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著名悖論

經濟學著名悖論

發布時間:2021-02-10 03:39:49

『壹』 世界三大悖論是什麼其各自有什麼作用,告訴了我們什麼

1、世界三大悖論之一:費米悖論

1950年的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和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悖論: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於人類,他們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並存在於某處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類並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

作用:告訴我們認知方式只代表過去經驗不等同現在真實,思維習慣只代表分析方法不等同真實現象。所以,人類猜想的未必真實,人類未知的未必虛假;眼睛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窗口,但眼睛未必能看清整個世界;意識是人類對宇宙的映射,而意識未必能呈現出全部宇宙。所以,人類認為的未必一定合理,人類不知的未必不存在。

2、世界三大悖論之一:外祖母悖論

外祖母論悖是一種時間旅行悖論。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並且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

作用:告訴我們宇宙分裂之多重宇宙和宇宙的影子之鏡像世界。

3、世界三大悖論之一:伊壁鳩魯悖論

如果上帝想阻止「惡」而阻止不了,那麼上帝就是無能的;如果上帝能阻止「惡」而不願阻止,那麼上帝就是壞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惡」,那麼上帝就是既無能又壞;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惡」,那為什麼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惡」呢?

作用:告訴我們沒有「惡」焉知「善」,沒有「壞」焉知「好」?所以,善惡相存,好壞相成陰陽相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本質沒有「好壞」之分,「好壞」是通過比較,對比出來的。

(1)經濟學著名悖論擴展閱讀:

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

悖論是命題或推理中隱含的思維的不同層次、意義(內容)和表達方式(形式)、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事實和價值的混淆,是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的不對稱,是思維結構、邏輯結構的不對稱。

悖論根源於知性認識、知性邏輯(傳統邏輯)、矛盾邏輯的局限性。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傳統邏輯普適性絕對化,即把形式邏輯當作思維方式。




『貳』 什麼是國際經濟學中的六大悖論

6個著名的經濟學悖論
一、豐收悖論
設想某年大自然對農業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凍死了所有的害蟲,適於播種的春季早早到來,沒有發生惡性霜凍,細雨滋潤了成長中的禾苗,陽光燦爛的十月使得收割順利並得以運往市場。年終時,那麼一家愉快地坐下來計算一年的收入,但他們會大吃一驚:好年景和大豐收反而降低了他們的收入。
二、節儉悖論
經濟學家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指出:節儉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美德,但對整個社會來說卻是有害的,講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與貧困,促成貧困的「惡性循環」,他甚至形象地告訴人們,如果「你們儲蓄5先令,將會一個人失業一天」。
三、價值悖論
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價值悖論:沒有什麼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換到什麼東西;相反,鑽石幾乎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但卻經常可以交換到大量的其他物品。換句話說:為什麼對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幾乎沒有價值,而只能用做裝飾的鑽石卻能索取高昂的價格呢?
四、金錢悖論
金錢原本是一種好東西,它是社會財富的標志,意味著對無論物質產品還是精神產品的價格的肯定和承認。即使在古代社會,金錢所代表的哪個東西即物質財富,也總是社會追求的首要目標,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標志。為了金錢,可以生產出許多醜惡的事來,從勾心鬥角、小偷小摸,到殺人放火、鋌而走險、世界大戰。同時,「金錢」這個詞聽起來又總是透著那麼一股「俗氣」。為什麼人們一方面要追求金錢,另一方面卻又貶低金錢呢?
五、囚徒困境
博弈論中有個經典案例叫「囚徒困境」,講的是兩個人一起做壞事被警察抓走,被分別關在兩個不通信息的牢房裡進行審訊。警方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中的一個背叛,即告發了同夥,就可以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你的同夥就會以最重的罪被判決。當然,如果兩人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判以重罪。
六、劣幣驅逐良幣
這是著名的經濟學定律。該定律指出: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鑄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叄』 請問西方經濟學界的三大謬論是什麼

我只復知道有經濟學的謬誤制(或稱悖論):
後此謬誤——僅僅因為一件事發生在另一件事情的前面,就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原因,在經濟學中,這樣的謬誤叫做「後此謬誤」。
合成謬誤——總體並不等於局部之和。如果認為對局部來說成立的東西,對總體也必然成立,那就犯了「合成謬誤」。
第三種錯誤——總是假設其他因素不變,這是不可能的。運用於經濟學中,當分析一個變數對於經濟體系的影響時,一定要保持其他條件不變。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肆』 哪位高手可以幫我解釋一下經濟學的三角悖論啊!

