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壞蛋經濟學
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假如有窮人經濟學、富人經濟學的話,那麼,也就應當有好人經濟學、壞蛋經濟學。我平時喜歡讀一些經濟學類的書,發現還沒有人對壞蛋經濟學作專述專論,或者說缺乏這方面的系統研究。我們現在基本上是全盤接收西方經濟學,在經濟學領域極少創新。如果有大學願意給學生開設一門壞蛋經濟學課,又能夠給我一年備課時間,我願意將手頭收集的古今中外壞蛋經濟學方面的材料稍加整理,嘗試開講100課時。
最新的材料是3月25日《上海證券報》一篇文章。作者說:「談及通貨膨脹,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溫和的通脹對經濟是有益的,有人甚至指出高通脹的兩大好處:一是,價格水平上升有望減低實際工資,從而變相達到促進就業的效果;二是,可以減少債務,以美國為例,1946年美國國債規模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2%,然而經過之後十年平均通脹4%的蠶食後,國債水平大減一半。
較早的材料是中國人民銀行編著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中有一小節:「劫貧濟富」的通貨膨脹。書中寫道:「發生通貨膨脹時,從表面上看,似乎大家手裡的錢都在貶值,誰也不比別人更吃虧,但實際上,通貨膨脹總是『劫貧濟富』的。讓我們回到20世紀20年代初的德國。1923年,德國街頭的一些兒童在用大捆大捆的紙幣馬克玩堆積木的游戲;一位婦人用手推車載著滿滿一車的馬克,一個小偷趁她不注意,掀翻那一車紙幣,推著手推車狂奔而逃;一位家庭主婦正在煮飯,她寧願不去買煤,而是燒那些用來買煤的紙幣……此時的德國,正在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1馬克年初能換2.38美元,而到夏天的時候,1美元能換4萬億馬克!紙幣馬克幾乎一文不值,早上能買一棟房子的錢,傍晚只能買一個麵包。德國人民正在經歷著痛苦的夢魘。工人、教師、職工首當其沖。他們每到領工資的時候都要先活動活動手腳,因為他們必須在拿到薪水後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到商店,購買麵包和黃油。跑得稍微慢一點,麵包和黃油的價格就會上漲一大截。上了年紀的工人發現,他攢了一輩子用來養家糊口的銀行存款,頃刻間化為烏有;人們在銀行前排起長龍提取存款,然而拿到手的是已經貶值的紙幣。工人們在絕望中只好不停地罷工,要求提高工資、減少工作時間。農民生產的小麥等農產品雖然也漲價,卻不及生產資料等工業品價格漲得快,生活也是每況愈下。然而,當窮人們在悲觀、絕望中呻吟的時候,一些手裡掌握著房子等不動產的富人卻大發橫財,他們發現自己房子的價格在一夜之間翻了成百上千倍!大發橫財的還有一些通貨膨脹之前靠低利息從政府獲得大筆貸款的企業資本家們,他們發現原來的巨額負債現在只要拔下一根汗毛就可以償還。更有一些黑心的富有商人趁火打劫,囤積食品等物資,加劇物價上漲,見機拋售,獲取暴利。」「德國人民所經歷的這場災難告訴我們,通貨膨脹尤其是惡性通貨膨脹,總是『劫貧濟富』,讓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嚴重時還會引發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劇烈動盪。各國政府都努力採取各種措施,保持幣值穩定,維護社會和公眾的利益,而維持幣值穩定的使命最終落在了中央銀行的身上。」(書中的各國政府應當不包括美國政府)
通貨膨脹就是貨幣貶值。凡是通脹,無論是溫和的還是惡性的,僅僅是程度不同,其實質完全是一樣的。去年買一套房子的錢,今年只能買半套了,房價上漲100%,雖然比一夜之間上漲100%好一些,中間差了364天,你說這是溫和通脹,對老百姓來說,難道不是同樣的錢縮水一半嗎?凡是鼓吹「通脹有利論」的經濟學家,一定都是無師自通學好了壞蛋經濟學這門課。我們研究壞蛋經濟學,目的是以毒攻毒,讓那些壞蛋經濟學在中國沒有市場。
Ⅱ 例舉一些經濟學小現象,並分析原因
下面的一篇文章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從豬肉漲價現象」談中國老百姓的生存成本
07年的中國夏天是個不平靜的夏天,洪水、城市缺生活用水、環境污染帶來的後果及最近的豬肉漲價。牽動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心。
那麼我們就從最近的豬肉漲價談起,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快20年了已經步入年輕時代,而這個時代意味著黃金時代的開始。億萬從土地出來的農民工為了解決生存及生存質量的提高到了城市、到了工業園,為世界的「中國製造」作出了他們的貢獻。而這樣一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就驟然減少,留下一樣「留守老人及留守兒童」,作為中國農村傳統農業經濟的飼養牲畜來說,只能解決他們的需要。而中國農業產業鏈的不健全導致了農民不願去飼養周期長,經濟效益不能和外出勞務帶來的多,機會成本決定了他們不能去做虧本或效益差的工作。
豬肉漲價的現象說明了,中國的農民已經會為自己的生存去算成本(飼料的漲價,種豬的漲價及由於環境污染帶來的青飼料價格的上漲和土地成本的上漲等等),讓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那就是生存權。而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階層也在為豬肉漲價而煩惱,因為豬肉漲價對於靠薪水吃飯的人來說,無疑增加了他們的生存成本。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人們生存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到為解決吃的問題佔了整個家庭的收支很大比例時,這個家庭的生存質量就低。
