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frm和cfa怎麼樣豆瓣
CFA證書了解,CFA怎麼樣:(是什麼查詢下網路)
CFA 在投資金融界被譽為「金領階層」,在美國以及歐洲是進入金融行業的入場券,全球的僱主和傳媒都將 CFA 特許資格認證視為卓越的專業標准。作為全球公認、用作衡量投資專業人士專業能力與道德操守的權威考評標准, CFA 考試對幫助全球金融業加快高素質專業人士的培養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那些取得CFA 特許資格的投資界精英,都經過了至少三年時間的嚴格學習,期間還通過了三個級別、每次為時六小時的考試,這些考試用國際商業通用的語言——英語進行,內容涉及證券分析、 企業財務、定量分析、經濟學、投資組合分析以及道德與職業操守等多方面。憑著如此廣泛的認同,CFA 特許資格認證持證人在國際職場上享有明顯的競爭優勢。CFA 特許資格認證持有人通常就職於投資公司、各類基金公司、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咨詢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面向金融客戶)、保險公司、期貨、信託、信用評級機構,或成為私人財富經理。
FRM證書了解,FRM怎麼樣,國際認可度:
1) 獲得僱主的高度認可
全球風險管理者和各大企業僱主將 FRM 頭銜作為衡量金融風險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誠信度的標准。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許多著名風險管理機構已把獲得 FRM 資格列為對其高級雇員的考核要求。
2) 獲得職業價值的充分提升 FRM 頭銜在成熟市場和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都被視為一種卓越、專業的品質象徵。
順利通過 FRM 考試並成為 FRM 持證人,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人生的成就,不僅能獲得僱主、風險管理者、同事以及整個風險管理行業的高度尊重,而且能充分發現自己的價值與潛能。
3) 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首肯
自 GARP 協會成立以來,FRM 不斷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認可,並紛紛開展了全面的學術合作。目前在全球有許多大學的碩士課程與 FRM 課程相結合。
4) 受到全球學員的推崇
由於 FRM 在國際風險管理界被高度認可,從而也深受廣大金融專業學員的推崇, 全球 FRM 考生逐年增加。自 2010 年,超過半數的 FRM 考生來自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區。FRM 考生和持證人來自全球超過 195 個國家和地區。
㈡ 經濟學入門必讀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推薦《一課經濟學》,亨利·黑茲利特著。
世楨讀過這本書,這本書不是教科書體例,而是分析具體案例,向讀者傳授一些極其重要的思維方式,如,分析經濟事務時,不應當僅僅著眼於單方面的效應,應當注意到那些隱含著的效應,這些效應對我們最終分析出的結果是有重大影響的。
說的更具體點,此書分析的不只是「具體案例」,而是我們生活中或是在學術界常常能見到的各類由凱恩斯學派等提出的各類謬論(比如著名的「破窗謬論」),通過批評他們的各種荒唐的邏輯,將正確的邏輯教給讀者。
值得注意的有(作者本人在序言中的說的):
書中極少引用統計數字,望讀者見諒。若討論關稅、價格調控、通貨膨脹,以
及對煤炭、橡膠、棉花等商品的進行管制所產生的影響,都需要用統計數字來作支
撐,勢必導致本書篇幅大增,超出預先的設想。作為一個新聞從業人士,我非常清
楚統計數字更新的頻率有多快。我建議那些對特定的經濟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去看
當時討論統計數字的新聞紀實。普通讀者一般都能用學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確解讀統
計數字。
總結,看過這本書不意味著你接受了奧地利學派的學說(雖然作者本人可算是當之無愧的奧派學者),事實上,奧地利學派那些重要的內容包括方法論並不會出現在這里,因此你也能在封面看到說弗里德曼推薦這本書,而弗里德曼屬於芝加哥學派——仍然屬於主流經濟學,看完它以後你仍有機會"無傷"逃離奧地利學派。
第二步、初涉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1.《Lessons for the Young Economist》
羅伯特·P·墨菲著,台灣譯本《年輕人的經濟課》譯者吳莉瑋(吳莉瑋),世楨讀的是這個版本,讀者也可以選擇大陸譯本(由程曄、周薇娜等編譯的《第一本經濟學》,而且另外可以下載到課後答案)。
此書體例倒是有點像曼昆《經濟學原理》,是一本正兒八經的教科書,主要分四部分,一、入門基礎,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三、社會主義:命令經濟,四、干預主義:混合經濟。
