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通信經濟學與電信行業發展趨勢

通信經濟學與電信行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2-06 19:19:15

『壹』 通信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通信行業發展趨勢一、產業創新將推動信息通信業縱向耦合、橫向融合發展步入新階段。

電信領域一直以來都是國民經濟各行業中技術變革與應用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移動互聯網出現以後,產業升級的速度明顯有所加快,與PC操作系統和晶元升級的速度相比,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和晶元的更新速度達到0.5-1年,速度加倍。

通信行業發展趨勢二、轉型升級、生態競合成為信息通信業持續增長的前提和基礎。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與深化發展,傳統電信業向綜合信息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態勢還將持續,並逐步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基礎電信企業將進一步深化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進流量經營,創新商業模式,預計非話音業務收入佔比將在今年基礎上進一步有所提升,超過55%,應用商店、4G網路下的定製智能終端等都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貳』 有通信專業和經濟學專業的結合專業嗎

國內專業目錄中,還沒有通信專業和經濟學專業的結合專業。但你可以選擇報考部分通內信類高校的經濟容學專業,本質就有經濟學和通信行業的結合。
但部分高校有這方面的課程,即通信經濟學。該課程理論經濟學為基礎,以信息產業中的通信運營業為研究對象,研究和揭示其經濟運行規律的應用經濟學。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社會經濟系統中的通信業,分析通信業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結合通信業的實際研究產業結構和產業關聯問題;通信業的發展和現實運行問題的研究;通信市場的發育和市場結構的演變問題研究;通信產品的成本、價格及收入的形成分析;通信經濟中的體制和政策問題研究。
部分郵電大學如重慶郵電大學等的經濟學專業,就是基於信息經濟方向進行培養的。

