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的課後習題答案
鏈接:https://pan..com/s/1_qafaNOJwyB22uLsTjsRDw
提取碼:q0zy
『貳』 誰有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十七章課後題答案謝謝啦~~
第十七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解答:(1)總需求是經濟社會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這一需求總量通常以產出水平來表示。一個經濟社會的總需求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購買和國外需求。總需求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價格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宏觀經濟學中,為了說明價格對總需求量的影響,引入了總需求曲線的概念,即總需求量與價格水平之間關系的幾何表示。在凱恩斯主義的總需求理論中,總需求曲線的理論來源主要由產品市場均衡理論和貨幣市場均衡理論來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價格水平被假定為一個常數(參數)。在價格水平固定不變且貨幣供給為已知的情況下,IS曲線和LM曲線的交點決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現用圖1—62來說明怎樣根據IS—LM圖形推導總需求曲線。
圖1—62分上下兩部。上圖為IS—LM圖。下圖表示價格水平和需求總量之間的關系,即總需求曲線。當價格P的數值為 時,此時的LM曲線 與IS曲線相交於點 , 點所表示的國民收入和利率順次為 和 。將 和 標在下圖中便得到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 。
現在假設P由 下降到 。由於P的下降,LM曲線移動到 的位置,它與IS曲線的交點為 點。 點所表示的國民收入和利率順次為 和 。對應於上圖的點 ,又可在下圖中找到 。按照同樣的程序,隨著P的變化,LM曲線和IS曲線可以有許多交點,每一個交點都代表著一個特定的y和p。於是有許多P與的組合,從而構成了下圖中一系列的點。把這些點連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線AD便是總需求曲線。
從以上關於總需求曲線的推導中看到,總需求曲線表示社會中的需求總量和價格水平之間的相反方向的關系。即總需求曲線是向下方傾斜的。向右下方傾斜的總需求曲線表示,價格水平越高,需求總量越小;價格水平越低,需求總量越大。
2、解答:財政政策是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貨幣政策是指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應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無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是通過影響利率、消費和投資進而影響總需求,使就業和國民收入得到調節的,通過對總需求的調節來調控宏觀經濟,所以稱為需求管理政策。
3、解答:總供給曲線描述國民收入與一般價格水平之間的依存關系。根據生產函數和勞動力市場的均衡推導而得到。資本存量一定時,國民收入水平碎就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就業量取決於勞動力市場的均衡。所以總供給曲線的理論來源於生產函數和勞動力市場均衡的理論。
4、解答:總供給曲線的理論主要由總量生產函數和勞動力市場理論來反映的。在勞動力市場理論中,經濟學家對工資和價格的變化和調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
古典總供給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運行沒有阻力,在工資和價格可以靈活變動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得以出清,使經濟的就業總能維持充分就業狀態,從而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經濟的產量總能保持在充分就業的產量或潛在產量水平上。因此,在以價格為縱坐標,總產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古典供給曲線是一條位於充分就業產量水平的垂直線。
凱恩斯的總供給理論認為,在短期,一些價格是粘性的,從而不能根據需求的變動而調整。由於工資和價格粘性,短期總供給曲線不是垂直的,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在以價格為縱坐標,收入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是一條水平線,表明經濟中的廠商在現有價格水平上,願意供給所需的任何數量的商品。作為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基礎的思想是,作為工資和價格粘性的結果,勞動力市場不能總維持在充分就業狀態,由於存在失業,廠商可以在現行工資下獲得所需勞動。因而他們的平均生產成本被認為是不隨產出水平變化而變化。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古典的和凱恩斯的總供給曲線分別代表著勞動力市場的兩種極端的說法。在現實中工資和價格的調整經常介於兩者之間。在這種情況下以價格為縱坐標,產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總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延伸的,這即為常規的總需求曲線。
總之,針對總量勞動市場關於工資和價格的不同假設,宏觀經濟學中存在著三種類型的總供給曲線。
5、解答 :宏觀經濟學在用總需求—總供給說明經濟中的蕭條,高漲和滯漲時,主要是通過說明短期的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來完成的。如圖1—63所示。
從圖1—63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AD是總需求曲線, 使短期供給曲線,總需求曲線和短期供給曲線的交點E決定的產量或收入為y,價格水平為P,二者都處於很低的水平,第一種情況表示經濟處於蕭條狀態。
第二種情況是,當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曲線從AD向右移動到 時,短期總供給曲線 和新的總需求曲線 的交點 決定的產量或收入為 ,價格水平為 ,二者都處於很高的水平,第二種情況表示經濟處於高漲狀態。
現在假定短期供給曲線由於供給沖擊(如石油價格和工資等提高)而向左移動,但總需求曲線不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短期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可以用圖1—64表示。
