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均平的學術成果
1.《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操作指南》,中國商業出版社2005年版。(主編)
2.《營業稅最新政策解析及案例分析與會計處理》,中國商業出版社2005年版。(副主編)
3.《稅收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差異分析及協調》,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副主編)
4.《中國稅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參編)
5.《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國物價出版社1995年版。(參編)
6.《最新企業財務操作指南》,中國審計出版社1995年版。(副主編)
7.《新工業會計實用教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年版。(參編)
8.《新工業企業會計實例講解》,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參編)
9.《財務制度轉軌與財務管理》,氣象出版社,1993年版。(參編)
10.《中國現代實用理財手冊》,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參編)
11.《中國大網路全書·財政、稅收、金融、價格》卷的辭條,中國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參編)
12.《預算會計》,學苑出版社1989年版。(參編) 1.《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操作流程》,《中國納稅人》,2006年第1期。(被人大復印資料的《財政與稅務》2006年第3期轉載)。
2.《短期股權投資差異》,《中國納稅人》,2006年第2期。
3.《建立健全企業年金制度,完善養老保險體系》,《中國城鎮發展與財政制度創新》論文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
4.《營業稅查補稅款的會計處理》,《中國納稅人》,2006年第4期。
5.《投資項目風險決策方法的比較及其啟示》,《投資研究》,2005年第1期。
6.《井蓋常丟 症結何在》,《中國財經報》,2005年4月9日。
7.《企業發展與技術開發費的稅收籌劃》,《中國納稅人》,2005年。
8.《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研究》,《企業內部控制與預算管理專題》論文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版。
9.《巧設專欄式明細賬》,《中國財經報》,2004年5月21日、28日。
10.《設置備查賬簡化會計與稅收關於股權投資的差異處理》,《財務與會計》,2003年第12期。
11.《如何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3年第9期。
12.《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冰棍」現象》,《經濟學消息報》,2003年9月19日。
13.《美國公司會計假賬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的啟示》,《投資研究》,2002年第9期。
14.《稅收籌劃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財務與會計》,2002年第8期。
15.《證券市場渴望真信息》,《中國財經報》,2001年8月31日。
16.《「由一美元賣掉企業」引起的思考》,《中國財經報》,2001年7月26日。
17.《農村稅費改革須處理好兩個關系》,《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10月。
18.《試論中國企業經營者的成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19.《企業家應如何定位》,《經濟參考報》,2000年5月13日。
20.《關於企業經營者價值、勞動與工資的理論思考》,《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9年第8期。
21.《金融企業會計核算應堅持穩健原則》,《中國投資管理》,1998年第1期。
22.《葯品應當走向市場》,《經濟參考報》,1997年7月12日。
23.《葯品應當專營》,《經濟學消息報》,1996年5月10日。
24.《論企業財務狀況分析和評價的作用》,《北京財會》,1996年第12期。
25.《對「資本保值增值」指標計算的異議》,《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26.《人民幣匯率幾年內不應繼續上升》,《經濟學消息報》,1995年8月11日。
27.《國有企業成本費用補償不足問題分析》,《財稅與會計》,1995年第12期。
28.《推動企業科技進步的幾點思考》,《財政研究》,1992年第5期。
29.《完善企業動力、制約機制的構想》,《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88年第6期。
2. 渴求《經濟學消息報》電子版!!!
網路文檔看看,還有就是一些經濟學消息報的精選文集,分好幾卷,沒看過
3. 請問如何訂閱經濟學消息報
郵局阿~!
