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PHD申請的核心課程是哪些(對本科非經濟專業的) 謝謝啦!!!!!
高級宏觀、高級微觀、數理經濟學以及高級計量經濟學
Ⅱ 請問計算機碩士申請經濟學PhD的可能性有多大
理工科的碩士數學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強烈建議你去先到本校學一些經濟學的可能,一則有利於你的申請,二則你可以考慮一下到底喜不喜歡經濟學。因為經濟學並不像外行想像的那樣
Ⅲ 如何在經濟學PhD申請中脫穎而出
要想讀美國研究生,並且在美國大學經濟學的PhD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首先要考慮到,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要如何在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國留學申請材料中選中你呢?成績單、申請表、PS、推薦信、簡歷等這些材料,簡歷是最了解一個學生最直觀的方法。 簡歷里有申請人最主要的硬體信息,包括教育背景、GT成績、GPA、工作經驗、論文發表,看完簡歷就可以對申請人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印象。所以首先要努力學習,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漂亮的履歷。可以肯定的說,這關繫到你能不能在第一輪篩選中脫穎而出。 再說其他各個單項。首先,專業背景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美國大學經濟學學習比較強調數理,再加上中國經濟學教育實在問題多多,學了四年未必比沒學過的強多少,因此理工科學生申請獎學金往往比較占優勢,特別是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的學生。如果是學財經的,這已經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那麼怎麼增強你的競爭優勢呢? 無他,就是多選數學課程並且盡全力爭取高分,除了傳統三項外,如果能修修實分析、矩陣論、偏微分方程、拓撲學是最好不過了。在微觀、宏觀、計量這樣的課程上也要拿高分。實在不行就自學,然後考個GRE數學專項,申經濟考這個的不多,如果你有一定會讓教授眼前一亮。不過據一個學數學的朋友說,這個專項考試內容包括泛函、實變、復變等,對於非專業的考高分有難度。 然後就是GT成績和GPA,重要性在美國各個大學眼中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UC-Riverside據說特別注重GPA,好像加州的學校都這樣。也有的學校先根據G、T成績排序,直接刪掉不好的。GRE成績最好有1300+4.0以上,Toefl100或雅思7.0以上。 至於研究經歷,有人說論文很重要,但是很少有學生能夠在核心期刊發文章的,能掛個第二、第三作者已經算是很牛了。對大部分人來說,有參與研究的經歷,再加上高GT和GPA,還有足夠的數學課程,只要你願意去80-150的學校,基本上拿到offer的問題不大。 在硬體過關的情況下,第二輪篩選決定是否能申請到獎學金,教授想對你這個人進一步了解時,才會看你的ps和推薦信。PS很重要,這一點是公認的。它不僅展示出你的英文寫作水平,還直接反映你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態度。通常情況下,PS作用大於推薦信。 關於PS有幾個原則必須把握。1、寫PS要在全面回顧並認識自己的基礎上進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挖掘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來,讓人一看就對你感興趣。2、對自己的未來要有一個清醒的規劃。這包括分析社會需求、弄清自己的真正興趣所在、自己的強弱項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負。3、要談你自己的認識。可以談談你對經濟學,對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對學習、研究以及人生的認識。4、要以積極的態度談,要充滿自信。5、認識要真誠深入。不能誇誇其談,不能講大道理。6、不同的Program有不同的要求和偏好,不能一篇PS通吃。 如果同時有幾個申請人都很優秀,讓人無法取捨時,就輪到面試出場了。面試考察的是什麼呢?一般是想測試你的口語水平,以及澄清雙方的一些疑問。校方也會有很多考慮,比如給了你offer你會不會來啊,你是不是會在這里一直待下去啊(中途轉學對他們是不利的),你有沒有TA或RA的經驗啊(希望你去了以後能幫老師做點事)等等。這要求你在面試前充分了解program的相關信息,這樣才能表現出你的誠意不是。 美國研究生申請中,經濟學一般不需要套磁。
Ⅳ 關於美國經濟學phd
看你MS期間的GPA和論文發表情況,全獎還是很難的尤其是對於中國學生而言,不過拿到tuitionwaive的還是大有人在。經濟學PHD真心需要耐的住誘惑啊,好多都讀到一半就去投行賺錢去了。
Ⅳ 美國申請經濟學phd結果比較好的本科生學校有哪些
不知道如何選擇學校的話可以把你這些GPA、專業等信息輸入到留學志願參內考系統 中去,系統會自動容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