在圖1—64中,AD是總需求曲線,是短期總供給曲線,兩者的交點E決定的產量或收入為,價格水平為P。現在由於出現供給沖擊,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到,總需求曲線和新的短期總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的產量或收入為,價格水平為,這個產量低於原來的產量,而價格水平卻高於原來的價格水平,這種情況表示經濟處於滯漲狀態,即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結合在一起的狀態。
6、解答: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主要說明單個商品的價格和數量的決定。宏觀經濟中的AD—AS模型主要說明總體經濟的價格水平和國民收入的決定。二者在圖形上都用兩條曲線來表示,在價格為縱坐標,數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向右下方傾斜的為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延伸的為供給曲線。
但二者在內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兩模型涉及的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是微觀領域的事物,而宏觀經濟中的AD—AS模型是宏觀領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論基礎不同。微觀經濟學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線的理論基礎是消費者行為理論,而供給曲線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成本理論和市場理論,它們均屬於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曲線的理論基礎主要是產品市場均衡和貨幣市場均衡理論,而供給曲線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勞動市場理論和總量生產函數,它們均屬於宏觀經濟學的內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觀經濟學中的供求模型在說明商品的價格和數量的決定的同時,還可以來說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移動對價格和商品數量的影響,充其量這一模型只解釋微觀市場的一些現象和結果。宏觀經濟中的AD—AS模型在說明價格和產出決定的同時,可以用來解釋宏觀經濟的波動現象,還可以用來說明政府運用宏觀經濟政策干預經濟的結果。
7、解答:(1)由 得;
2000 + P = 2400 - P
於是 P=200, =2200
即得供求均衡點。
(2)向左平移10%後的總需求方程為:
於是,由 有:
2000 + P = 2160 – P
P=80 , =2080
與(1)相比,新的均衡表現出經濟處於蕭條狀態。
(3)向右平移10%後的總需求方程為:
於是,由 有:
2000 + P = 2640 – P
P=320 , =2320
與(1)相比,新的均衡表現出經濟處於高漲狀態。
(4)向左平移10%後的總供給方程為:
於是,由 有:
1800 + P = 2400 – P
P=300 , =2100
與(1)相比,新的均衡表現出經濟處於滯漲狀態。
(5)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屬於常規型。
『叄』 求高鴻業第四版《西方經濟學》課後習題答案最好有圖
這是「學霸筆記」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在里,聚集了高頓ACCA F9學霸考神,小姐姐們精心總結了F9學習考試中,你應該注意的知識點,定期更新。Follow ACCA學習幫,助你在ACCA之路,好風景~戳>>>2019年ACCA備考資料免費領
作為把經濟看做一個整體的宏觀經濟來說,有4個目標:
1) Economic growth
經濟增長: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增加,它意味著經濟規模和生產能力的擴大,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增長,狹義指GDP增長。此處增長不考慮通貨膨脹。
2) Low unemployment
低失業率(或者叫做充分就業):指包含勞動在內的一切生產要素都以願意接受的價格參與生產活動的狀態。該目標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指除了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之外,所有願意接受各種現行工資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種經濟狀態;二是指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都按其願意接受的價格,全部用於生產的一種經濟狀態,即所有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3) Low inflation
低通脹:通脹率保持在保持一個低而穩定的狀態。通貨膨脹可以分為: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和預期到的通貨膨脹。
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會產生一些成本,比如:鞋底成本(Shoe-Leather Cost)。當發生通貨膨脹時,資金貶值,假設沒有獲得更高的資金回報的途徑(沒有其他渠道保值增值資金)的話,人們更傾向於把錢存入銀行,以便獲取利息收入來抵消通貨膨脹對貨幣購買力的削弱。為了盡可能把錢放入銀行、減少手上持有的貨幣,辦法是每次盡量少取錢,雖然這樣會增加取錢的次數,但可以使存在銀行的錢盡可能的多。 由於頻繁地光顧銀行,必然使鞋底磨損得較快,所以將這種成本稱為鞋底成本。
4) Balance of Payment
國際收支平衡,指一國國際收支凈額即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即:國際收支凈額=凈出口-凈資本流出。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一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貨幣的流入大於流出,國際收支是正值。此類交易產生於經常項目,金融賬戶或者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被視作一國相關價值的另一個經濟指標,包括貿易余額,境外投資和外方投資。丨文:財管超人——肖春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肆』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五版高鴻業課後題答案。求求求。
