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學中什麼是理性人假設
「理性人」假設是指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智的,
既不會感情用事,
也不會盲版從,
而是精於判斷和計算,
其行為是權理性的。在經濟活動中,
主體所追求的惟一目標是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優化。如消費者追求的滿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產者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理性人」假設實際是對亞當·斯密「經濟人」假設的延續。
② 經濟學三個重要的假設前提條件是什麼
經濟學有三個基本前提假設:
第一個基本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又稱經內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容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
第二個基本前提假設是信息完全假設,價格機制是傳遞供求信息的經濟機制,信息完全假設具體體現在自由波動的價格上,最大化原則加上完全競爭假設才能推導出信息完全假設。
第三個基本前提假設是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圍繞著對這三個基本前提假設的反思而展開。
③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
一、宏觀經濟學基本假設不同學派基本假設是不同的。
現在主要兩大流派是新古典綜合學派和新凱恩斯學派。
新古典理論的基本假設:
(1)個體利益最大化,即宏觀經濟學要具有微觀基礎。
(2)理性預期,簡單說就是人們能夠預期到將來的經濟變化,不會產生系統性錯誤。
(3)市場出清,即價格和工資可以迅速變化。這一假設是造成新古典理論和新凱恩斯理論結論不同的最大原因。
(4)自然率假說,主要指自然失業率。
新凱恩斯主義的主要假設只有在市場出清上不同,這一學派認為市場不出請,因為工資和價格不能立刻變化,工資和價格粘性的解釋有長期合同論和菜單成本論。
即人們簽的是長期合同,工資在合同期內不會隨市場需求隨時變化,這不現實。菜單成本指變動產品價格是要花成本的,例如通知顧客價格變化了,要重新列印價格表等,因此價格不會隨著商品需求隨時變化。
二、微觀經濟學基本假設
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論證都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之上的,即完全理性、完全競爭、完全信息。而這三大假設都與事實難以相符。
首先,完全理性不可能。對於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兩大行為主體:居民戶和廠商,雖然他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追求自身最大化的效用和利潤,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他們的理性都只是有限的。居民戶在日常的消費活動中難以實現效用的最大化;廠商也不可能把生產活動總是安排在利潤最大化點上進行。其次,完全競爭不現實。西方經濟學對完全競爭具有嚴格的限定,包括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質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條件如此之苛刻,以致很多西方經濟學家也坦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真正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再次,完全信息不成立。完全信息假設在微觀經濟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麼市場價格機制才會是有效的,資源就能實現最優配置。但是,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往往卻是不完全、不對稱的。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經濟學家們預言,價格機制的作用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結局,市場就會是無效率的。可見,假設不同,結論就完全不同了。西方經濟學精緻的理論大廈卻是建立在這樣一些脆弱的假設基礎之上,它的科學性自然就會遭到嚴重的損害。以上供參考。
④ 在經濟學理論中,假設和假說有什麼區別
假設一般抄是某個理論的不可能存在的襲條件
假說是對一些現象提出的可以被接受的說明。
假設,指如果;憑空構想;科學家提出解釋事象的主張而尚未證明的,稱為「假設」。
假說即指按照預先設定,對某種現象進行的解釋,即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對所研究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提出的推測和說明,而且數據經過詳細的分類、歸納與分析,得到一個暫時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釋。任何一種科學理論在未得到實驗確證之前表現為假設學說或假說。
⑤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什麼
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論證都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假設條件之上的,即完全理性內、完全容競爭、完全信息。而這三大假設都與事實難以相符。
⑥ 西方經濟學的兩個基本假設是什麼
1、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條件(經濟人)。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取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2、完全信息假定: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具有完全的信息。
以上兩個假設條件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條件。西方經濟學者承認,上述兩個假設條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實,它們是為了理論分析的方便而設立的。
補充說明:市場出清假設,它與前兩個基本前提假設具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是前兩者的邏輯推論。
(6)經濟學中的假設指的是擴展閱讀:
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動態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微觀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2、宏觀經濟學: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⑦ 微觀經濟學中除了經濟人的假設還有什麼關於人的假設
1
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又被稱為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
經濟人被視為經濟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設為利己的。即在一切經濟生活中的行為都是合乎所謂的理性的,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得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
2
完全信息的假設條件
這一假設的條件主要含義是指市場上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或經濟變數)具有完全信息
參考資料:
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
⑧ 經濟學中ELG假設是什麼假設
出口導向經濟增長(Exported Led Growth,ELG)假設,即國家經濟發展以出口為導向,著重於利用國外資源與開拓國際市場,以生產出口產品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長來帶動一國經濟增長的戰略模式。出口導向經濟增長一直被古典學派譽為最理智的、最有效的發展戰略,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特區、新加坡、韓國和中國台灣的發展就是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