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名詞解釋
1、經濟利潤就是會計利潤減去機會成本,而機會成本就是你的時間等隱性投入會造成的可內靠收入。
2、正常利潤容(Normal profit)是指企業主如果把資源用於其它相同風險的事業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屬於機會成本性質。
3、洛倫茲曲線是在一個經濟體內,以「最貧窮的人口計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對應各個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點組成的曲線。用來看財富分配情況。
4、基尼系數是在洛倫茲曲線圖中,平均線和洛倫茲曲線所圍成圖形面積除以平均線以下全部面積的比值,這個比值一般反映了財富分配的差異程度。
5、准租金是指對供給暫時不變的投入品的支付。比如說固定資產出租產生的利潤不能通過實際的出租來獲取,那麼這些可能產生的租金利潤就相當於你支付的准租金。准租金為固定總成本與經濟利潤之和。
6、經濟租金一般是指對一種生產要素的支付相對該要素的保留價格的超出部分。經濟租金等於要素收入與其機會成本之差。
㈡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 講義」
我也要啊!!!!
有的話發到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了啊
㈢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高鴻業主編
三大來法寶:存款准備源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存款准備金率上升,貨幣供給量下降,呈反方向變動公開市場是央行通過買賣市場上的有價證券來調控,通常情況下,央行買入有價證券,就增加了貨幣流通數量;如果需要減少貨幣流通數量,就要賣出有價證券,以回籠資金。再貼現,再貼現率上升,貨幣供給量下降,呈反方向變動
㈣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
沈陽也有賣啊,不知道你有沒有遼大啊,沈師的同學,借來用就行了,還有,那是兩本書,分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我正在看,呵呵~~比較難
㈤ 求 高鴻業版 西方經濟學 名詞解釋匯編
北鼻,我給你找到了!
篇幅太長放不開!所以帖出來地址你自己搞吧!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4.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5.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6.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7.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8.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9.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200.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201.shtml
㈥ 急求。。。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
已經發到你QQ郵箱了,請注意查收。
《微觀經濟學》(高鴻業第四版)第二章練習題參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d=50-5P,供給函數為Qs=-10+5p。
(1) 求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 ,並作出幾何圖形。
(2) 假定供給函數不變,由於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數變為Qd=60-5P。求出相應的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出幾何圖形。
(3) 假定需求函數不變,由於生產技術水平提高,使供給函數變為Qs=-5+5p。求出相應的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出幾何圖形。
(4) 利用(1)(2)(3),說明靜態分析和比較靜態分析的聯系和區別。
(5) 利用(1)(2)(3),說明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
解答:(1)將需求函數 = 50-5P和供給函數 =-10+5P代入均衡條件 =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價格Pe =6代入需求函數 =50-5p ,得:
Qe=50-5
或者,以均衡價格 Pe =6 代入供給函數 =-10+5P ,得:
Qe=-10+5
所以,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Pe =6 , Qe=20 ...如圖1-1所示.
(2) 將由於消費者收入提高而產生的需求函
數=60-5p和原供給函數=-10+5P, 代入均衡條件= ,有:
60-5P=-10=5P
得
以均衡價格 代入=60-5p ,得
Qe=60-5
或者,以均衡價格代入=-10+5P, 得
Qe=-10+5
所以,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 (3) 將原需求函數=50-5p 和由於技術水平提高而產生的
供給函數Qs=-5+5p ,代入均衡條件=,有:
50-5P=-5+5P
得
以均衡價格代入=50-5p ,得
或者,以均衡價格代入=-5+5P ,得
所以,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如圖1-3所示.
