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西方經濟學

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西方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2-02 21:39:21

Ⅰ 西方經濟學 擠出效應取決於哪些因素

在政府支出增加從而國民收入增加的過程中,由於貨幣供給量沒有發生變化(LM曲線沒有專變化),而貨屬幣需求隨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引起利率上升。這種利率上升減少了私人的投資和消費,即在政府增加的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對私人支出的替代,並沒有起到增加國民收入的作用。這就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財政政策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於多種因素。在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擠出效應最大,即擠效應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於私人支出減少的量,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沒有任何刺激作用。在沒有實現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擠出效應一般大於0而小於1,具體大小主要取決於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的多,則擠出效應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少,則擠出效應小。一般而言,擠出效應取決於工S曲線和LM曲線的斜率。所以,影響IS曲線,LM曲線斜率的因素就是影響擠出效應的因素。

Ⅱ 什麼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擠出效應∶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利率上升,從而擠出私人投資,進而對國民收入專的增加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消屬作用,這種現象成為擠出效應。或者具體地說就是政府和企業都在投資,在投資項目一定的條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業擠出去了,這就是擠出效應。
影響擠出效應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數的大小、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數、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資需求時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與擠出效應成正比,而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則與擠出效應成反比。
在這四因素中,支出乘數主要決定於邊際消費傾向,而邊際消費傾向一般較穩定,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決於支付習慣,也較穩定,因而,影響擠出效應的決定性因素是貨幣需求及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
供參考。

Ⅲ <經濟學>簡答題--影響財政政策擠出效應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擠抄出效應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數的大小、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數、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資需求時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與擠出效應成正比,而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則與擠出效應成反比。在這四因素中,支出乘數主要決定於邊際消費傾向,而邊際消費傾向一般較穩定,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決於支付習慣,也較穩定,因而,影響擠出效應的決定性因素是貨幣需求及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

Ⅳ 什麼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具體一點

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效果。在一個回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政答府支出增加會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資出現抵消性的減少: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場上購買商品和勞務的競爭加劇,物價上漲,在貨幣名義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貨幣供給量會因價格上漲而減少,進而使可用於投機目的的貨幣量(m2)減少,債券價格下跌,利率上升,導致私人投資減少,消費亦隨之減少。
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支出乘數的大小 乘數越大擠出效應越大
2.貨幣需求對產出變動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擠出效應越大
3.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即貨幣需求的利率系數的大小 系數越小擠出效應越大
4.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即投資的利率系數越大則擠出效應越大
圖不方便畫了 見諒
希望採納

Ⅳ 西方經濟學-財政政策擠出效應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

a 政府支出要增加就會對增加對貨幣的需求,從而使利率上升。

Ⅵ 西方經濟學影響擠出效應大小取決於,d,b,k,h這些因素怎麼影響

支出乘數的大小
出增加會使利率上升,乘數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資減少所引起的國民收入減少也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貨幣需求函數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產出水平增加所導致的對貨幣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
即貨幣求函數中h的大小,h越小,貨幣需求稍有所變動,就會引起利率的大幅度變動,因此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貨幣需求增加所導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擠占效應越多;反之,h越大,擠出效應越小。

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變動對投資水平的影響就越大,因而擠出效應就越大;反之越小。
這四個因素中,支出乘數主要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而它一般被認為是穩定的;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決於支付習慣和制度,一般認為也較穩定,因而擠出效應的決定性因素為貨幣需求及投資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
在凱恩斯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彈性無限大,而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因而政府支出的擠出效應為0,財政政策效果極大;在流動性陷阱中運行。
在古典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彈性為0,而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極大,因而財政政策毫無效果。

