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法基礎中的企業所得稅和會計中的所得稅一樣嗎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應在次回月答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② 中級經濟法——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
(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③ 2020年經濟法的應交消費稅有變動嗎
以下內容預計變化不大,考生可以重點學習:
增值稅法律制度、消費稅法律制度
以下內容預計會有變化,建議考生在新教材發布後學習:
原適用16%增值稅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
取消了購進不動產進項稅額分兩年抵扣。
其他內容暫無政策變動。建議掌握增值稅計算的原理,計算應納稅額時調整相應稅率即可。
④ 經濟法基礎所得稅
其實只要你把職稱考試才相關教材看懂了,考試沒有問題的
⑤ 經濟法基礎中有關企業所得稅
法律的東西來,不太好斷章取自義的。
你還是按企業所得稅法的規章條例去套吧。
看看這兒:
http://ke..com/view/1341855.htm?fr=ala0
⑥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回,應在次月答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⑦ 涉及經濟法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為什麼在除完月份以後還要再乘2還有乘4
你好,首先看租賃費,企業9月1日租用,至年末12月31日,當年租期是4個月,一次性支付年租金24萬,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計入當年費用的只有4個月,所以/12求出月費用,再乘以4得出年費用。
再看財務費用,由於企業2017年4月1日借款用於建造辦公樓,10月31日完工,這期間的利息屬於資本化利息,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所以應是22.5/9*7=17.5萬元;11.12月兩個月屬於費用期間,計入財務費用,則是22.5/9*2=5萬元
不知這樣解釋是否清楚
⑧ 初級會計經濟法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這題怎麼算
初級會計經濟法和初級會計實務,判斷題打錯了,要倒扣分的,一題倒扣0.5分,最高扣分是該判斷題大題的總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