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觀經濟學題目,求解題!! 假設國內生產總值是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預算赤字20
題目更正
假定來在四部自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是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預算盈餘200,消費3800,貿易赤字100,求:儲蓄、投資、政府購買.(單位:億美元)
解:
(1)∵DPI=C+S,DPI=4100,C=3800
∴S=4100-3800=300
(2)∵政府預算盈餘是200,即政府儲蓄(T-g)為200
∴I=S+T-g+Kr-(X-M)=300+200+100=600
(3)∵GDP=C+I+g+(X-M)
∴g=GDP-C-I-(X-M)=5000-3800-600+100=700
Ⅱ 宏觀經濟學考研問題...怎麼解釋 個人可支配收入=國內生產凈值-政府凈稅收
國民來生產凈值=GNP-(總投資折舊-凈投自資)=6000-(1200-700)=5500凈出口=GNP-(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6000-(3000+1200+800)=1000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後的收入=政府購買+政府預算盈餘=800+100=900個人可支配收入=NNP-稅收+政府轉移支付=NNP-(稅收-政府轉移支付)=5500-(800+100)=4600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4600-3000=1600希望能給你一點幫助
Ⅲ 請問可支配收入Yd的公式是什麼,是Yd=Y-T-Tr還是Yd=Y-T+Tr
如果只簡單地考慮稅收(T)和轉移支付(Tr),那麼可支配收入Yd=Y-T+Tr。
精確地說,內可支配收入等於國民收入減去容所有稅收、企業儲蓄和折舊,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轉移支付,還有政府利息支付。
(3)在宏觀經濟學中可支配收入等於擴展閱讀
可支配收入是一個人、住戶或家庭可以花銷或儲蓄的稅後總收入。消費者的收支模式是很有價值的人口統計因素,雖然它與人均GDP、人均收入、消費物價指數、經濟周期等概念混雜一起而難於准確計算,但它對消費力或購買力的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
基於城鄉居民收入抽樣調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統計數據是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它不僅是衡量國家和各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標,而且在宏觀經濟學理論及實證研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Ⅳ 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總收入等於總支出
當家庭來部門進行一自筆支出時,企業部門就得到了這筆貨幣支出。企業部門所得到的總量就是家庭部門的總支出量。企業部門得到的總收入量要作為收入給予擁有生產要素的家庭部門。
由於企業部門得到的總量就是家庭總支出,企業部門又把所有得到的總量作為收入支付給家庭部門,家庭部門又把收入用於支出。
所以。在一個經濟裡面,總收入等於總支出。實質上是分別從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角度來分析的同一個總量。
Ⅳ 宏觀經濟學中,轉移支付和可支配收入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轉移支付的一部分會變成可支配收入。轉移支付是一種平衡經濟發展水平和解決貧富差距的財務方法,包括政府的轉移支付、企業的轉移支付和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可支配支配收入包括股息與紅利收入、知識產權收入;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提取的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
轉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稱無償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級政府之間為解決財政失衡而通過一定的形式和途徑轉移財政資金的活動,是用以補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種無償支出,是政府財政資金的單方面的無償轉移,體現的是非市場性的分配關系。是二級分配的一種手段。
Ⅵ 當前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是指復居民家庭獲得並制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所從事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偶爾勞動得到的勞動收入。
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如開小店、擺小攤、家庭作坊、私營企業的純收入;家庭資產所獲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險收益、股息與紅利收入、知識產權收入;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提取的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
精確地說,它等於GNP減去所有稅收、企業儲蓄和折舊,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轉移支付,還有政府利息支付。
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資收入中扣除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們後所剩下的錢是可以隨意支配的。
Ⅶ 宏觀經濟學乘數論:四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決定的公式為什麼有的分母有(1-t)有的沒有
區別在於兩圖計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時候對稅收的處理不同,左回圖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等於所有收入減去答一定額度(定量的)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政府的轉移支付,右圖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等於所有收入減去按一定稅率計算的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政府的轉移支付。區別就在這里,其他運算過程兩邊一致,自己再動筆算算就明白了
Ⅷ 宏觀經濟學求個人可支配收入時是y-t*y+tr還是y-t(y+tr) 我覺得是前者,如果
第二個是正確的。y為總收入,t應該是稅率,t(y+tr)是稅收,所以相減就是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