兩百年前凱恩斯的思想讓英國的自由經濟發展並推動了日不落帝國的崛起,從中我們知道了市場的重要性,知道了選擇,「無形的手」。當蘭州人民在爭論一碗牛肉麵的限價,當蘇州人民為了生活用水花去很大支出時,我們發現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於不健全導致這一切影響民生問題的層出不窮時,我們需要面對什麼?
現在的中國提倡和諧社會,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大一段時間我們需要解決就是人民的生存權問題,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讓老百姓明白經濟鏈條的連動效應,縮小貧富差距和生存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字值得研究,看字形就知道口旁是個禾,那就是吃的問題。更深了講,平衡關系,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供需關系。
不管是生存在農村的老百姓,還是生存在城市的老百姓都在為了自己的生存成本計算著,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對於好事的出現,我們不能去抑制它的發展,只能去思考,只能去引導它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Ⅲ 超爆魔鬼經濟學怎麼樣
文/落瀟 經濟學,人群中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會說,知道,喜歡。那麼《超爆魔鬼經濟學》中的觀點,估計知之甚少。如果不信,可以依照書中的題目,測試一下你的「魔鬼指數」,相信結論就是:我們的思維總是那麼的傳統,即使90後的朋友已在穿著上標新立異。 在書中,你將會發現,史蒂文帶來的觀點是那麼的匪夷所思,是那麼的不近人情,是那麼無情的敲打人的直覺。就拿我們高考的必考題,二氧化碳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但史蒂文卻從另一個角度,用確鑿的證據和實驗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如果將二氧化碳翻倍,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效益。再比如我們常常所說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正確,絕對的讓人意識到:這哥們兒夠酷。其實不然,史蒂文通過統計各種真實的數據卻道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酒後步行比酒後開車更危險。更為讓人吃驚的是,電視、網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豐功偉績,卻帶來了難以置信的犯罪率的升高,原因就是全球化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的渣滓---暴力的傳播,而印度女性地位的提高歸功於印度電視的普及,而美國罪犯的增加也得力於網路的優勢。 當牛頓從樹上落下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從此牛頓從幕後走到人前,因為我們知道日常的小事都能用物理來解釋。恰恰是我們思維的正統,使得我們開始認為物理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東西,從而放棄了自己思想的獨立性,當《超爆魔鬼經濟學》帶來了這么多炫目的不可思議的問題時,我能感到的唯有吃驚。更有甚者,在書的最後,還提到了作者對妓女的探討。讀過之後,我瞠目結舌,一句粗氣都不敢喘,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妓女和百貨商店聖誕老人何其相似,也想不通皮條客和房地站經紀人的身份又是如出一轍,更別說讓別人也來看看此書,這也許恰恰說明我們真的太傳統。 看過此書,我不再認為二氧化碳的傳統論調,也更加相信全球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濟互利互通有無,自己的心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另類想法。當然這本書的觀點,我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正如專家梁小民在推薦所說:這是一本引導思維的書。平鋪直敘我們不難排斥,但匪夷所思正是我們讀者的軟肋,作者的手法極其巧妙,另類的觀點渲染著整本書的色彩,勾引了讀者的獵奇心。
Ⅳ 《超爆魔鬼經濟學》向我們闡述了怎樣的經濟理論急急急
最大啟示:
1)獨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作為一名中國的大學生,由於特定的教育體制,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缺乏.很多學生只會背誦課本上和老師傳授的知識,極度缺乏質疑和批判精神.而這一點正是科研上的大忌.要想在科研上做出突破前人的成果,在學術上做出一定的成就,我們就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對現有的知識進行質疑和批判.
