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觀經濟學簡答題通貨膨脹有哪些分類
通貨膨脹是個復雜的經濟現象,其成因也多種多樣。(1)直接原因。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2)深層原因。①需求拉上。即由於經濟運行中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既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而引發通貨膨脹。在我國,財政赤字、信用膨脹、投資需求膨脹和消費需求膨脹常常會導致我國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出現。我國1979年至1980年的通貨膨脹的成因即是由財政赤字而導致的需求拉上。②成本推動。即由於提高工資或市場壟斷力量提高生產要素價格致使生產成本增加而引發通貨膨脹。其中,由於提高工資而引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工資推動,由於生產要素價格壟斷而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利潤推動。③結構失調。即由於一國的部門結構、產業結構等國民經濟結構失調而引發通貨膨脹。我國由於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調問題,因而結構失調型通貨膨脹在我國也時有發生。④供給不足。即在社會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相對不足而引起通貨膨脹。「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發生的隱蔽型通貨膨脹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供給嚴重匱乏而致。⑤預期不當。即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不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走勢過於悲觀)而引起更嚴重的通貨膨脹。⑥體制因素。由於體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貨膨脹。以上是通貨膨脹的幾種主要成因。應該注意的是,對於某一次具體的通貨膨脹,其成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的,因此需要綜合全面的分析。
② 宏觀經濟學通貨膨脹問題
①通抄貨膨脹:
是指
在一個經濟社會中,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出現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一定要是大部分商品勞務全面且持續地出現物價上漲才算通貨膨脹)
②通貨膨脹的成本有:
1、皮鞋成本;2、菜單成本;3、相對價格變動性提高;4、非指數化稅率引起負擔不合意;5、計價單位的改變引起的不便;6、美元債務相關的財富任意再分配。
③短期內二者關系:
根據菲利普斯曲線,短期內,預期通貨膨脹率保持不變時,
π=π^e
-
a(u-u*)
通俗的說就是
通貨膨脹率增加,失業率減少,即通貨膨脹和失業存在「替代關系」(負相關)
④長期內二者關系:
但在長期中,通貨膨脹與失業無關。
③ 宏觀經濟學,請盡量簡要回答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滯脹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區別比較
1、含義和本質不同: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2、表現不同: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
4、危害性不同: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與通縮的聯系
1、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會使價格信號失真,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而滯漲是結合了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兩者的不良影響。
停滯性通貨膨脹,簡稱滯脹或停滯性通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3)宏觀經濟學通貨膨脹ppt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起因
紙幣是國家或地區強制發行並使用的,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刺激經濟增長(如2008年四萬億刺激計劃),或平衡匯率(例如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等原因增發貨幣。
通脹可能會造成社會財富轉移到富人階層,但一般情況下的通貨膨脹都是國家為了有效影響宏觀經濟運行而採取措施無法避免的後果。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溫和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通貨膨脹是個復雜的經濟現象,其成因也多種多樣。
直接原因。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④ 宏觀經濟學問題 (貨幣與通貨膨脹問題)
流通速度不變,交易需求增加,應增發貨幣,計算時不能用cpi吧,應該是GDP平減指數吧
⑤ 通貨膨脹的原因 宏觀經濟學
在經濟學上,通貨膨脹意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貶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成因:
(一)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過渡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即"太多的貨幣追逐大小的貨物",按照凱恩斯的解釋,如果總需求上升到大於總供給的地步,過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總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的具體原因
(二)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成本或供給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貨膨脹,即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又稱為供給型通貨膨脹,是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大致有:工資過渡上漲;利潤過渡增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⑴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 工資推動通貨膨脹是工資過渡上漲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工資是生產成本的主要部門。工資上漲使得生產成本增長,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廠商願意並且能夠供給的數量減少,從而使得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上,工資率完全由勞動的供求均衡所決定,但是在現實經濟中,勞動市場往往是不完全的,強大的工會組織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資過渡增加,如果工資增加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則提高工資就會導致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一般價格總水平上漲,而且這種通脹一旦開始,還會引起"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工資物價互相推動,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工資的上升往往從個別部門開始,最後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⑵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 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是指廠商為謀求更大的利潤導致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一樣,具有市場支配力的壟斷和寡頭廠商也可以通過提高產量的價格而獲得更高的利潤,與完全競爭市場相比,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可以減少生產數量而提高價格,以便獲得更多的利潤,為此,廠商都試圖成為壟斷者。