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中p,i,q的含義
p(price)是價格,q(quantity)是商抄品數量,有時也用x表示商品X的數量,而用△x表示商品x數量的變化量。你說的三角p應該是△p吧,表示價格的變化量,其它類似,既△q表示商品數量的變化量。TP,AP,MP分別表示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等。U一般用來表示效用,加下標為了區分不同商品的效用或同一種商品不同數量帶來的效用。你打出來的符號很不規范,不能一一作答。例如q=alak貝塔,這個看不懂,估計是一個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Q=AL^αK^β(^表示上標),L,K分別表示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資本。經濟中的符號很多都是根據英文含義來的,都有一定的意義,建議你不妨找一本書後附有對照表的書看看
㈡ 經濟學中的投資i怎麼理解
簡單點說:
假設銀行存款都可以借貸出去,就用i=s代表投資的供給;
考慮到借貸人的意願,i=e-dr代表投資的需求。
在一個i-r坐標系畫出這兩條線,交點代表均衡點。
PS:可以改造這些函數,以適應不同的經濟體模型。
只是個人觀點,敬請指正
㈢ 經濟學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列舉如下: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 e: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 TU:總效用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㈣ 宏觀經濟學中的i=s問題
投資等於儲蓄是推理出來的
首先Y=C+I+G+NX
投資等於儲蓄假設前提是NX=0
即沒有專進出口。
然後私人儲蓄等於可支配屬收入減去支出。設私人儲蓄為S1。S1=(Y-T)-C
而儲蓄等於私人儲蓄加公共儲蓄。社公共儲蓄為S2
所以S=S1+S2
S2=T-G
所以S=(Y-T)-C+T-G此時代入Y=C+I+G+NX
得到S=(C+I+G-T)-C+T-G等到S=I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㈤ 西方經濟學中l代表什麼
西方經濟學中l一般代表投資,其他的:C代表消費,G代表政府購買,NX代表進出口,M代表收入,W代表工資等等。
㈥ 經濟學中的i表示什麼意思 比如i等於s(總需求等於總供給) i大於s(總需求大於總供給)
I代表投資 S代表儲蓄,在兩部門(居民和企業)經濟中,總需求包括居民戶的消費需求和廠商的投資需求,供給是全部勞務和產品的總和,也即是各種生產要素供給的總和,即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的總和,生產要素供給的總和可以用生產要素取得的收入來表示即為工資、利息、利潤和地租,即為居民的收入總和,居民的收入可以分為消費和儲蓄兩部分。因此:
總需求AD=C+I 總供給AS=C+S 總需求=總供給時即C+I=Y=C+S I=S
因此,兩部門國民經濟均衡的具體表現:投資=儲蓄
I=S是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當S<I時,說明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或供給不足,這時在國民經濟中容易導致超前消費,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當S>I時,說明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或供給過剩,這時在國民經濟中容易導致物價下降,產品滯銷,企業開工不足和設備閑置,出現失業;所以,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即S=I,這時才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和失業。在國民收入均衡中,儲蓄可以看作是經濟中一部分貨幣的暫時離開,對國民收入具有收縮作用,是漏出因素。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刺激作用,能使國民收入擴張,是注入因素。如果注入小於漏出,國民收入收縮;注入大於漏出,國民收入擴張;注入等於漏出,國民收入實現均衡。
㈦ 宏觀經濟學中的Y,I,C,G,S,D,X全稱及意義
Y: Yield、國民收入、抄國民產出或GDP等襲
I: Investment、也可用於國民收入或消費價格指數等
C: Consumption、消費
G: Government purchases、政府購買支出
S: Saving、儲蓄
D:Demand shock、需求
X:export、出口
㈧ 西方經濟學中的投資函數:i=e-dr其中e和d分別代表什麼
e是自主投資,d是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系數。
在國際上,獨立投資是指不受國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等現有經濟條件限制的投資。新產品和新生產技術的發明是導致自主投資的主要因素。由社會、政治和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資也被認為是自我導向投資。例如,美國在19世紀對西部鐵路的投資是自主的。
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發明投入生產,經濟效益顯著。我國鼓勵這種投資,但必須納入國家計劃並予以批准。
投資需求是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產生的固定資產投資與存貨增長之和。投資需求是由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的比較關系決定的。
(8)經濟學的i擴展閱讀:
函數:i= i(r)
1、線性形式: i = e – d r(e=自主投資r=利率(實際利率) )
2、d=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系數或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影響系數
d=△i/△r 是指利率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引起投資減少(增加)的數量。
3、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例如:名義利率=10%,通脹率=5%, 則實際利率=5%。
名義利率:根據名義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實際利率:根據實際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4、投資需求曲線又叫投資邊際效率曲線,是從資本邊際效率曲線引伸出來的。
㈨ 在宏觀經濟學lm曲線中i和h分別表示什麼
^LM方程:M/P0=kY+m0^(-l)r
k為邊際持幣傾向,l為貨幣的投機需求對利率變化的彈性系數。
其中i即是r,代表利率;h可能代表k、l等。
LM曲線是一條用來描述在貨幣市場均衡狀態下國民收入和利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LM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M/P=KY-HR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LM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貨幣市場上,位於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位於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