『叄』 電信行業發展趨勢

電信行業的發展總是受到客戶需求和新技術的推動,沿著自己獨特的變化軌跡演變。電信企業要長遠發展,應該用更長遠的眼光從較高層次來看待自己的經營領域。了解電信行業的變化趨勢不僅有助於避免犯錯,提前採取行動,確定當變化發生時如何加以利用。而且,企業一旦通過把握趨勢,重新了解整個行業的變化,就會另有一番作為。 作為一家研究電信行業的專業研究咨詢公司,中研博峰認為:總體而言,邁過重組轉型關卡的中國電信行業將會迎接以下五大趨勢的機遇和挑戰。 電信行業將面臨新的融合格局 我們認為:電信行業將面臨新的融合格局,電信業將從單一產業鏈結構,逐步向新型數字商業生態系統轉變,面臨重構、開放、競爭、協同的新環境。 隨著融合的進一步深化,圍繞電信的相關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分工更加細化,電信業將面臨新的融合格局:在不久的將來,電信產業、互聯網產業、傳媒產業、娛樂產業、傳統工業相互間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消除彼此的產業鴻溝,並融合為新型數字生態系統。 可見,曾經較為基礎和單一的電信產業鏈,通過交錯式的融合正在向應用層和復雜化的生態系統方向演進,而爭奪這個生態系統的整合者地位將成為未來運營商、服務及內容提供者、設備商、互聯網、IT廠商以及娛樂產業的戰略重點。 電信技術演進更加關注客戶需求 在全業務寬頻的技術浪潮下,我們可以看出技術的演進更加關注用戶的需求。電信企業對電信技術變化的反應,往往取決於他們對這些變化的定性。中研博峰通過對電信企業大量案例的分析,認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更加關注用戶需求。用戶的外部視角可以幫助企業改造企業的資源利用、流程再造以及價值觀的更新。通過新技術來提升用戶的生活效率,為用戶分析與整理信息,使得用戶不至於在紛繁的信息時代迷失在「信息煙塵」之中。 電信運營商轉型關注效益和運營成本 更加關注效益和運營成本是電信運營商轉型關注的重點。 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和降低運營成本的關鍵在於改善電信運營商的產業整合能力、基於FMC衍生的融合業務成本優勢、資產使用效率提升、綜合財務指標的改善等方面。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電信企業轉型過程將花大力氣對信息化市場進行開拓,只有進行科學分析及有效規避風險,才能把轉型業務做深做細。 中研博峰通過對電信行業創新案例庫研究,認為電信行業轉型先驅者西班牙電信值得大家關注,其為我們做出了有益探索。西班牙電信減少了固定資產的投資,同時提高現金流,這也是其創新最成功的地方,這體現出西班牙電信轉型變革過程是將外部服務和內容的創新提供和內部面向市場設計高效靈活的架構機制變革結合,牢牢抓住電信產業里最豐厚的回報環節,將資源優勢轉化成能力優勢,為公司提高利潤,提高效益。通過這一系列改革,西班牙電信資產運作效率高達47.2%。 電信企業社會責任進一步強化 中研博峰整合咨詢認為:企業行動越早,獲得的競爭優勢就越大。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電信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電信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 電信企業可以獲得下面七點競爭優勢:1、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技術創新。2、先進環境導向型設計可以減少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運營成本。3、領先企業可以幫助擬定政策法規,定下行業規則來管理競爭對手。4、通過領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可以獲得額外的資金支持。5、建立綠色壁壘,創造難以模仿和復制的競爭優勢。6、提升公司形象,整個社會環境更願意支持一個形象清新健康的綠色企業。7、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正面作用是相當大的。提高員工士氣方面,建立僱主品牌,吸引新的員工和留住人才,提高生產力效率。 面對這樣的趨勢,運營商首先必須改變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成本和費用上升的錯誤觀念。其次,通過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需要耐心和長期的承諾。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電信企業CSR戰略藍圖涉及到研發、運維、人力、營銷、融資等各個職能部門,需要厚積薄發。 兩化融合深入,IT解決方案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融合發展是工業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化的本質要求。IT解決方案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的要點是:「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協作」是企業與客戶實現共贏的必經之路,「責任」是合作雙方彼此信賴、互動發展的根基。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使用創新和公開的解決方案來更有效地指導與供應商和全球客戶之間的業務已經迫在眉睫了。電信運營商在中國廣闊的中小企業服務市場里,在網路搭建組織和後期維護上有IT 服務商不可比擬的優勢,這是電信運營商的優勢和定位所在。 電信運營商看到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客戶的變化這個趨勢,紛紛轉型,試圖挖到IT通信融合的第一桶金。在企業級網路管理和服務解決方案上,企業用戶比較喜歡電信運營商而不是IT公司,電信運營商的客戶希望能在未來獲得一攬子和一站式服務,而技術創新使其成為可能。電信運營商在IT技術人才方面和IT企業比還有一定差距,在未來幾年加強人才儲備和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電信運營商將用更加個性化的定製信息化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更好的差異化服務,攜手各方打造多贏的價值鏈和商業模式,將與服務業務互相促進 提升企業客戶的忠誠度,贏得客戶的長久選擇和持續信任。 電信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但同時,整個電信行業自身也在經歷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嬗變:改革、轉型、創新、增值、服務……上述五大趨勢在最近幾年必將從理念、願景落實為行動計劃,由開始小心謹慎的嘗試部署,初見端倪,最終將大規模展開。

『肆』 中國通信技術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到2004年9月底,來全球在3G核心自頻段發放120張許可證。核心頻段有FDD(頻分雙工)和TDD(時分雙工)兩種方式。在120張許可證中,FDD+TDD組合方式有100張,大多數歐洲的運營商都採用這種形式。從技術角度看,採用WCDMA技術的共116張許可證,其中有19個國家的38個網路已商用的,用戶數為1060萬;採用TDD技術的有101張,目前尚未有商用網路;採用cdma2000技術的有3張,目前尚未有商用網路,但在原有頻段升級到cdma2000 1x和1x EV-DO/1x EV-DV的約有80個商用網路,cdma2000用戶為1.13億,EV-DO用戶930萬。

由統計數字看出,cdma2000 1x發展迅速,已經在全球大規模商用。其原因得益於技術的成熟性以及能後向兼容,但目前運營商仍在2G網路的頻段上運營,全球尚未有3G核心頻段的網路運營。隨著競爭的加劇和移動增值業務的開展,支持更高數據吞吐量(2.4Mbps)的cdma2000 1x EV-DO的商用運營商由2003年底的5個增加到目前的10個,用戶達到930萬,90%以上的用戶集中在韓國

