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在經濟學中的"邊際"是什麼意思比如說"邊際效益","邊際替代率"等等.要詳細.有事例的更好!謝謝
「邊際」是由英文的「marginal"翻譯而來的。比如說邊際效益叫回「marginal benefit「,邊際成本叫「marginal benefit」.
以邊際效益來舉例:假答如某產品的價格,市場上只有一件賣時,可以賣100元;有兩件時,每件80元;有三件時,每件70元。
那麼,賣出第一件的邊際效益是100元,
賣出第二件的邊際效益是60元,(80*2-100=60)
賣出第三件的邊際效益是50元,(70*3-80*2=210-160=50)
邊際就是指在某個點上變化的部分。就像例子中:第一件產品多增加了100元的收入,第二件產品多增加了60元的收入,第三件產品多增加了50元的收入。
Ⅱ 經濟學中,什麼是邊際
一樓的這就是來邊際?邊際是指隨著某自一事物超過一定界限而隨著再增加而帶來的效用遞減的狀況。
我說的比較通俗,舉個例子
比如你一天吃四個燒餅,在這一天中我從賣給你第明茄一個開始我們的效用都是增加的,你得到了物質需要,我得到了利益需要,可是從第四個開始你的效用是遞減的(主要是從被動接受方讓洞考慮,當然我巴不得你吃四十個),這就坦槐枯產生了邊際,在管理及經濟學上即是叫做邊際效用
Ⅲ 通俗,簡單解釋一下微觀經濟學上的邊際效用。書上說的看不太懂。
效用算是經濟學上幸福感的一種衡量標准
比最廣義的幸福感定義狹隘一點 但是版涵蓋了經濟學能夠考量權的范圍
邊際是你現有效用前提下 再增加一點點某種消費帶來的幸福感增加
我拿錢作比方 你是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 維持著基本生活 可能增加消費一點消費帶來的幸福感比較多 邊際效應較高
而如果你是億萬富翁 可能再增加一點消費就沒有什麼幸福感了 邊際效用很低
吃包子也是一樣 你餓急時吃一個包子和你吃完大餐後再吃一個包子 這個包子給你帶來的幸福感 即效用大不相同
經濟學家就是用邊際來衡量這種消費增加帶來的效用增加(重點在增加量 而不是總量)
Ⅳ 什麼是邊際效應試舉例說明。
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內時候,帶來容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願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為後購買的商品對其帶來的效用降低了)。當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興,或者集郵愛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郵票,那麼這一套郵票中最後收集到的那張郵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
Ⅳ 邊際在經濟學中的含義是什麼
「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
經濟學認為,經濟事物總是在各種影響因素下不斷變動的變數,因此,邊際量就是理性人在做正確決策時的重要參考。這就是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經濟學家用邊際變動這個術語來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記住「邊際」指「邊緣」。因此,邊際變動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調整。理性人通常通過比較邊際利益與邊際成本來做決策。
邊際量是每增加一單位投入所增加的產量。
用拔河來做比喻,一方共有10個人,總拉力為300公斤。現在增加一個人張三,張三的到來使得這一方的拉力增加了25公斤,這個25公斤就是邊際量。又增加一個李四,李四的到來又增加20公斤拉力,這個也是邊際量。
總的說來,邊際量的增加往往是遞減的,還用拔河做例子。
假設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一樣的25公斤,當人數少的時候,大家配合的比較好,每一個人都能發揮25公斤的力量。
後來增加了一個人,大家一起使勁的時間就有點錯位,新增加的人實際只能讓總拉力增加24公斤的力量。
繼續增加人的話,大家使勁的時間就有更多的錯位,他只能讓總拉力增加23公斤的力量。
隨著人數的增加,每個人帶來的增量(就是邊際量)都在減少,總拉力(就是總量)增加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最後再來一個人也不能增加為止,如果再增加人數的,就有可能帶來負的邊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