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企業或家庭參與者的行為和後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整個經濟行為及其後果。簡單地說,微觀經濟是靠無形的手(市場)去干預經濟,宏觀經濟靠有形的手(政府)干預經濟。
另外,它們的需求曲線一般都向右下方傾斜,即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給曲線會右上方傾斜,即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相同之處就是通過需求曲線和價格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它們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價格和產量。
區別: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聯系:
都是研究市場經濟中的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後果
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需求曲線一般都是向右下傾斜的,供給曲線一般都是向右上傾斜的,有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其交點都決定價格和產量。
② 請問下有關在西方經濟學供給需求平衡中,如果政府採取稅收手段,廠商和消費者分別需要承擔多少稅收。
B C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樣的
你自己可以畫個圖看看
供給曲線內向上傾斜,需求容曲線向下傾斜
供給曲線相對需求曲線越平坦,則供給彈性越大,稅收轉嫁給消費者越多,供給者承擔的稅收越小;
供給曲線相對需求曲線越陡峭,則供給彈性越小,稅收轉嫁給消費者越少,攻擊者承擔的稅收越多。
第二題中稅收全部落在買者身上,則供給彈性無窮或者需求彈性為零,且題目說不影響交易量,只有可能是需求彈性為零時,此時需求曲線為一條垂直與X軸的直線,交易量為固定
③ 一個西方經濟學問題
因為廠商明明沒有虧損。相切說明了廠商的規模,sac處於lac最低凹處,說明廠商不盈不虧,長期均衡。虧損不管多大,長期內,肯定有廠商要跑掉的
④ 西方經濟學計算題,求詳細解答
稅由消費者和廠商共同承擔的推導過程是供求圖里看出來的,對廠商征稅為專啥會轉移到消費者屬身上呢,是因為供給曲線左移。
在研究的時候第一步,肯定是S曲線上移或左移所征稅的幅度
再從結果上看消費者分擔了多少
這里的討論,全在第一步S曲線上移或左移所征稅的幅度的過程中
⑤ 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 - 我.HI傳給你.
⑥ 微觀經濟學!!!!!!!!!!!
1.(1)Qd=Qs,100-2P=10+4P,所以p=15,Q=70
(2)需求彈性為:-2*(15/70)=-3/7
供給彈性為:4*(15/70)=6/7
(3) 生產者征稅1.5元,則供給線變為Qs=10+4(P-1.5)=4+4P
均衡時:100-2P=4+4P,P=16.所以消費者負擔了1元的稅,生產者負擔了0.5元的稅。
2. (1)市場需求函數為:Qd=10000(12-2P),市場供給函數為Qs=1000*20P=20000P
(2)Qd=Qs,10000(12-2P)=20000P,得到P=3,Q=60000
(3) 供給曲線變為Q=20000(P-2),均衡時10000(12-2P)=20000(P-2),P=4,Q=40000.
實際上廠商和消費者在每件商品上各自支付了1元的稅,稅收額為40000*2=80000
(4)供給曲線為Q=20000(P+1),均衡時10000(12-2P)=20000(P+1),得P=2.5,Q=70000.
消費者可以受益,價格下降啦。
以後作業還是問同學的好,或者和同學相互討論,這樣可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