1、解答: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因為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包括社會保障稅)和社會保險及社會救濟等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轉移到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組織手中,並沒有相應的貨物或勞物發生。例如,政府給殘疾人發放救濟金,並不是殘疾人創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為他喪失了創造收入的能力從而失去生活來源才給予救濟的。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不計入GDP,因為在生產時已經計入過。購買普通股票不計入GDP,因為經濟學上所講的投資是增加或替換資本資產的支出,即購買新廠房,設備和存貨的行為,而人們購買股票和債券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並不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購買一塊地產也不計入GDP,因為購買地產只是一種所有權的轉移活動,不屬於經濟意義的投資活動,故不計入GDP。
2、解答:社會保險稅實質是企業和職工為得到社會保障而支付的保險金,它由政府有關部門(一般是社會保險局)按一定比率以稅收形式徵收的。社會保險稅是從國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會保險稅的增加並不影響GDP ,NDP和NI,但影響個人收入 PI。社會保險稅增加會減少個人收入,從而也從某種意義上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然而,應當認為,社會保險稅的增加並不影響可支配收入,因為一旦個人收入決定以後,只有個人所得稅的變動才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兩國合並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不會有影響。因為甲乙兩國未合並成一個國家時,雙方可能有貿易往來,但這種貿易只會影響甲國或乙國的GDP,對兩國GDP總和不會有影響。舉例說:
1/31
甲國向乙國出口10台機器,價值10萬美元,乙國向甲國出口800套服裝,價值8萬美元,從甲國看,計入GDP的有凈出口2萬美元,計入乙國的有凈出口 – 2萬美元;從兩國GDP總和看,計入GDP的價值為0。如果這兩個國家並成一個國家,兩國貿易變成兩個地區的貿易。甲地區出售給乙地區10台機器,從收入看,甲地區增加10萬美元;從支出看乙地區增加10萬美元。相反,乙地區出售給甲地區800套服裝,從收入看,乙地區增加8萬美元;從支出看,甲地區增加8萬美元。由於,甲乙兩地是一個國家,因此該國共收入18萬美元,而投資加消費的支出也是18萬美元,因此,無論從收入還是從支出看,計入GDP的價值都是18萬美元。
4、解答:(1)項鏈為最終產品,價值40萬美元。
(2)開礦階段生產10 萬美元,銀器製造階段生產30萬美元,即40 – 10 = 30萬美元,兩階段共增值40萬美元.
(3)在生產活動中,所獲工資共計:7.5 + 5 = 12.5萬美元,在生產活動中,所獲利潤共計(10 - 7.5) + (30 - 5) = 27.5 萬美元
用收入法共計得的GDP為12.5 + 27.5 = 40 萬美元。
可見,用最終產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計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答: (1)1998年名義GDP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義GDP=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實際GDP=1450美元,1999年的實際GDP=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這兩年的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525 - 1450) / 1450 = 5.17%
(4)以1999年為基期,1999年實際GDP= 1850美元,1998年
2/31
實際GDP=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這兩年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GDP的變動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所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的變動,一是物品和勞務價格的變動。「GDP的變化取決於我們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這句話只說出了後一個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數=名義GDP/實際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數=1850/1525=121.31%
6、解答:(1)A的價值增加為5000–3000 = 2000美元
B的價值增加為500–200 =300美元
C的價值增加為6000–2000 = 4000美元
合計的價值增加為2000 + 300 + 4000 = 6300美元
(2)最終產品價值為2800 + 500 + 3000 = 6300美元
式中2800,500,3000分別為A,B,C賣給消費者的最終產品
(3)國民收入為6300 – 500 = 5800美元
7、解答:(1)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資本消耗補償,而資本消耗補償即折舊等於總投資減凈投資後的余額,即800–300 = 500 億美元
『伍』 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第五版課後習題答案詳解什麼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019年01月21日
今天高頓ACCA的財管超人——熊勁給大家講下ACCA考試科目F9裡面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這部分的知識點會在選擇題裡面考到哦。分值2-4分。戳>>>2019年ACCA備考資料免費領
貨幣政策是一國央行控制經濟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工具,而財政政策則是政府控制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工具。通過兩種政策的組合拳,避免經濟短期過度波動,引導經濟發展。當經濟過熱時,政策要給它降降溫;當經濟低迷時,政策要刺激經濟發展。
貨幣政策包括貨幣供給(money supply)政策、利率(interest rate)政策與匯率(exchange rate)政策。有的時候,貨幣供給政策與利率政策甚至就是一個事情的兩面。正如經濟學家曼昆所說:
財政政策包括政府花銷(government spending)與稅收(taxation)政策。政府其實就像企業或者個人一樣,如果想要花銷(spending)更多,總得有這么多的錢給它花。這資金或者來源於歷史財政盈餘,或者來源於當期稅收,或者來源與借款。美國政府債務已達20萬億美元,你看,它借了多少錢!需要美國人不吃不喝工作四年才能還清。
重要的是,同學們要學會判斷相應的經濟政策是旨在促進總需求與總供給,還是抑制。以下表格可作以為記: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陸』 想問下你們有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課後習題詳解的答案嗎
那個精考學習網是有這本書微觀部分的答案的,解釋的也很詳細,我之前有找過。
