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屬於實證經濟學的例子

屬於實證經濟學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1-02-12 03:27:14

『壹』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的例子有哪些

1、實證經濟學

例如,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能否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則是一個實證經濟學問題。

糧油漲價10%的問題,實證經濟學則首先要搞清楚漲價的前提條件,然後經過析論證,得出能否實現的結論,研究實現的途徑,並預測糧油漲價10%將會帶來的結果。

2、規范經濟學

窮人必須工作才能得到政府幫助嗎。應該提高失業率以確保通貨膨脹不會迅速上升嗎。美國應否因為微軟違反了反托拉斯法而將其拆分。由於這類問題涉及到倫理、價值而非事實本身,因此其答案也就無所謂正確或錯誤。它們只能靠政治辯論和決策來解決,而不能僅僅依靠經濟分析。

(1)屬於實證經濟學的例子擴展閱讀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可以歸納為四點:

1、是否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依據。這里的價值判斷,通俗地講就是對經濟事物是「好」還是「壞」的認定。如果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則為規范經濟學;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壞,僅僅是就事論事,那麼就是實證經濟學。「實證」,就是實例證明。

2、解決問題不同。如果解決的是「是什麼」問題,則是實證經濟學,反之,如果解決的是「應該是什麼」,則為規范經濟學。

3、是否具有客觀性。規范經濟學中的意見分歧主要集中於對不同行為的成本收益的價值判斷的差異上。正因為如此,其分析結果帶有較濃的主觀色彩;而實證經濟學是就事論事,所以分析結果是客觀的。

4、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二者並不是絕對排斥的。在現實經濟分析中,兩種方法是經常混合使用的。

『貳』 的判斷一個例子是屬於實證經濟學還是規范經濟學

(一)實證來經濟學自(positive economics)2、對事實的命題具有客觀性,即可以用經濟事實來檢驗(二)規范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規范分析則從一定的價值判斷出發,提出經濟行為的標准並研究怎樣才能符合這些標准。它力求回答應該是什麼(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即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不作另外的選擇?它涉及到是非善惡、應該與否、合理與否的問題。由於人們的立場觀念、倫理道德標准不同,對於同一事物,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規范經濟學不具有客觀性。有些經濟學家比較重視規范研究,例如加爾布雷思《經濟學與公共目標》等著作中,就把一定的價值判斷作為經濟分析的標准。認為經濟分析和經濟政策的標準是為了人或人的幸福,而經濟政策往往忽視了這個標准,結果造成「富裕中的貧困」等不合理的現象。

『叄』 你好,請教下如何很快的判斷一個例子是屬於實證經濟學還是規范經濟學呢謝謝

判斷是實來證經濟學還是規范經源濟學主要是看是否有價值判斷標准,實證經濟學主要是用來回答是為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而規范經濟學進一步回答的是應該是什麼的問題,也就是有一定的價值判斷標准。比如說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方式,這是實證經濟學,而福利經濟學則是資源怎麼樣配置才能達到最高的福利,這就是規范經濟學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伽布AND米

『肆』 下面哪一項屬於實證經濟學的觀點

實證經抄濟學:著重考慮經濟效襲果;規范經濟學:主要著眼於社會規范、道德等方面。所謂價值判斷是指對經濟事物社會價值的判斷,即對某一經濟事物是好還是壞的判斷。其次,實證經濟學企圖超脫和排斥一切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規范經濟學則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是以某些標准作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的標准,樹立經濟理論的前提,的問題。而規范經濟學則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是以某些標准作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的標准,因此它要回答的是「第四,實證經濟學的內容具有客觀性,即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所得的結論可以根據事實來進行檢驗。規范經濟學則沒有客觀性,它所得的結論要受到不同價值觀的影響,處於不同階級地位,具有不同價值判