4. 如何使經濟類新聞報道更吸引人的注意
筆者針對經濟類新聞報道,對其如何提高其吸引力的辦法做出闡述及探討。關鍵詞:新聞報道; 經濟新聞; 吸引力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化全面普及的當今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新聞類型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中國的新聞媒體行業也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背景之下逐漸走上了產業化道路,能夠保證新聞媒體長期穩定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唯一途徑就是要抓住社會讀者眼球,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經濟類新聞報道在讀者的普遍印象當中是帶有枯燥、專業化、復雜等不易引起普通大眾興趣的負面標簽的新聞類型,遠遠不及娛樂、社會民生等類型的新聞題材那樣老百姓覺得生動有趣或貼近自身生活,所以提高經濟類新聞的大眾吸引力的重點是要將受眾意識融入到新聞的編排與文字當中去,筆者就圍繞這一主旨,對如何提升經濟類新聞吸引力提出幾方面意見。 1 在新聞標題中凸顯「受眾興趣點」 「標題」是新聞報道中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是吸引讀者閱讀文章內容的首要渠道,如同人的相貌能有給予他人或好或壞的第一印象一樣,新聞標題是決定該新聞能否令受眾一見鍾情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新聞工作者撰寫新聞的時候,一定要在新聞題目的創作與編排上花大心思,選擇受眾接受度高的詞彙作為新聞標題中的亮點,譬如選用當下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詞彙與用語,讓新聞標題生活化、生動化,如此才能將受眾的眼球吸引過來。標題的創作與編排需要注意運用以下幾點思路。 1.1 抓住時代脈搏,巧用流行語 流行語與俗語是穿插在廣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詞彙,其使用頻率高、受眾接受度廣、趣味性強。譬如當下流行的影視或者歌曲中傳出的流行詞彙,或者具有當地特色的方言俗語等被大頻率的使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將這些語言融入到經濟類新聞報道的標題當中,去代替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性詞彙,更能夠提升老百姓的興趣度與生活貼近感,拉近經濟類新聞與普通大眾的距離,拓寬新聞的受眾面。 1.2 可以適當的「復古」 這里說的復古是指一種相對化的復古,即將古詞語進行適當的現代化延伸,在令普通受眾能夠讀懂其意思的同時,又讓文章標題散發出帶有古舊色彩的古典氣息,從而吸引受眾,調動大眾的閱讀與觀賞的慾望。 以上兩點思路是能夠令經濟類文章標題更為生動且富有吸引力的有效辦法,但是此種辦法也是一柄雙刃劍,在盡可能貼近老百姓文化接受心理的同時,新聞工作者也要注意把握好流行語或者俗語的運用程度,避免濫用或誤用不恰當的詞彙,不能忽略文字語言的規范化以及新聞標題的准確、精煉的特點,否則將會誤導讀者,造成閱讀障礙,適得其反。 2 豐富經濟新聞內容,拓寬視角 經濟類新聞報道的內容常常局限於嚴肅的題材、單一的形式、較強的專業性等框架之中,如此便大大限制了經濟類新聞報道的受眾群體范圍,難於引起更多普通大眾的興趣。而在當今經濟大潮席捲全球的大環境下,經濟類新聞如果不能擺脫以往嚴肅、單一且過於專業化的框架束縛,就難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得以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經濟類新聞報道的內容需要向更貼近普通大眾生活的方向有所改進。從內容上來講,能夠反映現代社會生活當中與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及其切身利益有所關聯的經濟問題或者能夠服務於普通大眾生產生活的經濟現象更容易被普通受眾廣泛的接受,人們更樂意去聽、去看、去讀那些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經濟類消息,譬如醫療改革、物價、房價、旅遊和保險等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社會經濟問題的新聞報道,顯而易見,包含此類內容的經濟類新聞報道能夠更貼近百姓生活,拉近經濟類新聞與普通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必定吸引受眾的注意。除了在新聞內容選取上要貼近百姓生活,在文字的撰寫上也要盡量避免過多的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彙以及避免一味的羅列繁復的數據,新聞撰寫人員應該力求用精煉且通俗的語言為百姓展開一幅與其生活相關聯的經濟生活畫卷,讓經濟類新聞報道更富有人情味,如此才能夠緊緊的抓住媒體受眾的心理需求,從根本上提升經濟類新聞對於社會大眾的吸引力,拓寬其受眾范圍。 3 故事化新聞內容 只能完成傳遞消息這一功能的新聞報道的新聞工作者僅僅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而能夠在新聞報道中講述一個深入人心的好故事的新聞工作者才稱得上圓滿完成了這項工作。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一則新聞報道就是一件藝術品,不單要完成其功能性的部分,更要完善其藝術性的一面,由此才能賦予這篇報道以靈魂。在經濟類新聞報道中,新聞工作者更要如同藝術家一樣苦心鑽研寫作藝術,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經濟類新聞轉化成一個有人物、有情節的故事,如此才能完全抓住受眾的興趣點,調動起受眾的對新聞內容閱讀與關注的慾望。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撰寫新聞內容的時候,最好以一個帶有故事性質的事件作為文章的切入點,在矛盾沖突中不斷推進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從中引申出經濟方面的評論;抑或在在文章開頭設置懸念,然後逐步解析,從經濟角度分析整個故事的發展以及解決方法,如此牽引著讀者自始至終都懷著尋找答案的心理去讀完整個報道,這樣的經濟類新聞報道能夠在提供大量經濟信息的同時,以故事性的娛樂體驗去迎合讀者心理,達到吸引更多讀者的目的。 但是,在故事化新聞內容的同時,不要忘記以新聞的「真實性」這一重要因素為指導。不能隨意亂編故事,應該以具體案例為基礎,在敘述方式以及文筆等方面對其進行重新架構和潤色,最終將一個真實但又不失可讀性的故事呈現在讀者面前,並從中體現出需要傳達的經濟信息和需要普及的經濟學知識和原理。因此,新聞工作者在撰寫新聞內容的時候一定要將「真誠」二字作為信條,將真實的故事通過不同的方式更好的呈獻給讀者,在傳播經濟類新聞的時候要基於對讀者曉之以理,明之以事的目的,在傳播方式上選擇動之以情,做到令新聞報道內容與讀者的經歷和情感產生共鳴。 