『柒』 誰能給發一份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的詳細答案
1、微觀經濟:研究的是經濟活動個體決策者的行為及後果。說明現代西方經濟社會市場機制的運行和作用,以及改善這種運行的途徑。
宏觀經濟: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後果。宏觀經濟中運行的主要問題:經濟波動及與此相聯系的就業與失業問題;價格水平和與此相聯系的通貨膨脹問題;經濟增長問題。
2、需求的概念: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在每一個價格下對一種商品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Qd=f(p)
需求的價格弧彈性表示需求曲線上點之間的彈性;需求的點彈性是需求曲線上某一點上的需求量變動對於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3、影響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的廣泛性;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費者調節需求量的時間。
4、均衡:經濟中的有關變數在一定條件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均衡價格:一種商品的市場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均衡數量:均衡價格水平下相等的供給與需求的數量。
5、總效用(TU):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消費一定量的商品所獲得的總的滿足程度。
邊際效用(MU):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引起的總滿足程度的變化。 效用函數: U = f ( X1 , X2 )
6、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7、無差異曲線:給消費者帶來同等程度的滿足水平或效用指數的兩種商品的各種不同組合的軌跡。
等產量線:經濟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所有軌跡。
8、預算線: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不同數量的各種組合。預算線的方程:I = P1X1 + P2X2
9、廠商:生產商品和勞務以獲得最大利潤的經濟組織,它能作出統一的經營決策。
廠商的形式:單一業主制、合夥經營制、公司制。
10、供給函數:表示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和該商品的價格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商品的供給表是表示某種商品的價格和於各種價格水平相對應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之間關系的數字序列表。Q S = f(p)
11、消費者剩餘是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是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制度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
12、生產函數: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和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13、總產量指與一定的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相對應的最大產量。 邊際產量指增加一單位可變要素勞動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
14、市場的外部性:(一)概念: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又未將這些影響計入市場交易的成本和價格之中。(二)類型:正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 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
15、生產某一單位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總成本是廠商在短期內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對全部生產要素所支出的總成本。
平均成本是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邊際成本是廠商在短期內增加一單位產量時所增加的總成本。
16、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是指在短期生產過程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可變要素投入量的連續增加,它所帶來的邊際產量先是遞增的,達到最大值以後遞減。
17、市場:是物品買賣雙方相互作用並得以決定其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的一種組織形式和制度安排。
18、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或勞務)的市場價值。
19、國民收入的兩種方法:1)收入法2)支出法。
20、投資乘數: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
21、失業率:指勞動力中沒有工作而又在尋找工作的人所佔的比例,失業率波動反映了就業的波動情況。 失業的影響:社會影響、經濟影響。
22、通貨膨脹: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稱這個現象為通貨膨脹。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而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
23、經濟周期:國民總支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
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鼓勵技術進步、鼓勵資本形成,增加勞動供給。
24、財政政策: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
25、完全競爭市場:1)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2)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品質的;3)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流動性;4)信息是完全的。
邊際要素成本(MFC):增加一個單位要素使用量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量。
平均要素成本(AFC):按要素使用量平均計算的總要素成本。
