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量經濟學論文
用CNKI中國知網免費入口整本下載論文範文的方法
http://jingyan..com/article/ff411625cc500712e5823763.html
最新無限免費下載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的方法
http://jingyan..com/article/ca2d939d02d5caeb6c31ce2e.html
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等不限量免費下載的方法
http://jingyan..com/article/f71d6037975e1b1ab741d163.html
標准論文格式模板
http://jingyan..com/article/90bc8fc8599d81f653640c83.html
通用論文範文的免費不限量下載方法【超實用】
http://jingyan..com/article/6b182309a808bcba58e1592d.html
最新最全免費下載畢業論文範文的方法【很實用】
http://jingyan..com/article/5d368d1ecc42cd3f61c0576b.html
② 如何解決經濟學上的產出扭曲,棘輪效應
得益於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全社會的商品生產已經由供版不應求轉權變為供過於求,產能過剩,已經基本解決了所謂產出扭曲的問題。至於經濟學理論上的棘輪效應,這是人類不斷提高的物質、精神需求層次所必然、樂觀存在的,要說解決,那隻能是加大資金投入,持續研發更新的技術、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新產品,以更高的性價比來主動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去附合棘輪效應。
③ 經濟學中棘輪效應是怎麼會事
所謂棘輪效復應,又稱制輪作用制,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
這一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劃,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歷、個人經歷的後果等。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准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④ 棘輪效應是什麼
英文名稱:
Ratcheting effect
定義
棘輪效應,又稱制輪作用,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
簡介
這一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劃,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歷、個人經歷的後果等。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准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棘輪效應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學家司馬光一句著名的話來概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出自他寫給兒子司馬康的一封家書《訓儉示康》中,除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著名論斷,他還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司馬光秉承清白家風,不喜奢侈浪費,倡導儉朴為美,他寫此家書的目的在於告誡兒子不可沾染紈絝之氣,保持儉朴清廉的家庭傳統。
誠然,棘輪效應是出於人的一種本性,人生而有欲,「飢而欲食,寒而欲曖」,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慾望。人有了慾望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滿足。
⑤ 經濟學中棘輪效應產生的原因
所謂棘輪效應,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專難於向下調整。尤屬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消費者易於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於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以致產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函數。這種特點被稱為棘輪效應。
⑥ 大四寫論文可以參考的經濟學理論
一.蛛網理論:豐產並不等於豐收/3 蛛網理論是運用彈性理論來考察價格波動對下個周期產量的影響,以及由 此產生的均衡變動。
二.薩伊定律:惟有適應社會需求的生產才有出路/7 惟有當供給具有效用及產品品質的時候, 薩伊定律才是有效與言之有物的。 .
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善用遞減理論,堅持產品創新/12 企業想更好地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生產不同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減少與阻礙邊際效用遞減。
四.替代效應:及時把目光瞄向焦點物品的替代物/16 在經濟學上,替代品與互補品是企業定價的參照法寶。它們是由需求交叉 彈性理論引發出來的兩類產品, 並與需求交叉彈性共同在企業經營策略中有著廣 泛而普遍的應用。
五.價格歧視理論:一樣的東西為何有不一樣的價格/20 價格歧視實質上就是一種價格差異,它通常是指商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 在向各種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與質量的商品或者服務時, 在接受者之間實 行不一樣的售價或者收費標准。 市場與競爭
六.完全競爭:瓜子市場中的經濟學/27 通常而言,假如市場中的買家與賣家數量規模足夠大,每個個人(包括買方 與賣方在內)都是價格接受者,而且不能獨自影響市場價格的時候,這樣的競爭 狀態就叫完全競爭,這樣的市場就叫完全競爭市場。
七..競爭理論:競爭戰略就是要創造差異性/31 波特的「競爭三部曲」對與企業戰略相關的內外競爭環境,從企業內部活 動成本、外部產業結構、地域產業集群等不同層次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解剖,這 為人們了解競爭本質提供了廣泛的視角。
八.外部性定律:宣傳「補鈣品」也是在為「骨頭湯」做廣告/36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活動都兼具正的外部性與負的外部性。
九.燈塔效應:市場失靈之後怎麼辦/39 假設市場上不存在引起市場失靈四種原因中的任何一種因素,競爭性市場 就能夠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十.寡頭市場:橫行霸道的企業托拉斯/43 寡頭壟斷市場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互相依存。
十一.完全壟斷:鑽石市場中的經濟學/47 形成壟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由於各種「行業壁壘」妨礙了 其他廠商進入而造成的。 生產與消費
十二.節儉悖論:促進消費才能拉動內需/53 惟有在大量資源閑置和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非充分就業狀態下,促進消費 拉動內需才有利於增加國民收入。
十三.棘輪效應:消費習慣具有不可逆性/59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於慾望,我們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縱, 必須保持適度的物質消費。
十四.消費者剩餘:你買的東西是貴還是便宜了/63 同一件商品,當它的價格愈低時,所產生的消費者剩餘就愈多。
十五.消費預期:買漲不買落與持幣待購/66 預期指的是對未來經濟狀況的判斷, 它對人們的經濟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
十六.炫耀性消費:不怕東西貴,就怕顯示不出身份與地位/69 商品要想起到炫耀作用,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即價格極高和數量極少。 投資與理財
十七.復利累進效應:堅持長期投資,收獲巨額利潤/75 復利力量的源泉來自兩個要素,即時間的長短和回報率的高低。這兩個因 素的不同,給復利帶來的價值增值也有很大的不同。
十八.最大笨蛋理論:千萬別接最後一棒/80 投機行為的重點在於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那個最 大的笨蛋,那就是贏多贏少的問題。
十九.奇貨可居原則:投資冷門方能獲利豐厚/84 投資冷門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而高收益也往往與高風險相伴。
二十. 51%原則:多一分勝算就出手/88 我們在做出任何選擇時都必須花費機會成本,利用 51%原則,也許可以使 你獲得至少不低於機會成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