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

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

發布時間:2021-02-10 02:57:02

Ⅰ 微觀經濟學一道計算題,求第二第三問解,怎樣才能稱為社會福利最大壟斷的損失怎麼算在線等

第二問,價格=邊際成本,社會福利現最大化,即1000-10Q=100+10Q.Q=45。P=1000-450=550

第三問,壟斷帶來的無謂損失,1/2乘300乘以版15=2250

例如:

如果P=5,那麼此時權Q=20,消費者剩餘是紅色三角區域,面積可以輕松算出來為100

如果P=7,那麼此時Q=16,消費者剩餘是藍色三角區域,面積可以輕松算出來為64

如果收費7美元,那麼只有16人會通過,這樣總收入是7*16=112,要比5*20=100大,也就是收益提高,在那一點上,需求彈性可以套公式:E=-dQ/dP*P/Q=2*(7/16)=0.875。彈性小於1說明需求缺乏彈性。

(1)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擴展閱讀:

在經濟學領域中,經濟行為所產生出來的效力是用經濟效率來衡量。經濟效率與物理上的效率不同,經濟學上的效率是指一項資源分配的過程當中,參與者所獲得報酬的程度。

如果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轉變為一個壟斷的市場,這種轉變所帶來的總剩餘的減少就是無謂損失。

通常條件下,市場的有效性隨著壟斷程度提高而逐漸降低,壟斷市場的有效性尤為如此。

Ⅱ 跪求解答此微觀經濟學課本問題!關於社會福利與消費者剩餘

這不是復一個有效的分配系統,並制未最大化總體福利。

這其實是設置了一個價格限制(priceceiling或pricefloor)。我們假設,如果按照「出價高者得之」的市場化原則來處理超級杯大賽的門票分配,也就是按照價格從高到低,進行拍賣,那麼最後一張票價就是「市場出清」價格,也就是均衡價格。不妨假設這個門票價格是100美元。

而設定的規定價格,幾乎不可能恰好准確地猜中這個市場出清價格(因為事前不知道市場出清價格是多少),不是過高,就是過低。而為了保證門票能盡可能賣出去,這個價格往往定得過低。不妨假設定價低於100美元,為90美元。這時來看相應的供需曲線情況(參見附圖)

如圖所示,由於存在固定的價格限制,無謂損失(deadweightloss)就出現了,售票者的生產者剩餘會下降,而粉絲們的消費者剩餘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但是,生產者剩餘的下降一定高於消費者剩餘的上升。這就產生了社會總福利的損失。因此,這種「限價+抽簽」的方式不是一個有效的分配系統,並未最大化總體福利。

Ⅲ 微觀經濟學:論述無論補貼還是收稅都會降低社會福利總水平(畫圖並說明)。

賦稅無謂損失的含義

一種物品的稅收使該物品買者與賣者的福利減少了,而且,消費者剩回余和生產答者剩餘的減少常常超過了政府籌集到的收入。無謂損失指稅收(或其他某種政策)扭曲了市場結果時所引起的總剩餘的減少。如圖5所示:征稅後,征稅減少了消費者剩餘(用面積B+C代表)和生產者剩餘(用面積D+E代表)。由於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的減少量大於稅收收入(面積B+D),所以,稅收引起了無謂損失(面積C+E)。

Ⅳ 微觀經濟學中 什麼是經濟福利

微觀抄里的福利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理論分支,致力於把道德評價標准運用於經濟制度。
它認為,實際的社會經濟目標是假設的,而不是由經濟分析所決定的。例如,從福利的觀點評價一種經濟制度的作用時,首要的社會目標可能是:個人選擇的最大自由、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每個人都能達到最適宜的生活水平,而這種生活水平決定於人們的愛好和抉擇並只受可利用的資源和技術方面的限制。福利經濟學通常認為,最好的答案是最大多數人的福利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不是讓某個人或某個廠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潤。福利經濟學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要這一領域。在收入分配既定的條件下,只有競爭性的邊際成本定價才會使資源的分配使用達到最優狀況。只有在所消費的兩種商品之間的邊際替換率與這兩種商品在生產中的邊際變換率相等時,才有可能根據消費者的偏好對生產進行最優調整。

Ⅳ 微觀經濟學 社會福利函數

微觀經濟學重點概念1.1.經濟人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1.2.需求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1.3.需求函數表示一種商品的

Ⅵ 微觀經濟學題目,劃線部分怎麼算的,關於消費者剩餘,還有社會福利水平

陰影部分是稅收,損失是那個三角形

Ⅶ 微觀經濟學里講的福利廣義指的是什麼

福利是一個主觀的概念。狹義的福利是指收入、財富給人們帶來的效用,或者說是指人們的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 把社會福利由社會的經濟福利擴大到社會的經濟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的總和,這既擴大了社會福利概念的外延,也加深了社會福利概念的內涵,我們將這個意義上的社會福利理論稱之為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與狹義的社會福利理論相比,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所講的福利並非僅僅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而且也是一個政治學、社會學的概念。在狹義的社會福利理論看來,社會福利主要是甚至僅僅是經濟福利,因而這樣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僅僅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因此,長期以來,社會福利問題僅僅是或主要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其中福利經濟學則代表著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則不同,它所理解的社會福利不僅包括經濟福利,而且還包括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因此從廣義上理解的福利概念就不是經濟學一個學科所能概括的,而且還包括了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內容。實際上,這一理論對社會福利的研究從學科上進行了擴展,由經濟學學科擴展到了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學科。
第二,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雖然也重視個人的福利問題,但更為重視社會的福利,認為個人福利的好壞是以社會福利的好環為前提的。廣義社會福利理論也認為社會福利是社會中全體個人福利的總和,但它不贊成把社會福利看成是個人福利的簡單相加(即加總)的觀點。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把社會看成一個系統,個人只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個人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會福利看成一個整體,個人福利也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部分。在整體與部分的關繫上,系統論強調整體決定部分,而不是相反。因此,在廣義社會福利理論看來,社會福利優先於個人福利,個人福利是由社會福利決定的,只有當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提高了的時候,個人福利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或者說,只有當社會福利得到改進時,個人福利的改進才是合理的。
第三,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不僅僅以經濟學為理論基礎,而且還要以政治學、社會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為其理論基礎,是運用各門社會科學綜合研究社會福利問題的結果。既然狹義的社會福利理論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僅僅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很自然,其理論基礎也主要是甚至僅僅是經濟學。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則不同,它所講的福利既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也是一個政治學、社會學的概念,因此其理論基礎就不僅僅是經濟學,還有政治學和社會學。這一理論需要運用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及其他相關社會科學對社會的經濟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因而它實際上是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理論。對廣義社會福利理論的學科基礎的這種理解,與當代公共政策理論對其學科基礎的理解是一致的。

Ⅷ 大學 微觀經濟學。請問這種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計算社會福利。請問補貼之後的生產者剩餘是哪一塊為什麼

是征稅後

征稅後生產者剩餘是F

征稅前是D+E+F
征稅後的價格和產量是根據S+T和D曲線回的交點答確定的,價格是P1,產量是Q1
消費者支付的P1中,(P1-P2)實際上是稅收政府拿走了,剩下的P2 才是生產者的。
生產者產量是Q1,價格是P2,生產者剩餘就是F了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中社會福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