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經濟學是指一本書還是一門課
忍不了了。。。。管理經濟學是一門學科啊,不是「管理學+經濟學」,更不是給大眾看得管理書籍。我推薦你看MauriceCharles的管理經濟學,我帶的研究生課程教材就是那本。國內的教材,清華大學的陳章武是專門搞管理經濟學的,他的教材值得一看。@虢琴,你學長給你推薦的書和期刊,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水平很高,有的很差,建議你咨詢下老師的意見。就期刊方面,管理世界在國內的水平算很高的,不過以大一的水平來看著實過於困難。經濟研究的文章經常有錯誤,經常被海外的學者詬病,但是國內學者評職稱還是很看重經濟研究的。我推薦你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很多文章翻譯自英文版,又增添了很多本土的案例。這本期刊本來是我的好朋友陳樂宗先生的晨興集團做的,後來轉讓給復興集團。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里很多的內容學術性不強,但是比較貼近管理實際,案例更新也快,適合大一學生去讀。另外,我一直讓我們系的本科生讀經濟觀察報,也推薦你讀,每周都讀,積累個兩年,水平會有飛躍。@張泰鑫,巴菲特的話明顯經過了誇張,而且傑克韋爾奇的經驗並不適用於所有管理環境。畢竟巴菲特的優勢在於價值投資,對於管理他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相比之下,彼得德魯克的管理著作水平要遠遠高於巴菲特和傑克韋爾奇。如果要潛心研究管理,還是推薦從泰勒的著作開始看起,結合經濟學和數學的知識,一點點積累才好。是我多年教學和研究的經驗吧,可能不適用於天賦極高的人,因為本身我的天賦就不高。也不希望跟巴菲特的死忠辯論。
2. 請教一道管理經濟學的題目,我們的老師是老外,留了道英語題目,不知道怎麼做,請大家幫幫忙,謝謝了.
^1 expected value=10%*2000+40%*5000+50%6000=5200
2 variance=10%*(1000-5200)^2+40%*(5000-5200)^2+50%*(6000-5200)^2=2100000(^2是平方的意思)
stardard deviation=2100000開平方(數學符號專打不屬出來)=1449
3 if the second project has the same expectation but smaller standard deviation then you should choose the second the project, the reason is that the expected profit of the second profect is the same as the first one but contains smaller risk
3. 《管理經濟學》老師布置的作業:企業為什麼從較小規模發展到較大規模,但有沒有發展下去如何解釋這一現
企業為什麼從較小規模發展到較大規模,從生存學意義講,這是成長的必然規律,如同人必須經歷從小孩到大人一樣的成長過程,企業規模多指生產利潤的能力,資產增值的效力和市場佔有率及經營多元化擴張能力。從社會競爭角度講,企業過小就會被大企業欺負,甚至被吃掉。企業從小規模如果能夠做到大規模,意味著企業經營管理路線正確,戰略方向對頭,領導得力和企業管理到位。當然,企業規模發展會受到一定條件和因素制約,比如說,會受到市場環境、經營者觀念和知識結構、組織結構和管理水平、市場因素等要素影響。總之,經營管理必須要克服這些不利因素的制約和干擾,按照把企業從小做到大的規律來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至於企業沒有發展下去的條件和原因也會有許多,我們知道,不會開車的人要想開車,必須要經過一個客觀的訓練學習過程,對於做不大的企業來講,如同不會開車的人去開車,即使在寬闊的道路上去行駛,也會感到心驚肉跳,沒有安全感,操作不扎實。做大企業不在於商品多麼出奇,市場上什麼商品都沒有不被人模仿生產出來的,只有組織駕馭和掌控能力,才是做大企業的根本。比如說,一些企業飲料賣不過另外一些企業的飲料,如果說產品沒有銷售好的企業優質是一個原因,還會有另外一個可以測量的原因,就是領導組織水平是不是也不如產品銷售業績優質的企業。舉個例子可能不恰當,但能說明這個問題:比如說,一家醫院有10名專家醫師,但配置了一名沒有經營管理醫院手腕的外行,那麼這家醫院最後能幹大嗎?相反,如果這家醫院有一位經營管理專家級別的院長,完全可以利用現有資源為基礎,再整合新資源做強、做大醫院,使醫院發展規模達到較理想的目標。於是,企業規模從小做到大,關鍵原因,領軍人物需要深思。
4. 管理經濟學老師提出的爭議了兩節課的題目,求高人解答!!!!!急~~~~~~~
其實樓來主不必為這條題目傷腦源筋。你的理解已經接近問題核心了。
效率是由差額而非定額產生的。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定額將會抹殺效率。你們這條題目只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個:工資——這個是定額因素。對於定額因素,一定要給予能促使其發展的『後力』。這就是督促。你如果讓收入固定的人去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理睬,那麼他的兩個實踐因素中(獲得的定額工資與工作量),工作量減少,自然能對他自己的惰性滿足有利。而人是利益的動物。
第二個:環境因素。管理學中有關於環境轉移管理方法的論述。你必須確定誰對誰的管理在某種環境下是最為有效的。這就是這條題的東西——很容易嘛!