4 結論在經濟大潮席捲全球的今天,社會信息的傳播已經達到了爆炸化的階段,對於廣大媒體工作者來說,其工作媒介的經營形式也隨之有所變化,其主要的變化就是廣大新聞媒介的受眾對象由以往的政府機構逐漸轉變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並且各類媒體出現了各個方向的分支,因此,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行業內部激烈的競爭局面。因此,對於經濟類新聞報道來說,抓住受眾的眼球,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是使其在積累的媒體競爭中得以穩定且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廣大經濟類新聞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的關鍵問題。
5. 最近剛出的關於經濟學的新書
《政治經濟學》逄錦聚,高教出版社; 《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社會主義部分)吳樹青,中國經濟出版社; 《西方經濟學》(上下冊)高鴻業,中國人大出版社。 《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 《貨幣銀行學》黃達,中國人大出版社。 《半知一解 --世界經典趣味哲學》,是以通俗的故事為背景來透徹引讀哲學命題的哲學普及性讀物。作者叫孟雲劍,通過哲理性很強的文學故事,向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解讀了生活的哲理和重大的哲學命題,《蘇菲的世界》告訴讀者一部哲學史,而《半知一解》告訴讀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1.公認寫得最好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初級教材:曼昆《經濟學原理》.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 ,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 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 目前該書最新中文版已經有了第四版,機械工業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2.資格最老讀者最多最權威的經濟學教材: 薩繆爾森《經濟學》,目前中文版已經有第十八版.《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將近60年裡,總銷量達數千萬冊,並有40 多個語種的譯本,成為空前的一本經久不衰的經濟學教科書. 3.薩繆爾森的同名教科書出版以來最具國際影響的一部經濟學原理教科書: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最新中文版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經濟學》第三版既繼承了前兩版的特點,重視不完全競爭和信息經濟學,強調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和經濟增長等,同時又是經過徹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於策略行為已滲透到了現代經濟分析中,作者增加了關於「博弈論」的一章。其次,對經濟波動模型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比如,利用通貨膨脹和產出來建立波動模型。第三,對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以及中國經濟轉軌進行了中肯評價。 第三版中最大的變化或許是關於「新經濟」的討論。作者希望讀者了解,雖然「技術變了,但經濟法則並沒有變」。為此,作者對第二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讀者系統把握現代經濟理論同時,還著力於使讀者了解經濟理論如何有助於理解新經濟現象,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 作者希望本教科書能夠反映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和經濟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書中的許多新觀點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正如作者在「寫給《經濟學》的中國讀者」中所說:「盡管一個經濟體所面對的主要挑戰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其背後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經濟學》(第三版)更系統、更科學地為讀者提供了這些原理,使讀者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現階段的問題,還可以了解中國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ps: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於1943年生於美國的印第安納州,196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69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1979年,他榮獲了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學任經濟學教授,1993年至1997年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並且從1995年6月起任該委員會主席。1997年至1999年間,他在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職位上,為消除世界貧困、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2001年,因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傑出成就,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同年起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經濟學教授。 其它:推薦張五常的系列作品比如<賣桔者言>,<學術上的老人與海><經濟解釋>,梁小民的讀經濟學系列<我品><我讀>..經濟學消息報也不錯,不過很難買到. 21世紀經濟報道.有網路板.南方周末經濟版.
