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列舉如下:
P:價格 Q:數量 D:需求 S:供給 E:均衡(或期望) e:彈性
es:供給的價格彈性 exy: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U:效用 TU:總效用
MRTS:邊際技術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總成本 TFC:總不變成本
AC:平均總成本 MC:邊際成本 LTC:長期總成本
LMC:長期邊際成本 SMC:短期邊際成本 TR:總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產者剩餘 MP:邊際產品 VMP:邊際產品價值
MRP:邊際收益產品 MFC:邊際要素成本 r:利率
B. 經濟類考研題型有哪些
拿2017年經濟學考研題型為例,專業課考試題型主要為一下幾類
一、客觀題(單選題和判斷題)
對於單選題和判斷題,由於作答時給出答案即可,所以不涉及到答題技巧的介紹。但是,如果考生所考考卷涉及到單選題和判斷題,強烈建議考前多加練習,通過練習來提高解題速度。
二、主觀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
1、計算題
考生一定要注意,作答時,必要的文字說明不能省略。千萬不要從頭到尾全部是數理計算,必要的、簡要的文字說明有助於改卷老師更好的理解解題過程,從而不會導致考題作對了還因為解題過程過於簡單而扣分。
2、簡答題
簡答題作答,一個非常重要的答題技巧是:題干怎麼問,就怎麼回答,別鬧圈子。比如說:
(1)當收入和價格發生變化時,無差異曲線是否會發生改變和移動?請說明理由。[清華大學845經濟學2004研]
像這道考題,考慮到題干是疑問句,應該先很明確的擺明觀點,即無差異曲線是否會發生改變和移動,然後再說明理由。
3、論述題
論述題作答,一個非常重要的答題技巧是:盡可能多寫,但是不是亂寫,作答應該有條理、有層次。
三、名詞解釋
一般會考查考生對一些基本理論、概念的熟悉與掌握程度,難度相對較小,因此考生在針對這部分內容復習時主要應吃透相關參考書,對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地毯式復習,夯實基礎,一方面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另一方面,通過對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訓練經濟學思維,為開放性試題做好准備。
正確的答題方法是:先寫概念,寫完概念後簡單擴展,有圖的畫圖,有公式的寫公式。
四、判斷分析題
主要考查考生對於基本概念、理論的深入理解,特別是對一些相對復雜和容易混淆內容的理解,因此難度相對於名詞解釋題要大一些,也可以認為是名詞解釋題的擴展,例如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變動與需求量變動」的差別,需求的變動指在商品自身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例如家庭收入水平、人口數量和人口結構、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等)的變化所引起的需求數量的變化,而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自身的價格發生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因此這一題型就要求考生不僅能記住相關概念和模型,還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實質內容。
C. 微觀經濟學問答題怎麼答, 就是答題模式是什麼,比如說先用原理啊,還是分析題目啊什麼的,
先直接說答案,直接點明結果.
然後把你的思考過程寫出來,在相應的位置說明你應用的什麼原理並如果分析,就好了.
經濟學的問答題,最好不要套用任何的所謂模式,一開始直截了當地說出結論,然後詳細寫出你的思想過程即可,沒有必要再去分析題目.
D. 西方經濟學答題技巧
宏微觀經濟學要多看書,書上都是基礎,是一切問題答案的源泉,還要多多畫圖,有助於理解和整理思路,課後的習題也要認真的思考認真做。
答題有一定的模板技巧,這里舉例說明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舉例說明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內涵
思路:先說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理論來源,提出者,重點,然後說說該理論的基本觀點和結論。之後舉個例子從要素比例的差異來闡述貿易的基礎。這個的話,高的書上都有,就是要自己提煉一下。
2、論述現實經濟中「外部影響」的主要表現及相應的微觀經濟政策。
思路:(1)、解釋何為外部影響及其方向和作用結果: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2)、外部影響如何造成市場失靈;
(3)、舉例;
(4)、相應矯正外部影響的措施。
3、運用經濟增長核算方程,分析我國政府可以影響的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
思路:(1)、列舉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包括其基本假設,方程,方程推演過程,結論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索洛模型
擴展的新古典模型:盧卡斯,羅默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羅默模型
AK模型
AK模型的發展
小結
(2)、根據模型和經濟增長核算方程分析決定經濟增長影響因素
(3)、分析我國政府可以影響的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順帶說說如何影響,可採取的措施手段之類。
大致一般答題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方法,自己可總結,以上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E. 求經濟學大佬幫做題!!!題目都很簡單!!!
具體是哪門?宏觀還是微觀?題目呢?
