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中彈性理論的應用價值
把彈性引入經濟應用的實際意義
彈性是經濟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在預測市場結果、分析市場受到干預時所發生的變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企業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的一個有利的經濟分析工具。
(一)進行價格決策與銷售收益分析
利用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可以得出價格變動如何影響銷售收益的結論。這對於制定銷售策略和合理確定商品價格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當需求是富有彈性時,即當時,,說明收益是價格的單調減函數。此時若採取降價措施,可使總收益增加,即薄利多銷多收益;
當需求是缺乏彈性時,即當時,,說明收益是價格的單調增函數。此時可適當提高商品售價,以增加銷售收入;
當需求具有單一彈性,即時,,此時的收益已經達到最大值,且總收益不受價格影響,因而無需再對商品價格進行調整。
(二)引導消費品的生產
消費品生產企業,需要科學地預測消費者購買力的投向,以便生產適銷產品,增加企業利潤。而居民消費品購買力又與其可支配收入有直接關系。
需求的收入彈性(以表示) ,是指消費者收入的相對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其數學表達為: 。當時,,
其中,表示消費者的收入,為消費者收入的變動量。根據的大小,能夠測定消費者收入變動對需求量變動的影響程度。而且可以將各種產品分為:
1. 正常品:一般來說,當消費者收入提高時,會增加各種產品的需求量,當某種產品的需求量隨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即需求量與收入成正向變動時,叫正常品,此時。其中,又可以根據是否大於1 ,將正常品分為兩種: (1)奢侈品:若,說明收入發生相對變動時,需求量變動更大,這種產品叫奢侈品。(2)必需品:若,說明收入發生相對變動時,需求量變動較小,這種產品叫必需品。
2.劣等品: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減少的產品,叫劣等品。運用需求的收入彈性,不僅可以確定商品的性質和類型,還可以解釋許多經濟現象,分析許多經濟問題,恕不枚舉。以上討論了需求價格彈性及需求收入彈性的定義及其在經濟中的應用。類似地,還可以討論需求交叉彈性、供給價格彈性、供給的預期價格彈性、總成本對產量的彈性、總利潤對產(銷)量的彈性等在經濟中的應用。
(三)進出口商品供求彈性與國際貿易收支
研究一國進出口商品供給和需求彈性,對一國正確地制定匯率政策、價格政策、產業政策、外貿管理政策等宏觀、微觀經濟政策,進而改善貿易收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
一般而言,需求彈性越大,貨幣貶值對貿易收支的調節效果越好,越有利於改善國際貿易收支。當需求彈性無窮大時,一國貨幣貶值不僅能消除逆差,還可以使該國從逆差變為順差。相反當需求缺乏彈性時,一國的貨幣貶值不僅不能改善國際貿易收支,反而使國際貿易收支惡化。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對貿易收支也有影響,但其影響方向是不確定的。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率先提出了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價格彈性理論,並將其運用於國際貿易領域,正式提出了"進出口需求彈性"的概念。後來在勒納等人的相繼努力下,創立了國際收支彈性分析法的馬歇爾一勒納條件,主要考察在假定供給彈性無窮大時,貨幣貶值與貿易收支之間的改善關系。在這一條件中,只要一國出口和進口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大於1,即,那麼該國的貨幣貶值一定能夠改善貿易收支,進而改善國際收支。
(四)供需彈性與稅負轉嫁
稅負轉嫁,就是納稅人不實際負擔所納稅收,而通過購入或銷出商品價格的變動,或通過其他手段,將全部或部分稅收轉移給他人負擔。稅負轉嫁並不會影響稅收的總體負擔,但會使稅收負擔在不同的納稅人之間進行分配,對不同的納稅人產生不同的經濟影響。稅負轉嫁是稅收政策制定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稅負轉嫁的主要途徑是價格的變動,轉嫁的幅度取決於供求彈性。需求彈性較大,供給彈性較小,稅收將主要由納稅人自己承擔;需求彈性較小,供給彈性較大,稅收將主要由其他人負擔。稅負完全轉嫁或完全不能轉嫁的情形,理論上分析只能是下列四個條件之一:一是需求完全沒有彈性,二是需求有充分彈性,三是供給完全沒有彈性,四是供給有充分彈性。在第一和第四種情況下,稅負可以完全轉由購買者負擔。在第二和第三種情況下,稅收將完全由納稅人自己負擔。當然,這四種情況出現的機會都很少,因此,較普遍的情況總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例如,生活必需品鹽類由於缺乏彈性,消費者稅收負擔就比較大;而生活奢侈品由於富有彈性,消費者稅收負擔就比較小。
(五)恩格爾定律的應用
恩格爾定律是需求收入彈性應用的一個範例。其含義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收入水平越低,食物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則相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這樣。
因此,如果用恩格爾系數來表示食物支出變化率與總支出變化率的比值,那麼,其大小同收入水平的高低(或家庭的富裕程度)成反比。由於收入等於消費儲蓄,故消費總支出可用收入代替。因此恩格爾系數也可表示為食物支出變化率與收入變化率之比,其實質就是需求的收入彈性,西方統計學家經常以恩格爾系數的高低作為劃分低、中、高收入國家的標准。事實上,恩格爾系數還可以反映出在商品價格變化的情況下,價格的同一變動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 (或國家)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當食物價格上漲幅度大於其他消費品價格上漲幅度時,低收入家庭更加不利。目前,恩格爾系數已被廣泛應用於消費結構的變化分析。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彈性分析需要的數據少,計算方法只需要對微分和導數有所了解即可,而且應用廣泛靈活。但是,由於考慮的變數較少,分析結果可能有片面性。這就要求利用這一分析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必要時適當修改分析結論。
希望能幫到你。
2. 簡述微觀經濟學主要內容,並舉例說明某一理論在生活中的應用。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市場、廠商(企業)、居民戶(家庭)等單個個體的行為,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有效地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即「看不見的手」理論。市場中,居民戶如何支配收入,以有限的收入獲得最大的效用和滿足;廠商怎樣以一定的投入,通過合理組織生產要素來獲得最大利潤
生活中的例子就更加好舉了。一樣東西如果需求增加,而供給不變,就使得均衡價格上升,均衡產量增加。畫一下需求供求均衡價格曲線圖,就很明了了!哈哈……
3. 有關西方經濟學的應用題,微觀經濟學
根據公式
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
價格彈性*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所以
-10%=
-0.15*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價格變化的百分比=10%/0.15=
2/3
所以汽油價格需要上漲2/3(66.7%)
達到1.25*(1+2/3)=2.083
才能使消費量減少10%
4. 試述價格政策在現實中的應用(微觀經濟學中的內容)急求!!!!!