2)"不走尋常路".即以打破常規思維,另闢蹊徑的方式來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已有的固定模式,在解決人類遭遇的諸如溫室效應,颶風等問題時,遇到了不可跨越的障礙.這時,我們必須放開視野,努力嘗試各種非常規的,不尋常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3)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毫無疑問,作者的敘事風格是平易近人,並且幽默風趣的.但作者對待經濟學科的態度,卻是非常嚴肅認真的.幾乎文中提到的每個案例,得到的每個結論,都是作者在經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和數據分析之後得到的.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也是我們日後從事科學研究,所必須恪守的原則.
4)學會利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經濟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除了供需法則,可能就是成本--收益法則了.人們在即將開始任何行為時,都會衡量該行為的收益和成本.如果一項計劃的成本太大,而且過程繁瑣復雜,那麼
Ⅳ 為什麼經濟學經常能給人震撼的感覺呢
我剛開始學習經濟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被震撼到的感覺,看世界的角度為之一變。
那經濟學的視角和我們的日常視角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經濟學經常能給人震撼的感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們的日常視角,是億萬年進化而來的直覺。直覺本來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是大自然最寶貴的饋贈,是一個幫助我們高效地趨利避害的反應系統。
但是請注意,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人類的生存處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從熟人的群居生活,變成了陌生人的大規模協作。
那整個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也就大不一樣了,在這個新環境下,如果我們再通過直覺看問題,不僅看不到事實真相,也得不出有效的策略,更沒法做到趨利避害。這個時候經濟學就來了,那經濟學是幹嘛的?
經濟學本質上就是要總結這種陌生人大規模協作社會的運行規律。之所以經濟學上的很多結論經常讓我們大跌眼鏡,就是因為它往往和我們的直覺相反。
這么說有點抽象,還是來舉兩個例子。
在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對所謂「行業暴利黑幕」的揭露:某某行業,商品的進貨價低得驚人,而銷售價則非常之高,所以利潤高得驚人,簡直就是暴利。
比如眼鏡行業,就經常遭到這樣的指責,據說高檔國產眼鏡片的利潤在95%以上。如果是真的,那確實要算暴利了。
再比如說鋼琴,有人就告訴我,一架鋼琴的進貨價不超過一萬,但是賣給你要好幾萬,幾倍的利潤,這是不是也是暴利呢?
可是如果你反過來想想,如果賣眼鏡、賣鋼琴那麼掙錢,為什麼眼鏡店、鋼琴店也會倒閉呢?