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邊際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
26、機會成本:生產一定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7、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MRS):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遞減的。
28、GDP和GNP關系: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 外國公民在本國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
根據不同市場結構的特徵,將市場劃分為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市場和壟斷市場
一、各種類型的必須具備的條件
1、完全競爭市場必須具備的條件:(1 )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2)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質的 (3)廠商進入和退出一個行業是完全自由和毫無困難的。 (4)信息是完全的
2、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1)有大量的企業生產有差別的同種產品,這些產品彼此之間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企業數量非常多,以至於每個廠商都認為自己的行為影響很小 (3)廠商的生產規模比較小,因此,進入和退出一個生產集團比較容易
3、寡頭市場的條件:(1)市場上由少數幾家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2)每個廠商的產量在全行業的總產量佔一個較大的份額 (3)廠商的決策能相互影響 (4)進入一個行業比較困難
4、壟斷市場的條件:(1)市場上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生產和銷售商品 (2)該廠商生產和銷售的商品沒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其他任何廠商進入該行業極為困難或不可能
二、各類型市場下廠商的收益規律
1、完全競爭市場下,由於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所以需求曲線是一條既定市場價格水平出發的水平線,所以,AR=MR=P,TR=PQ
2、壟斷競爭市場下,廠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產品的價格,因此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但比較平坦,
3、壟斷市場中廠商是價格的制定者,面臨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
三、均衡狀態
1、完全競爭市場
短期均衡條件:MR=SMC。MR=AR=P
長期均衡條件:MR=LMC=SMC=CAAC=SAC
MR=AR=P
短期內可能獲得利潤,也可能虧損
長期內,單個廠商無超額利潤
2、壟斷競爭市場
短期均衡:MR=SMC
長期均衡MR=LMC=SMC
AR=LAC=SAC
短期內可能獲得利潤,也可能虧損
長期內無超額利潤
3、壟斷市場
短期均衡:MR=SMC
長期均衡:MR=LMC=SMC
短期內可能獲得利潤也可能虧損,長期內獲得超額利潤
四、各類型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遞減
1、生產要素市場:消費者是供給者,生產者是需求者,四種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
2、馬歇爾理論:國民收入是各生產要素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在創造國民收入的過程中,各生產要素相互間處於一種共同合作與彼此依賴的關系。所以,國民收入是一國全部生產要素的純生產總額,同時也是一國全部生產要素所得的唯一源泉。生產要素各自所得的份額就是它們各自的價格。生產要素價格的確定原則和方法,馬歇爾以為與一般商品的價格決定相同,取決於生產要素的供給和需求。
3、需求方面:對完全競爭廠商來說,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產品價值,邊際成本為要素價格,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是邊際產品價值=要素價格,而要素價格=P*MP.因此,WP=P*MP.
由此得到其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要素需求隨價格下降而增加。
4、供給方面:
供給原則:供給資源的邊際效用與保留自用的資源邊際效用相等
隨著勞動力價格上漲,總收入增加,勞動者會出更多時間工作已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但當收入到達一定程度時,工資上漲對勞動者吸引有限,此時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勞動者願意將更多的時間資源在閑暇上。
混合經濟制度
混合經濟制度是在基本經濟制度既定的條件下,為促進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機聯系並相互制約的機制,制度、組織、決策等方式而形成的復合體制,相對於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混合經濟制度以市場調節為基本手段,當市場失靈時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優勢:1.混合經濟制度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因為它保留了市場經濟在優化資源配置,調高生產效率的作用。2.政府通過參與經濟調控,有利於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如壟斷、外部效應,促進社會公平。3.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調節,促進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的提高,消除經濟周期。
劣勢:1.混合經濟制度下也會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據以表現為a:不完全競爭如壟斷、寡頭可存在,導致較高的價格和較低的產量b:外部效應可存在是私人活動水平與社會所需求的最優水平不一致c:生產要素決定的要素價格不一定產生公平的收入分配,從而產生不公平現象d: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降低了經濟主體的效用和利潤。2.混合經濟制度下會存在政府失靈的問題a: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會降低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b:政府壟斷會促進社會的不公平c:政府過度控制經濟資源容易滋生「錄租」行為,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