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曼昆 經濟學原理 第三章
發現了問題,說明你用心去看書了,但遺憾的是你沒用心去理解概念。我找到書籍,重新看了一下,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確實,你說得很對,為什麼一個直線一個曲線?
我剛查看了一下書,重新閱讀了那兩個知識點:
關鍵就是資源有效配置和效率。
先看到第二章的圖2-2,A點和D點在一條垂直線上,文中對D點做出這樣的解釋:經濟沒有支撐這種產量水平的資源。重點「這種產量」這四個字。看到下面圖下邊的文字:在經濟的資源既定時,邊界線以外的各點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其實圖2-2是假設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既定的情況。資源的稀缺性這個時候表現出來了。
再看到圖3-1,農民和牧牛人的生產得到合理的組合,也就是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下,拿(a)圖來說,在A點的情況,也就是農民在A點的時候資源可以達到生產4盎司牛肉和16盎司土豆。文中這樣說到: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而農民的生產是這樣的:以不變的比率在一種物品與另一種物品之間的轉換。要知道,我們是要假設生產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的轉換,生產兩種產品的組合就會形成一條直線。你再看到圖3-2,就會理解到假設這個概念。
這個問題分析起來很有意思:假設、稀缺性、效率、權衡取捨。
當然要理解這個兩個差別,還是要認真地閱讀文中的文字分析。要真正地理解他們對每個圖的文字解釋。
還要注意這個詞:可能性。
非常感謝你提出這樣的問題,讓我再次回到那個時間,然後打開了塵封以久的書籍,謝謝!希望我的讀解可以幫到理解到那個「為什麼」。
當然,我還是主要進入了「假設」這個概念中,還有就是「稀缺性」,希望你再次認真地閱讀書籍。
祝願你學習愉快!
⑵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裡面的微觀經濟學部分,具體是哪些章節
第一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第四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第五章 彈性及其應用
第六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第七章 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政策
第八章 賦稅的代價
第九章 國際貿易
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與公共資源
第十二章 稅制的設計
第十三章 生產成本
第十四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第十五章 壟斷
第十六章 壟斷競爭
第十七章 寡頭
第十八章 生產要素市場
第十九章 收入與歧視
第二十章 收入不平等與憑困
第二十一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第二十二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⑶ 曼昆經濟學原理
需求要求消費者願意買且能購買。
因此供給要做到定製合適的價格;能回滿足特定的消答費者需求。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
需求不振,則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
供給不足則實行供給側改革。
市場會調節供需平衡。
需求:首先是生理需求,是天生自帶的;其他的需求主要來源於科技的創新;科技不斷的創新就會產生新的需求。
⑷ 求曼昆(第六版)微觀經濟學第十六章,收入不平等和貧窮ppt,坐等
我找到的是20章的
⑸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都是哪幾章
你好,我們學的是曼昆宏觀經濟學原理英文第三版,宏觀從第十章開始,前面都是微觀的。
第十章,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從GDP開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