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府限價限量經濟學

政府限價限量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2-08 23:30:50

經濟學問題:政府限價措施到底好不好(用理論分析,最好能給予例子)

好與不好,這是個價值判斷,取決於屁股坐在哪邊,以及你信奉的經濟學流派。

對於我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限價措施不好。
這會造成人為的短缺或過剩,或者加重短缺或過剩,導致社會的總福利損失,導致市場價格信號的失效,導致人們錯誤的預期,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而其最終效果,對於政府號稱的採取該限價措施的目的而言,往往是適得其反。

比如關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成因,有兩派觀點。一是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為代表的貨幣學派,認為「通貨膨脹到處是且始終是貨幣現象」,而要治理通貨膨脹,唯一辦法是控制貨幣。另外一派則認為,通貨膨脹的成因是五花八門的,房價、油價、工資、甚至大蒜價格,都能造成通貨膨脹;因此,對付通脹的辦法也五花八門,限價、限購、搖號、配給和排隊,都是這一派學者津津樂道的。

面對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政府採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限價、限購、重稅、掐斷房地產商的資金鏈,結果是越限制,需求越強烈,供給越短缺(請記住,這個供給是不能用廉租房來簡單彌補的,除非大家倒退回行政福利分房年代),也越少人踏踏實實住上自己力所能及的房子。如果限價規定有用,那麼還不如乾脆規定國民收入是人均10萬美元好了,這樣我們就一秒鍾進入了富裕國家行列。

❷ 問一個有關微觀經濟學的問題,不難,就是政府限價的不好之處,需要附帶例子,需詳細,若好,即採納!謝謝

這是政府規定了最高價格,由於均衡價格高於最高限價。所以,價格上限對市內場有一種限制性約束。供求力量趨容向於使價格向均衡變動,但當市場價格達到上限時,根據法律就不能再上升了。因此,市場價格等於價格上限。在這種價格時,需求大於市場上供給,存在產品短缺。因此,在這種價格時,有一部分人想以現行價格購買商品的人買不到商品。此時,會誕生一些配給機制。一種是排長隊,另一種是黑市交易。盡管最高限價的設置是為了幫助消費者,但是並不是所有買者都能從中受益。一些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但同時另一些消費者根本無法購買到商品。
希望能幫到你~~

❸ 請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政府限價

其實政府之所以限價的話,主要是在就是市場的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政府限價,他是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市場穩定的。

❹ 管理經濟學 政府限價的商品有哪些

電價,煤氣,天然氣,成品燃油,水價。

❺ 西方經濟學 政府限制價格有什麼秘密

限制價格是指政府規定的某種商品低於市場均衡價格的最高價格。以保護消費回者的利益。答限制價格一般低於均衡價格,是政府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價。

限制價格有利於社會平等的實現,有利於社會的安定,但這種政策會引起嚴重的不利後果:
第一、減少供給者的福利,影響生產者增加供給的積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很難改變;
第二、價格水平低不利於抑制需求,從而會在資源缺乏的同時又造成嚴重的浪費。
第三、短缺產生的「官方價格」與「黑市價格」兩種價格,會引起尋租,產生行政腐敗。

❻ 西方經濟學關於政府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最低限價,也叫支持價格又稱最低價格或價格下限,是政府為了支持某行業而規定該行業產品回的最低價格。對答於確乏彈性商品,基本都是民用必需品,如大米就是缺乏彈性,如果由於價格過於下跌,會打消農民積極性,使生產下降,會導致一定物價上漲,或通貨膨脹。而由於是必須品,如果價格過高,使民眾難以負擔,會打消民眾工作積極性,而打亂一定秩序,所以要最高限制。這也是政府的配給方式。

❼ 請用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知識來分析:政府的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政策對市場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最高限價導致黑市 最低限價導致資源浪費 畫出供求曲線就很容易知道