我們羅輯思維節目的策劃人李子?D告訴我,他家附近就有個眼鏡店,最近因為生意不景氣,就把半邊店面租給別人賣服裝了。95%的暴利,怎麼還會不景氣呢?應該是數錢數到手軟啊。
其實稍微算算賬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有的商品,比如鋼琴,單品可能利潤率很高,但一年也許只能賣出去幾台。而有的商品,比如礦泉水,單品利潤率很低,但是每天都在大量走貨,總體算下來,其實沒准比賣鋼琴賺的要多得多。
你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如果從直覺出發,那看到的就是「銷售利潤」,就是「售價」減去「進價」的利潤。
但是,如果把視角提升到整個社會的高度,我們就不僅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還要從做生意的人的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從買賣人的角度算賬,是另一種利潤,叫「投資利潤」:也就是他投進一筆錢去,一定時間後(比如一年之後),到底能掙回多少錢。
不同行業的銷售速度大不一樣:有的行業,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銷售頻次低,單筆銷售利潤驚人;有的行業,天天都有買賣,忙得不可開交,資金快速周轉,雖然銷售利潤率很低,但總體核算下來,大家其實賺的錢差不多。
換句話說,不同行業的銷售利潤率有很大差異,但各個行業的投資利潤率其實相差不大。
有人說不對啊,有的行業分明就是很賺錢的,比如說游戲行業。
有新聞報道,某款游戲一天就能賺將近一個億。確實有這樣的明星游戲,但是如果你說游戲行業都非常賺錢,這就是咱們直覺的偏差了。
實際上,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電子游戲行業整體仍然是虧損的,大量游戲公司投資下去,實際上是血本無歸的。
你看,直覺和事實的差距有多大。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請問商家在媒體上做廣告,廣告費到底是誰出的?
直覺的答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廣告費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當然是消費者出的了。如果你這么理解問題,那就很可能得出兩個推論。
第一,如果企業不花這么多錢做廣告,自然也就節約了成本,那產品的價格就可以低一點。或者把錢花在產品本身上,增加研發經費,多多創新,提高產品質量,不是更好嗎?
你還別說,真就有人認真討論過,讓政府出面限制或者取消廣告。他們認為,廣告是市場競爭造成的一種浪費。
如果你接受這個觀點,廣告是浪費,那第二個推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你想,某明星只是在電視廣告中舉著飲料瓶扭扭屁股,呲牙笑笑,就拿走幾百萬幾千萬的廣告費。而買飲料的消費者,每買一瓶飲料,就要交給那個明星一些錢。明星都那麼有錢了,消費者還要補貼他們,說得不好聽,這完全是一個「劫貧濟富」的邪惡過程啊。
你看,從一個認知出發,居然我們推導出了一種情緒,而這種情緒,分明是有問題的。
後來經濟學家知道了,上面這種論證是錯誤的。
在市場中,廣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雖然從財務上看,所有的廣告費用都由最終消費者承擔,但好的廣告其實是減少而不是增加了消費者的支出。
這種說法肯定和許多人的常識,或者說直覺沖突,所以有必要解釋一下。
廣告的作用是推銷,擴大銷售量,那在不同的銷售量下,商家願意給出的價格是一樣的嗎?
比如說,賣一種產品,一年賣一萬個,企業定價是每個10塊錢。如果你問企業老闆,假設我有辦法讓你一年賣1000萬個產品,你願意降低定價嗎?
所有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有一種效應叫「規模效應」。能賣1000萬個,算到每個產品里,各個方面的成本都在劇烈下降,那賣給消費者的定價當然就可以大幅度便宜下來,增加競爭力。
那誰能讓一個商品從一年賣一萬個,變成一年賣1000萬個呢?
答案就是廣告。
對,雖然直覺上,廣告費是消費者出的。但是所有做了成功廣告的商家,產品銷量急劇擴大,通常都會帶來價格的下降。所以,廣告費的本質是啥?
是廣告創造了規模效應,這個規模效應帶來的好處,由商家、消費者和廣告媒體三家瓜分。
這就回到了市場的一個基本原理:沒有創造價值的環節,在市場中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反過來說,只要在自由市場中長期存在的東西,就一定創造了價值,而不是製造了浪費。
那你可能會說,剛才說的是廣告成功的情況,但是商家做廣告,不見得會成功。如果商家做廣告失敗了,那廣告費是不是就轉嫁給消費者了呢?
這更不可能啊,廣告失敗,銷售量沒有增加,企業家只好自己承擔廣告費,這叫「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他怎麼還能有膽子漲價,讓消費者承擔廣告費呢?這是商業上的自殺。
你看,學經濟學的樂趣就在這里——它讓你時刻反省自己的本能反應,讓你換一個角度來看周邊事物,在雲開霧散的那一刻,你會更接近世界的本來面目。
Ⅵ 經濟學家進
1:雖然那一個人偷走了傑克的棒球手套,但是,如果他被抓捕了,可能付出的代價會更內大,所以,這容個人可能輸了。這是一個關於法律經濟學的成本問題。
2:我們得看做一件事情的投入和產出的比較。
3:不知道(你用的是哪本書啊???)
