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經濟學 消費型增值稅
西經中只考慮來政府對企業自徵收的稅,而間接稅實際上是轉嫁給第三方了,即消費者。間接稅(IndirectTax)——「直接稅」的對稱,政府稅收的其中一個分類,是指納稅義務人不是稅收的實際負擔人,納稅義務人能夠用提高價格或提高收費標准等方法把稅收負擔轉嫁給別人的稅種。一般關稅、消費稅、銷售稅、貨物稅、營業稅、增值稅等稅種為間接稅
⑵ 政府經濟學和公共經濟學的區別
沒區別。非要說有區別的話,如果大學這兩門課是分開開設的,版則公公經繼續偏理論分析權,政府經濟學偏向現實描述。
1.公共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2.經濟效率(也就是以完全競爭市場和盒裝圖為代表那堆)
3.市場失靈(公共品,外部性,自然壟斷,信息不對稱等)
4.公共選擇,也叫政府失靈(投票悖論,尋租等)
5.成本-收益分析
6.基本稅種(所得稅,增值稅)
7.稅收原則,稅負轉嫁,稅收的經濟影響等
基本上本科的公共經濟學都會涉及如上內容。
⑶ 政府經濟學名詞解釋地方稅
地方稅,中央稅的對稱。由一國地方政府徵收、管理和支配的一類稅收。是依據稅收的徵收管理權及收入支配權進行的分類。地方稅即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
地方稅包括下列稅種:
1、繳交營業稅的地方企業所得稅(不含上述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
2、個人所得稅,
3、城鎮土地使用稅,
4、資源稅,
5、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含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交納的部分),
6、房產稅,
7、車船稅,
8、印花稅,
9、屠宰稅,(2006年2月17日起廢止地方稅書籍)
10、農牧業稅,
11、對農業特產收入徵收的農業稅(簡稱農業特產稅),
12、耕地佔用稅,
13、契稅,
14、筵席稅,(已失效)
15、土地增值稅。
16.地方教育附加稅。
17.營業稅(不含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交納的營業稅)
地方稅的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和上級機關制定
的各項稅收制度和辦法,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有關地方稅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
2、地方稅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3、組織實施地方稅徵收管理;編報地方稅年度計劃;對稅收法律法規進行過程中的一般性問題進行解釋;在規定的范圍內,組織辦理地方稅收減免報批等具體事項。
4、負責系統稅務信息化工作的規劃和實施。
5、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負責稅務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
6、負責系統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組織稅法宣傳和稅收理論研究。
7、承辦市地方稅務局和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⑷ 《政府經濟學》什麼是稅收制度其構成要素有哪些
1、稅收制度是國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確定的各種課稅辦法的總和,反映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是國家財政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各種稅收法令和徵收管理辦法的總稱。稅收制度的內容包括稅種的設計、各個稅種的具體內容,如征稅對象、納稅人、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違章處理等。
2、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是稅收制度的實體部分,即各個稅種的基本法規必須規 定的內容。 1)納稅人。也稱課稅主體,是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人主要說明國家向誰征稅或由誰納稅的問題。 2)課稅對象。課稅對象是課稅的標的物,說明對什麼課稅。課稅對象規定著 征稅的范圍,是確定稅種的主要標志。課稅對象是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 3)稅率。稅率是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來表示。稅率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國家征稅的數量和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因而它是稅收制度的中心 環節。 4)課稅環節。課稅環節是稅法中規定的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環節,它規定 了納稅行為在什麼階段發生,以及是單一環節課征還是多環節課征。 5)附加、加成和減免稅。納稅人負擔的輕重,主要是通過稅率的高低來調節 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附加、加成和減免稅等措施來調整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⑸ 微觀經濟學政府增加稅收問題求解
征稅前,由需求曲線Q=260-60P和供給曲線為Q=100+40P,得均衡價格P=1.6,均衡數量Q=164
征稅後,供給曲專線為Q=100+40(P-0.5),即Q=80+40P,與需求屬曲線Q=260-60P解得,均衡價格P『=1.8,均衡數量Q』=152
政府稅收收入=0.5×152=76
社會福利凈損失=0.5×(164-152)×1/2=3,即哈伯格三角的面積。
⑹ 政府經濟學屬什麼范疇
這個如果從上層建築和這個經濟基礎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政治經濟學應該屬於上層建築吧?雖然我不是太懂,但是我只能這樣劃分了,這個還是我集中的唯一的印象
⑺ 如何理解稅收的概念 政府經濟學
近幾年來,我國許多城市計程車行業出現計程車司機上訪、大規模的停運、司機勞累猝死等事件,一時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行業。雖然各個地區和城市計程車行業事件的直接原因不盡雷同,但這些事件的不斷涌現暴露了行業內部矛盾尖銳,行業內各群體利益分配嚴重失衡的現狀。從而也引起了相關人士與社會大眾對一直以來政府對計程車行業的嚴格規制措施產生了質疑。本文從經濟學和法學角度分析此行業政府規制措施的現狀和引起的問題,並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希望尋找出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失效的內在原因,對這一行業的政府規制措施的改進和完善提出建議。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關於政府規制方面的理論,本文是從經濟學和法學兩個學科來闡述,希望藉此對政府規制的理解更加立體和透徹。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計程車行業進行政府規制的原因,隨後分四個階段介紹了30年來我國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演變歷程。