『伍』 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主要趨勢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晶元、感測器等硬體價格的不斷下降,通信網路、雲計算和智能處理技術的革新和進步,物聯網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物聯網作為通信行業新興應用,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隨著行業標准完善、技術不斷進步、國家政策扶持,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將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為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參考前瞻《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信息通信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信息通信服務收入達到1.7萬億元,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基礎電信收入達到1.17萬億元,年均增長5.4%,增值電信收入達到5444億元,平均增長34.8%。

『陸』 目前通信行業發展狀況和市場特點是什麼

通信行業是個穩定而高薪的行業,所以競爭也是相對比較激烈的,如北郵、北航、北理版工、北權交大、清華、電子科大、南郵、重郵、西電等都是知名的行業院校,很多大型的企業都與這樣的院校有合作,每年固定要招走一批學生,但是如果是不知名院校的專科生,就業確實相對處於劣勢;
相對而言,通信行業是在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小的行業,而且2008年實現了全業務運營,2009年3G牌照發放,這些對於通信行業的發展都是利好政策,行業的發展必然帶來人才需求的增加,所以從我們通信人才網的數據來看,各通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基本保持穩中有升。
2015年通訊行業的一些趨勢特點:

1、產業互聯網、信息消費和興起中的信息經濟
2、我國4G全面啟動,5G國際布局加快
3.寬頻中國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4.移動互聯網孕育新一輪的創新與變革
5.從智能終端到智能硬體,開啟智能化時代
6.工業互聯網:構築智能製造的關鍵基礎
7.雲計算和大數據:向新技術新平台演進
8.車聯網:從概念走向生活
9.網路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保護成為戰略
10.網路空間法制建設將加速推進