Ⅶ 請教一個經濟學中的低級問題(我原來是學理工的)。關於經濟危機,金融風暴等。
市場經濟最核心問題的就是交換的問題。經濟危機就是不同產品生產失衡引起的。當一種產品生產太多時,別人生產的其它產品不足以交換這種產品時或不需要交換這種產品時,就產生了危機。舉個例子,比如生產大米和生產豬肉,假如整個社會就只有這兩種商品。生產大米的人今年想多吃豬肉,於是他就加大生產量,期望去交換更多的豬肉,但同期生產豬肉的人沒有生產足夠的豬肉可以去交換增加量的大米,於是多生產的大米便交換不出去。但這多出來的大米不但交換不出去,還要生產者每天費精力去保存它,還不如倒掉它劃算,當然如果生產大米的人是借錢來生產的大米,那麼他資金便不能回籠,那便引發它破產也就是企業倒閉,還有失業。這就是經濟危機。
錢只是交換的一個中間物,經濟活動其實還是一種勞動價值對另一種勞動價值的交換,上面提到的大米和肉其實就是兩種代表凝聚不同勞動價值的物品。一個國家的經濟其實是指它在一段時間內能產生的勞動價值的多少,經濟危機後,工廠和企業倒閉,民眾失業,生產勞動就不再繼續,那麼這個國家這段時間內產生的有價值的勞動就變得少了,於是就說它的經濟倒退了。
按照你講的,各個工廠那是不虧死便不得罷休,生產的產品無法進行交換,生產的越多虧的便越多。
至於現在經濟危機,更加復雜,但基本的原理不變,只是摻雜了金融在裡面,很多的表面東西似乎不能用交換的知識去解決了,但細想還是可以的。比如物價上漲。錢只是代表一個國家在一個時期內勞動價值的總量,多少錢對等多少勞動價值,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對等的比率不同。錢多了而勞動價值總量不變時,或錢不變時而勞動價值總量變少時,那麼這個比率就變大,於是你就感覺物價上漲了。
至於這次的金融危機,成因參看樓上的就可以了,但說到根本原因,就是交換體系和秩序發生破壞。我承諾用明天的勞動價值來換你今天的勞動價值,但到期限後卻不能兌現,於是你就死了,你可以是一個銀行,企業,也可以象是中國這些向美國大量出口的國家。現在的社會,欠錢的人不會死,除非借了高利貸,借錢的才要命,可能你指著這批錢看病養老。
Ⅷ 經濟學有哪些經典問題
經濟學經典案例
有一天,一個華爾街的商業家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裡去工作。」
老頭氣憤地喊:「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
這個人不慍不火:「如果我在城裡給你的兒子找個對象,可以嗎?」
老頭瞪大了眼睛:「不行,你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繼續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洛克菲勒的女兒呢?」老頭想了又想,終於被讓兒子當「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件事情說動了。
於是,這個人帶走了老頭的兒子。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
洛克菲勒同老頭一樣憤怒:「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思考半天,於是就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
總裁先生搖著頭說:「不可能,這里這么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
這個人說:「如果這個人是洛克菲勒的女婿,他可以擔任你們的副總裁嗎?」 世界銀行總裁當然欣喜若狂。
經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趕集賣豬,天黑遇雨,20頭豬尚未賣,到一農家借宿。
少婦說,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給豬兩頭。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男:行。
少傾,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八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豬沒了。
女小聲說:要不我給你豬......
天亮後,男吹著口哨趕 40頭豬趕集去了......
---哈佛評論:要善於發現用戶潛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導和培養用戶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報也是必然的。
經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趕集賣豬,天黑遇雨,20頭豬尚未賣,到一農家借宿。
少婦說,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給豬兩頭。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男:行。
少傾,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八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豬沒了。
女小聲說:要不我給你豬......