這本書講授了奧地利學派的基礎,如,經濟學研究的是真實的人,經濟學研究方法,奧地利學派建立於公理體繫上的理論體系(類似於幾何學),只有個體才有行為的觀點(主觀主義、個人主義的方法論),主觀偏好及其序數化,個體在消費與儲蓄間的選擇,價格的形成,企業家才能(台譯企業家精神)收入儲蓄與投資的關系……等等等等。這些是整個理論大廈的基礎的一部分,相關敘述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部分,而且將在此書將來的分析中以及所有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分析中用到,討論的也相對完整嚴密,是最需要認真閱讀的部分。
本書對社會主義進行了系統性抨擊,即第三部分,個人覺得,理解基本概念,把這部分的學習留到將來再說。社會主義經濟計算問題(而非我們想像中的道德和激勵問題)是社會主義必然失敗的核心原因,這個問題涉及米塞斯的貨幣理論(也就是說,要先理解資本主義下的生產,才能理解社會主義經濟計算問題),如何把序數的效用轉變為基數的價格體系、貨幣作為經濟計算的手段之類的問題,為什麼說哪怕中央計劃者即使掌握了全部關於可採取的技術手段、資源、消費者的偏好排序的信息,社會主義經濟計算仍舊不可能,這些不是那麼容易弄明白的。
1.jpg
——摘自羅斯巴德《經濟論辯集》
本書有對各路包括但不僅限於凱恩斯的干預主義的抨擊,即第四部分。
作為一本提供給初學者的、介紹奧地利學派大致框架的教科書,此書在第四部分的最後集中討論了奧地利經濟學的重要成果——主要由米塞斯和哈耶克做出貢獻的商業周期理論。限於篇幅這本書肯定沒有辦法完整敘述商業周期理論,邏輯不夠嚴密在所難免,許多重要理論沒有提及,不過如果你深入學習奧地利經濟學,肯定會遇到完整的與嚴密的商業周期理論。
順帶一說,供給曲線、需求曲線以及「曲線左移」、「交點」之類用語,這類說法對於奧地利學派,「不太恰當」,數形很直觀,但也容易掩蓋事情的本質,也許在一些簡單情形下無害,但學生決不能認為這些曲線的移動就是經濟現象的本質,更不能把這樣的思維方式帶入將來的學習中。教科書是為了說明簡便才用的這樣的圖像代替嚴謹可靠、反映真實世界的語言邏輯。
關於本書的特別說明:羅伯特墨菲承認本書第22章《ZF債務》有錯誤
(註:鏈接里豆瓣上的羅斯巴甸即本書譯者程曄)
㈢ 心理學和經濟學比較好的書有那些
向初學者推薦學心理學的書籍:
1、如果要想系統的學習心理學(教材):回普通心理學(最基礎的,也答是心理學入門書籍)、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個性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額、心理統計學、心理測量學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學有關知識推薦:人際關繫心理學(人民教育 鄭全全等著)、心理衛生(廣西教育 李丹著)、社會心理學(北京大學 侯玉波著)、個性心理學(北師大 高玉祥著)、認知心理學(遼寧大學 高玉祥著)、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北京大學 錢銘怡著)
3、想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興趣可以選擇:身體語言密碼(亞倫皮斯)、道德告誡(薩德)、圖騰與禁忌(弗洛伊德)、解開你人格的秘密(張同延、張涵詩)《一個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 比爾斯)靈魂的黑夜(托馬斯 摩爾)、《心理學與生活》。
㈣ 經濟學與金融學哪個比較好
先看個人興趣,再看你們學校這個專業的實力吧。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從經濟轉到金融或者從其他專業轉到金融,都是因為金融行業的高薪跟高就業率。
我大一的時候學的是一個文科專業,就是從此之後可以告別數學的那種。學來學去感覺很難受,因為當你習慣了用數學語言證明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是無法接受用滿篇胡說八道來證明一件事的。
本來高考的時候,報的是金融,被調劑到了這個專業。我對金融。。。還是有情感的。
所以我決定轉專業。
我們學校的轉專業政策是很人(bian)性(tai)的,按成績排名,前5%可以參加轉專業考試。轉專業考試的前20有轉專業資格,期末考試平均成績90+就可以轉走了。。。你以為就這些?我也以為就這些,關鍵是那個轉專業考試啊!我們是不學高數的,但是轉專業考試看的是高數,全校一百多人一塊兒參加考試,那酸爽,到現在都不敢想。結果我就不告訴你了。。
大二的時候要補課,補大一沒學過的專業課跟公共課(高數。。),基本沒有假期,沒有周末,要麼在考試要麼在上課。並且,你轉到新的院系之後,之前在學生會的工作,上黨課什麼的都沒有了。甚至,在新的院系,你可能再也拿不到國獎,拿不到省級三好學生。
但是那個時候很快樂,上的是喜歡的課,看的是喜歡的書。晚上從圖書館出來的時候,特別累,可是對一切都充滿了希望。(感謝我男朋友,一直沒有出現,讓我在那麼短的時間里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第一次啰嗦這么多。
