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總供給和總需求題庫

經濟學總供給和總需求題庫

發布時間:2021-02-05 23:21:11

Ⅰ 宏觀經濟題 『宏觀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就是微觀的供給需求的量的加總』為什麼不對

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是兩個不同的體系,不能直接加總。
具體區別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Ⅱ 在宏觀經濟學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中,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簡答題急

總需求曲線的含義總需求曲線表示在一系列價格總水平下經濟社會的均衡的總支出水平。 總需求函數的含義總需求函數可以表示為:Y=AD(P)。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首先價格總水平對消費支出的影響。在既定的收入條件下,價格總水平提高使得個人持有的財富可以購買到的消費品數量下降,從而消費減少。反之,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人們所持有財富的實際價值升高,人們會變得較為富有,從而增加消費。總之,價格總水平與經濟中的消費支出成反方向變動系。其次考察價格總水平對投資支出的影響。隨著價格總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上升會使得投資減少,即價格水平提高使得投資支出減少。相反,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實際貨幣供給量增加,從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廠商的投資增加,即價格總水平下降使得經濟中的投資支出增加。因此,價格總水平與投資支出成反方向變動關系。
參見:http://www.hudong.com/wiki/%E6%80%BB%E9%9C%80%E6%B1%82%E6%9B%B2%E7%BA%BF?prd=citiao_right_xiangguancitiao?hf=youcitiao&pf=youcitiao

Ⅲ 高中政治經濟學中的總需求與總供給描述

課本中沒有明確描述,但在講通貨膨脹時提到了,總供給與總需求,還有價值規律內的那一節同樣踢到了.自己仔容細回想一下。畢竟這是經濟生活的重點,許多經濟問題就是供給與血球的問題。國家的宏觀調控的目的的實質就是促使總供給與總需求達到平衡。.....

Ⅳ 宏觀經濟學總需求和總供給模型

利率是與金融產品(如債券)的價格密切相關,而AS-AD模型中的」價格「則是指實際產品的價格,二者之間並無必然的同向相關。

Ⅳ 經濟學,總供給與總需求

有儲蓄的時候 人們會把錢部分的儲蓄起來 這樣 供給的錢 就不會全部用於消費 就與需求不相等

Ⅵ 總需求和總供給計算題 高分

Yd=C+Ip+G-T
你把C = 100 + 0.9Yd - 20P Ip = 400 - 40P都帶進去 最後就剩Yd和P 兩個未知數的式子,就是AD關系
均衡的時候Yd=Ys
把這個式版子和P = 1.41 + 0.0001Y聯立,解出Y和P然後權再代入
C = 100 + 0.9Yd - 20P
Ip = 400 - 40P
解出C和I
政府支出增加100 G=400
還用這個式子,Yd=C+Ip+G-T ,把上面的過程重復一遍就行了

算數就免了吧,別告訴我你不會二元一次方程

Ⅶ 管理經濟學題試運用總供給-總需求模型說明下列事對宏觀經濟的影響1、利率上升2、政府對投入產品征稅減少

因為水的生產成本是很小的,雖然水的需求很沒有彈性,但是水市場的進入門檻內很低,企業競爭激容烈,雖然它對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水,所以價格還是可以很便宜。盡管鑽石在使用中沒有什麼價值,但是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很高,生產成本高,資源稀少,所以它還是可以賣很高的價錢。2,這只是為了更簡單的說明問題,其實沒有那條需求供給曲線會是嚴格的直線的,直線是理想情況,一般現實中是根據碰巧得到的數據,用數學方法進行「擬合」得到各種曲線,擬合曲線可以是1次,2次,3次.n次的,1次的既是一條直線,2次以上為曲線(具體的,2次為拋物線,3次以上為高次曲線)。在經濟學中這叫做「假設」----假設經濟體是理想的。

與經濟學總供給和總需求題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