F. ap的經濟學簡答題有沒有什麼格式之類的東西,或者基本的答題方法有的話告訴下吧謝謝了!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AP經濟學課程考試各需要兩個多小時。每門考試都包含70分鍾版的多項選擇部分和60分鍾的自由回權答題部分。自由回答題目中的某些問題需要進行圖形分析。在開始自由回答之前,必須先利用10分鍾閱讀材料,這段時間內,建議仔細閱讀每個題目、繪圖、做筆記、打草稿。之後的50分鍾才用來答題。多項選擇題部分佔考試得分的2/3,自由回答題部分佔餘下的1/3。
G. 微觀經濟學,這題的解題思路看不懂
首先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需求對價格的變化的反應,公式如圖中即為,e=-(dQ/dP)*(P/Q)
我想您看不懂的應該是這里吧,dQ/dp為什麼等於-M(-N)P^(-N-1)
dQ/dp 相當於在這一點求函數的一階導數。視M、N為常數。冪函數的導數公式:(x^a)'=ax^(a-1)。就可以得到原題中的答案。
需求的收入彈性同理。
關於導數:
http://ke..com/link?url=GEWiVNrb2Zn-o2WC09Y1XNEit2_clz_hQfH_YThNjHaK5SFQ9J09nytnk4gZzVz-fuicRLCTxaCqkaYxsFCYUK
請參考相關高數教材。
經濟學是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
H. 幫忙做一道工程經濟學的題!!!急求!!要解題的計算式!!
郭敦顒回答:
1、第三年初的累計借款為多少?
第三年初的累計借款為1728.157萬元。
其中借款額=3100×50%=1550萬元,
利息=1728.157-1550=178.157萬元,
建設期只計利息不還款,此利息應視為借款。
計算式見下。
2、編制項目借款還本付息表。(不用編制,只需要寫出計算步驟。包括:年初累計借款,本年新增借款,本年應計利息,本年應還本金,本年應還利息)
年初累計借款,
第一年初借款=3100萬元×60%×50%=930萬元;
第二年初借款=3100萬元×40%×50%=620萬元,
第二年初計利息(上年底的計算利息)= 930萬元×7%=65.1萬元,
第二年初的累計借款=(930+620+65.1)萬元=1615.1萬元;
第三年初的利息(上年底的計算利息)= 1615.1萬元×7%=113.057萬元。
第三年初的累計借款=1615.1+113.057=1728.157萬元,
其中借款額=3100×50%=1550萬元,
利息=1728.157-1550=178.157萬元。
第三年底本年應計利息=1728.157萬元×7%=120.971萬元
每年應還本金1728.157萬元/6=288萬元,餘0.157萬元』,
第三年底本年應還本金288.157萬元,
第四到第八年每年底應還本金288萬元。
第三年底本年應還利息120.971萬元。
第四年初未還本金余額=1728.157萬元-288.157萬元=1440萬元,
第四年底還本金=288萬元,
第四年底本年(應計)應還利息=1440萬元×7%=100.8萬元。
第五年初未還本金余額=1440萬元-288萬元=1152萬元,
第五年底還本金=288萬元,
第五年底本年(應計)應還利息=1152萬元×7%=80.64萬元。
第六年初未還本金余額=1152萬元-288萬元=864萬元,
第六年底還本金=288萬元,
第六年底本年(應計)應還利息=864萬元×7%=60.48萬元。
第七年初未還本金余額=864萬元-288萬元=576萬元,
第七年底還本金=288萬元,
第七年底本年(應計)應還利息=576萬元×7%=40.32萬元。
第八年初未還本金余額=576萬元-288萬元=288萬元,
第八年底還本金=288萬元,
第八年底本年(應計)應還利息=288萬元×7%=20.16萬元。
3、計算固定資產原值及各年固定資產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3100萬元
固定資產殘值=3100萬元×5%=155萬元
各年固定資產折舊額=(3100-155)/8=368.125(萬元)
4、編制項目現金流量表(不用編制,只需要寫出計算步驟。包括:現金流入,銷售收入,固定回收資產殘值,現金流出,自有資本,償還貸款,長期借款本金償還,長期借款利息償還,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凈現金流量,累計凈現金流量)
資金周轉平衡表之現金流入量表 單位:萬元
年份 流動資金 自有固定資金 貸款 銷售收入 折舊 殘值回收 現金流入量
1 300 1550 930 2780
2 620 620
3 38×100=3800 3800
4 43.2×100=4320 4320
5 54×100=5400 5400
累計 300 1550 1550 13520 16920
6
7
8
資金周轉平衡表之現金流出量表 單位:萬元
年份 固定資產購建 現金凈流出量
1 3100×0.6=1860 1860
2 3100×0.4=1240 1240
累計 3100 3100
還貸 還息 流動成本 固定成本 稅1 稅2
3 288.16 120.97 1560 1040 -489.1 228 320.76 3068.79
4 288 100.8 1560 1040 -468.9 259.2 482.06 3261.16
5 288 80.64 1560 1040 -448.8 324 817.08 3660.92
累計864.16 302.41 4680 3120 -1406.8 811.2 1619.9 9990.87
總累計 13090.87
稅1=銷售稅金及附加的稅=銷售收入×6%
稅2=所得稅=[銷售收入-成本(年2600)-稅1] ×33%
固定成本中的減項=利息+拆舊
5、計算投資回收期,並評價本項目是否可行
第3—5年總支出=成本+稅1+ 稅2=2600×3+811.2+1619.9=1023.1
第3—5年總銷售收入=13520
第3—5年總銷售收入-第3—5年總支出
=13520-10231.1=3288.9>3100固定資產投資
所以,投資回收期=2+3=5(年),其中在建期2年。
本項目非常可行。
第6—8年利稅總額=(54萬×100元-2600萬元)×3=8400萬元
6、根據第五年數據,列式計算年產量盈虧平衡點,並據以分析。
年成本×(1+6%)/單價=2600萬元×1.06/100元=27.56萬件
年產量大於27.56萬件時, 盈利;小於27.56萬件時,虧損;等於27.56萬件時,平衡,不盈虧。
I. 經濟學原理簡答題非價格競爭主要有什麼方式
1、產品創新策略
社會發展飛速前進,在今天知識經濟時代的前提下,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標准化產品、統一的營銷方式和水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單一的產品品種無法滿足消費者,價格因素在競爭的影響降低,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差異化還有其更新換代的速度.
2、產品品牌個性化