只想說,專業不是你想轉,想轉就能轉。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你辛辛苦苦轉了專業,還要起早貪黑的補課考試,評優評先的時候可能永遠沒有你的名字。
甚至,你轉了專業還是和之前一樣痛苦。
如果你堅持要轉,那我就從專業方面講一丟丟自己的看法。經濟偏理論,金融偏實務。金融也確實容易找工作,但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投行那種東西,不是清北復交,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㈤ 經濟學與經濟史的關系
經濟學史和經濟史的關系是既相似而又有所區別。經濟學史和經濟史都是屬於歷史的研究。其研究的方法相同,但研究的對象不同。經濟學史以經濟理論之發展為主要對象,而經濟史則以經濟現象之事實或歷史為研究對象。經濟學史是理論和思想之史的研究,而經濟史則是說明事實的沿革。
經濟理論和思想是被一定社會的經濟條件所決定的,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反之,一定時代的生產關系,雖不是根本決定於經濟理論和思想,但亦受其影響,有時甚至會被其左右。所以經濟學史和經濟史的關系非常密切,就象地租的演變(經濟史)和地租理論的歷史(經濟學史)之間的區別與關聯那樣。
(5)經濟學與語言豆瓣擴展閱讀
經濟史描述再現人類社會的經濟歷史;分析解釋經濟活動的規律;
經濟史研究方法的特徵:以經驗歸納法與歷史分析法研究人類活動和歷史經濟發展。經濟史學綜合採用歷史的、統計的方法並應用經濟學理論分析歷史現象和組織制度。 研究課題包括商業史、財政金融史和社會歷史的交叉方面,例如人口史和勞動史。數量的(計量的)經濟史也指歷史計量學。
㈥ 經濟學入門必讀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如果是想對經濟學(不是「經濟」)有大概的了解,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踏踏實實研讀專業的教材。下面我就大概評論下這些年看過的一些教材吧。
1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結構、博弈論、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外部性、公共產品、非對稱信息)幾個部分。各教材基本都含有這幾部分,理論的爭議性不大,區別主要在於布局和分析深度上。
微觀經濟學可以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劃分依據比較簡單,就是根據對數學工具的應用程度。
初級微觀基本不涉及數學,至多會在附錄或注釋處附註簡單的一次微分和積分,更多的是用圖形,大量的文字敘述解釋,案例豐富,可讀性、趣味性較強。
中級微觀經濟學則會運用一些簡單的微積分的知識,尤其是最優化的廣泛運用,不會超過一般的高等數學教材范疇。
高級微觀經濟學大量運用數學分析工具,並且不局限於微積分學,往往大量運用向量,矩陣抽象地分析工具,最優化問題也不再局限於線性規劃。幾乎沒有什麼案例,課後題充斥著大量的證明推理題。相較於中級、初級微觀,不同的高微教材爭議較大。
1.1初級微觀經濟教材:
1.1.1 人大版《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人大版《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版)是國內使用最廣泛的經濟學入門教材,大部分的國內大學將它作為教材或參考書目,前幾年很多學校也將它作為考研的必須的參考書目。微觀部分體系完整,包含微觀經濟學的各個部分(第5版增加了博弈論的內容),全書敘述流暢,通俗易懂,非常適合作為建立經濟學直覺的入門教材。
1.1.2 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
也是國內比較流行的一本教材,大三時,翻過一下,內容如書名,全面囊括西方經濟學的知識點,但是簡明高鴻業微觀第五版部分是361頁,這本教材是338頁,包括宏、微觀、國經)。偏重主流經典理論,輕前沿新興理論,某些大的門類,在這里或許只是稍微提一提。
1.1.3. 曼昆 《經濟學原理》微觀部分
Mankiw老師是在學術上很有造詣,新凱恩斯主義的領軍人物。和他的哈佛同事兼學術對頭Barro相比,Mankiw是個出色的演講者和寫作者,他的「經濟學原理」課程是哈佛大學本科生選修的最火的一門課(沒有之一)。現在國內很多高校也開始在大一學年開設「經濟學原理」課程,使用的教材就是這本書。
建議直接讀英文版的。
1.2 中級微觀經濟學(難度由低到高)
1.2.1.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
國內很流行的一部中微教材,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厚(673頁),但是不要被它嚇到,這還算是一本比較easy的教材。由於在美國內是MBA教材,大量商業的案例占據了不小的篇幅,比如P&G,GE等。全書主要運用二維圖形闡明經濟原理,數學運用極淺,甚至只用差值(Δ),而不用微分,分析對象也僅限於良態曲線(嚴格凸(凹))。吐槽一下:我一直以為這是本初級微觀教材呢。
1.2.2 范里安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嚴重!推薦!