結果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 一般認為,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比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要弱。原因在於,廠商由於面臨著市場需求的制約,提高價格會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潤的限制,而工會推進貨幣工資上漲則是越多越好。 ⑶進口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那麼,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其形成的過程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是一樣的,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石油價格急劇上漲,而以進口石油為原料的西方國家的生產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 在實際中,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因各種原因同時推進的價格水平上漲,就是供求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 假設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渡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又成為工資上漲的理由,工資上漲又形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四)預期和通貨膨脹慣性 在實際中,一旦形成通貨膨脹,便會持續一般時期,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通貨膨脹慣性,對通貨膨脹慣性的一種解釋是人們會對通貨膨脹作出的相應預期。 預期是人們對未來經濟變數作出一種估計,預期往往會根據過去的通貨膨脹的經驗和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作出對未來通貨膨脹走勢的判斷和估計,從而形成對通脹的預期。 預期對人們經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具有慣性,如人們預期的通脹率為10%,在訂立有關合同時,廠商會要求價格上漲10%,而工人與廠商簽訂合同中也會要求增加10%的工資,這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單位產品的成本會增加10%,從而通貨膨脹率按10%持續下去,必須然形成通貨膨脹慣性。
⑥ 宏觀經濟學考題:簡述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
1、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過度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按照美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解釋,如果總需求上升到大於總供給的地步,此時,由於勞動和設備已經充分利用,因而要使產量再增加已經不可能,過度的需求就可以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2、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也叫供給型通貨膨脹,是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大致有:工資過渡上漲;利潤過渡增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動的通貨膨脹。事實上,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不可能是單純或單一的某種因素,各種因素同時推進的價格水平上漲,就是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動的通貨膨脹。
我們可以假設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度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又成為工資上漲的理由,工資上漲又形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4、預期和通貨膨脹慣性。在實際中,一旦形成通貨膨脹,便會持續一段時期,這種現象被稱做通貨膨脹慣性,對通貨膨脹慣性的一種解釋是人們會對通貨膨脹做出的相應預期。
(6)宏觀經濟學通貨膨脹ppt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的分類:
1、低通貨膨脹
低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的特點是,價格上漲緩慢且可以預測。可以將其定義為年通貨膨脹率為1位數的通貨膨脹。此時的物價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人們對貨幣比較信任。
2、急劇通貨膨脹
當總價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數或3位數的比率上漲時,即產生了這種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局面一旦形成並穩固下來,便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扭曲。
3、惡性通貨膨脹
最惡性的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貨幣幾乎無固定價值,物價時刻在增長,其災難性的影響使市場經濟變得一無是處。
⑦ 求曼昆宏觀經濟學的PPT中文版
曼昆經濟學原理 宏 觀經濟學(第五版-中文)PPT已發至您的郵箱,請查收。
⑧ 宏觀經濟學~ 分析中國通貨膨脹
產業結構的問題,之前為了保持GDP的增長,不停地建設基礎設施,比如鐵路,高鐵,政版府投資太多。拉動權了總需求,使AD曲線右移,企業試圖為了僱傭更多的勞動力而提高實際工資率,推動了總成本的上升,導致價格也上升,但上升的價格幅度大於實際工資上升的價格幅度。導致了通貨膨脹。所以,現在中國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減少政府投資,降低GDP增長幅度
1、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業 這是需求拉動型的通脹
2、成本拉動 比如原油鐵礦等國際價格上升 國內這些行業的價格上漲
3、國內投資過熱 大量流動性流向樓市股市 流動性過剩導致通脹壓力加大
4、國際貿易失衡 巨額順差的長期存在 外匯占款嚴重 RMB投放過多
5、RMB升值預期使得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國內
⑨ 宏觀經濟學第6版課後答案 通貨膨脹的成本有哪些
1.皮鞋成本:通貨膨脹時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浪費的資源。
2.菜單成本:通貨膨脹時改變價格的成本。
3.扭曲消費者決策,相對價格變動與資源配置失誤。
4.通貨膨脹引起的稅收扭曲:稅收未考慮實際利率的改變。
5.通貨膨脹侵蝕了計價單位的實際價值,造成混亂和不方便。
6.通貨膨脹使得財富任意再分配:預期利息不變,由於通脹使得實際利率改變了,貨幣價值也改變了。參考答案來源http://www.daanjia.com答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