『伍』 實證經濟學的關系

與規范經濟學的關系
所謂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兩個重要分支,是學術界對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對經濟學的一種劃分。追溯西方經濟哲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這種劃分並不是一個新的論調,只是在中國的影響范圍的擴大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是規范經濟學,而現在佔主流地位的是實證經濟學。兩者在中國的爭論還沒有達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二者之間的區別應趨從於西方哲學關於對感性認識論和理性認識論的爭辯。
一、可以說從西方哲學的構建之初就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重看法:
1、感性認識論者認為只有歷史歸納法才是研究社會科學的唯一有效路徑,他們這一觀點是建立在對理性認識論者的關於科學理性可以解決人類發展中的一切難題的批判之上;
2、經驗主義者認為科學研究只能從人類的認識經驗中尋找答案,所謂的事實後面的本質問題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憑借人類有限的認識能力也不能為人類所了解和利用,人類只能認識經驗以內的東西,至於超出經驗的東西不屬於社會科學研究的范圍,而應該交給哲學家去研究。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論,感性認識論者只相信經驗的東西,強烈反對用邏輯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問題。
3、與此相反,理性主義者對人類的認識能力推崇備至,認為人類可以憑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邏輯推理能力來解決現實中的任何問題,可以發現社會科學領域的任何規律性的東西,不斷強調人類要剝去感性認識虛假的外衣,用理性來審視一切,用理性來重估一切價值判斷,這一認識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學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他們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學一樣能夠在實驗室裡面模仿現實世界,進而建立模型來進行模擬,而只有憑借科學家的理性思維通過建立一整套嚴密的邏輯規則,運用數學的方法建構起一個個嚴謹的數學模型,從而把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可以直觀的認識的問題,或採用局部均衡或採用整體均衡的方法進行求解。理性主義者只相信經過人類的理性加工過的東西,不相信感性的東西,從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二、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正是基於哲學上兩種不同的認識論從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歷史學派,前者反對後者把經濟學的研究建立在幾個簡單的不合現實的基本假設之上,認識他們脫離了人類的實踐活動,這種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規范經濟學的理論硬核,給與了致命一擊,他們還反對邏輯推演的方法,強調歷史歸納法的絕對地位。 而後者反對前者只注重經驗的東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內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質,他們說歸納的東西只能說明過去的事實,而不能對未來做出預測和幫助。不能從紛繁叢雜的事物中抓住影響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他們強調人類理性認識的絕對地位。
另外二者在進行理論構架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和理論結構也有很大不同,這些都是次要的問題。
對二者聯系的討論應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之上,實證的分析方法是獲得資料的有效手段,使人類獲得真理性認識的起點,但還需要人類對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捨,從中提升出對研究有用的東西,並充分發揮人類的認識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質,從而形成真理性的認識,用來指導實踐。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都曾做做這方面的嘗試,試圖把二者聯系起來,如威廉·配第,馬克思,亞當·斯密,凱恩斯等都做出來很大貢獻。
三、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可以歸納為四點:
1、是否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依據。這里的「價值判斷」,通俗地講就是對經濟事物是「好」還是「壞」的認定。如果經濟理論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則為規范經濟學;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壞,僅僅是就事論事,那麼就是實證經濟學。「實證」,就是實例證明。
2、解決問題不同。如果解決的是「是什麼」問題,則是實證經濟學,反之,如果解決的是「應該是什麼」,則為規范經濟學。
3、是否具有客觀性。規范經濟學中的意見分歧主要集中於對不同行為的成本收益的價值判斷的差異上。正因為如此,其分析結果帶有較濃的主觀色彩;而實證經濟學是就事論事,所以分析結果是客觀的。
4、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二者並不是絕對排斥的。在現實經濟分析中,兩種方法是經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對通貨膨脹這一經濟熱點,就常常兩種分析都會使用。分析通貨膨脹的後果,一般屬於規范分析;討論採用何種措施反通貨膨脹,亦是規范經濟學的范圍;一旦方法選定,具體的政策設計則屬於實證經濟學。

『陸』 什麼是實證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中按研究內容和分析方法與規范經濟學相對應的一個分支。是指描述、解釋、預測經濟行為的經濟理論部分,因此又稱為描述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種重要運用方式。從原則上說,實證經濟學是獨立於任何特殊的倫理觀念的,不涉及價值判斷,旨在回答「是什麼」、「能不能做到」之類的實證問題。它的任務是提供一種一般化的理論體系,用來對有關環境變化對人類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做出正確的預測。對這種理論的解釋力,可以通過它所取得的預測與實際情況相對照的精確度、一致性等指標來加以考察。
介紹人們在研究經濟學時,會有兩種態度和方法,若只考察經濟現象是什麼,為何會如此,其發展趨勢如何,至於經濟現象好與否,該不該如此,則不作出評價,這種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稱為實證經濟學。 弗里德曼
實證經濟學撇開或迴避一切價值判斷(即判斷某一經濟事物是好是壞,對社會有無價值),在作出與經濟行為有關的假定前提後,研究現實經濟事物運行的規律,並分析和預測這些規律下人們經濟行為的後果。它力求說明「是什麼」的問題,或回答如果作出某種選擇,將會帶來什麼後果的問題,而不回答是否應該做出某種選擇的問題。研究的內容具有客觀實在性。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內維爾·凱恩斯(凱恩斯的父親老凱恩斯(John Neville Keynes, 1852--1949, 英國邏輯學家和經濟學家)於1891年最早以「是否以價值判斷」為標志將經濟學劃分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直至20世紀40年代才真正使用。經濟學實證化的突出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薩伊和英國的西尼耳。主要著作有弗里德曼的《實證經濟學論文集》(1953)等。

『柒』 屬於實證經濟學的說法是

C
經濟學研究分為規范經濟學和實證經濟學.
其中規范經濟學指「應該是怎樣怎樣的」
實證經濟學指「實際上是怎樣怎樣的」
AB都是規范的說法,是帶有主觀色彩的評判,只有C是實證的說法.

『捌』 簡述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概念,並舉出實際經濟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它們之間的區別。

(一)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 2、對事實的命題具有客觀性,即可以用經濟事實來檢驗 (二)規范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 規范分析則從一定的價值判斷出發,提出經濟行為的標准並研究怎樣才能符合這些標准。它力求回答應該是什麼(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即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不作另外的選擇?它涉及到是非善惡、應該與否、合理與否的問題。由於人們的立場觀念、倫理道德標准不同,對於同一事物,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規范經濟學不具有客觀性。有些經濟學家比較重視規范研究,例如加爾布雷思《經濟學與公共目標》等著作中,就把一定的價值判斷作為經濟分析的標准。認為經濟分析和經濟政策的標準是為了人或人的幸福,而經濟政策往往忽視了這個標准,結果造成「富裕中的貧困」等不合理的現象。

『玖』 以下說法哪些屬於「實證經濟學」哪些屬於「規范經濟學」

都是屬於規范經濟學的研究范圍。
規范經濟學研究「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主要是定性分析
實證經濟學研究「是多少」或「應該是多少」,主要是定量分析
以上五個選項都沒有涉及量的問題,SO……

閱讀全文

與屬於實證經濟學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