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大一經濟學基礎試題

大一經濟學基礎試題

發布時間:2021-02-06 14:31:15

❶ 大一新生學經濟學基礎很困難,網上又沒有視頻試題,怎麼辦

慢慢來,車到山前,必有路

❷ 大專大一經濟學基礎第四版消費者行為理論計算題

這樣的題目網路文庫里有很多,可以去找找
消費者行為理論習題:
http://wenku..com/link?url=ArnV_IaWvSHIas6LR_-Gdq6NqkffbUJ8YCKud_ohhRDOE7eciozm2Cb9s__2tkTu

消費者行為理論計算題:
http://wenku..com/link?url=--Ry

❸ 經濟學基礎題目簡答題

不同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不同。
1、 如「糧食」這種商品是缺乏價格彈性的,即糧食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是很小的,或者說需求量的變動不如它的價格變動那麼大。因此,當對「糧食」實行降價銷售,因價格的降低而引起的銷量的增加幅度是很小的,也就是說降價的損失超過了銷量增加的贏余收入,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對於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降價,廠商的收入是降低的;反之如果漲價的話,由於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銷量不會下降的太多,因而廠商可以從漲價中賺更多的錢。可以設想,如果大米的價格上升了,你會不買大米么?還是要吃飯的,不管它價格怎麼樣,總是要買的。
2、 如「蘋果」這種替代品很多的普通商品而言(替代品有梨、香蕉等),如果價格稍有變動,其銷量會大幅度變化,它是富有價格彈性的。因此如果降價銷售的話,由此引起的銷量的增加幅度會很大,那麼廠商就會獲利更多;相反,如果漲價,那麼消費者完全可以去購買其他替代品,而不買漲價的蘋果,因此導致廠商利潤降低。結論就是,對於富有價格彈性的商品,降價可以增加收入,是明智的選擇,漲價反之。

❹ 經濟學基礎模擬題,簡述題。

一、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統非學科化)2、1845年法科學家M·A·安培「建立管理國家之科學」的設想; 3、1865-68德學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學》最早提出「行政學」一詞(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學者(總統)威爾遜發表開創性的《行政學研究》一文,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將行政管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學者古德諾出版發表〈政治與行政〉一書,進一步明確指出政治與行政的區分。(自此行政學作為一個新的、獨立的研究領域得以確立。) 6、1926懷特《行政學導論》、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對其內容進行系統研究和闡述。行政學理論體系得以形成。(產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學的發展歷程 多種分段方法: A、丹尼爾·雷恩(管理思想):科學管理時期(19世末20世初)、社會人時期(20世紀20年代)、當前時期(二戰後); B、台灣學者(行政學):傳統理論時期(X*:1900-30)、行為科學時期(Y*:1930-60)、系統理論時期(Z*,1960後); C、夏書章:形成階段(19世末到20世紀20年代)、成長階段—科學管理時期(20年代後)、科學化時期(40年代始); D、教材觀點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參照眾多美國學者之方法),六階段: u西方行政學的提出與創立時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學的正統時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學的批評與轉變時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學的發展與應用時期(20世紀60年代); u西方行政學 的挑戰與創新時期(20世紀70年代); u西方行政學的總結與探索時期(20世紀80年代) 1、提出與創立時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觀點: 威爾遜:行政學創始人,《行政學研究》,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學科; 古德諾:美行政學家,《政治與行政》,對政治與行政的分離理論作了進一步發揮; 泰勒:美管理學者,《科學管理原理》,倡導科學管理; 法約爾:法管理學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則) 2、西方行政學的正統時期:1919-1941年 這一時期的行政學家繼承了早期行政學的基本信念,認為「真正的民主與真正的效率是統一的」,經濟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則。 此時期將官僚制度及其組織和管理問題作為研究重點,力圖通過對行政現象的科學分析,發現行政管理的原則和規律,並嘗試著為行政學確立一個基本的理論模式和學科體系。 代表人物、著作與觀點: 德社科學家韋伯,官僚制理論的奠基人,〈論官僚制〉; 美行政學家懷特:撰寫第一本行政學教科書〈行政學導論〉; 美古利克:從分工與整合、全體與部分關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協調的重要性,對公共行政作綜合研究; 英厄威爾:對行政管理的原則進行了歸納和概括,與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學論文集〉; 美國女政治哲學家福萊特:創立了動態管理理論,為正統行政學向行為主義行政學的過渡架設了橋梁。 3、轉變與批評時期:1941-1959 二戰及以後各國行政管理(體制、權力、職能)隨社會、經濟等變革而發生了根本變化,正統行政學的理論原則和基本觀點無法適應變革,受到懷疑和批評。 主要代表人物和觀點: 美巴納德:最早運用系統觀點對行政組織進行全面深入分析並建立了一套系統的行政組織學說; 美西蒙:對正統行政學的行政原則進行猛烈抨擊,率先將行為主義研究方法和決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種較為完整的決策理論體系; 美行政學者沃爾多:對行政學的歷史發展和內容範圍進行了全面探討並對西方行政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美行政理論家帕金森:對官僚組織的弊病進行了精闢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美麥格雷戈:對人事管理的傳統觀點 — X 理論進行了總結與批評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新觀點— Y 理論; 美林德布羅姆:以漸進調適的觀點對行政決策的過程、方法進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漸進決策模式。

❺ 經濟學基礎試題及答案

您好:

  1. 答案選B,考查商業信用的概念。商業信用「是指在工商企業之間買賣商品時,賣方以商品形式向買方提供的信用。」——李健《金融學·第二版》P91

  2. 答案選BDE,考查偏好的概念與假定。偏好是「消費者對任意兩個商品組合所做的一個排序。」——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第六版》P66,偏好具有完全性,可傳遞性,非飽和性,分別對應本題的B、D、E項。

  3. 答案選BCD,考查資源有效配置的影響因素。社會經濟形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和資源配置方式(政府指令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以及市場狀況(市場是否成熟)三項會影響資源是否能有效配置。

  4. 如果以上回答能夠解決您的疑問,希望能夠採納;如果仍有不懂,歡迎繼續提問,謝謝。

❻ 大一經濟學基礎練習

每次復習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麼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後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於課後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閱讀全文

與大一經濟學基礎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