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幾本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經濟學的書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血酬定律》,吳思著。給你推薦幾個作者,我認為他們的著作還算比較公正客觀,還沒被某些組織收買利用:秦暉,張鳴。
2. 古代經濟學家都有哪些
大衛·休謨傳世的經濟學著作不多,僅有少數討論貨幣和利息的文章。他提出了原始的貨幣數量論,解釋了貨幣數量和物價之間的關系。在其他的經濟學問題上,休謨未有深入探討。
亞當·斯密被主流經濟學界奉為的「經濟學之父」。因為他曾旅居法國,並和當地學者討論過很多學術問題,所以他受重農主義影響很深。亞當·斯密熟悉法律,並在大學任教道德哲學,這門課包含了斯密的經濟學,經濟學成為英國高等學府的獨立科目則是大約50年後的事,盡管如此,斯密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經濟學家,緊接著的法國人扎伊爾以傳播斯密的經濟理論為己任,李嘉圖和李斯特等英德經濟學家莫不引用國富論章節評論和擴展它的理論。亞當·斯密既不屬於英國的重商主義,也不屬於法國的重農主義,雖然他頗受後者的思想影響,也認同重農主義的部分觀點,因此他不屬於任何當時的學術派系,而是作為新興經濟思想的人物獨樹一格。有關基本的價值理論上,亞當·斯密卻擁護英國人威廉·配第主張的勞動價值理論。即使從國富論的內容看,可得知亞當·斯密自相矛盾:他也相信不同的生產要素都對生產有所貢獻。另外,亞當·斯密亦發展了公共財政的理論,亦即稅收的四大原則。
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影響了後來的李嘉圖派經濟學家,有助於建立自利的經濟人假設。除此之外,邊沁對經濟學貢獻不大。
扎伊爾以亞當·斯密學說的繼承人自居,一生致力補充、修正和整理斯密的學說,他的《政治經濟學概論》寫作風格和范圍模仿《國富論》,發展斯密經濟學理論的同時,扎伊爾把斯密和同時代英國經濟學家的著作翻譯成法文,使這些著作得以被歐洲大陸的學者閱讀。扎伊爾信奉較多斯密的觀點,主要是有關自由貿易的部分,扎伊爾這種信念影響了後來法國的經濟學家。
3. 中國古代有哪些經濟學說
中國經濟學是中國人根據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對稱邏輯思維方式創立的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新的經濟學範式,在理論基礎、體系結構、實踐功能方面同現有的西方經濟學流派有本質的不同;既反映人類一般經濟規律、又反映中國經濟特殊規律,能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現象、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對後者的相容和超越;中國經濟學代替西方經濟學成為人類經濟學的主流,是通過空間交替展示時間之矢的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中國經濟學是東方經濟學的代表,也是東方經濟學的典型形態。中國經濟學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對稱、非線性、復雜系統論是中國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中國經濟學範式就是對稱經濟學範式。
4. 我國古代有什麼經濟學著作沒有
在秦統一中國和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前的戰國時期,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學術思想空前繁榮的局面。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他們的經濟思想,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起著深遠的影響。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家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產、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經濟思想,主要如下:
「道法自然」的思想 這是道家的經濟思想。道家所說的「道」不單指自然界的道,同時也指人類社會的道。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反對在當時日益發展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這種經濟思想在漢代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貨殖列傳》與《史記·平準書》中得到闡發。司馬遷反對當時桑弘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主張封建官府壟斷鹽鐵等重要工商業的經營,主張農工商各業應任其自然發展。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義利關系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長期爭辯的一個問題。儒家承認求利之心,人人皆有,因而不反對求利,但是他們把義放在首位,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制約,主張重義輕利,先義後利。這就是說,要把合乎封建等級利益的規范,作為求利的前提。盡管當時(如法家)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但是儒家貴義賤利的理論,卻占統治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妨礙了人們對求利、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富國思想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孔門有若(公元前 518~?)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他是法家富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商鞅和以後的韓非,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又是戰士之源,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因此,富國必須「重本」。同時,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易於牟利,如不加限制,就會使人人避農,危害農業生產,因而主張「禁末」。不僅如此,他們還主張「強國」就須「弱民」,即採取刑賞的手段,使生產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產所需之外的生產品,上交國君,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財富。《管子》的富國思想,在「重本」一點上和商鞅、韓非相同,但對「末」有不同理解,認為要限制的只是「刻鏤」、「文章」的工事。它把商、工與農、士同列為四民,四民同列,重點是在分工。此外,《管子》主張富國必須富民,認為「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以後,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家的富國思想,著有《富國》專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他「重本」,但也肯定工商各業在社會經濟中起作用,只是說對商賈的數量要有所限制;並明確提出富國必須以富民為基礎,主張「上下俱富」。富國之策,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家的重視。到宋代,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一特點有著密切關系。