❽ 我想問問您經濟學問題,政府限價不好之處,不需要從房價上考慮,我需要其他方面的例子

好吧,用一個「政治正確」的例子:

民國政府的限價令

上海是近代中國民營工業最為集中的城市,據南京國民政府經濟部1947年發表的對全國20個主要城市的調查材料,全國共有工廠14078家,工人682399人,其中上海一地即擁有工廠7738家,占總數的54%,工人367433人,占總數的54%.上海民營工業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盛衰存廢,最能反映中國資產階級當時的實際境遇。

美貨傾銷的沖擊

受美貨傾銷的打擊,1945年9月至1946年7月,上海3419家大小民營工廠中,共倒閉2597家,占工廠總數的75%.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飽嘗戰亂和日寇劫掠之苦的資產階級無不希望其民營工業從此可以得到較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但隨之而來的嚴酷現實很快就使他們的這種願望化為泡影。

首先使民營工業蒙受沉重打擊的,是廉價美貨的大量傾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經濟由戰時「繁榮」轉向蕭條,生產過剩的危機日益嚴重。當時,美國壟斷資本企業年產值約達200億美元的外銷產品,只有40%能找到銷售市場,餘下的60%連同大批戰時剩餘物資積壓待售。與此同時,南京國民政府暗中准備內戰,為換取美國的支持和援助,與美國訂立《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等條約,放棄保護關稅,降低匯率,開放內河通商,准許美國壟斷資本在中國設立商業公司。美國壟斷資本遂把中國當作它的獨占市場,將大量戰時剩餘物資和積壓商品傾銷中國。

上海作為近代中國首要的外貿口岸,成為美貨輸入中國的重要通道,同時亦成為美貨傾銷最劇烈的城市,致使正待從戰爭創傷中復甦的上海民營工業,遭受致命打擊。

以制葯業為例,據當事人回憶:「抗戰時期,在重慶就有36家制葯廠。等勝利之後,搬回上海准備發展業務,但一到上海,大失所望。由於1946年美製葯品大量傾銷,我國制葯工業蒙受極大的打擊。這一年美製葯品進口數,價值達1800萬美元。此外,通過官僚資本揚子公司和立達洋行之手,從沖繩島運來3萬噸剩餘物資。不管我們需要不需要,美貨排山倒海似的涌來,使上海200多家制葯工廠,到年底就關掉了160家。雖然還有幾十家沒有關門,但也是奄奄倒斃,境況艱窘。」(《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1輯,第168頁)

據統計,受美貨傾銷的打擊,1945年9月至1946年7月,上海3419家大小民營工廠中,共倒閉2597家,占工廠總數的75%.另據1947年3月27日《經濟周報》報道,當時上海「麵粉工業因小麥不敷需用,麵粉限價太低,再加洋粉源源進口,至目前生產能力不及最大生產量之十分之二左右,上海全市17家麵粉廠,開工者僅5家」。盡管這樣,國民政府為取悅美國壟斷資本,仍規定自1948年起進一步降低進口稅率,其中包括當時美國對華輸入的百餘項大宗商品,民族工業幾無生路可言。

政府嚴厲的經濟管制

實業家榮德生感嘆:「事事限制,不啻無形之梏桎;層層苛稅,何異萬民之鎖鏈。」

禍不單行,上海的民營工業在面對洋貨傾銷的打擊苦苦掙扎的同時,又受到國民政府一連串的無情打擊。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在經濟上實行嚴厲的管制,進行瘋狂的榨取。

例如在棉紡織行業,國民政府為了控制物資,扼住民營資本企業的咽喉,宣布對花紗布實行管制政策。為此,先後成立了紡織事業管理委員會、紡織事業調節委員會和花紗布管理委員會等專門機構,管制范圍也越來越嚴密,開始是對紗布實行議價收購,平價配售,對出口外銷和轉口南北內銷進行限制管制,後來則連作為原料供應的棉花都由政府實行統購,民營棉紡織廠只能實行代紡代織。這樣,從棉花原料到紗布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部被政府牢牢控制,民營棉紡織廠的經營自主權幾乎喪失殆盡,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雖一再哀求政府放寬管制,均遭冷遇,民營資本家怨聲載道,憤懣不已。盡管他們反響強烈,國民政府仍我行我素,不予置理,民營棉紡織廠的困境毫無改善,且日益嚴重,1948年上海申新各廠的棉紗產量,比1947年下降30%.

