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治經濟學讀書報告30005000字

政治經濟學讀書報告30005000字

發布時間:2021-02-13 23:44:35

『壹』 《我所了解的孔子與孟子》讀書報告會的開場白《我所了解的孔子與孟子》讀書報告會的開場白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歲立志學習,先後做過吹鼓手、倉庫和牧場管理員、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為師;五十多歲後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晚年收徒講學,並著書立說,編修整理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等書,直至七十三歲逝世。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他幼年喪父,家庭貧困,在母親的教導下勤奮學習。青年時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後來退居講學。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亞聖」。

孟子能成為「亞聖」,多得力於他母親的教誨。孟子的母親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儉,含辛茹苦,撫育兒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遷」、「斷織教子」、「殺豬不欺子」、「為兒媳訓子」等廣為流傳。

據稱孔子門人多達三千人,比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這些弟子及其後學努力傳播孔子的思想學說,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即儒家學派。「七十二賢人」中,有以德行著稱的顏回、閔損,以口才著稱的端木賜、宰予,以政事著稱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稱的曾參等人。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貴的資料,成書大約在戰國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東漢時,《論語》進入經書行列,成為讀書人的必讀之書。南宋理學家朱熹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其中《論語》被列於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間,「四書」一直是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論語》對日本、朝鮮甚至歐洲一些國家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據統計,日本現存德川幕府時期的《論語》研究論著就將近九十種。日本近代資本主義「創業者」的澀澤榮一(1840-1931),在從事實業的四十餘年裡,一直堅持親自向企業員工講授《論語》。

十六世紀下半葉,歐洲傳教士將《論語》首次傳到西方,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還有被馬克思稱「現代政治經濟學始祖」的魁奈等歐洲著名人物,對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圖在孔子學說中尋求解決倫理道德方面問題的啟示。所以說,《論語》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五代後蜀時,《孟子》開始列入「經書」,南宋朱熹編《四書》時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孟子》中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孔廟、孔府和孔林在山東曲阜市,是規模最大的紀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孫的建築群。

孔子的思想:

(1)孔子的倫理思想--「仁」。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簡單的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統攝「義、禮、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個人修養的最高標准。

(2)孔子的政治理論――「德治」與「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國主張,認為統治者應「正己然後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擴充到政治領域, 要求君主愛民, 施行仁政。他還提出「正名」的主張,認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應安守本分, 名實相符,並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觀。

(3)孔子的天命觀――敬鬼神而遠之。孔子主張「敬鬼神而遠之」。他主張祭祀, 是對鬼神表示誠敬的意思, 至於鬼神是否存在, 則可以不問。相對於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地位。

(4)孔子的教育觀--

有教無類:他主張教育的對象不應分貴賤賢愚, 而要一視同仁, 開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 :在教學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是現代民主個性化教育和啟發式教育思想的源頭。

學思並重:在治學方法上, 孔子主張學思並重, 認為「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均衡發展:對於學術的傳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並以「詩、書、禮、樂」等內容教導學生。故孔子之教, 可謂重視德、智、體、美的均衡發展。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學說: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礎。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文化規范——仁、義、禮、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認為,一個人如果不願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棄」、「自賊」。

(2)「仁政」思想:孟子繼承並發展孔子「仁」的思想,從其性善論出發,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學說。「仁政」就是國君能夠「與民同樂」,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說把人民看作是國家政治的根本。這是孟子學說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是對我國古代人道主義思想的總結和提高。

(3)理想人格:孟子學說中還有不少關於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為堯舜」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等等,如此種種,都是激勵人心、傳頌千古的名言。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學讀書報告300050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