這部教材是中級微觀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是Harvard和UC Berkeley等名校的本科生教材,國內將它作為考研製定書目的也有北大CCER、人大、南開、央財CEMA、中山嶺南、廈大WISE等一系列學校,它包含了微觀經濟學的各大部分,內容易懂而深刻,相當關注技術細節問題,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但此書刻意避免大量應用數學公式,大部分數學推導放於附錄(附錄也是必須得看的)。本書也含有大量的經濟學案例,涉及政策、商業、互聯網各個領域,值得注意,范里安本人是Google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互聯網經濟學的鼻祖級人物,本書拍賣、壟斷行為、博弈論、信息技術和市場失靈等相關章節都有大量的互聯網方面的例子。
上面推薦的幾本教材基本上還是公眾理解意義上的「『經濟』學」,就是主要還是在講故事,說道理,而不是證公理,推公式,因此避免不了會啰里啰嗦。下面介紹的微觀教材將不會在習題中出現除計算題以外的類似簡答、名詞解釋和論述的試題。
1.2.3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
這本書最初是平新喬上世紀末在北大、清華經管類專業授課時講義。和前面的書相比,本書引入了較多的數學分析和公式推導,尤其在經典微觀理論部分(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及產業組織理論),不像前面幾本書的例子大多是具體數值例子,越來越多的是抽象希臘字母表示的例子。數學運用其實僅限於求微分,拉格朗日求條件最優等內容,但是看著堆砌的希臘字母的公式,還是很有快感的。每講後的習題不錯。
本書的缺點也是很多的,首先後面幾講「人情味」比較濃,講到20世紀經濟學的一些新發展時,平老師有時會有些激動,像一個小「粉絲」一樣花大篇幅對自己崇拜的經濟學大家不吝溢美之詞(尤其對Ramsey評價那節),這可能和這本是一本課堂講義有關吧。其次,這本書出版自2001年,裡面的材料有些陳舊,都是些國有企業改制、廠長負責制、下崗職工等「前熱點」。說好的,再版的,這一等就是13年呢。最後,印刷錯誤一籮筐。
還要推薦的這本書最後附的平新喬老師寫的兩篇「後記」,有志於學術的同學可以讀一下,感觸蠻深的。
1.2.4. 尼克爾森 《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
第一年考研時以這個為微觀復習教材的,之前只有高鴻業水平的我花了兩個月才看完。這本教材是革新我對經濟學認識的一本書:原來經濟學不是平面幾何學,而是微積分學。全書嘗試用數學工具分析每一個經濟原理,規范嚴謹地梳理了微觀經濟學的知識網路。本書的一個特色是引入和拓展了CES函數(不變替代彈性函數,柯布-道格拉斯函數是它的一個特殊形式)。本書每章後有10個左右的計算證明題,都挺經典的。
5、其他:中級微觀教材除了上面四本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流行教材,比如朱善利、周慧中、張元鵬等人的,就不一一介紹了。我的建議是,除非特殊目的(比如考研指定其他書目),以上幾本書就夠了。
1.3 高級微觀(難度由低到高)
這一部分我是沒有資格寫的,迄今,我沒有完整地通讀過一本高微教材,就我有限的了解,在這只能班門弄斧了。
1.3.1 蔣殿春《高級微觀經濟學》
蔣殿春是我本科學校的一個老師,孫冶方獎獲得者。這是國內同類書籍不多見的一本中高級微觀教材,我只翻了這本書的前四五章,大概就是生產者理論和消費者理論的內容,簡明扼要,體系完整。舉個例子,范里安現代觀點介紹斯拉茨基方程用了整整一章,這本書僅僅用了1頁左右就推導出來了。和前面書不同的是,本書將經濟學問題進一步抽象,大量運用集合和向量的概念表示。如果你對中級微觀理論非常熟悉了,讀一讀這本書,會加深你對經濟學的理解。
1.3.2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第3版)》
不要以為范里安只會上網,講故事,其實早在1977年(30歲),他就寫了這本經典教程的第一版,1992年出版了第三版,遺憾的是迄今沒有再更新過。但是這並不影響這本書的經典的地位。第二年考研,翻了翻前幾章,一個感受是它將很多初中微觀里直接假設是正確的結論,它非得費勁證明其合理性,咳咳!這證明了一個數學家的嚴謹性,還有就是就是這本書把經濟學由微積分過渡到了高等代數(線性代數),哈哈,玩笑啦。
