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亞當斯密對經濟學發展的貢獻
斯密的著抄作最廣為人知的襲是《國富論》(全稱「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這本巨著為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奠定了基礎,它研究的對象是經濟世界,認為經濟的出發點是利己心,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這是人性的一面,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全書的主要內容是: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2、分工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3、勞動價值論: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4、反對殖民地政策5、主張「自由放任」,極力倡導自由貿易6、政府的主要職責:創建公共事業7、教育的重要意義:《國富論》的發表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誕生。其實,《道德情操論》也是斯密的另一部巨作,著重論述人類行為的「利他」,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貳』 亞當斯密在西方經濟學說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
影響:
國富論一書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增長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也成為了開展現代經濟學科的先驅。它也提供了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最為重要的論述基礎之一,極大的影響了後代的經濟學家。
國富論一書的原始版本則存在一些爭議,一些人主張書中的內容曾被竄改的較為溫和,以符合當時某些思想家如休莫和孟德斯鳩的既定理論。的確,許多斯密的理論都只簡單地描述歷史的走向將會遠離重商主義並朝向自由貿易,而當時這種走向早已發展了數十年,並且已對政府政策有極大影響。無論如何,斯密的作品廣泛地組織了他們的理論,因此至今仍是經濟學界最為重要而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
斯密簡介:
出生: 1723年6月5日(蘇格蘭 蘇格蘭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 1790年7月17日 (蘇格蘭 蘇格蘭愛丁堡)
學派/流派:古典經濟學
主要領域: 政治哲學、倫理學、經濟學
著名思想: 古典經濟學、現代自由市場、勞動分工
受影響於: 亞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謨、孟德斯鳩
施影響於: 馬爾薩斯、李嘉圖、密爾、凱恩斯、馬克思、恩格斯、美國開國先驅
『叄』 亞當斯密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亞當·斯密
公元1723~公元1790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了他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在1776年發表的偉大著作《國家康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該書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他於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亞當·斯密並不是經濟學說的最早開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並非新穎獨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該書的偉大成就之一是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國富論》,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如果自由競爭受到阻障,那隻「無形的手」就不會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貿易,為堅決反對高關稅而申辯。事實上他堅決反對政府對商業和自由市場的干涉。他聲言這樣的干涉幾乎總要降低經濟效率,最終使公眾付出較高的代價。斯密雖然沒有發明「放任政策」這個術語,但是他為建立這個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認為亞當·斯密只不過是一位商業利益的辯護士,但是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他經常反復用最強烈的言辭痛斥壟斷商的活動,堅決要求將其消滅。斯密對現實的商業活動的認識也並非天真幼稚。《國富論》中記有這樣一個典型觀察:「同行人很少聚會,但是他們會談不是策劃出一個對付公眾的陰謀就是炮製出一個掩人耳目提高物價的計劃。」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系結構嚴密,論證有力,使經濟思想學派在幾十年內就被拋棄了。實際上亞當·斯密把他們所有的優點都吸入進了自己的體系,同時也系統地披露了他們的缺點。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馬斯·馬爾薩斯和大衛·李嘉圖這樣著名的經濟學家對他的體系進行了精心的充實和修正(沒有改變基本綱要),今天被稱為經典經濟學體系。雖然現代經濟學說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這些大體說來是經典經濟學的自然產物。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卡爾·馬克思的經濟學說(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學說)都可以看作是經典經濟學說的繼續。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雖然李嘉圖和卡爾·馬克思都堅持認為人口負擔會阻礙工資高出維持生計的水平(所謂的「工資鋼鐵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產的情況下工資就會增長。事實已經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這一點上正確,而李嘉圖和馬克思是錯的。
除了斯密觀點的正確性及對後來理論家的影響之外就是他對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響。《國富論》一書技巧高超,文筆清晰,擁有廣泛的讀者。斯密反對政府幹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他對這些政策的影響今天人們仍能感覺出來。
自從斯密以來經濟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擱置一邊,因而人們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他是使經濟學說成為一門系統科學的主要創立人,因而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肆』 亞當斯密傳統經濟學包括哪些內容
1、分工和交換理論:斯密把勞動生產率看做財富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並認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最終是由分工引起的
2、貨幣理論:斯密在討論分工之後,說明了貨幣的起源及其各項職能。
他論述了作為交換工具的貨幣在歷史上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它在交換中的作用。
斯密探討了貨幣的各種職能。在貨幣各種職能中,斯密更注重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
3、價值理論:.區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勞動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收入構成價值 闡述了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4、收入和分配理論
5、資本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
6、經濟自由主義與國際貿易理論
『伍』 如何評價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理論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被後世的經濟學家認定是「古典經濟學」的開端。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成為每個經濟學者列為專業必讀的書本。
《國富論》一書是斯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這本書對於經濟學領域的創立有極大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西方世界,這本書甚至可以說是經濟學所發行過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國富論一書成為針對重商主義(認為大量儲備貴金屬是經濟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理論)最經典的反駁,在這本書於1776年出版後,英國和美國都出現了許多要求自由貿易的聲浪。這些聲浪還認為當時經濟的艱難和貧窮是因為美國獨立戰爭所造成的。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被說服相信了自由貿易的優點:英國政府和議會依然繼續維持重商主義多年。