了哪些院校和專業,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院校和專業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Ⅵ 經濟學考博需要考試科目是什麼
考試科目
一、理論經濟學:
1、政治經濟學方向:
科目1:西方經濟學研究;科目2:政治經濟學研究;科目3:英語
2、世界經濟方向:
科目1:西方經濟學研究;科目2:世界經濟研究;科目3:英語
二、應用經濟學:
1、金融學方向:科目1:西方經濟學研究;科目2:金融與保險研究;科目3:英語
2、產業經濟方向:科目1:西方經濟學研究;科目2:中國經濟分析;科目3:英語
3、國際貿易方向:科目1:西方經濟學研究;科目2:國際貿易研究;科目3:英語
(6)經濟學phd課程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使畢業生具備扎實的現代經濟學理論基礎和數理、定量等分析技術,能夠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以及建立計量模型和進行經驗實證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具備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能夠在學術文獻的閱讀中找出現有文獻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並作出恰當的評價。能夠較為深入的了解本國經濟環境和制度背景的特殊性,明確已有理論模型分析本國經濟問題時存在的局限性和前提條件差異。
能夠掌握引入開放假設的理論模型和分析框架,能夠分析各國經濟環境的差異性及決定性因素,並對世界經濟中重大事件的國際影響有相應的分析和理解。
Ⅶ 申北美經濟學phd,數學背景
國內的經濟學現在已改變了許多,不過與國外的要求還是要差一些的。
不過,申請專學位並不是看成屬績單這一項,如果你有很好的研究背景和論文等,特別是有實際工作經歷等,來支持的話,學校也會注意到你的,最多不過是在美國學校里多補修一些學位所需的數學類課程就是了。
另外美國學校太多了,總會有些學校對你有興趣的。多放些精力在自己的申請材料上,把自己的能力表現出來,尤其是實際研究的成果,不管多小,都很有價值的。
Ⅷ 有關申請美國經濟學PHD的問題
如果只是為了說明國貿專業背景的話,有研究生的學習可以不用再出本科學習的證明。版為了說明自己長期以權來對國貿的興趣的話,可以加上本科雙學位的學分信息。錄取是一個綜合考慮的過程,每個細節都要做好,但是盡力就好,不要在某一點上過於強求。
獎學金也是一個很綜合的事情,與你的自身條件,與學校方面的財政計劃,專業走向,整個經濟形式都有關。如果是問希望的話,每個人都有希望,通常PHD相對於碩士來說更多一些。但是任何人都不敢打保票,說某個條件一定拿得到或者拿不到獎學金。
希望你能理清思路,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Ⅸ 經濟學博士期間課程是怎麼安排的
研究生是學歷,和本科是一個性質只不過層次高。碩士和博士都是學位,和學士一回個性質只不過層次答高。研究生學位可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兩階,標志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了研究生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學位制度起源於歐洲中世紀,表明被授予者具有何種學術水平和專業知識學習自理,具有一定得身份象徵的意義。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對其專注、所研究領域的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碩士課程通常安排在學士之後,一般而言全職的碩士課程需要二年的時間,但根據國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碩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則需要三至四年。有的國家採取學士、碩士一貫制的學制,例如德國、奧地利,而實施英美學制的國家中,也有不少開辦一貫學制,縮短學生從高中畢業後至碩士之間的時程。有些碩士課程如MBA等,除了學士資格外,通常還會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經驗。在大部分的國家,碩士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基本門檻。
Ⅹ 我已經面臨工作了,准備出國讀經濟學的PHD請問我需要做哪些准備
1.准備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
申請者一般需要提供3封英文的推薦信。也有的學校只要求提供2封即可。推薦信要說明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介紹推薦人的成績,包括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獲得獎勵、所具備的能力等。一般由系主任、專業導師來寫推薦信,最好能夠拿到校長或者具備高級學術職稱或在學術界較有影響的導師的推薦信或者你要去的國家的學校的教授的推薦信,這樣大大加強了推薦的力度,內容是對你學術才能的評價。此外還要求對你的研究計劃做出評價和建議,這一點也不應忽視。
2.准備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文章(Essay)