1.3.3 馬斯-科萊爾、溫斯頓、格林《微觀經濟理論》
這就是被稱為MWG的「微觀經濟學『聖經』」的MWG,關於它有著很多傳說,據說,一章《一般均衡》夠一個人看幾周的了,看懂這本書,什麼AER,QJE上的文章基本就看得懂了。如果想要在學術上有所發展,這個書非常值得研讀的。
2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學核算、經濟周期理論、增長理論、經濟問題(失業、通貨膨脹、蕭條、國際貿易)及政策等。
不同層次的微觀經濟學區別在於深度不同,現代西方微觀經濟學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和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在阿·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的基礎上,提出一整套壟斷競爭理論以後逐步形成完整體系的,爭議的也是闡述的是否全面,推導的是否嚴謹。宏觀經濟學的分離是1936年凱恩斯發表的《通論》為基礎的,自其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著各種學派之爭,(新)凱恩斯學派和(新)古典學派對於同一種經濟現象及政策的原因和影響的解釋往往是相反的。另外還有貨幣主義、供給學派、公共選擇學派、(新)制度學派等存在也使宏觀經濟學沒有統一的分析範式。由於和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勢聯結緊密,被公眾質疑最多的也多是宏觀經濟學。難怪許小年說宏觀經濟學是偽科學。你認為呢?
2.1 初級宏觀經濟學
2.1.1.人大版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高鴻業版的宏觀部分全書以(新)凱恩斯主義的理論為分析範式,利用IS-LM模型和AS-AD模型分析經濟問題和作為政策依據。印象中後半部分,為了兼顧體系完整,增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鋪的太寬,不夠深入。總之,這是一本可以作為了解宏觀經濟學概貌的一部經典教材。
2.1.2. 曼昆 《經濟學原理》宏觀部分
2.2 中級宏觀經濟學
(新)凱恩斯學派
2.2.1.曼昆《宏觀經濟學》
重點推薦的一本書,前面說了Mankiw是新凱恩斯主義的領軍人物,這部《宏觀經濟學》也是被使用最廣泛的中級宏觀經濟學教材之一,這本書總體很簡單的,作者刻意不使用復雜的數學工具分析,語言生動流暢,案例豐富有趣。遵循長期(古典)、超長期(經濟增長)和短期(凱恩斯主義)的敘述順序,最後部分針對凱恩斯主義微觀經濟學基礎進行補充。但是可以看出Mankiw對新古典和RBC(實際經濟周期)學派的偏見。O(∩_∩)O~。
2.2.2.布蘭查德 《宏觀經濟學》
布蘭查德是一個旅美的法國經濟學家,這部宏觀經濟學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從腳注來看,高鴻業版的書有不少地方借鑒了這部教材,美中不足的是他推總供給曲線的方法有點非主流,不過也可以開拓思路。
2.2.3. 多恩布希 / 費希爾 / 斯塔茲《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豆瓣)
多恩布希提出的「超調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著名理論。此書採用凱恩斯IS-LM體系為框架,對各個流派評價及描述相當公平。缺點是這個版本的翻譯實在不敢恭維。
新古典學派
2.2.4.威廉森《宏觀經濟學》
作為新古典的入門教材,這本書要比巴羅更好。威廉森堅持古典二分法傳統,RBC體系建立的差不多了最後才引入貨幣,循序漸進。對理解新古典和新凱的爭議很有幫助。第11、12章,則是對兩個流派進行了很好的對比和總結,讀完之後發現新古典和新凱範式之間的區別遠沒有初看上去那麼大。
2.2.5.巴羅的各種版本的 《宏觀經濟學》
為什麼是「各種版本」,據考CCER的同學說,現代觀點和《宏觀經濟學》內容差別挺大的。
Barro是哈佛經濟系另一位大牛,前些年一直是諾獎熱門,至今還未獲得。是新古典學派的領軍人物。李嘉圖-巴羅等價是他的較著名的理論。