天亮後,男吹著口哨趕 40頭豬趕集去了......
---哈佛評論:要善於發現用戶潛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導和培養用戶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報也是必然
當代經濟學經典案例——雙贏
作者:馬塞夫 發表時間:2008-5-4 18:08:23
當代經濟學經典案例——雙贏
在一條街道上,有兩家挨門的小店,一家賣蛋卷,另一家賣冰淇淋,兩家店鋪老死不相往來。
夏天時,賣冰淇淋的生意興隆,而賣蛋卷的則門庭冷落;而冬天則相反,賣冰淇淋的生意也像冬天,
賣蛋卷的卻生意火熱。
兩家店鋪都認為是對方在和自己競爭作對。他們不約而同地到當地威望最高的一位長者那裡狀告對方並請求裁決。
長者對他們說:請你們分別把你們的產品給我拿來嘗嘗!
當兩家店鋪的老闆都把自己的產品給長者拿來後,長者將冰淇淋裹入蛋卷內,然後津津有味地一口一口地吃完。
兩家店鋪的老闆恍然大悟,馬上回去進行聯合。
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產品——蛋卷冰淇淋!一年四季銷售不衰!
的。
另一男得知此事,決意如法炮製,遂趕集賣豬,天黑遇雨,二十頭豬未賣成,到一農家
借宿
少婦說:家裡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給豬兩頭。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少頃,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七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完事了~~~
女:......
天亮後,男低著頭趕2頭豬趕集去了......
北大導師評論:要結合企業自身規模進行謹慎投資,謹防資金鏈斷裂問題
對一個經典經濟學案例的分析
譚一泓
法國經濟學家奧古斯丹在1838年出版的<<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的研究>>一書第一章論交換價值或一般價值中舉出了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有一位出版商,有一批相當優秀,但又賣不完的書。他就銷毀了書總數的三分之二,從剩下三分之一的書中獲得了比全部印數計劃還要多的利潤。
奧古斯丹指出,會有一種書,以每本60法郎的價格賣掉1000本,要比每本20法郎賣掉3000本要容易得多。(而且能賺取更大的價值—譚一泓分析)
物品的交換價值必然和它的使用價值不同。交換價值更能體現一個物品所具有的財富的量。商業流通是體現物品價值的媒介和衡量工具。
奧古斯丹在他的著作中重點闡述了交換價值和價值的辯證關系。在本文中,我將力圖闡述一些有效利用商業流通來獲利的思想方法。
奧古斯丹在書中講述,如果一種很罕見的書只剩下50本,通過拍賣,一本書能賣到500法郎,而如果出版社重印1000本,但本書的價格只能在5法郎。1050冊數可以賣到5250法郎,損失9750法郎。
一位叫阿克頓(1834-1902)的英國歷史學家講過一個分粥的故事,可以給從事企業管理的人士一些感性的體悟。
有七個人組成的小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們沒有凶險禍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們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制定製度來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要分食一鍋粥,但並沒有稱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試驗了不同的方法,發揮了聰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制度一:指定一個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於是又換了一個人,結果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頓的結論是: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
制度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這樣等於承認了個人為自己分粥的權利,同時給予了每個人為自己多分粥的機會。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飽而且有剩餘,其餘六天都飢餓難挨。大家認為這種辦法造成了資源浪費。
制度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開始這位品德尚屬上乘的人還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開始為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墮落和風氣敗壞,還得尋找新思路。
制度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於監督委員會常提出各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分粥完畢時,粥早就涼了。可見,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涼粥,就要影響當初制定製度時所想達到的那個目的
Ⅸ 經濟學本科暴力轉CS可行性分析
對產品或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對其市場前景、生產成本、投資收益、籌版資、潛在風險等進行分析權,重點在於投資收益的分析。如果該項目實際投資收益率大於籌資成本,企業或個人就可以進行投資。這裡面主要比較的是該項目帶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
Ⅹ 什麼是超爆魔鬼經濟學
內容簡介《超爆魔鬼經濟學》歷經4年時間創作而面世的書,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問題不僅更具挑戰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將再次挑戰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足?△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月-3月份?△馬和汽車,誰的危險更大?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你是不是經常碰到令你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即使解決了,又不能令你滿意?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你的傳統思維在作祟,像列維特和都伯納一樣換個思路吧,把你的傳統思維徹底顛覆掉,你會發現原來麻煩重重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閱讀《超爆魔鬼經濟學》,你會發現,跟隨列維特和都伯納荒誕不經的思維,來一次徹頭徹尾的頭腦風暴,將會是多麼地酣暢淋漓!「全美國最有趣的腦袋」列維特和都伯納又出場了!