『柒』 中國互聯網和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互聯網和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下:
互聯網:
簡介:互聯網(英語:Internet),又稱網際網路,或音譯網際網路(Internet)、英特網,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發展:
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規模,互聯網應用走向多元化。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
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響著整個社會進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
網路經濟得到快速增長。根據iResearch統計,2011年網路經濟市場規模突破2300億元,到2013年將達到5400億元。在細分市場結構中,2011年移動互聯網和網路廣告的佔比均有小幅提升,電子商務的佔比仍維持著40%以上的佔比。其中,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增長,主要源於傳統電商企業快速拓展移動業務以及移動支付的快速推進;電子商務市場穩定態勢的保持,主要源於網路購物和旅行預訂市場的持續增長;廣告主網路廣告投放比重持續增加,助推整體網路廣告市場保持穩定上揚態勢;而網路游戲市場,由於網游用戶付費市場接近飽和,網路游戲市場規模增長逐步趨向平緩。
在互聯網產業及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預期下,互聯網企業再現上市潮。2010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國IPO居多,這批上市公司佔到了美國IPO公司總數的1/4強,成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網路公司上市後的第二波集體上市浪潮。與上一波相同的是,這批上市網路企業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隻中國網路股先後上市,但後市表現讓人失望。人人網雖首日大漲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個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發行價。而網秦天下首日即破發,最終以近20%的跌幅結束當天交易。
專業人士稱,許多美國投資者只是沖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顯的投機成分。此外,各種中國企業所謂的業績造假、違規操作消息不絕於耳,這導致中國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為之不遠。在互聯網繁榮的外表下,實則暗潮洶涌。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抓住機遇,抵禦風險。
發展規模:
中國網民規模繼續呈顯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人,2007年底美國網民數為2.18億人,按照美國的網民增長速度估算,美國網民人數在2008年6月底不會超過2.3億人,因此中國網民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長了9100萬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國網民數量凈增量為4300萬人。越來越多的居民認識到互聯網的便捷作用,隨著網民規模與結構特徵上網設備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聯網正逐步走進千家萬戶。全球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冰島,已經有85.4%的居民是網民。中國的鄰國韓國、日本的普及率分別為71.2%和68.4%。與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有相似性的俄羅斯互聯網普及率則是20.8%。一方面,中國互聯網與互聯網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中國整體經濟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個台階,才能夠更快地促進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另一方面,這種互聯網普及狀況說明,中國的互聯網處在發展的上升階段,發展潛力較大。
不同接入方式網民規模,業界和網民非常關注寬頻接入速度。享受寬頻接入服務的網民越多,中國的互聯網接入情況就越好。中國網民中接入寬頻比例為84.7%,寬頻網民數已達到2.14億人。中國的手機上網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2.53億網民中,半年內有過手機接入互聯網行為的網民比例達到28.9%。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國發展迅速。手機上網的發展,使得網民的上網選擇更加豐富,手機上網情況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網民上網條件的變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3.8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28.9%,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該速度發展,未來2-3年中國的網民數量預計將超過5億。
根據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 億,達到5.13 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 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 個百分點,達到38.3%。
2016年1月22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內容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過半數中國人已經接入互聯網。
用戶情況:
隨著寬頻中國2013年專項行動穩步推進,2013年1~6月,我國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較上年末凈增1109.4萬戶,較上年同期凈增量減少293.7萬戶,總數達1.81億戶,占互聯網接入用戶的比例達97.0%。高速率寬頻接入用戶佔比提高明顯,2M以上、4M以上和8M以上寬頻接入用戶占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分別達到95.1%、72.3%、17.2%,比上年末分別提高0.8個、6.5個、1.2個百分點。光纖入戶工作穩步推進,FTTH/0用戶新增931.1萬戶,每月凈增超過150萬戶,達到2969.2萬戶,在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1.6%提升至16.4%。截至6月末,我國xDSL用戶占寬頻接入用戶的比例降至62.3%,低於上年同期10.6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下降5.6個百分點。
1~6月,移動互聯網用戶凈增4011.5萬戶,用戶規模已達8.04億戶,同比增長13.8%,對行動電話用戶的滲透由上年同期的67.2%上升至68.4%。
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4.64億人,較上年末增加了2931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佔比由上年末的74.5%提升至84.2%。
下面是全球的發展趨勢:
全球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商用以來迅速拓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截止2007年1月,全球互聯網已經覆蓋五大洲的233個國家和地區,網民達到10.93億,用戶普及率為16.6%,寬頻接入已成為主要的上網方式。同時,互聯網迅速滲透到經濟與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推動了全球信息化進程。全球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市場發展活躍,眾多的ISP參與到國際互聯網服務的產業鏈中。由此帶來了互聯網服務的產業發展活躍,推動形成了一批ISP,如Google、Yahoo、eBAY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2006年10月Google公司的市值已達14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IT公司。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雖然起步比國際互聯網發展晚,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同樣快速發展。據CNNIC公布的最新互聯網發展調查報告顯示,截至到2006年12月,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達到1.37億,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的62萬網民人數相比,網民人數已是當初的221倍。寬頻上網人數達到9070萬,位居全球第二位,手機上網網民數1700萬。中國網站數為843000個,全國網頁數為44.7億個。這些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