賦稅思想 對土地課征賦稅是中國封建社會農產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國思想家經常論述的主要問題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後,對農業生產改為按所有田畝課征賦稅。因此,中國古代的經書、史籍如《尚書》、《周禮》、《國語》等,常有關於田地分級和貢賦分等的論述。管仲相齊時,提出「相地而衰征」的賦稅徵收制度,即按土地好壞差別征以不同的稅額,體現了使納稅者負擔公平的原則。儒家在賦稅問題上主張「薄稅斂」,即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但荀況不是象孔丘、孟軻那樣主張恢復「藉田以力」的「公田」制來達到這個目的,而是追隨管仲的思想,認為「相地而衰征」是「王者之法」,因而主張「等賦」,即按田地優劣制定賦稅的等差。這些都表明中國古代思想家在公元前就有了樸素的級差地租觀點。
平價思想 即關於穩定物價的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有這方面的論述。如《周禮》一書很注意對市場、物價進行管理的問題,提到當時官職中有司市、賈師掌握「平市」、「均市」、「成價」、「恆價」等事。戰國時代,李悝、范蠡鑒於谷價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工商業者都不利,提出國家在豐年購進糧食,在歉年出售糧食的「平糴」、「平糶」政策,使糧價只在一定范圍內漲落。《管子》的《輕重》篇,則從貨幣流通量影響物價的角度,提出國家可利用收縮或投放貨幣的政策來平抑物價和積蓄重要物資,同時也可用來作為打擊富商大賈囤積居奇操縱物價活動的手段。漢武帝時,桑弘羊實行的平準、均輸政策,主要目的也在於平抑谷價。這一平價思想也被用於國家儲備糧食的常平倉制度和救濟貧民的義倉制度。
奢儉思想 古代王公貴族生活的奢侈或節儉,關繫到財用的匱乏或富足,稅斂的苛繁和薄簡,因此,對待消費應提倡「儉」還是「奢」,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經常論述的一個問題。一般來說,黜奢崇儉是中國封建時期占支配地位的經濟思想。先秦儒家,把「禮」作為區別奢儉的標准,反對各個等級的人有超禮制標準的消費,超過即被指責為奢,其目的是維護消費方面的等級制。墨家和道家也都主張黜奢崇儉,只是區別奢儉的標准不同於儒家。墨家主張不分等級,以維持生命健康需要為消費標准;道家則以原始時代簡陋的生活條件作為理想。秦漢以後,黜奢崇儉成為對待消費問題的封建正統教條。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也出現過一些相反的觀點。如《管子》一書的《侈靡》篇,就論述過富有者衣食、宮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開支,可以使女工、木工、瓦工、農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於貧民得到就業和生活的門路,也可使商業活躍起來。這在當時確是一個頗不尋常的觀點。它從經濟活動各方面的相互聯系來考察消費問題,提出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卓越見解。對這一思想,北宋范仲淹(989~ 1052)和明代陸楫都有所闡發。陸楫明確反對禁奢,認為擴大消費是增加貧民生計的重要途徑;儉只能使一人一家免於貧,而奢則能「均天下而富之」。這種學說是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已有相當發展的反映。
除上述幾種主要經濟思想外,中國古代思想家還有其他方面的經濟觀點,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財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盡其利、民盡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大都是為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服務的,但也有些思想是為擴大商品生產與交換、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道路而提出來的。
5. 中國古代有哪些經濟方面的著作
中國古代經濟方面的著作:
戰國:
《考工記》(主要講述齊國官營手工業)
《商君書》
《富國策》
《管子》
漢代:
《鹽鐵貴粟論》(探討國家專賣鹽鐵物資)
宋代;
《夢溪筆談》
元代:
《農書》
明代:
《天工開物》
《便民圖纂》
《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漢族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太平天國時期:
《天朝田畝制》
《資政新篇》
6. 中國古代有沒有經濟學家
古代是農業經濟,和現代最大區別是,那時的硬通貨是糧食。以糧為綱,糧食就是一切。糧食不夠、糧食物流不暢、或糧食分配不均,則會有人造反政權倒台。所以大多數經濟政策都圍繞怎麼穩定的生產糧食、有效的輸送糧食、公平的分配糧食。
於是戰國時一個牛逼閃閃的經濟學家出現了,李悝。他在魏國變法時候提出了平糴法。
7. 中國古代有沒有專業的經濟學家
中國古代還沒有經濟學的概念。因此,不可能有專業的經濟學家一說。
不過,范專蠡曾三次專門經商屬,三次巨富,三散家財,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曾提出"農末俱利"的思想,為平抑物價提出「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包括「務完物、無息幣」,「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經濟思想至今對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堪稱經濟學家。
而司馬遷雖然不是專業從事經濟實踐和研究的,但在2000多年前,就較系統的論述了古典自由市場經濟的主要原理,也實屬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8. 中國古代關於經濟類的書籍
古代關於經濟類的書籍很少
《管子·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我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鹽鐵論》是中國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
9. 古代有沒有「經濟」一詞
v(一)古代漢語中的「經濟」
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本來意思都是「經世濟民」、「經國濟物」,也就是治國平天下之意。
(二)中文「經濟」的語源是日譯西文
西方經濟學19世紀晚期傳入中國,最初,「economics」被直接譯為「富國策」、「生計」、「理財學」等詞。首先用漢字「經濟學」翻譯「economics」的是日本人,後來中國人把這個西文日譯的詞「譯」回了中國,成為了現代漢語中的「經濟」一詞的另一來源。
10. 古代治國跟經濟學家
既能治國又懂經濟
第一個是春秋齊國——管仲
第二個是戰國魏國——李悝
第三個是秦國——商鞭
第四個是秦國——呂不韋
第五個是漢朝——桑弘羊
第六個是唐朝——楊炎
第七個是明朝——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