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現在,列維特和都伯納憑借這本《超爆魔鬼經濟媒體推薦我的確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這本書,而且,我認為該書較《魔鬼經濟學》更勝一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發散思維方法,也許我們還不習慣,但的確有利於打開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認真讀下去,你的思維水平會有所提高。——梁小民經濟學家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實驗經濟學,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特別是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實驗經濟學家們的人生軌跡和行為藝術,你千萬不可錯過列維特和都伯納的這冊非常有趣的大眾讀本。——王則柯經濟學家《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同時也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證據。——王福重經濟學家,暢銷書《人人都愛經濟學》作者《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確是一本好書。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徐小平新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源於生活的,應該是簡潔、實用並且充滿樂趣的。《超爆魔鬼經濟學》做到了這一點。它從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現象入手,經過梳理和推導,還原事物的本質,讓人們在一種游戲般的快樂中,學會另一種思考方式。——時寒冰《中國怎麼辦》作者、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有趣的頭腦與超爆魔鬼經濟學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經濟學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葉檀資深財經評論員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比較方式新奇,通過對照分析看似毫無關聯的主題,不斷挖掘出事實真相,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暢快之感,這就是本書趣味橫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絕倫的一本書。——《紐約時報》大膽、令人贊嘆,它在向傳統智慧開戰。沒讀過這本書,可不要在飲水機旁聊天哦。」——《華盛頓郵報》這本書很像《魔鬼經濟學》,但更精彩……——《金融時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用統計數據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維特和都伯納設法從人類行為這道高深的數學難題中,尋求其內在聯系。——《娛樂周報》痛快……事實上,這本書表明:在探索欲永無窮盡、分析技能極為嫻熟的經濟學家的手中,普通的傳統經濟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經濟學人》《超爆魔鬼經濟學》要做的就是徹底顛覆你頭腦中的傳統思維——真是一部讓人贊嘆稱奇的作品。——《華爾街日報》簡直就是飛馳而過的過山車……《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精彩絕倫、生動有趣,還有那麼一點醉人,就像一大杯龍舌蘭酒。——《泰晤士報》《超爆魔鬼經濟學》內容構思新穎,我們總能驚奇地看到難於預見的不可能情形。——《溫哥華太陽報》毫無疑問:本書生動有趣。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探索與發現與任何偵探小說一樣扣人心弦……——《愛爾蘭審查報》女性應買這本書送給他們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讀!與他們的第一本書一樣有趣,給人的啟發甚至更大,而且,這里有很多內容適合每個人閱讀。——亞馬遜網站讀者《超爆魔鬼經濟學》再次挑戰了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不論是尋求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案,還是探討抓住恐怖主義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列維特和都伯納的分析,處處閃現智慧的靈光,敘述方式格外新穎,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分析人們在各種動機下的表現,他們兩人將世界的本來面目呈現給大家:善、惡、丑……歸根結底就是,荒誕不經。——王立鵬《中國經營報》常務副總編、《職場》主編福爾摩斯和列維特的共同點就是——很多事情在他們進行了連續兩步以上合理的推論後,就會顯示出讓我們始料不及的結果。只不過福爾摩斯是基於證據和邏輯,而列維特更多是基於數據和經濟學原理。——劉湘明《商業價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經濟學》以經濟學的統計方法,發現種種貌似不相關聯事件背後的隱秘邏輯。是作者的研究過於搞怪?還是我們的世界本來就匪夷所思?——賀志剛《IT經理世界》雜志社副總編讀了《超爆魔鬼經濟學》,我才發現,用微觀經濟學的手段和思維方式來研究社會問題,可以如此痛快過癮,看似荒誕不經的論述,卻處處閃耀著智慧與機敏,讓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陳朝華《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兼《南都周刊》總編輯《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很難想到經濟學也會如此有趣!——張晨《北京青年》周刊總編要是你在尋偶期,遇到個適齡異性在讀這本書,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訕。寫這本書的人,智商高,好奇心無邊無際,講話表面正經其實很不正經,有專業知識又有人情,看這本書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兒去。按我說,這就是新時代的性感標准。——覃里雯《周末畫報》新聞中心主任編輯推薦《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不敲破你的腦袋,誓不罷休!賦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連續數周榮登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書總榜前10名!想要改變世界嗎?你的魔力就藏在這本充滿怪誕思考的書里!《超爆魔鬼經濟學》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的《魔鬼經濟學》作者再度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爭議、超發燒、超叫座……讀書也如同看戲,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看熱鬧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淺的東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門道的,不會如此浮躁、淺嘗輒止,他更願意深入到書的精彩之處,以察究大道之理。