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

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

發布時間:2021-02-03 07:44:50

㈠ 奧地利經濟學派主要觀點是什麼

奧地利經濟學來派的理論核自心是主觀價值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與薩伊等人的「效用價值論」不同,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一件東西要有價值,除有效用之外,還必須「稀少」,即數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為物主快樂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奧地利經濟學派有各不相同的分配理論,門格爾認為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是它們各自提供的效用的報酬;維塞爾則把它們當作補全財貸價值中各個組成要素的價值「歸屬」問題;柏姆·巴維克則以現在財貨的邊際效用估價高於未來財貨的「時差利息論」解釋之。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邊際效用價值論和分配論,是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針鋒相對的。它的主要論點有:價值是主觀的,是物對人的慾望滿足的重要性;價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價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於邊際效用的大小,與社會必要勞動無關;價值產生於消費領域,不是生產資料將其價值轉移予其產品,相反是產品價值賦予其生產資料以價值;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報酬,或是產生於現在財貨與將來財貨的不同估價,與剝削勞動毫不相干。總之,奧地利學派全部抹煞了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性作用。

㈡ 詳解經濟學三項基本假設

你這三個基本假設是錢穎一教授的一篇文章《理解現代經濟學》中的原句。
這是他提到的經濟學家看問題的視角
你可以看一下原文

㈢ 西方經濟學三大基本假設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的三大基本假設是經濟人假定,資源稀缺假定,保護私有產權假定。

西方經濟學三個假定是支撐西方經濟學理論和西方國家政府制定經濟與分配政策的「根基」,顯然,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難以匹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存在諸多問題,人民群眾對此產生了意見與不滿,追根溯源,就是缺少一個需符合我國而不是要符合國外的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理論基礎。

西方經濟學三個假定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資收入分配理論如何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體系框架內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擺在面前的重要任務和課題。

而對經濟學假定的重新思考與探索,又使我們能夠發現我國宏觀和微觀分配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根源所在,促使探索經濟學假定與我國市場經濟的適應性問題。

(3)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擴展閱讀:

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論證都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之上的,即完全理性、完全競爭、完全信息。而這三大假設都與事實難以相符。 首先,完全理性不可能。對於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行為主體:居民戶和廠商,雖然他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求自身最大化的效用和利潤,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他們的理性都只是有限的。居民戶在日常的消費活動中難以實現效用的最大化;廠商也不可能把生產活動總是安排在利潤最大化點上進行。其次,完全競爭不現實。西方經濟學對完全競爭具有嚴格的限定,包括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質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

條件如此之苛刻,以致很多西方經濟學家也坦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真正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再次,完全信息不成立。完全信息假設在微觀經濟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麼市場價格機制才會是有效的,資源就能實現最優配置。但是,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往往卻是不完全、不對稱的。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經濟學家們預言,價格機制的作用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結局,市場就會是無效率的。可見,假設不同,結論就完全不同了。西方經濟學精緻的理論大廈卻是建立在這樣一些脆弱的假設基礎之上,它的科學性自然就會遭到嚴重的損害。

㈣ 演化經濟學方法論的基本假設和具體方法


基於演化理論的邏輯並綜合有關文獻,我們將演化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歷史重要並不是著重於歷史分析,從歷史資料中歸納出某些規律,而是指著重於經濟發展的過程,重視經濟過程中的路徑依賴性和經濟過程的不可逆性。溫特和納爾遜指出:「經濟發展過程是一個馬爾科夫過程,某一時期一個行業的狀況決定它在下一個時期的狀況的概率分布。」奧地利經濟學對經濟學的貢獻也主要集中在市場過程的演化理論方面。
我們將演化經濟學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具有特色的方法歸納為:第一,個體發生和系統發生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個體群思維的具體化。把變化設想為個體發生還是系統發生,取決於我們想對研究對象作出描述的層級水平。演化經濟學通過在不同水平上進入系統層級來處理復雜性,被解釋變數和解釋變數的內容取決於研究進程所採用的視角。演化經濟學用群體統計特徵的變化來測量演化,關心給定群體中某種行為變化的頻率。第二,歷史和地理的相對性分析方法。演化經濟理論重視歷史和地理差異分析,重視不同國家和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的特殊性。通過對分析對象的歷史發展脈絡的研究,同一經濟現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內部規律性。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文化系統,意會性知識在同一地理領域中易於傳播和擴散,所以,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的內部規律和模式會出現差異。第三,比較方法。演化理論認為,通過經驗觀察,所認識到的經濟系統內部機制往往具有不完全規律性。基於這種粗略形式或半規律性,可以猜想,某種相對持久和潛在的可識別的機制正在發揮作用。通過比較,可以確認何種因素如何導致半規律性產生,以此為基礎,再運用類比和隱喻等回溯法,就可確認事物的深層因果機制。第四,動態分析方法。演化經濟學解釋變數如何歷時變化,通過說明它是如何達到當前狀態的,來解釋它現在為什麼是這樣的。

