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微觀經濟學的原理解釋一個生活中的原理〔比如說谷賤傷農……〕
「谷賤傷農」是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問題。農民糧食收割後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於兩個因素:產量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但這兩個變數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其關聯性由一條向下傾斜的對糧食的需求線來決定。也就是說,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糧食需求線缺少彈性,也就是說,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不是很敏感。當糧價下跌時,對糧食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於,糧食是一種必需品,對糧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對糧食的生理需求所決定的。此外,當今對大部分人來說,糧食方面的花費在全部花費中所佔比例已很小了,並且還會越來越小,這也導致人們對糧價的變化反應不敏感。
認識到糧食市場的這一特性後,就不難理解下面的現象:當糧食大幅增產後,農民為了賣掉手中的糧食,只能競相降價。但是由於糧食需求缺少彈性,只有在農民大幅降低糧價後才能將手中的糧食賣出,這就意味著,在糧食豐收時往往糧價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現糧價下跌的百分比超過糧食增產的百分比,則就出現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狀況,這就是「谷賤傷農」。
由於糧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絕大多數國家重視本國糧食生產,尤其是具有一定人口規模的國家,採取了各種為保證糧食安全、保護農民利益的干預糧食市場的支農政策。美國就是這樣,但總的說來,效果並不理想。一是費用很高,要維持糧價,政府就要按保護價收購在市場上賣不掉的糧食,為此納稅人要支付相當大的糧食庫存費用。二是由於對農民的補貼是按產量來進行的,結果大農場主得到的補貼最多,但他們並不是農村中的窮人,而真正需要補貼的小農場主因產量低反而得到的補貼少。最嚴重的是,減緩了農業生產的調整,使得投入到農業的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沒有及時按價格信號轉移到其他部門。
2. 用經濟學原理中的微觀經濟學內容回答「谷建商農的現象」,怎麼理解
「谷賤傷農」的意思是說在收成很好的季節,農民的收入反而沒有增加。根據微內觀經濟學中供需容關系的理論,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供給越多則價格越低,而農民的總收入是由價格和供給兩個因素決定的,供給增加但是價格降低,因此有可能產生谷賤傷農的現象。
3. 用經濟學原理中的微觀經濟學內容回答"谷建商農的現象",怎麼理解
「谷賤傷農」的意思是說而在收成好的季節,因為賣大米的農民多了,買大米的有了專更多的選擇,而且大米長屬時間保存的話會貶值,因為味道會變不好,因此農民們都需要將它們盡快賣出去;這樣一來買米的人如果知道這種情況肯定會壓低價格。農民們沒有辦法,只好降價出售,這樣一來雖然收成好了,但因為需求是基本不變的,所以賣出去的大米總量基本是定的,而由於價格變低,這樣農民的收入反而是下降了。
4. 用微觀經濟學解釋如何維持農產品穩定
使用證政府最高限價或最低限價理論,當農產品供小於求時會導致價格過高,這時版就需要權政府實行最高限價政策來穩定物價,即制定一個最高價,使市場價格高於這個最高價來抑制需求;當農產品供高於求時會導致價格過低,這時就需要政府實行最低限價政策來穩定物價,即制定一個最低價,使市場價格低於這個最低價來刺激需求。同時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業基礎設施,盡量減少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主要是為避免「谷賤傷農」現象的發生。所謂「谷賤傷農」就是指農業高產的年份由於攻擊大於需求,導致農產的價格過低,農民的收入就會減少;反而在歉收的年份由於農產品供給小於需求,進而刺激弄農產品價格升高,使農民的收入也不會減少。總之,政府在這時就充當了「看不見的手」作用,調劑的適當就會促進我們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反之則相反
5. 用微觀經濟學的觀點解釋谷賤傷農
主要原因是農產品的需求彈性比較小,當農產品豐收的時候,農產品的回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像右答下方移動,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上升,但是由於價格下降導致的收益下降多於銷售數量上升導致的收益上升,所以總的收益是下降的,因而是谷賤傷農。
6. 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分析谷賤傷農政府應該怎麼辦
對策:
1,加快糧食等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延長糧食產業鏈,提高糧回食附加值,重點抓好對糧食進行答深加工.
2,由政府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生產結構,限制某些農產品的產量.
3,加強科學研究工作,擴大農產品的用途.
4,由政府收購,儲存起來供出口或將來試用.
7. 用微觀經濟學的知識解釋谷賤傷農與薄利多銷
谷賤傷農
農產品的需求曲線低是缺乏彈性的。農產品的豐收使供給曲線向右上專方移動,在缺乏彈性的屬需求曲線的作用下,農產品的均衡價格曲線向右下方移動。由於農產品的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農產品的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後致使農民的總收入減少。
薄利多銷
實行薄利多銷的商品,必須滿足商品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減銷售量增長率後的數值必須大於1。對於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從而銷售量)增加的幅度大於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總收益增加。
8. 如何用經濟學原理中的微觀經濟學原理內容解釋谷賤傷農
"谷賤傷農"是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問題。農民糧食收割後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內於兩個因素:產量容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
但這兩個變數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其關聯性由一條向下傾斜的對糧食的需求線來決定。也就是說,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價格越低。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糧食需求線缺少彈性,也就是說,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不是很敏感。當糧價下跌時,對糧食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於,糧食是一種必需品,對糧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對糧食的生理需求所決定的。
9. 用微觀經濟學的某個原理解釋對農業及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
這里說的是最低限價政策,即政府規定該產品價格不得低於某價格的政策。
規定的最低限價必須高於均衡價格,這樣農民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才能起到扶持該產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