讀《超爆魔鬼經濟學》,應手執一杯名茶,一邊細細品味名茶的清香,一邊深索書中蘊含的精細哲理——但在你讀到精彩之處而拍案驚奇時,別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錄專家推薦一真的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比爾•蓋茨專家推薦二一本引導你思維的書/梁小民專家推薦三怪誕經濟學家的行為藝術/王則柯專家推薦四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王福重專家推薦五科學其實是故事/陳曉民寫在前面導言超爆魔鬼經濟學=荒謬怪誕經濟學?有時候,一個人在生活中要想擁有清晰的思維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一直被告知,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後仍然要手握方向盤,這是為什麼呢?酒後駕車極其危險,可是,難道酒後步行就安全嗎?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如果我們不開車,改成騎馬,社會將會怎麼樣?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3電視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來?6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11還原世界的本來面貌16獨樹一幟的經濟學21第1章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捅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絕對與《聖經》中的描述無異:海面上升,高溫煉獄,災難頻發,地球混沌無序。面對全球變暖,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是十惡不赦的環境污染者?全球反芻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所有交通活動產生的多50%!那麼,我們別吃牛羊肉了,也別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購買本地產的食品,事實上反而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什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竟然讓全球氣溫降低了,為什麼?全球變暖:經濟學家的觀點28你開空調時應該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應的邏輯:從汽車防盜裝置到火山爆發35二氧化碳與全球變暖沒有關系!39太陽能電池加劇了全球變暖?49火山爆發與氣候變暖51解決氣候變暖:用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來60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64醫生最容易違規?68如此預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來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階層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的僅僅3個月內,美國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去醫院就醫,如何選擇醫生?醫術更高的醫生治療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為什麼?最出色的醫生有什麼樣的特點?如果你的病情很嚴重,去醫院看病會略微提高你存活下來的概率;但如果病情並不嚴重,那麼去看病就會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襲擊惹的禍?81最出色的醫生和最差勁的醫生有何區別?86想長壽嗎?拿個諾貝爾獎吧!103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109如何判斷誰是恐怖分子?114計算一下誰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暴力類電視節目可引發人們的暴力行為?觀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從事犯罪活動的概率更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慈善家行善僅僅是為了樂善好施嗎?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124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樂善好施?129人類天生具有利他主義的本性?132交易大廳的欺騙作為138利他主義的精神哪兒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會闖紅燈嗎?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無情?151兇殺案的報道屬實嗎?153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相對於農村產婦由接生婆接生,產婦在醫院分娩的危險性為什麼會更高呢?是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如果硝酸銨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將會再次轉向穀物和塊莖植物,而肉類和水果僅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168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171從捕鯨到石油開采173沒有什麼醫療手段比疫苗更簡單174安全帶有多安全?177兒童車座的安全效應182由颶風想到的191第5章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男職員和女職員薪水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麼?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師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職業選擇嗎?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從中國的纏足習俗到美國的性服務市場202為什麼妓女的收入越來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掙得最多?215皮條客與房地產經紀人221女性工資低是因為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226從妓女的營生中我們看到了什麼?234結語猴子也是人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