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問題:trade-off 和 opportunity cost各是什麼意思啊
1、「trade-off」 是取捨。「opportunity cost」是取捨後你需要擔負的成本。
2、通俗的說,這兩個詞在經濟學中代表類似的意思:
(1)舉個例子,你想去看電影,電影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就是你看電影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利用這些資源你也可以選擇聽音樂會,這里的音樂會就是電影的trade-off(你取捨掉的)。
(2)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3、機會成本在經濟學上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既虛既實的一種成本。它是指1筆投資在專注於某一方面後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資獲利機會。
B. 十大經濟學原理 是什麼
十大經濟學原理
Submitted by hmy on 三, 2006-07-05 12:17. 經濟類
曼昆《經濟學原理》
十大經濟學原理
粘貼自:
http://blog.sdie.e.cn/user1/sunliguo/archives/2006/3790.html
人們如何作出決策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People face tradeoffs
2.某些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東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人們如何相互交易How people interact
5.貿易能使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最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整個經濟如何運行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ce goods and services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權衡取捨。典型的是在「大炮與黃油」之間的選擇。在現代社會里,同樣重要的是清潔的環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間的權衡取捨。
認識到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人們將會或應該做出什麼決策。然而,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是重要的,因為人們只有了解了他們面臨的選擇,才能做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是否上大學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著每一種可能的行動而來的機會成本。實際上,決策者通常是知道這一點的。那些到了上大學的年齡的運動員如果退學,轉而從事職業運動就能賺幾百萬美元,他們深深認識到,他們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極高。他們往往如此決定:不值得花費這種成本來獲得上大學的利益,這一點也不奇怪。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經濟學家用邊際變運(marginal 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運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
個人和企業通過考慮邊際量,將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然而,政策有時也會有事先並不明顯的影響。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我們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通過激勵發生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那就會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原理五: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也許你在新聞中聽到過,在世界經濟中日本人是美國人的競爭對手。
實際上,兩國之間的貿易可以使兩個國家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所有其他家庭競爭。
盡管有這種競爭,但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使大家過得更好。通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現在大部分曾經是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制度,並努力發展市場經濟。在一個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中,中央計劃者的決策被千百萬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這些企業和家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價格和個人利益引導著他們的決策。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為什麼我們需要政府呢?一種回答是,看不見的手需要政府來保護它。只有產權得到保障,市場才能運行。
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幹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
盡管看不見的手通常會使市場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
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並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你判斷什麼時候一項政府政策適用於促進效率與公證。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世界各國生活水平的差別是驚人的。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的變化也很大。用什麼來解釋各國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proctivity)的差別。
生產率與生活水平之間的關系對公共政策也有深遠的含義。在考慮任何一項政策如何影響生活水平時,關鍵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我們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至少在短期內降低失業水平。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的曲線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研究了這種關生活費的經濟學家而命名的。
經濟學家仍對菲利普斯曲線有所爭議,但大多數經濟學家現在接受了這樣一種思想: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短期權衡取捨。這就簡單地意味著,在一兩年的時期中,許多經濟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動通貨膨脹與失業。無論通貨膨脹和失業從高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80年代初的情況),從低水平開始(正如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情況),或者從這兩者之間某個地方開始,決策者都面臨這種權衡取捨。
C. 經濟學問題:trade-off 和 opportunity cost各是什麼意思啊
1、「trade-off」 是取捨。「opportunity cost」是取捨後你需要擔負的成本。
2、通俗的說,這兩專個詞在經濟學中代屬表類似的意思:
(1)舉個例子,你想去看電影,電影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就是你看電影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利用這些資源你也可以選擇聽音樂會,這里的音樂會就是電影的trade-off(你取捨掉的)。
(2)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3、機會成本在經濟學上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既虛既實的一種成本。它是指1筆投資在專注於某一方面後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資獲利機會。
D. 經濟學的有幾大原理
有十大原理,具體如下: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People face trade-offs)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ies)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ce goods and services)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Society faces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E. 經濟學問題:交替使用(trade-off) 和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各是什麼意思啊
打個比方, trade off就是比如你花了100萬買了一輛大排量的悍馬越野車,你開的很舒服,專但是大排量汽車隊空屬氣又很大的污染。這個污染就是trade off。
再打個比方,你花了這100萬買了悍馬,這100萬也可以買20個LV的限量珍藏版的包包,但是你卻買了悍馬車,所以沒有買到漂亮的包包。對於買車你的機會成本就是20個包包。
不難理解吧~
具體的定義我已經有點忘了...相信樓主應該研究過他們的定義的...
F. 誰能告訴我從經濟學角度tradeoff和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之間區別是什麼
opportunity cost就是tradeoff的經濟學術語表達,在經濟學的角度里是一個意思。但是你理解的意思不回全答面,不是簡單的放棄另外一樣東西,而是放棄的剩下的選擇裡面價值最大的那個。比如你有一天的時間,你可以選擇打籃球,睡覺,看書。 它們的好處用數字表示,分別是20,30,10. 你選了30(睡覺),機會成本是20(打籃球),而不是10(看書)
G. 請問在經濟學中tradeoff 具體是什麼意思
貿易禁止
H. 怎麼理解曼昆經濟學原理的這句話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原理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Translation: Choices are bad 解釋: 選擇是錯誤的
The reasoning behind this translation is obvious. For example, imagine that somebody comes up to you and offers you a choice between a Snickers bar and some M&Ms. You now have a tradeoff, meaning that you have to choose one or the other. And having to trade one thing off against another is bad; President Truman supposedly asked for a one-armed economics advisor because his two-armed economics advisors were always saying, 「On the one hand...but on the other hand...」
這種解釋的原因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想像一下,某個人讓你在士力架巧克力棒與M&Ms的巧克力產品之間做個選擇。現在你面臨著權衡取捨,意味著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這種須放棄其一的不得已選擇是痛苦的; 想必杜魯門總統很需要一位獨臂的經濟學顧問因為他的雙臂經濟學顧問經常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
People who have not received any economics ecation might be tempted to think that choices are good. They aren't. The (mistaken) idea that choices are good perhaps stems from the (equally mistaken) idea that lack of choices is bad. This is simply not true, as Mancur Olson points out in his book,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To say situation is 『lost』 or hopeless is in one sense equivalent to saying it is perfect, for in both cases efforts at improvement can bring no positive results.」
沒有學過經濟學知識的人可能會認為選擇是快樂的。實則不然,之所以有認為選擇是快樂的(誤解的)想法,也許是因為他們誤認為缺乏選擇才是痛苦的。這種絕對是正確的,如曼瑟爾
I. 請問經濟學達人,tradeoffs在下面這個句子中如何翻譯
漁場的總收入不不達標,因為利潤不是以差額來衡量的。 應該是這樣的吧,具體要很快上下問來理解,我想就是說漁場收入不達標的原因是因為在計算利潤的時候沒有運用差額法
J. 誰能告訴我從經濟學角度tradeoff和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之間區別是什麼
前者只是在幾種商品或者服務中做出權衡取捨。
但是opportunity cost指的是,當你有若干個選版擇時權,你選了其中一個,這一個一定是你最理想的選擇,放棄的第二個最佳選擇就是你的oc。英文譯為:the seond best choice you give up in order to choose 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