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的相關知識
不管初始資源配置怎樣,分散化的競爭市場可以通過個人自利的交易行為達到瓦爾拉斯均衡,而這個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既符合帕累托最優效應。
『貳』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什麼意思啊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是關於資源配置的 任何資源都能在完全競爭條件下通內過交換生產達到帕累容托最優的狀態 他與第一定理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定理證明了政府行為可以再完全競爭的市場中有所行動 政府所應該做的就是改變個人在初始狀態的要素稟賦
『叄』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的定理證明
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成凸性時,則總會有一組這樣的價格,在這組價格上,帕累托最優是在適當的商品稟賦條件下的市場均衡。
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在契約曲線上。
契約曲線是兩個效用曲線的公切點,所以契約曲線上所代表的配置是穩定的----市場均衡。
假設存在一個帕累托最優是非均衡的,則該點一定不在契約曲線上。
由帕累托最優的推導我們知道契約曲線以外的點都是不穩定的,也就是非均衡的,矛盾。
也就是說帕累托最優的配置一定在契約曲線上。所以任何帕累托最優都是市場均衡。
『肆』 如何解釋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的區別
利經濟學兩大定理分別說明了市場可以解決兩大問題: 效率和公平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指出,版在權滿足一定條件下,競爭性市場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即市場機制能夠解決效率問題。
但是,有效率並不意味著公平,比如在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也可能是帕累托最優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告訴我們,滿足一定條件,在在給定某種稟賦配置下,帕累托有效配置可以通過競爭性市場均衡來實現,換句話說,要實現公平目標,只要對初始稟賦進行調整,剩下的交給市場即可,這也說明公平和效率是可以兼顧的。
關於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對稟賦的調整不需要對所有產品進行分配,只需調整其中一種產品(如土地)即可。
『伍』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的定理內容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變個人之間稟賦的初始分配狀態,其餘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場來解決。每一種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資源配置都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實現。
『陸』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什麼意思
定理內容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變個人之間稟賦的初始分配狀態,其餘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場來解決。
『柒』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的區別和聯系,怎麼感覺都是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啊
福利經濟學抄第一基本定理指出,在某些條件下(這些條件你網路一下就有了),競爭市場機制會產生帕累托效率。
福利經濟學第二基本定理指出,社會通過適當地安排初始資源稟賦,然後讓人們彼此自由地交易,就可以實現帕累托效率。
兩者的差別在於:第二定理證明政府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的初始資源稟賦促進公平,而不是什麼都做不了。比如政府可以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改變初始資源稟賦),而不是最低限價(干預市場經濟運行)。
『捌』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說明了什麼問題
福利經濟學第二抄定理是襲說每一種有效率的資源配置狀態都可以由完全競爭市場實現。那麼,政府只需要改變初始的稟賦,就可以改善收入分配。通過其他方式扭曲資源配置還不如直接改變初始稟賦,例如改變工資規則來促進收入分配。比方說,你是上帝,你覺得農民工很可憐,企業家為富不仁,你就可以制定規則,給農民工制定高工資,企業家制定低工資的規則。而採用稅收、補貼等方式扭曲資源還不定好。但是,現實是制定規則的人都是企業家和富人,他們不會制定對他們不利的規則。你說是不是啊?小朋友?寫了這么多,沒有財富值。
『玖』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的介紹
在純粹交換經濟的情況下,只要消費者顯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種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個競爭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