嚴酷的現實,使深受其害的民營資本家愈來愈感到在國民政府的獨裁統治下,民營工業不可能有真正的出路,著名實業家榮德生感嘆:「事事限制,不啻無形之梏桎;層層苛稅,何異萬民之鎖鏈」:「若不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仍難見效,數年之後,勢將無法收拾」。(《榮家企業史料》下冊,第773頁)

發行金圓券對企業的掠奪

迫於高壓態勢,上海的民營資本家不得不忍痛從企業資金中抽款兌換金圓券。

1948年春季以後,人民解放軍自從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後,銳不可當,節節勝利。國民政府預感到末日將臨,一面在戰場上做最後的掙扎,一面在其統治區內,對包括民營資本家在內的廣大民眾實行無情的掠奪。

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公布《財政緊急處分令》等法令,強制發行金圓券,規定每300萬元法幣換1元金圓券,並限期收兌民間所有的黃金、白銀和外匯,登記人民存放在國外的外匯資產,對各階層人民實施空前的壓榨,民營工業集中的上海成為其掠奪的主要目標。

9月6日,蔣介石親自出馬,在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紀念周會上,責成上海當局嚴令各大商業銀行限期將所有外匯自動向中央銀行登記存放,揚言「屆時如其再虛與委蛇,觀望延宕,或捏造假帳,不據實陳報存放,那政府只有依法處理,不得不採取進一步的措置予以嚴厲的制裁」。

與此同時,又派蔣經國趕到上海,以上海經濟管制督導員的身份,坐鎮指揮。一些工商界人士相繼遭殃,華僑王春哲因把存款匯去紐約,被處以死刑;申新紡織公司總經理榮鴻元、中國水泥公司常務董事胡國梁、美豐證券公司總經理韋伯祥等人,相繼以所謂「私逃外匯」、「私藏黃金、美鈔」等罪名被捕入獄,直到他們分別交出100萬、30萬和35萬美元才得獲釋。

迫於這種高壓態勢,上海的民營資本家不得不忍痛從企業資金中抽款兌幣,據統計,截至1948年10月底,國民政府通過上述手段,在上海共掠得黃金1146000餘兩,美鈔3442萬余元,港幣1100萬元,銀元369萬余元,白銀96萬余兩,其中黃金、美鈔分別占當時國內保有量的25.4%和57.3%.這是對上海各階層民眾財產的一場浩劫,民營資本家更是首當其沖,損失慘重。與此同時,他們又受到國民政府限價政策的沉重打擊,真可謂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限價政策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產品售價不敷成本,而原料又無法補進,企業只得坐吃山空,致使工廠相繼停工。

限價政策是在宣布發行金圓券的同一天實施的。根據國民政府的經濟管理法令,不管各種商品成本與價格的高低關系,市場物價一律凍結在8月19日的標准上,庫存的貨物必須及時出售,不準積壓三個月以上,違者要入獄。其給民營工業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產品售價不敷成本,而原料又無法補進,企業只得坐吃山空,致使工廠相繼停工,商店存貨也被搶購一空,整個社會經濟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亂局面。11月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不得不宣布放棄限價政策。

但歷時兩個多月的限價,已使上海民族工業蒙受巨大損失。榮氏上海申新紡織公司下屬各廠從8月20日至10月,共售出限價棉紗3萬件,限價棉布20萬余匹,因限價僅約市價的一半,僅棉布一項所遭受的差額損失就達400萬余元,紗、布兩項損失合計2580萬余元。整個上海棉紡織業的「總損失當在五千萬金圓(券)以上」。