㈤ 簡述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條件

微觀經復濟學有三個基本前提假制設: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西方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㈥ 西方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是什麼

1、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經濟人)。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取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2、完全信息假定: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的信息。

以上兩個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條件。西方經濟學者承認,上述兩個假設條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實,它們是為了理論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

補充說明: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

(6)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擴展閱讀:

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動態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微觀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2、宏觀經濟學: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㈦ 經濟學中,奧地利學派 的主張是什麼

奧地利學派是由偉大的經濟學家、「邊際革命」三傑之一的卡爾·門格專爾(Carl Menger,1840-1921)創始的經濟屬學學派,名稱的由來,乃因身為奧地利人的門格爾當年與德國歷史學派的古斯塔夫·施莫勒就社會科學方法論進行的著名論戰中,施莫勒對門格爾經濟學的蔑稱而起,至於門格爾本人,則自視為古典經濟學的革新者。


主要論點:

  1. 價值是主觀的,是物對人的慾望滿足的重要性;

  2. 價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

  3. 價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於邊際效用的大小,與社會必要勞動無關;

  4. 價值產生於消費領域,不是生產資料將其價值轉移予其產品,相反是產品價值賦予其生產資料以價值;

  5. 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報酬,或是產生於現在財貨與將來財貨的不同估價,與剝削勞動毫不相干。

㈧ 奧地利經濟學派理論的硬傷是什麼,奧派理論有沒有值得

奧派經濟理論也接受經濟人公設和方法論個人主義,新古典學派主張從經濟理性的假設去分析個人的普遍性行為,奧派經濟學主張從個人的選擇與行動去理解社會的形成與文明的發展。

㈨ 經濟學有哪些基本假設

第一,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經濟人)。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取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的信息。

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

經濟學從以上三個基本前提假設出發,通過數學演繹推理,得出結論。以上三個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條件。西方經濟學者承認,上述兩個假設條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實,它們是為了理論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

(9)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擴展閱讀: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

經濟學的發展曾經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經濟學起源於古代中國經濟思想、希臘色諾芬與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中國經濟學家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逐步由政治經濟學向科學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實際應用不斷完善。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家看來,所謂經濟,就是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動,所謂經濟學就是教人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經世致用的學問。

但隨著後來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產生出商品經濟,發展出市場經濟,提升為知識市場經濟,衍生出虛擬經濟;經過西方古典-新古典-新興古典經濟學家與時俱進線性抽象的一路折騰一路演化,價值逐步異化為價格,異化為金錢,經濟活動逐步異化為賺錢。

經濟學也就逐步異化為教人怎樣賺錢,包括怎樣投機賺錢。隨著產品的邏輯逐步演變為貨幣的邏輯,衍生出金融的邏輯,最後產生出金融泡沫,虛擬經濟也就演變成虛幻經濟。當金融泡沫破滅,虛幻經濟就釀成金融危機。

經濟學核心規律是由經濟活動中最深層次的本質展開來的經濟活動的內在必然聯系,決定支配經濟活動中其他層次的規律。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不是金錢的增長。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價值規律而非價格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規律。以經濟為中心是以再生生產力為中心而非以錢為中心,經濟發展是價值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再生生產力的發展、中國人民創新能力的發展而非GDP數字增長。

從現象看經濟發展是社會財富快速增加;從本質看經濟發展是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加不僅是高樓林立,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應落實為社會資源可再生能力、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與人民生活狀況確實改善。改革開放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進一步提高、再進一步提高「先進生產力」——再生生產力。

㈩ 經濟學有哪些基本假設

經濟學的基本假抄設來自《微觀襲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有:

1、經濟人假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稀缺性假設(資源總是有限的)。

3、非厭足性(人類總是貪得無厭的)。

閱讀全文

與奧地利經濟學的假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