三元悖論,也稱三難選擇,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開放經濟下的政策選擇問題所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
根據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一國的經濟目標有三種::①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②匯率的穩定性;③ 資本的完全流動性。這三者,一國只能三選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得到實現,但「資本流動」受到嚴格限制。而1973年以後,「貨幣政策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得以實現,但「匯率穩定」不復存在。「永恆的三角形」的妙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一目瞭然地劃分國際經濟體系各形態的方法。
【三者之間的選擇關系】
根據三元悖論,在資本流動,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匯率制度三者之間只能進行以下三種選擇:
(1)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必須犧牲匯率的穩定性,實行浮動匯率制。這是由於在資本完全流動條件下,頻繁出入的國內外資金帶來了國際收支狀況的不穩定,如果本國的貨幣當局部進行干預,亦即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那麼本幣匯率必然會隨著資金供求的變化而頻繁的波動。利用匯率調節將匯率調整到真實反映經濟現實的水平,可以改善進出口收支,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雖然匯率調節本身具有缺陷,但實行匯率浮動確實較好的解決了「三難選擇」。但對於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來說,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信心危機的存在會大大削弱匯率調節的作用,甚至起到惡化危機的作用。當匯率調節不能奏效時,為了穩定局勢,政府的最後選擇是實行資本管制。
(2)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穩定,必須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實行資本管制。在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下,在匯率貶值無效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是實行資本管制,實際上是政府以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來維護匯率的穩定性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大多數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比如中國,就是實行的這種政策組合。這一方面是由於這些國家需要相對穩定的匯率制度來維護對外經濟的穩定,另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的監管能力較弱,無法對自由流動的資本進行有效的管理。
(3)維持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必須放棄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資本完全流動時,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本國貨幣政策的任何變動都將被所引致的資本流動的變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國貨幣喪失自主性。在這種情況下,本國或者參加貨幣聯盟,或者更為嚴格地實行貨幣局制度,基本上很難根據本國經濟情況來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整,最多是在發生投機沖擊時,短期內被動地調整本國利率以維護固定匯率。可見,為實現資本的完全流動與匯率的穩定,本國經濟將會付出放棄貨幣政策的巨大代價。

『伍』 三個《經濟學》里提出的悖論

1. a. 移民傾來向於移到勞動力需求自大的地方
b。移民移入之後,當地居民可能移出

2.當土地稅增加時(由於投入品價格上升,從而導致供給減少),需求也在減少,所以租金的價格不會上升

3。收成不好,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反而有可能提高農民收入

『陸』 著名的悖論有哪些 (經濟學 政治學 物理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哲學各舉幾例)

1、「理發師悖論」,又稱為「羅素悖論」,是由數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1901年提出。悖論內容:一個城市裡唯一的理發師,只會替所有不為自己理發的人理發。那他該不該為自己理發?答案:這個城市不可能存在。因為(1)如果理發師不替自己理發,他需要遵守規則,給自己理發;(2)如果理發師替自己理發,如遵守規則,他不能替自己理發。(這個悖論的出現是由於「懷素合論」對於元素的不加限制的定義。當時的集合論被稱為數學理論的基礎,這悖論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第三次數學危機,引發現在的公理化集合論,促使數學家認識到將數學基礎公理化的必要性)
2、如果上帝無所不能並在造出我們之前就已經知道我們會做什麼,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擁有自由意識呢?答案:這個悖論可以用上帝存在超越時間來解釋——他可以知道未來,就如同他知道過去和現在。正如過去並不幹涉我們的意志自由,未來也不會干涉。
3、一個鱷魚偷了一個父親的兒子,它保證,如果這個父親能猜出它要做什麼,它就會將兒子還給父親。那麼如果這個父親猜「鱷魚不會將兒子還給他」,那麼怎樣?答案:如果鱷魚不還兒子,那麼父親就猜對了,鱷魚就違背了諾言。如果鱷魚將兒子還給他,那麼父親就猜錯了,鱷魚有違背了諾言。
4、一個人回到了過去,在他祖母能遇到祖父之前就殺了他的祖父。這就意味著這個人的父母之中有一個不會出生;依次這個人自己也不會出生;這就意味著他自己沒有機會進行時光旅行回到過去;這就意味著他的祖父依然還活著;這就意味著這個人能構思回到過去,並殺了自己的祖父。答案:當時間旅行者改變了過去的某事的瞬間,那麼平行宇宙就會被切開,這個可以由量子力學來解釋。
5、有一堆1000000顆沙粒組成的沙堆。如果我們拿走一顆沙粒,那麼還是有一堆沙粒;如果我們再拿走一顆沙粒,那麼還是一堆。如果我們就這樣一次拿走一顆沙粒,那麼當我們取得只剩下一顆沙粒時,那麼他還是一堆么?答案:設定一個固定的邊界。如果我們說10000顆沙粒是一堆沙粒,那麼少於10000顆沙粒組成的就不能稱之為一堆沙粒。那麼這樣區分9999顆沙粒和10001顆沙粒就有點不合理。那麼就有一個解決方案了——設定一個可變的邊界,但是這個邊界是多少,並不需要知道。
6、上帝能造出一個重到他自己也舉不起的東西嗎?答案:如果他能,那麼他不能舉起這個東西,就證明他力量方面不是全能的。如果他不能創造出這樣一個東西,就證明他在創造方面不是全能的。最普遍的回答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舉起」是毫無意義的條件。其他的回答指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圓」一樣。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著名悖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