希望能幫到樓主。
5. 請教大俠們川大考博《管理經濟學》該如何復習
每次復習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回導方答法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麼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後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於課後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6. 管理經濟學概論 心得
1、管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使用有限資源,以達到成本效率管理的科學。雖然康老師安慰門外漢的我不必完全懂,了解關系和觀念即可。但是讓老師欣慰的是在修完後,經濟學的書已經看得懂,也可以知道在談些什麼,也可以從中學習成長。對於經濟學的書都會隨手拾來閱讀,深得樂趣。
2、涵蓋范圍很大,凡舉如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的總體整合性的科學。內容包括需求和供給理論,生產經濟學,成本分析,四種競爭市場區隔,訂價策略,國際經貿,策略性思考與決策。觀念上包括;邊際與平均值,存量與流量.
一味可口的「心靈雞湯」——《管理經濟學》學習心得
記憶中,似乎好久沒有這樣輕鬆了,四天的集中學習已經結束,然而學習所帶來的腦力激盪和興奮感卻久久不能揮去,工作的困惑在學習的激化下終於得到釋放,那真是一種久違了的快感。
原來學習,是一種壓力,也可以是一種心靈的「雞湯」,把長久積壓在工作中的枯燥和繁瑣,在瞬間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
----智力和思維的一種訓練
作為EMBA課程中的基礎學科,管理經濟學無疑就像是金字塔的地基般重要和充滿力量。剛剛結束管理經濟學的學習,我還沉浸在大量的圖表和曲線的漩渦中。至於談起對於這門學科的學習心得,一方面是感嘆它的深奧,另一方面卻埋怨課時太少,毫無疑問,它已經開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張軍教授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管理經濟學是對我們智力和思維的一種訓練」,自從第一天聽到這句話起,在學習和工作中的剩餘時間事實上就是對這句話不斷加以印證的過程,它幾乎要對我的智力和思維引發不可思議的「第二次發育」了,真的是個神奇的玩意。
----邏輯分析方法和思維模式
這門課概念性強,出現了我平時很少接觸到的專有名詞,例如:「市場均衡」、「需求彈性」、「邊際收益」、「規模報酬」等,而且具有抽象性和理論性。但是,通過學習的熏陶,我意外的發現它對我的影響潛移默化,我在工作中分析問題時,已經不由自主地開始應用這些看似抽象的模型來寫寫畫畫了,這時我才感受到這門課對我思維方式的沖擊有多大。
在我所從事的工作中,通常備受推崇的是精確的調查、出彩的創意和大膽的手筆,卻往往忽略這些創意和決策背後所蘊涵的經濟原理和思維方法,經常使用的頭腦風暴法原來也可以這樣理性。我們的項目分析通常只是對一個創意的論證,其實在掌握了這門學科的邏輯分析方法和思維模式後,是可以設計和創造出一些更富於創意的商業模式的。至少現在的我覺得,管理經濟學已經不像剛開始接觸時那麼復雜難懂,而變得如智益玩具般充滿魔力和吸引力。
----冷靜的思考和運用
我承認,最初來參加EMBA學習的目的多少是有一些功利性的,總是期望著學習中的奇跡出現,馬上可以把課程上的知識轉化為觸手可得的公司利潤,正是管理經濟學這門課改變了我,它讓我感覺到從前我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和幼稚。