個人陳述是影響錄取的重要文件。有人說申請博士有三大件:個人陳述、推薦信和GRE等成績。但就我個人理解,許多教授更看中的是你的個人自述。自述最多兩頁,非常簡短,但很能說明學生的素質。大家寫自述幾乎都找人幫忙、提各種意見,但也很難作假。因為博士的研究志趣和方向很特別,別人無法幫你發明。個人陳述對於導師了解你的實際能力尤其重要。你做研究工作「必需的課程」水平和研究能力是否能被研究生院的專業錄取委員會和導師(組)「看上」是關鍵。大學雖然有GRE最低分數線和GPA等規定,但教授的好惡遠比分數線重要。
3.准備個人簡歷(Resume)
PS、推薦信、個人簡歷是申請材料的三大件。從功能上看,這三件材料互為輔佐、相輔相成。如果說PS是個類似於monolog的東西,用第一人稱從正面闡述自己留學的理由和准備,推薦信是借別人之口來證明ps里提出的觀點,同時通過側面說明來補充正面說明所不能達到的目的,那麼簡歷則是你所有經歷的一個骨架,簡練而全面的把自己的情況作一個概述,同時與其它材料遙相呼應,也是你提出觀點的一個證明。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看自己的過往,用編年體的順序寫出自己的教育經歷和研究經歷,或者實踐經歷,突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好的簡歷可以給你的申請增光添彩。
4.其他證明材料
為突出優勢,最好提供其他能夠充分證明自己才能的文件。例如參加社會活動的經歷、特長證書、發明證書、發表過的文章及各種競賽的獲獎證書等等,這樣將大大增加被錄取和授予獎學金的機會。
5.申請學校:去你中意的學校網站查找專業、導師,然後按學校要求准備材料。與此同時,你要跟導師取得聯系(這是關鍵),進行溝通。 例如美國一般是秋季入學,不同的學校申請的截止日期也不同。一般來說越好的大學截止日期越早。一流大學的截止日期通常是1月1日之前或更早。因此申請者應密切注意自己目標學校的截止日期,以免錯失良機。
6.如果導師認為你的條件比較符合他的要求,會主動跟你聯系。要求你提供一些材料如大學期間的成績單、個人研究能力、有時甚至會要求你提一個研究計劃,研究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研究對象(TOPIC),即你想要解決的問題
(2)研究此問題的意義
(3)前人的研究狀況即遺留的問題
(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參考文獻(BIBLIOGRAPHY)
教授如果對你感到滿意,他會向學校提出推薦你入讀的意見,好的導師一般都是系一級的學術委員,他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學校這一級基本上就是走走程序,一般會給你發個Conditional Offer,即有條件通知書,條件就是拿到碩士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成功完成所有課程等等。我有好幾個同學,碩士根本就沒畢業,學位證也沒要,就憑自己的碩士開題報告找到了導師,研二就走人了……
7.拿到Conditional offer後,就可以開始辦理簽證。這時你還要准備一大批材料,如成績單、學位證、畢業證、推薦信(以上全部需要公證)、英語證書、財產證明、出生公證、親屬關系公證……等等,均需要提供原件和復印件。
題外的話:
關於出去讀研究生要不要請中介?不管是碩士還是博士都名其曰「研究生」,說白了就是出去給導師打工的,某種程度上,導師的好惡基本上可以決定你申請的成敗。在申請學校、專業選擇、獎學金申請等方面基本上是靠申請者自己去尋找學校和專業導師,需要同導師建立良好的溝通。而大多數學校尤其是導師很看重學生的「學術背景」也即你要有足夠的競賽證書書、研究論文、研究實習經歷什麼的,這些材料都要申請者本人親自動手整理,在這方面中介也幫不了什麼忙。他們所能做的,頂多就是幫你在簽證材料准備、應對大使館的面簽和電話核查方面給你提供比較專業的指導。
曾經有一個網友,申請出國讀博士聯系了許多家中介公司,各家都說不接受研究生申請業務。後來就在這里提問:「那個留學公司可以辦理申請讀博士?」,我及大多數網友的意見是「申請博士都是需要自己聯系學校,並找到你喜歡的導師進行溝通。中介公司只能在你申請簽證時幫你使使勁」,所以找中介意義不大,不贊成他去找中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並沒有採納主流的意見而是……當時我真想問他一句:碩士研究生都畢業了,連這點事自己也辦不了?難道中介會幫你寫個人陳述、擬研究計劃、整理論文並幫你找到導師送你出國?如果真是這樣的「能力」,我看即便出去了也拿不準會被老外給趕回來~~~
補充回答:
關於GPA:GPA即加權平均成績。我個人覺得,本科階段的成績固然重要,但申請博士更重要的是你個人的學術能力,專業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比如有國際刊物發表的論文)和足夠高的外語成績(GRE 1300+)足可以彌補。為了防止因績點低被招生秘書killed,建議你先與某位教授聯系,確定研究的題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後,遞交正式的計劃。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請他為你提意見甚至給你修改,那麼成功的幾率就很大了。
另外,絕對不贊成在成績單上做手腳,你可以採取比較有利於自己的演算法(比如用專業課GPA說明自己的專業能力,也可以解釋某些課程低的原因比如本課程普遍評分低啦、本門課程我的名次啦~~還是那句話,直接溝通)。一旦被懷疑你的人格就沒了~~~下場會很慘!
我的本科GPA也不夠高,只有3.3,最後還是一樣進入世界排名TOP50讀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