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md等於

經濟學md等於

發布時間:2021-02-14 03:56:04

『壹』 西方經濟學中Md/p還有Ms指的是什麼

1、經濟學中MD是貨幣需求(monetary demand)/p(price)是價格的縮寫,指經濟主體(如居民、企業和單位等)在特版定利率下能夠並願意以貨權幣形式(現金或存款) 持有的金融資產的數量。

貨幣需求是有效需求、經濟需求、派生需求。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等職能。 貨幣需求量的定義:貨幣需求量是指一定時期內經濟對貨幣的客觀需求量。

2、經濟學中MS是貨幣供給(money supply)的縮寫,貨幣供給主體即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主體供給貨幣以滿足其貨幣需求的過程。貨幣供應量,非銀行部門持有的貨幣資產數量,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貨幣需求可分為交易性需求、投機性需求、謹慎性需求。貨幣供給即M/S,指實際貨幣余額,記貨幣總量除以物價水平。供參考。

『貳』 經濟學基礎里的計算公式

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為Y=C(Y-T)+I(r)+G,其中消費函數也可表示成
C=a+b(Y-T);投資函數也可表示成I=c-dr,其中c為自生性投資,d為投資的利率彈性(也就是投資曲線的斜率)。G為政府購買。
這樣,可得Y=800+0.63Y + 7500-20000r + 7500,
即0.37Y=15800-20000r……………………………… ①
貨幣需求等於供給:0.1625Y-10000r=貨幣名義供給/價格水平=6000/1
可得0.1625Y=6000+10000r……………………………… ②
解方程組①②,得Y=40000,r=0.05,
即GDP=40000億美元。
宏觀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書上29頁有的公式:
Y=C+I+G+NX,Y即為GDP,NX為凈出口。

補充,重點是最下面的兩個鏈接:

(1)貨幣流通規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數量 X 物價水平)/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當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後,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到其支付總額-延期支付總額-相互抵消支付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2)率
剩餘價值率:衡量資本剝削勞動的程度 揭示資本家的剝削
m』= m/v = 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 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利潤率:衡量資本增值程度 掩蓋資本家的剝削 p』= m/(c+v)
影響利潤率的因素:
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成正比
利潤率與c/v(資本有機構成)成反比
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
利潤率與不變資本的節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餘價值率:衡量一年中預付可變資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餘價值量/可變資本=m』v n/v=m』n

年利潤率:衡量一年中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貸資本 衡量借貸資本的增值程度
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自有資本 衡量銀行資本家的自有資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潤率:取決於各部門利潤率 社會預付資本在各部門中所佔比例
(3)剩餘價值形式公式:
超額剩餘價值 = 商品社會價值 - 商品個別價值
超額利潤 = 商品社會價格 - 商品個別價格
生產價格 = 生產成本 + 平均利潤
股票價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價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級差地租 = 劣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 優等土地農產品的社會價格
絕對地租 = 農產品價值 - 社會生產價格
(5)資本理論
資本周轉次數n = 1年 / 周轉一次花費時間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舊率 = 折舊費 / 固定資本原值
預付資本總周轉(平均周轉)= (1年中固定資本周轉的總價值+1年中流動資本周轉的總價值)/全部預付資本
(6)社會資本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m) = II c
具體實現條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首先追加生產資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費資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擴大再生產實現條件:
基本條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體實現條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則:
a.總量不變,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總結:
實現條件都是「=」,前提條件都是「〉」。

經濟學上的公式
e^n =1+n/1!+n^2/2!+,,,,,,+n^i/i!+,,,,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代表變化量,這個符號只出現在求弧彈性運算里.演算法是後項減前項,比如從a點到b點的△Q=Qb-Qa。

在點彈性運算中,△Q趨進於無窮小(例b點無限趨進於a點),此時用dQ,dP表示,即對於需求函數,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對P求導或偏導。

『叄』 宏觀經濟學中、各個字母代表的意思齊全的。

名義GDP: (網路文庫找的)
實際GDP:
GDP:國內生產總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
NDP:國內生產凈值 (NDP=GDP-折舊)
NNP:國民生產凈值 (NNP=GNP-折舊)
NI:國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
PI:個人收入
DPI:個人可支配收入
C:(消費)居民消費支出
I:(投資)企業投資
G:(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支出
T:(稅收)政府稅收
TR:政府轉移支付
NX:凈出口(X-M;X:出口,M:進口)
GDP=C+I+G+(X-M)=C+I+G+NX(支出法)
N:就業量
U:失業量
L:勞動力總量 (L=N+U)
u:失業率 (u=U/L)
n:就業率 (n=N/L)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PPI:生產者價格指數
GDP縮減指數
c:消費
i:投資
s:儲蓄
t:稅收
g:政府購買
x:出口
m:進口
y:可支配收入
APC:平均消費傾向
MPC:邊際消費傾向
APS:平均儲蓄傾向
MPS:邊際儲蓄傾向
Ki:投資乘數(+)
Kg:政府購買乘數(+)
Kt:稅收乘數(-)
KB:平衡預算乘數(KB=Kg+Kt=1)
Ktr:政府轉移支付乘數(+)
Kx:出口乘數(+)
Km:進口乘數(-)
(第65頁)
K:資本存量 (ΔK=i )
R0:現值或本金
Rn:第n年的未來收入或終值本利和
r:年利率
Rn=R0(1+r)n
(第66頁)
Pk:資本品的供給價格
MEC:資本邊際效率:是一種貼現率,這種貼現率正好使一項資本物品的使用期內各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等於這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或者重置資本。
R1,R2,R3,...,Rn:某項投資從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
d: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
e: 自發性投資
α:邊際儲蓄傾向
β:邊際消費傾向
I:投資
S:儲蓄
L:貨幣需求
L1: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
L2:貨幣的投機需求
L1(y):交易貨幣需求量
L2(y):投機貨幣需求量
M:貨幣供給(名義)
m:貨幣供給(實際)
k:交易貨幣需求量對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
h:投機貨幣需求量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A:技術水平
W:實際工資額
P:實際工時