要是針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如電力、石油、軍需品等,以及一些存在明顯的市場「失靈」的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如國防、郵電、交通、自來水等的價格.一方面,可以通過直接限定價格水平或價格的浮動幅度,如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保護價、最高限價、最低保護價,或通過控制差價率、利潤率、價格補貼等控制重要商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供需間接達到調節價格的目的,如限產政策、重要商品的儲備和投放等.由於這些商品主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或者是關系人民基本生活的公共物品,對於這些價格的管理和調控可以直接起到抑制或鼓勵消費的作用.另外,通過對產品提供者的補貼、保護,或限制價格,可以對投資及生產造成一系列影響,達到政策制定者的鼓勵或限制的意圖.
5. 微觀經濟學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國內的金融其實跟國外的相當不同,國外的主要偏向於定量分析的微觀金融。其實金融工程這個專業和OR/MS更貼近一點。 運籌和管理科學絕對不是研究什麼戰略等宏觀問題,這個理解有問題,運籌是利用數學定量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對數學的要求很高。金融工程上面的很多問題歸結到最後就是一個最優化問題,就是利用數學和計算機作為工具來解決的,其實這就是運籌與管理科學的思想。 國外例如哥倫比亞大學,運籌系與金融工程系就是在一個大系下的,樓主知道這兩個專業的關系了吧。如果你想學微觀金融,運籌專業可以為你奠定扎實的基礎
6. 微觀經濟學的五大基本原理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
7. 微觀經濟學的應用
像一般生產企業實現生產的最優化要考慮生產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一樣,實現家庭生產的最優化也要考慮各種要素應用的機會成本。例如,看一場戲、讀一本書、或者吃一頓美食(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產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費時間,所以這些行為的完全價格必須包括用於這些行為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可以根據個人的市場工資來計量。例如,假設某人工作一小時可以掙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時在餐廳進餐,或者用15分鍾吃快餐。再假設這兩種就餐方式的花費都是6美元。盡管這兩頓飯需要相等的貨幣花費,但其消費的完全價格卻明顯不同。快餐消費的完全價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廳進餐的完全價格卻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棄10美元的收入)。個人最終選擇的決定因素將是每頓飯中的每一美元花費(完全成本)所帶來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產的產品價值)。其他諸如生育孩子、做各種各樣的家務、維護活動等家庭生產的價值,也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表示。同樣,當把時間成本與市場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時候,便在工作和閑暇之間的傳統選擇之中注入了新的見解,現在則成了在工作、閑暇和家庭生產之間的選擇,並且,按照質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費類型的新觀點都是可以成立的。
8.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者之間的應用 及其主攻方向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市場經濟中單個經濟主體——企業或者是居民的經濟行為,以及與單個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相對應的各種經濟變數的決定。解決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的問題。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國社會經濟活動的總體圖景以及各種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全社會加權總數,平均數和比率數的決定。解決生產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經濟穩定的問題,和經濟增長的問題。
區別:微經研究經濟的個體,經濟活動中的個量。宏經研究經濟的總體,經濟活動的總量。微經研究市場機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而宏經更側重研究政府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和控制。微經理論假定資源是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市場是如何有效運作的,而宏經研究的是市場無效的情況下,資源的怎樣充分利用的問題。
9. 微觀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微觀經濟學(英語:microeconomics),又譯微觀經濟學,有時稱為價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經濟體系中最基本單元(個體、企業)的經濟行為。
微觀經濟學重視需求與供給,如何影響個人,達成交易,並形成市場中的均衡價格。另外,自從愛德華·張伯倫和瓊·羅賓遜發展的市場結構理論、一般廠商的生產決策、進行消費決策的消費者行為等亦跟傳統的供給需求理論,綜合成微觀經濟學的核心課題。微觀經濟學關注人們的決定和行為影響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誰負責決定價格、或者反過來,價格怎樣決定物品和服務的供給量和需求量。
微觀經濟學可以說是相對於宏觀經濟學,後者關注經濟活動的總體,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微觀經濟學也探討政府政策造成對整體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例如稅收水平)[3]。特別是盧卡斯批判的興起之下,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建立起本身的「微觀基礎」——即是一些根據微觀經濟理論而作出的基本假設。
(9)應用微觀經濟學擴展閱讀:
區別宏觀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市場經濟通過「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