6. 關於經濟學入門的書籍介紹!
公認寫得最好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初級教材:曼昆《經濟學原理》.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 ,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
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
目前該書最新中文版已經有了第四版,機械工業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2.資格最老讀者最多最權威的經濟學教材: 薩繆爾森《經濟學》,目前中文版已經有第十八版.《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將近60年裡,總銷量達數千萬冊,並有40 多個語種的譯本,成為空前的一本經久不衰的經濟學教科書.
3.薩繆爾森的同名教科書出版以來最具國際影響的一部經濟學原理教科書: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最新中文版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上下兩冊96元.
《經濟學》第三版既繼承了前兩版的特點,重視不完全競爭和信息經濟學,強調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和經濟增長等,同時又是經過徹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於策略行為已滲透到了現代經濟分析中,作者增加了關於「博弈論」的一章。其次,對經濟波動模型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比如,利用通貨膨脹和產出來建立波動模型。第三,對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前蘇聯和東歐國家以及中國經濟轉軌進行了中肯評價。
第三版中最大的變化或許是關於「新經濟」的討論。作者希望讀者了解,雖然「技術變了,但經濟法則並沒有變」。為此,作者對第二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讀者系統把握現代經濟理論同時,還著力於使讀者了解經濟理論如何有助於理解新經濟現象,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
作者希望本教科書能夠反映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和經濟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書中的許多新觀點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正如作者在「寫給《經濟學》的中國讀者」中所說:「盡管一個經濟體所面對的主要挑戰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其背後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經濟學》(第三版)更系統、更科學地為讀者提供了這些原理,使讀者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現階段的問題,還可以了解中國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ps: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於1943年生於美國的印第安納州,196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69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1979年,他榮獲了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學任經濟學教授,1993年至1997年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並且從1995年6月起任該委員會主席。1997年至1999年間,他在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職位上,為消除世界貧困、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2001年,因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傑出成就,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同年起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經濟學教授。
其它:推薦張五常的系列作品比如<賣桔者言>,<學術上的老人與海><經濟解釋>,梁小民的讀經濟學系列<我品><我讀>..經濟學消息報也不錯,不過很難買到.
21世紀經濟報道.有網路板.南方周末經濟版.
7. 對金融學初學者《21世紀經濟報》《經濟觀察報》《經濟學消息報》《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哪些更適宜
《經濟觀察報》是唯一的選擇
8. 經濟學消息報
我有全世界很多經濟學相關的網站!TXT文件,不知如何給你?
9. 參考文獻格式有錯,錯在哪
參考文獻
採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於方括弧內,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內反復應用則用同容一序號標識,並在文中序號後註明頁碼,同一文獻引用一次者,頁碼在文末參考文獻中註明。其具體格式為: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期刊-[序號]作者.題目[J].刊名,年(卷或期).
報紙-[序號]作者.題目[N].報名,出版日期.
論文集-[序號]作者.引文題目[A].主編.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
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報告題目[R].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國家標准-[序號]標准編號,標准名稱[S].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名稱[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網上下載或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一種).
各種未定類型-[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0. 《經濟學消息報》為什麼停刊
先是改名《經濟學消息》,後來停了,可能有某種外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