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中的勞動力的含義是

經濟學中的勞動力的含義是

發布時間:2021-02-07 03:34:01

1. 如何區分勞動和勞動力的意義政治經濟學的簡答題

按照馬克思的理解復,商品的價值來制源於勞動,是勞動者創造了商品的價值(交換價值),也就是商品的價格。但是商品的價格一部分用來支付工人的工資,剩下的部分就歸資本家所有。所以說,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價值分為兩部分

2. 經濟學上的勞動者指什麼

勞動者僅復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具制有勞動能力的所有公民
勞動者是指參加勞動並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資料主要來源的人.
這個定義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勞動者指的是參加勞動的人它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其二勞動者指的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生活資料主要來源的人。

3. 政治經濟學中的「生產者」和「勞動者」的含義

勞動者:生產力抄三個襲基本要素之一,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為活躍和最富有創造性的要素,是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推動著歷史的前進,創造了人類世界的物質財富,並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條件。
生產者:生產者就是能夠作出統一的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即企業或者廠商。

4. 經濟學里的勞務是什麼意思

勞務(services),以活勞動形式為他人提供某種特殊使用價值的勞動。這種勞動不是以實物內形式,而是以活勞動容形式提供某種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也可以是滿足人們物質生產的需要。勞務范圍很廣,根據提供的服務類型分為:①生活服務。指直接為人們生活提供的服務。如:飲食、理發、浴池、旅店、影院、劇院等。這種勞務生產和消費同時發生。②生產服務。指為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提供的服務,它是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的繼續。如:運輸、保管、包裝、維修等。這種勞務也是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同時發生。由於勞務的部門、行業或職業的性質不同,產生的服務所起的作用也就有所不同。有的服務能滿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如:藝術、旅遊等;有的服務與生產過程直接發生聯系,如:科學技術直接應用於生產過程,商品的分類、包裝和保管屬於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的繼續,這類活動是生產性的,能創造價值,計算其成果時,應計入國民收入中,其他勞動並不創造價值。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質生產部門所提供的價值愈多,勞務部門、行業或職業有逐漸發展的趨勢,面臨所謂第四次產業革命挑戰的未來社會,這種勞務性的服務部門更會大量發展。

5. 勞動經濟學中的勞動力包括什麼()A,外來

一般勞動用L表示(Labor),可能馬克思認為勞動力是資本家的活化資產Asset.

6. 西方經濟學中,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別

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勞動是勞動力的使用過程。
勞動沒有價值或價格的概念,
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力,所以勞動力具有價值和價格。
勞動力可以再生

7. 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是什麼意思

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
只有資本是不能生產出東西的版
只有勞動力才能進行生產、製造權
為了生產製造而使用的勞動力就是對勞動力的需求

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ceteris paribus),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需求量會不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若以圖像表示,便稱為需求曲線。

8. 請問如何區分勞動和勞動力的意義

勞動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力指全部人口。狹義上的勞動力則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在實際統計中,考慮勞動年齡和勞動能力兩個因素的指標有勞動年齡人口和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二者的關系是:
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之外實際參加勞動人數-勞動年齡內不可能參加勞動人數。
勞動力(labour power),人的勞動能力,蘊藏在人體中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勞動力作用於生產資料的過程。離開勞動力,生產資料本身是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的;但是,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發揮作用,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或文化科學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否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也是不能進行的。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勞動力和生產工具,作用於勞動對象,既可以創造出物質財富,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在不同的社會中,由於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的方式不同,勞動力的使用狀況也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並通過購買商品的方式佔有勞動力,迫使勞動者進入生產過程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為他們創造剩餘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的結合與資本主義社會不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勞動力市場,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不斷優化。
勞動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三部分: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再生產他的勞動力;勞動者繁衍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延續勞動力的供給;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用以培訓適合資本主義再生產需要的勞動力。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還受歷史和道德因素的影響。
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是指某個時間段內某個行業或者說某個領域的勞動力需求無法供應.例如:近幾年來我國的IT業在迅猛發展,而為了跟上其他國家的IT業發展步伐,我國急需大批該領域的勞動力,而前幾年我國一直無法供應該領域需要的勞動力.這就是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一例。
勞動力或勞動適齡人口:年齡處於適合參加勞動的階段,作為生產者統計的人口。人口學一般以16歲-64歲期間的人口為勞動適齡人口。中國一般規定男子16歲-60歲期間、女子16歲-55歲期間的人口為勞動適齡人口。勞動適齡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稱為撫養指數,表示每個勞動適齡人口的負擔程度。

9. 什麼是勞動力

勞動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力指全部人口。狹義上的勞動力則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在實際統計中,考慮勞動年齡和勞動能力兩個因素的指標有勞動年齡人口和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二者的關系是:
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之外實際參加勞動人數-勞動年齡內不可能參加勞動人數。
勞動力(labour power),人的勞動能力,蘊藏在人體中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勞動力作用於生產資料的過程。離開勞動力,生產資料本身是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的;但是,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發揮作用,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或文化科學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否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也是不能進行的。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勞動力和生產工具,作用於勞動對象,既可以創造出物質財富,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在不同的社會中,由於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的方式不同,勞動力的使用狀況也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並通過購買商品的方式佔有勞動力,迫使勞動者進入生產過程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為他們創造剩餘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的結合與資本主義社會不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勞動力市場,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不斷優化。
勞動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三部分: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再生產他的勞動力;勞動者繁衍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延續勞動力的供給;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用以培訓適合資本主義再生產需要的勞動力。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還受歷史和道德因素的影響。
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是指某個時間段內某個行業或者說某個領域的勞動力需求無法供應.例如:近幾年來我國的IT業在迅猛發展,而為了跟上其他國家的IT業發展步伐,我國急需大批該領域的勞動力,而前幾年我國一直無法供應該領域需要的勞動力.這就是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一例。
勞動力或勞動適齡人口:年齡處於適合參加勞動的階段,作為生產者統計的人口。人口學一般以16歲-64歲期間的人口為勞動適齡人口。中國一般規定男子16歲-60歲期間、女子16歲-55歲期間的人口為勞動適齡人口。勞動適齡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稱為撫養指數,表示每個勞動適齡人口的負擔程度。

10. 如何理解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勞動力的含義與特徵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也是研究活勞動這一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濟學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勞動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包括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
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勞動和勞動生產率理論;勞動力管理理論;勞動組織理論;勞動報酬和勞保福利理論;勞動計劃理論及勞動經濟史等。

勞動力的含義與特徵:
是指人類圍繞各種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進行的生產活動和提供非物質形態的服務活動。
自覺性、目的性和創造性是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徵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中的勞動力的含義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