(4)所謂靜態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條件下某一經濟事物在經濟變數的相互作用下所實現的均衡狀態及其特徵.也可以說,靜態分析是在一個經濟模型中根據所給的外生變數來求內生變數的一種分析方法.以(1)為例,在圖1-1中,均衡點E就是一個體現了靜態分析特徵的點.它是在給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個均衡點.在此,給定的供求力量分別用給定的供給函數 =-10+5P和需求函數=50-5p表示,均衡點E具有的特徵是:均衡價格且當時,有==;同時,均衡數量 ,切當時,有.也可以這樣來理解靜態分析:在外生變數包括需求函數的參數(50,-5)以及供給函數中的參數(-10,5)給定的條件下,求出的內生變數分別為, 依此類推,以上所描素的關於靜態分析的基本要點,在(2)及其圖1-2和(3)及其圖1-3中的每一個單獨的均衡點都得到了體現.
而所謂的比較靜態分析是考察當所有的條件發生變化時,原有的均衡狀態會發生什麼變化,並分析比較新舊均衡狀態.也可以說,比較靜態分析是考察在一個經濟模型中外生變數變化時對內生變數的影響,並分析比較由不同數值的外生變數所決定的內生變數的不同數值,以(2)為例加以說明.在圖1-2中,由均衡點 變動到均衡點 ,就是一種比較靜態分析.它表示當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數發生變化時對均衡點的影響.很清楚,比較新.舊兩個均衡點 和 可以看到:由於需求增加由20增加為25.也可以這樣理解比較靜態分析:在供給函數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於需求函數中的外生變數發生變化,即其中一個參數值由50增加為60,從而使得內生變數的數值發生變化,其結果為,均衡價格由原來的6上升為7,同時,均衡數量由原來的20增加為25.
類似的,利用(3)及其圖1-3也可以說明比較靜態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5)由(1)和(2)可見,當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導致需求增加,即表現為需求曲線右移時,均衡價格提高了,均衡數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見,當技術水平提高導致供給增加,即表現為供給曲線右移時,均衡價格下降了,均衡數量增加了.
總之,一般地有,需求與均衡價格成同方向變動,與均衡數量成同方向變動;供給與均衡價格成反方向變動,與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數Qd=500-100P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價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
(1)求出價格2元和4元之間的需求的價格弧彈性。
(2)根據給出的需求函數,求P=2是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
(3)根據該需求函數或需求表作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2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它與(2)的結果相同嗎?
解(1)根據中點公式 ,有:
(2) 由於當P=2時,,所以,有:
(3)根據圖1-4在a點即,P=2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為:
或者
顯然,在此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2時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和(2)中根據定義公式求出結果是相同的,都是 。
3 假定下表是供給函數Qs=-2+2P 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的供給表。
某商品的供給表
價格(元)
2
3
4
5
6
供給量
2
4
6
8
10
(1) 求出價格3元和5元之間的供給的價格弧彈性。
(2) 根據給出的供給函數,求P=3時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
(3) 根據該供給函數或供給表作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3時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它與(2)的結果相同嗎?
解(1) 根據中點公式,有:
(2) 由於當P=3時,,所以
(3) 根據圖1-5,在a點即P=3時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為:
顯然,在此利用幾何方法求出的P=3時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系數和(2)中根據定義公式求出的結果是相同的,都是Es=1.5
4圖1-6中有三條線性的需求曲線AB、AC、AD。
(1)比較a、b、c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
(2)比較 a、f、e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
解 (1) 根據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幾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別處於不同的線性需求曲線上的a、b、e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於,在這三點上,都有:
(2)根據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幾何方法,同樣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別處於三條線性需求曲線上的a.e.f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是不相等的,且有 <<其理由在於: 在a點有,
在 f點有,
在 e點有,
在以上三式中, 由於GB<GC<GD
所以 <<
5 假定某消費者關於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Q與收入M之間的函數關系為M=100Q2。求:當收入M=6400時的需求的收入點彈性。
解:由以知條件M=100 Q2 可得Q=
於是,有:
㈦ 求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六版」名詞解釋匯總
我貌似有期末復習資料,回寢室,拍下來發給你,應該有名詞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