一.互聯網ISP提供的主要業務以及業務收入情況
隨著寬頻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互聯網的業務應用同國際主流的業務應用發展基本一致,中國ISP在業務提供能力方面也同世界先進國家的ISP站在同一起點。國際主流的互聯網業務在中國都有應用。表1中列出中國ISP/ICP提供的主要互聯網應用。
但是,中國本土的ISP主營的互聯網應用還是具有中國特色。比如在中國網路游戲業務和即時通信業務發展明顯優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ISP 2005年總體行業收入大概在300億人民幣左右。總體行業收入增長快速態勢明顯,2004年到2005年的增長率約為40%。表2是中國典型的ISP的收入情況,ISP的業務收入增長率相差較大,平均增長率在30%以上。
互聯網原有的免費提供業務的方式,曾經作為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切都以免費方式提供,互聯網的業務提供能力將難以快速提升,互聯網在各種專業的服務,比如金融業、出版業等的應用和發展將受限,因此全球的ISP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積極地探索業務提供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ISP公司發展情況千差萬別,從中國的ISP公司運營商業模式看,有以下三種基本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是大而全的商業模式,ISP提供廣泛的互聯網業務。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雅虎是這種方式的代表。
●第二種是專注於主營業務的模式。比如,騰訊專注於即時通信業務;剛在Nasdaq上市的「如家」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酒店業的ISP。
●第三種是綜合經營型的商業模式。比如,新浪這類大門戶,在主營新聞信息服務的同時,經營網路游戲、提供網路廣告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業務,並從這些非主營業務中獲利。
中國ISP大多採用綜合經營信息服務的模式,在關注核心業務的同時,兼顧提供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通過這種經營模式,ISP得以擴展自身的業務運營領域,擴展盈利來源,豐富運營模式,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ISP採用的商業模式同中國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競爭格局相關。由於各互聯網業務領域的競爭都非常激烈,競爭格局隨時都有可能變化,因而造成了中國ISP大多注重全面鞏固和提升自身核心業務能力,提高業務服務進入門檻,ISP通過這種發展模式,確保自身壟斷、主導或者優勢地位,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機會。
另外,中國ISP大多同國內電信運營商合作。中國電信推出互聯星空合作平台,成為眾多ISP尋求同中國電信合作共贏的良好土壤,各ISP在中國電信的網路平台上提供互聯網業務服務,不僅推動了寬頻產業鏈發展,也保障了自身用戶和業務發展,促進了自身良好的運營。中國移動構架的移動夢網平台,是眾多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同中國移動合作的良好平台。一般而言,傳統電信運營商會同ISP採用業務收入分成來共享收益。這種合作模式帶來了通信產業鏈的發展和延伸,價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雖然這種模式在國內外都比較成功,但是在整個商業活動過程中,傳統電信運營商還是占據了主要的控制地位,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在對這種分成模式進行調整,「50 50」新模式的出現預示著中國ISP新一輪的運營模式調整已經開始。來看,雖然內容為王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業務市場的重要特徵,但是ISP在內容上具有的明顯優勢並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鏈的主導力量,網路資源和用戶資源仍然是決定互聯網業務產業鏈上誰是主角的重要因素。
二、典型ICP運營模式分析
按照主營的業務劃分,中國ISP主要有以下幾類。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過搜索引擎業務的互聯網用戶達89.1%。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中國內ISP,比如網路,已經超過以Google為首的海外ISP,成為主要的市場佔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務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地圖搜索、論壇搜索、博客搜索等越來越多的細分服務。有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搜索引擎IS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達到2.8億元,排在第一,網路達到2.7億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達到1.5億元,收入排名第三。
(1)經營模式
國內外的搜索引擎ISP缺乏贏利模式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困惑,越來越多的搜索引擎ISP從其他方向去尋找出路,依靠提供網路廣告服務、電子商務等方式獲利。
(2)典型案例——網路公司。
網路公司是中國搜索引擎業務提供商中的領頭羊,在推動自身運營發展的過程中,網路廣告業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網路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用戶粘稠度,擴展主業服務范圍的舉措,包括將網路搜索工具條同HP商用電腦捆綁,拓展搜索業務到Web2.0上,提供博客搜索等。2006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網路總收入達3030萬美元,運營利潤達960萬美元,運營利潤率32%。廣告收入規模歷史最高,達3010萬美元,環比增長18%~28%。
2.即時通信ICP
即時通信ISP主要提供基於互聯網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信業務。由於即時通信的ISP自己掌握用戶資源,因此在即時通信的業務價值鏈中,即時通信ISP能起到主導作用。這在同運營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非常少見。
(1)經營模式
參與提供移動即時通信服務的ISP越來越多。即時通信業務由兩種,移動即時通信和互聯網即時通信,兩者的運營模式存在較大差異。互聯網即時通信業務出現較早,因其沿襲了互聯網的免費模式造成了蓬勃發展,隨著該業務在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和用戶忠誠度的提高,即時通信服務商開始收費。但是,互聯網即時通信ISP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於即時通信客戶端的廣告收入。與此不同,移動即時通信業務出現相對較晚,一般採用SMS和WAP等業務接入方式,部分運營商採用內置即時通信客戶端方式提供服務。大多移動即時通信服務是付費業務,移動即時通信ISP對移動運營商的依賴性更強,很多移動運營商自身就是移動即時通信業務的ISP。移動即時通信業務採用包月計費(比如簡訊方式)或者按使用計費(比如WAP方式)兩種方式。
(2)典型案例——中國聯通和騰訊公司合作開展移動即時通信業務
出於提高用戶ARPU,增加用戶黏性的目的,中國聯通開展了移動IM業務。中國聯通的策略是和國內外最著名的即時通信ISP合作,優勢互補,做大市場。騰訊公司正是在中國開展即時通信業務最早、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本土即時通信ISP。從2003年開始,中國聯通和騰訊合作,在中國聯通提供的CDMA網路中,提供了基於BREW平台的「騰訊QQ」即時通信服務。
3.移動互聯網業務ICP
移動互聯網業務ISP主要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WAP上網服務、移動即時通信服務、信息下載服務等。
(1)經營模式
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主要採用了同移動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業務開展模式。以收益分成和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同提供互聯網業務。比如新浪、TOM和空中網,這些ISP同中國移動合作,將自己豐富的內容進行加工,實現中國移動的要求,並獲得業務收益。這種模式下,ISP受運營商政策變化的影響比較大。
(2)典型案例——空中網公司
空中網作為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和無線互聯網門戶運營商,2006年的第三季度總收入2501萬美元,同比增長24%。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總廣告收入為5.9萬美元,比上一季度的2.2萬美元增長了168%(見表3)。隨著無線互聯網門戶業務的穩步發展,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廣告收入已經呈現增長趨勢。但是受到中國移動針對移動增值服務新政策的影響,空中網各項服務收入變化較大。
通訊行業:
發展狀況