國富論一書也否定了重農主義學派對於土地的重視,相反的,亞當·斯密認為勞動才是最重要的,而勞動分工將能大量的提升生產效率。國富論一書非常成功,事實上還導致許多早期學派的理論被拋棄,而後來的經濟學家如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和大衛·李嘉圖則專注於將斯密的理論整合為現在所稱的古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由此衍生)。馬爾薩斯將斯密的理論進一步延伸至人口過剩上,而李嘉圖則提出了工資鐵律(Iron law of wages)—認為人口過剩將導致工資連勉強糊口的層次都無法達成。亞當·斯密假設工資的增長會伴隨著生產的增長,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則較為准確。
國富論一書的重點之一便是自由市場,自由市場表面看似混亂而毫無拘束,實際上卻是由一隻被稱為「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將會引導市場生產出正確的產品數量和種類。舉例而言,如果產品發生短缺,產品的價格便會高漲,生產這種產品所能得到的利潤便會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產,最後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許多產品進入了市場,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將會增加,供給的增加會將產品的價格降低至接近產品的生產成本。即使產品的利潤接近於零,生產產品和服務的利潤刺激也不會消失,因為產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產者的薪水在內。如果價格降低至零利潤後仍繼續下跌,生產者將會脫離市場;如果價格高於零利潤,生產者將會進入市場。斯密認為人的動機都是自私而貪婪的,自由市場的競爭將能利用這樣的人性來降低價格,進而造福整個社會,而提供更多產品和服務仍具有利潤的刺激。不過,斯密也對商人保持戒心,並且反對壟斷的形成。
亞當·斯密也大力批評過時的政府管制,亞當·斯密認為那些管制將會阻撓產業的擴展。事實上,亞當·斯密反對絕大多數政府管制經濟的行為,包括關稅在內,亞當·斯密認為關稅最終將導致長期的效率低落以及價格的居高不下。這個理論在今天被稱為「自由放任」,代表「讓他做、讓他去、讓他走」,這個理論後來影響了政府的立法,尤其是在19世紀里。
『陸』 亞當·斯密的主要著作
亞當·斯密的主要著作有:《道德情操論》、《國富論》。
1、《道德情操論》
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則。
該書是情感倫理學的早期代表作,對現代西方情感主義倫理學有重要影響。
2、《國富論》
《國富論》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作為理性的經濟人,人們能在個人的經濟活動中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
如果這種經濟活動不會受到干預,那麼,經由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不僅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會推進公共利益。
《國富論》這部著作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該書的出版標志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堪稱西方經濟學界的「聖經」。
(6)亞當斯密室經濟學擴展閱讀:
《國富論》的主要理論:
1、貨幣理論
貨幣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其它物品。當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後,商品的價值就用貨幣來衡量。
這時,便產生了貨幣的另一功能-價值尺度。亞當斯密也談到貨幣的儲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別強調貨幣的流通功能。
2、價值論
提及價值問題,亞當斯密指出,價值涵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前者表示特定財貨之效用,後者表示擁有此一財貨取另一財貨的購買力。
進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價值之財貨,往往不具交換價值,水及鑽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過水與鑽石價值之比較是百年之後邊際效用學派才圓滿解決此一問題。
『柒』 除了亞當斯密還有哪些著名的經濟學家
在這本書於1776年出版後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其所著《國富論》一書是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這本書對於經濟學領域的創立有極大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西方世界,這本書甚至可以說是經濟學所發行過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國富論》一書主張自由市場,成為針對重商主義最經典的反駁
『捌』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
亞當斯密是經濟學復的主要創制立者,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他1776年出版的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也稱《國富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他的主要觀點是「市場經濟是有效的」,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主張自由放任的政策。《國富論》與當年發表的《獨立宣言》分別在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玖』 亞當斯密的經濟學說是什麼
亞當斯密提出了他的論斷: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都會「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去達到並非出於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經濟學理論正是以這種基本觀點為基礎而對經濟過程作出分析的。
1、在微觀經濟學方面,斯密的價值論把勞動看成是價值的惟一源泉,並且把每一種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視為是衡量交換價值的尺度
並以此為基礎,通過考察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關系。分析了競爭約束個人自利行為的作用形式和價格機制配置社會資源的運動過程。
他的分配理論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的決定.並考察了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在宏觀方面,斯密所關心的是經濟增長的性質和動態變化過程,他分析得出了「市場機制本身驅使近代社會的經濟不斷發展」的結論。
按照他的分析,這部分地方歸因於市場機制本身。因為,市場在鼓勵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自然地觸發出他們的勤勞、節儉品質和創造精神,並通過競爭的力量,引導人們把其資源投向生產率最高的經濟領域,從而促成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基本的力量,那就是以勞動分工為主要基礎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本積累所推動的生產性就業人數的增加。因此,他一方面詳細分析了分工如何導致勞動者技能的提高、時間的節約和技術進步,並進而考察分工發展的條件,提出「分工受市場規模限制」的論點。
(9)亞當斯密室經濟學擴展閱讀:
1、分工理論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異,那是起因於人類獨有的交換與易貨傾向,交換及易貨系屬私利行為,其利益決定於分工,假定個人樂於專業化及提高生產力,
經由剩餘產品之交換行為,促使個人增加財富,此等過程將擴大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繁榮,並達私利與公益之調和。
2、貨幣理論
貨幣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其它物品。當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後,商品的價值就用貨幣來衡量。這時,便產生了貨幣的另一功能-價值尺度。亞當斯密也談到貨幣的儲藏功能、支付功能。
3、價值論
提及價值問題,亞當斯密指出,價值涵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前者表示特定財貨之效用,後者表示擁有此一財貨取另一財貨的購買力。進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價值之財貨,往往不具交換價值,水及鑽石是其著名的例子
『拾』 亞當斯密是怎樣的一位經濟學家
亞當·斯抄密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國富論》一書是斯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國富論》一書的重點之一便是自由市場,自由市場表面看似混亂而毫無拘束,實際上卻是由一雙被稱為「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將會引導市場生產出正確的產品數量和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