Ⅶ 宏觀經濟學~擠出效應

前總是聽到說拉動國民經濟的三架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這句話應該追溯到凱恩斯主義的學說GDP=C+I+G+NX這里C就是消費,I就是投資,G是政府購買,NX是凈出口但是為什麼沒有把政府購買加到上面的話里呢,原因是政府的購買會帶來擠出效應。我們看公式是個恆等式,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也就是沒有出口,國民收入就是3個因素。當政府購買增加時,那麼會使投資減少。政府的支出會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資。政府也會通過稅收來彌補支出,這樣同樣會減少私人收入所以,就有了這個效應。說明了什麼呢?就是說政府的支出是不會改變總需求的。所以反干預經濟的經濟學家反對財政擴張政策。但是凱恩斯提出,在不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是不會有擠出效應的,當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擠出效應才是明顯的那時候政府的干預是無效的。所以這也驗證了美國經濟危機以後凱恩斯學派經濟干預的有效,以及後來「滯脹」的經濟局面,因為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帶來了擠出效應。但是在中國的情況是,沒有擠出效應,因為是不充分的,並且中國的利率是固定的,所以投資也不會減少。所以總需求還是會增加。最重要的是利率無限增大,那麼擠出效應很大,政府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無效。所以,政府要進行擴張性的政策就要保持利率不邊。在存在閑置生產能力的條件下,如果投資一次性增加,必然會提高有效需求,引起國民收入增加,而且國民收入增加額是投資增加額的一(或幾)倍,這叫乘數原理。投資的增加對國民收入的增加具有乘數作用,是因為各經濟部門是互相關聯的:某部門的一筆投資,不僅會增加有關部門的收入,也會增加其消費,這些消費又會形成其他部門的收入和消費。

Ⅷ 簡述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擠出效應是指增加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產生的擠占效應,從而導致增加政府投資所增加的國民收入可能因為私人投資減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在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政府支出增加會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資出現抵消性的減少: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場上購買產品和勞務的競爭會加劇,物價就會上漲,在貨幣名義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貨幣供給量會因價格上漲而減少,進而使可用於投機目的貨幣量減少。

結果,債券價格就下跌,利率上升,進而導致私人投資減少。投資減少了,人們的消費隨之減少。這就是說,政府「擠占」了私人投資和消費。

(8)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西方經濟學擴展閱讀

擠出效應的影響因素

1、支出乘數的大小

政府支出增加會使利率上升,乘數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資減少所引起的國民收入減少也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2、貨幣需求對產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貨幣需求函數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產出水平增加所導致的對貨幣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3、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即貨幣需求函數中h的大小,h越小,貨幣需求稍有所變動,就會引起利率的大幅度變動,因此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貨幣需求增加所導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擠占效應越多;反之, h越大,擠出效應越小。

發生機制

對擠出效應的發生機制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財政支出擴張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間支出,特別是抑制民間投資。

另一種解釋是:政府向公眾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間部門在借貸資金需求上的競爭,減少了對民間部門的資金供應。

Ⅸ 什麼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擠出效應指來政府支出增加源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效果。在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政府支出增加會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資出現抵消性的減少: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場上購買商品和勞務的競爭加劇,物價上漲,在貨幣名義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貨幣供給量會因價格上漲而減少,進而使可用於投機目的的貨幣量(m2)減少,債券價格下跌,利率上升,導致私人投資減少,消費亦隨之減少。
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支出乘數的大小
乘數越大擠出效應越大
2.貨幣需求對產出變動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擠出效應越大
3.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即貨幣需求的利率系數的大小
系數越小擠出效應越大
4.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即投資的利率系數越大則擠出效應越大
圖不方便畫了
見諒
希望採納

Ⅹ 經濟學中「擠出效應」是什麼

擠出效應社會財富的總量是一定的,政府這邊佔用的資金過多,又會內使私人部門可占容用資金減少,經濟學將這種情況,稱為財政的「擠出效應」:政府通過向公眾(企業、居民)和商業銀行借款來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貸資金需求上的競爭,導致民間部門(或非政府部門)支出減少,從而使財政支出的擴張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間支出的減少主要是民間投資的減少,但也有消費支出和凈出口的減少(F·S·米什金,1998,P544)。對擠出效應的發生機制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財政支出擴張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間支出,特別是抑制民間投資。另一種解釋是:政府向公眾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間部門在借貸資金需求上的競爭,減少了對民間部門的資金供應

閱讀全文

與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西方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