宏觀經濟學這本書完全是按照古典地分析範式進行分析,習慣凱恩斯的分析之後再看這個會給你很大震撼,原來也可以這樣啊!新古典的一個特點就是模型框架美麗的無懈可擊。不過巴羅這本書非常晦澀難懂,啰里啰嗦,可能和個人性格有關吧。哈哈。
2.2.6.薩克斯 《宏觀經濟學》
提起薩克斯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回家》?你贏了。薩克斯是一個實乾的經濟學家,著名的「休克療法」就是他提出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他成功地解決了南美的高通貨膨脹問題。這部教材是薩克斯的理論精髓,立足於開放環境下研究宏觀經濟學。
2.3 高級宏觀經濟學
2.3.1 大衛·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
羅默是新凱恩斯經濟學家 。
2.3.2薩金特《遞歸宏觀經濟學》
薩金特,新古典學派,2011年諾獎得主。
3 其他:
3.1.方福前《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人大的一位老師寫的,20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的理論、分歧和影響。第一年考研時看過,頓時對宏觀經濟學的博大精深,豐富駁雜所震撼。有些難度,中宏水平 翻翻還是不錯的。如果你想了解更早的學說,另一位人大老師姚開建的《經濟學說史》適合你,向上追溯到希臘了,但是介紹的都很簡單,適合作普及讀物。
3.2.蔣中一 《數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
蔣中一是著名的華裔經濟學家,這部教材在美國也很流行。難度適中,大學經管類數學水平(主要是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就能讀懂,重要的是它將數學和經濟學緊密聯系起來,分為靜態分析靜態(均衡)分析、比較靜態分析、最優化問題、動態分析。適合作為初步經濟學分析培養的數學手冊。缺點就是最優控制(第20章)只告訴結論,沒有太嚴謹推導。(可以理解)。
最後,鑒於我自己的知識背景和經歷,我的這個書單偏向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對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學習或是准備考研復習等,而沒有列舉經濟學下面的其他分支學科(如,國際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等),也沒有列舉普及讀物和對實際經濟問題解釋的書籍。
㈦ 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命題
語言與經濟的關系,綜合、溝通已有語言經濟學理論,分析討論了語言經濟學的研究邊界,揭示了語言經濟學的學科性質與定位。
語言經濟學的三個基本命題;
即語言是一種人力資本,
語言是一種公共產品,
語言是一種制度,將其作為語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分析框架,豐富並發展了語言經濟學的理論。
論證了語言、制度和交易成本三者的關系,首次從制度的視角研究了語言的起源、變遷及變遷方向,為語言經濟學的後繼研究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㈧ 跪求電影達人推薦好看電影,我大一到大四看了也不少,現在覺得沒看點了,豆瓣8.5分以上的電影看的差不多了
鋼鐵俠12
波斯王子
颶風營救
公眾之敵
范海辛
這些是科幻動作什麼的
諾丁山
律政佳人12
如果能再內愛一次
朗讀者
傲慢容與偏見
真愛至上
澳洲亂世情
戀戀筆記本
芳芳【蘇菲瑪索】
這些可能文藝點
重返17歲
賤女孩
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歌舞青春123
差不多先這些吧,我都看過覺得不錯,不知道你喜歡什麼類型
如果是女生我強烈推薦1部動畫電影還挺立體的那種
僵屍新娘不是鬼片很浪漫凄美強尼德普配音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