原先總是覺得自己很善於學習,在事業上是一個幸運兒。改變就在第四天學習結束的那個晚上,我開始審視自己,就像從來沒有怎麼認真地照鏡子一樣,發現自己的知識結構其實存在很多缺陷,而我這幾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其實都是如履薄冰的巧合,很多時候都是靠所謂的經驗和感覺作出「危險」的判斷和決策,所以,成熟正確的邏輯分析方法和理論對於一個真正的管理者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直覺告訴我,管理經濟學知識是每一個想成功和已經成功的企業管理者所必須掌握的,它對於我們的重要程度絕不亞於身體中的維生素。
——重新認識預習
另外,通過這次學習,我重新撿起了預習這個學習方法。因為EMBA的學習特點是集中學習,課時少,學習強度卻很大,所以課前的預習變得尤為重要,這樣才可以確保上課的學習質量。
學習不是每個月的幾堂課就可以解決,學習是一種過程,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人生態度。其實不僅是需要預習,還需要演習,只有把課堂上的知識轉化成為生活和工作中一把「鑰匙」,才能嘗試著開啟智慧大門。
7. 做企業內部培訓,管理經濟學講的比較好的老師有哪些,請推薦一下!
聚成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面向企業提供管理咨詢培訓服務,內容涵蓋了企業發展戰略、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生產管理、團隊建設、客戶服務、品牌戰略、企業文化、國學與現代企業管理研修等企業最需要的十大類別,產品包括大型公開課、在線商學院、華商書院商界領袖博學班、企業內訓咨詢、精品班、全球商界領袖大講壇及其他高端論壇等,基本滿足了企業和社會各層次人才的再學習需求。
8. 四川大學謝薇老師和劉蘋老師哪位教管理經濟學教得好
我不認識二位老師,但據我對川大的了解,裡面沒一個吃干飯的,都不錯
9. 哪些《管理經濟學》教材值得推薦
忍不了了。。。。管理經濟學是一門學科啊,不是「管理學+經濟學」,更不是給大眾看得管理書籍。 我推薦你看Maurice Charles的管理經濟學,我帶的研究生課程教材就是那本。國內的教材,清華大學的陳章武是專門搞管理經濟學的,他的教材值得一看。 @虢琴,你學長給你推薦的書和期刊,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水平很高,有的很差,建議你咨詢下老師的意見。就期刊方面,管理世界在國內的水平算很高的,不過以大一的水平來看著實過於困難。經濟研究的文章經常有錯誤,經常被海外的學者詬病,但是國內學者評職稱還是很看重經濟研究的。我推薦你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很多文章翻譯自英文版,又增添了很多本土的案例。這本期刊本來是我的好朋友陳樂宗先生的晨興集團做的,後來轉讓給復興集團。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里很多的內容學術性不強,但是比較貼近管理實際,案例更新也快,適合大一學生去讀。另外,我一直讓我們系的本科生讀經濟觀察報,也推薦你讀,每周都讀,積累個兩年,水平會有飛躍。 @張泰鑫,巴菲特的話明顯經過了誇張,而且傑克韋爾奇的經驗並不適用於所有管理環境。畢竟巴菲特的優勢在於價值投資,對於管理他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相比之下,彼得德魯克的管理著作水平要遠遠高於巴菲特和傑克韋爾奇。 如果要潛心研究管理,還是推薦從泰勒的著作開始看起,結合經濟學和數學的知識,一點點積累才好。 是我多年教學和研究的經驗吧,可能不適用於天賦極高的人,因為本身我的天賦就不高。也不希望跟巴菲特的死忠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