2)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3)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4)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⑸ 宏觀經濟學三個經濟學家命名了低中高三個東西是啥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發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 ,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
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供參考。

⑹ 宏觀經濟學主要講了什麼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6)魁奈人口經濟學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發展史

1、產生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

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2、發展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

特別是自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不承認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承認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⑺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政策主要包括兩類一是財政政策,另一個就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就是政府變動稅回收答和支出一邊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只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財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變動政府購買支出、改變政府轉移支付、變動稅收和公債。而貨幣政策是政府貨幣當局及中央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貨幣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改變貼現率和法定準備金率等。
我覺得首先要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凱恩斯的《通論》,再去讀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名著。
從目前來看,我覺得世界經濟不好說,當我們可以借用我們國家目前的政策來看,第一就是我們國家已經連續五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以增強貨幣的流動性這屬於貨幣政策,第二就是4萬億的大手筆投資,同時運用政策以擴大內需,這屬於財政政策。

閱讀全文

與魁奈人口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