麵粉工業的遭遇與此相似,八一九限價以後,上海區經濟管制督導員辦公處就派經濟警察清查各廠存粉,勒令按照每袋價格金圓券七元二分出售,但廠商卻難照限價購進小麥,限價時期售出的麵粉等於一半奉送。這就使上海粉業元氣大傷,從1948年8月19日起,至同年11月1日解除限價時止,上海各大麵粉廠共約銷出麵粉250萬包,實際損失麵粉百餘萬包。

限價對民營資本企業的影響還不僅表現在售價上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售出之款根本無法如數補進原料;因而當限價被迫取消,物價頃刻如脫韁之馬,奔騰上漲,金圓券的泛濫貶值如決堤洪水,無法控制時,企業即陷入流動資金愈益枯竭,瀕臨停產倒閉的絕境。

以棉紡織業為例,因資金匱乏,各廠拋出的大量期貨棧單,因無力購進原料,正常生產難以維持,到期棧單也無法交貨,各廠實際已積欠了一大筆債務。如榮氏上海申新紡織公司下屬六廠,1949年1至6月的棉紗產量,按每月平均產量計,比1948年月平均產量又下降11.1%,與戰前1936年相比,則減少41
.2%.由於產量繼續下降,至上海解放前夕,申新各廠欠繳客戶的棉紗就達93000餘件,根本無力自拔。

這種情況是相當普遍的。1948年,上海各麵粉廠的開工率約為年生產能力的37.5%,到1949年1至5月間,銳減到僅10%左右。全市卷煙工廠到1948年底,已停閉了三分之二。1949年1月,全市74家毛紡織工廠中,全部停工者有24家,局部停工者有48家,只有2家勉強照常生產。由於「通貨膨脹,經濟局面混亂,機器工業即使接到定貨,但所議訂的價格,到交貨收款時,已不敷成本甚遠。各私營工廠因此流動資金損耗殆盡,無法生存,至1949年4月間,本市1000餘家機器工廠開工的不到100家」。

在整個社會經濟陷於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上海的民營工業因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生產而陷於絕境。直到上海解放,它們才找到了復甦的轉機

❾ 經濟學限制價格政策現象及怎樣解決

限制價格是抄指政府規定襲的某種商品低於市場均衡價格的最高價格。以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限制價格一般低於均衡價格,是政府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價。

限制價格的優劣:
有利於社會平等的實現,有利於社會的安定,但這種政策會引起嚴重的不利後果:
第一、減少供給者的福利,影響生產者增加供給的積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很難改變;
第二、價格水平低不利於抑制需求,從而會在資源缺乏的同時又造成嚴重的浪費。
第三、短缺產生的「官方價格」與「黑市價格」兩種價格,會引起尋租,產生行政腐敗。

限制價格並不是個problem,不需要解決。

❿ 西方經濟學什麼是最高限價 政府為什麼實行

最高限價指政府規定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得超過某個水平.實行最高限價專的目的:為了保持市場物價屬的 基本穩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導致供不應求,這是因為,有效的最高限價必定低於自由市場價格.政府制定最高價格的原因一般是出於對公平的考慮。如在戰爭或飢荒時,政府會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價,使窮人能夠負擔得起,以利於社會穩定。
最低限價又稱「保護價」。是指一國政府對某種進口商品規定的最低價格界限,即當進口貨物的價格低於規定的最低價格時,則對其徵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這是一種非關稅保護措施。制定最低價格的問題之一是有過剩產品。在很多情況下,最低價格不是由政府制定的,而是由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商議制定的,以便能保持較高的利潤。最低價格政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高價格會引起效率低下。在高價格使得企業的利潤得到維持時,它們可能不會去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從而阻礙技術進步。

閱讀全文

與政府限價限量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