每一種產品的不同的質量、價格、外觀、品位、內涵都會給客戶帶來不同的感受和理念,也會給客戶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滿足,這些都是影響客戶購買產品的重要因素。現代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高技術含量還有高檔次的產品在不斷增加,產品的差異化、品牌的個性化傾向越來越顯著。除了質量、價格、外觀等理性方面,消費者越來越強調的是產品的文化內涵、個性、等感性方面的影響因素,這種情感因素的增加也加寬了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的理解和依賴。
3、產品服務競爭策略
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萊維特曾說過:「未來企業競爭的焦點不再是企業能為消費者生產出具有是么使用價值的產品,而是企業能為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附加價值——即服務。」因此,企業擁有的競爭優勢,必須實施銷售服務競爭策略。服務策略又包括1.服務到個性化2.服務到精細化3.服務到互動化4.服務到知識化
4、戰略聯盟
所謂戰略聯盟就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公司為了達到某些共同的戰略目標而結成的一種網路式聯盟,聯盟成員各自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相互合作,共擔風險,在完成共同的戰略目標後,這種聯盟一般都會解散,其後為了新的戰略目標,公司也可能與新的合作者結成新的聯盟。戰略聯盟是一種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新型競爭觀念,它以一種合作的態度來對待競爭者,形成商業聯盟,通過建立雙方的信任關系,在合作中競爭,實現優勢互補,藉助對方來加強各自的競爭力,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從而不斷提高競爭的水平,促進社會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
5、廣告策略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買方市場格局逐漸穩定,廣告越來越顯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與作用。廣告是以促進銷售為目的,付出一定的費用,通過特定的媒體傳播商品或勞務等有關經濟信息的大眾傳播活動。廣告宣傳的基本功能在於向消費者傳遞商品的信息,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以此促進商品銷售。而廣告之所以能在市場促銷過程中去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由於廣告的功能所決定的。廣告的功能特點是高度普及公開,滲透性強,富於表現力,廣告促銷既能用於樹立企業形象,也能促進快速銷售。當前,促銷宣傳不再是僅以某種優惠或變相優惠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而是以妥善處理公共關系,樹立產品和企業的良好形象,增強消費者和社會的信任為其主流的一種商業方式。
J. 高考政治經濟學的問答題要怎麼答求答題模式或方法。
(一)政府(國家)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政府(國家)在政治學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學)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政治學)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經濟學)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場經濟開放性的要求;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④對外貿易的作用。
4、(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加強黨的建設;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⑧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⑨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掌握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結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③加強管理,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④採用先進技術,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⑥經營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還要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⑨企業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
⑩堅持科學發展觀。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
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個人消費品的分配;
⑵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制度;
⑶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⑷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⑸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⑴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⑶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⑷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⑹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⑺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及加強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⑥(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