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我國當前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文章沒有結合具體的城市進行樣本分析,因為主要是各個城市出現的問題有共性,只是突出性和嚴重性不同而已。隨之本文運用經濟學和法學理論分析了現行主要三種規制手段的不合理性。第三部分通過對西歐(瑞典和英國)、日本、紐西蘭以及我國香港地區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方面的經驗介紹,終結出它們各自成功的共性,為我國此行業政府規制完善提供實踐上的參考。第四部分提出了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完善需要注意的問題,並針對現行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改善我國計程車行業規制方式過度導致行業主體沖突嚴重的現狀。並希望我國計程車行業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能夠不斷提高,人民享受更好的計程車這一便利的出行服務。從我國計程車行業的政府規制問題也體現出了我國政府理念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距離服務型政府、公共政府、法治政府仍然有相當的路程和困難要去克服,在這一過程中,法律或者是法治起到中樞的作用,重視法治建設,是推進我國改革事業和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重要前提。去底下參考資料看看,
⑻ 政府經濟學-4_0022
單選
1、政府經濟的主體是(政府)。
2、政府經濟的依據是(社會公共權力)
3、政府經濟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4、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下產品的供給量和價格,與最優供給條件下的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是(供給量偏低,價格偏高)
5、外部正效應指的是(社會凈收益小於個人凈收益,產品產量偏低)
6、政府履行資源配置職能是使資源利用在(生產可能性曲線內移動)
7、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是(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8、下列商品中性質屬純私人物品的是(皮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費量上的區別是(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
10、在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會出現(免費搭車的問題)
11、在公共物品的供給分析中,個體是(價格調節者和產量接受者)
12、外部效應的產生是因為(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
13、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設是(交易成本為零或很低)
14、下列屬於科斯定理解決外部性辦法的是(征稅)
15、公共選擇理論的創立者是(布坎南)
16、公共選擇理論研究的對象是(政府決策)
17、對於一個公共產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種選擇,A、B、C三個人的偏好如下:對A而言----高>中>低,對於B而言-----低>高>中,對於C而言-----中>低>高。這三個人中偏好屬於多峰偏好的是(B)
18、政府支出規模一般呈現(增長)趨勢
19、下列描述中不屬於瓦格納對政府支出增長規律解釋的是(政府為應對急劇增加的支出,將被迫提高稅率或增設新稅種)
20、下列支出項目中適合用公共定價法的是(公路)
21、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評價政府支出項目時。所使用的貼現率一般是(大於一般貼現率)
22、公共投資與私人投資根本性的區別不包括(投資的監管方式不同)
23、政府在公共投資中的作用不包括(調節社會分配狀況)
24、政府的公共事業支出與公共投資支出相同點在於(都屬於購買性支出)
25、政府應承擔的科技支出范圍應限制在(政府財政負責基礎性理論研究)
26、政府對社會醫療支出的責任是(部分參與醫療支出的提供 )
27、下列描述中不屬於社會保障制度特徵的是(社會保障是一種精神保障)
28、當宏觀經濟處於蕭條時期社會保障對經濟起到(緩和需求不足 )的作用
29、社會保障與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處不包括(保障的功能)
30、現收現付式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的優點是(可避免物價上漲後基金貶值的危險)
31、目前我國企業虧損補貼處理的方式是( 收入退庫)
32、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會總價值中(剩餘產品價值)部分
33、當政府收入增長率低於物價上漲率時,政府收入(名義增長,實際減少)
34、下列部門中屬於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工業 )35、我國下列稅種中屬於中央稅的 是(消費稅)
36、我國現行企業所稅的稅率是(比例稅率)
37、國家稅收制度中不同稅種區別的主要標志是(稅目)
38、能較好地體現公平稅負的原則的稅率是(定額稅率)39、下列稅種屬於直接稅的是(增值稅)
40、下列稅種中屬於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增值稅)
41、下列商品中稅負較易轉嫁的是(供給彈性小、需求彈性小商品)
42、稅負轉嫁是納稅人的一種(主動)行為。
43、納稅期限是稅收(強制性)的重要體現。
44、按課稅對象的性質分類的話,增值稅屬於(流轉稅類)
45、下列事項中不屬於國有企業重大事項管理內容的是(國有企業核算)
46、國有資產收益的獲得是憑借(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47、國有資產收益的來源是(剩餘產品價值)
48、公共定價的對象是(准公共物品)
49、政府收取行政規費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國家有關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50、對具有擁擠成本或資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費,防止浪費的公共物品,可按(B和C均可)定價。
51、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等彩票發行的審批權集中在(國務院)
52、政府債務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屬機構以(債務人)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53、按照公債本位對公債進行分類,可以將公債劃分為(貨幣公債和實物公債)。
54、公債負擔率是指(當年公債余額/當年GDPD、當年公債還本付息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
55、改革開放後,我國與(1981)年恢復國內公債的發行。
56、隱性債務是指(沒有反映在政府預算帳面上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