『肆』 經濟學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麼意思

經濟學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列舉如下:




『伍』 經濟學中「AVC,AR,MR,MC,P,AC」這些指的是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變成本

AR(average revenue):平均內收益容

MR(marginal revenue):邊際收益

MC(marginal cost):邊際成本

P(price):價格

AC(average cost):平均成本

AC=AVC+AFC(平均固定成本)
TC=VC+FC
MC=dTC/dQ;
AC=TC/Q;
TR=P*Q
MR=dTR/dQ
AR=TR/Q

『陸』 經濟學中Md是什麼Ms是什麼

IS線是由投資線和儲蓄線交差而成LM線也是由MS,MD而成投資和儲蓄可以看成產品的需求和供應以較低利率,產品需求大於供應(投資>儲蓄)LM的也是一樣,利率較高,比較傾向投資非金錢物品,而金錢供給則增加,所以MD

『柒』 MC在經濟學里是什麼意思

MC在經濟學里是邊際成本,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邊際成本是使企業運作良好的關鍵概念,因為邊際成本決定了生產的最佳程度。

邊際成本遞增只是一個狀態描述,並非一條基本定律,是對狀態的一種描述,當實際產量未達到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也就是邊際成本和勞動的邊際產量成反比。

(7)經濟學md等於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產生了邊際成本規模效應,但邊際成本的增加與減少的趨勢是和單位投入生產的產量增減趨勢是成正比的。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在邊際成本法下,利潤與銷售量直接相關,而與產量無關。計算的利潤差額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庫存產品中所含的固定費用數,所以用邊際成本法更能准確地反映企業實際利潤。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

『捌』 西方經濟學中MRS,MRT和MRTS 各自的公式是什麼:-)

MRS是消費者,無差異曲線的斜率,MRT是生產者,投入不變時,無差異曲線的斜回率,MRTS是生產答者,生產要素的替代率。

MRS:MRS12=-△X2/△X1。

MRTS:MRTSLK=-dK/dL。MRS=MRT

MRTS:當等產量曲線的斜率為負值時,表明兩種生產要素可以互相替代,一種生產要素增加,另一種生產要素必須減少方能使產量維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只有具有負斜率的等產量曲線,才表示這兩種要素的替換時有效率的。

(8)經濟學md等於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

例如完全替代的兩種商品,它們之間的邊際替代率為一常數,這時無差異曲線為一直線,斜率不變。這種情形表明消費者關心的是兩種商品的總數量,而非其差異。

又例如完全互補的兩種商品,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替代,而是始終以一種固定比例捆綁消費。這時其無差異曲線就呈現為一直角線。好比說左鞋和右鞋、牙膏和牙刷。

『玖』 經濟學基礎計算公式

利用基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u1/p1=mu2/p2

利用序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rs1,2=p1/p2

mu1/p1=mu2/p2,

mu1/mu2=p1/p2可通過精加工獲得。

因此,只要證明mrs1,2=mu1/mu2,就有必要證明由基數效用理論和序數效用理論導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相同的。

商品邊際替代率(mrs)是指在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另一種商品的消費可以被一種商品的額外消費單位所替代。


(9)經濟學md等於擴展閱讀: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拾』 經濟學里 什麼簡單乘數

1.乘數:宏觀經濟學的一個術語,指每單位外生變數(如政府支出或銀行儲備)的變化所帶來的引致變數的變動情況。簡單乘數就是乘數。
2.MPC: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邊際消費傾向 可支配收入增加一美元時人們消費的增加量。注意,它與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不同,後者是總消費與可支配總收人的比率。
3.在宏觀經濟學里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支出的初始變化之間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k=y/J ,其中Y 表示國民收入的變化,J 表示支出的變化。例如,k=2,那麼,每年的支出流量比如說投資持續增加,將導致每年國民收入的流量增量為投資增量的一倍。支出乘數包括投資乘數、政府購買乘數等。
乘數作用可通過初始支出後的一系列事件來說明。以投資為例,投資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將有一部分花費在其他商品和勞務上,這意味著生產這些商品和勞務的人的收入增加,隨後他們也將花費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繼續下去,每一輪的收入總量越來越小。顯然,最終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大小取決於每一階段有多少收入用於消費,即取決於這一系列事件中有關人員的邊際消費傾向。投資乘數之值等於1 /(1-邊際消費傾向);或者,由於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和等於1,所以乘數之值等於l / 邊際儲蓄傾向。所以邊際儲蓄傾向越大,乘數之值越小。乘數是簡單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個基本特徵。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md等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