總體
隨著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不斷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資不斷增加,專網通信市場規模近年來不斷擴大,2012年達到68.2億元。

公安系統
按照我國2900個局級以上公安部門測算,需要移動基站2900個;按我國在編警察人數170萬人,需要無線通信終端170萬個;按10名警察配1輛警車測算,需要17萬車載無線通信設備。目前摩托羅拉的數字移動基站價格80萬元左右,手持終端價格4000元左右,車載終端價格1.5萬元左右,根據數量測算,我國公安系統專網通信容量為116.7億元。

消防系統
按一個中隊8輛消防車測算,共有23200輛消防車。根據測算我國消防員需要無線通信終端145000台,車載台或移動中繼站23200台,終端設備按照4000元計算,車載台或移動中繼站按照1.5萬元計算,消防系統專網通信容量約為10億元。

『捌』 中國通信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中新網4月22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今日出席2010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運行新聞發布會時表示,一季度基礎電信業發展開局良好,金融危機影響持續減弱。祝軍指出,1-3月份,行業整體發展增速保持平穩。基礎電信企業分別完成電信業務總量和電信業務收入7141億元和209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7%和5.3%。其中,電信業務總量增速持續回升,分別高於去年全年和四季度增速7.3和4.5個百分點。祝軍指出,一季度,通信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擴大。行動電話交換機新增容量4544.2萬戶,達到14.7億戶;互聯網寬頻接入埠數新增975.2萬個,達到14567.6萬個;光纜線路長度新增32.6萬公里,達到859.3萬公里;光纜纖芯長度新增814.5萬芯公里,達到16663.8萬芯公里。3G網路覆蓋逐步向縣級及發達鄉鎮的業務熱點地區延伸。中國移動TD商用網路覆蓋城市達到238個,中國聯通WCDMA商用城市達到335個,中國電信CDMA2000網路已覆蓋全國342個地級城市、2055個縣、6000多個鄉鎮。 祝軍指出,用戶規模持續增長、移動化和寬頻化趨勢顯現。1-3月份,全行業新增電話用戶2448.2萬戶,電話用戶總數累計達到10.9億戶,用戶普及率達到81.6部/百人。其中,行動電話用戶繼續保持較高增長規模,累計增長2948.9萬戶,達到7.8億戶,普及率為58.4部/百人。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繼續保持較快發展趨勢,累計新增610.5萬戶,達到1.1億戶,寬頻用戶滲透率達到8.2%。 祝軍指出,非話業務比重持續提升。1-3月份,非話業務實現收入同比增長8%,占電信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43.6%,高於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隨著3G和寬頻業務全面推廣,通信業加速向信息服務業轉型。 祝軍指出,資費水平持續下降。1-3月份,電信綜合資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13.5%。另外,自1月份行動電話長途「一費制」實施以來,不僅降低了用戶消費支出,同時也有效地刺激了話務量增長,移動長途話務量同比增長37%,高於電信業務總量增速15.3個百分點。

『玖』 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本人是學信息管理專業的,雖然不在通信行業,但是還是想發表一下個人見解:中國人多。並且因為全國各省除新疆、西藏少數地區外,中國的人口密度都是比較高的。所以通信需求量非常大。如今通信行業發展迅猛,而伴隨人們對通信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通信系統也將要求不斷升級。所以前景一篇光明!

『拾』 今年通信行業的發展前景你覺得如何

我覺得今年通信行業的發展應該不好了,因為現在取消了漫遊之類的費用,就導致通信很不好。

閱讀全文

與通信經濟學與電信行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