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我想學經濟學

我想學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5 19:36:39

『壹』 我要學經濟學要從那裡起步

經濟學基礎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微觀推薦:平狄克寫的《微觀經濟學》或范立安寫的

宏觀推薦:曼昆寫的《宏觀經濟學》

金融基礎方向推薦: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

國際金融方向推薦:人大譯制的《國際經濟學》

『貳』 我想自學經濟學

1. 真的有興趣么?經濟學不同於金融,實際上比較枯燥,應用性相對也低些。並且想要學到一定水平數學一定要好!!至少涉及微積分、統計、線性代數。本人不才,中國本科4年,加拿大研究生2年,經濟論文里看不懂的模型比比皆是。
2. 看什麼書好?經濟學有很多方面,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是基礎,所有人都要學。常用的高級教材有:瓦里安的高級微觀、羅默的高級宏觀、格林的計量。這些書在人大經濟論壇都有原版和翻譯版,書店也有賣。你可以隨便瀏覽下裡面一串串的公式,然後再問自己一下,到底有興趣么。初級的書自然顯得有趣的多,書店賣的也多,就不贅述了。
3. 真的有興趣!如果經過以上兩步,你還真的有興趣,那再發個帖,我們討論下如何系統學習。
4. 就業前景。以下行業都可能涉足:管理咨詢公司、市場研究公司、大學教師(好點的大學必須名校博士)、投資銀行(也就是券商,搞IPO、行業分析等)、信託、私募、基金、銀行、研究所等等。但實際上,管理咨詢行業更偏重MBA,基金、投行等更偏重金融並且門檻很高。最適合經濟學的職業似乎還是把理論別聯系實際,直接去大學教書,傳授給下一代。

還是建議你先想好希望從事什麼職業,然後再思考學什麼好。比如你其實對金融感興趣,那麼可以通過考CFA,CFP為事業鋪路,而非考更偏重理論的經濟學。

『叄』 怎樣才能學好經濟學(我一竅不通)

經濟學屬於純理論性的學科,它所包括的知識也基本上是比較模式化的,也就是說,相對於政治經濟學它聯系實際的東西比較少,能與實際聯系起來的地方主要是宏觀部分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理論、開放經濟理論部分等章節。另外,西方經濟學中理論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下面具體談幾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圖形。可以發現,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由一系列的圖形貫穿起來的,幾乎每一章、每一節都有圖形,而且,要想闡述一個原理,沒有圖形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復習時,我把每一個圖形都畫在一個本子上,圖形旁邊還加註上有關圖形的解釋和說明,以及圖形所代表的政策含義。總結在一起以後,就可以常常拿出來看一看了,仔仔細細地看懂每一個圖,並且牢記。許多題目即使沒有要求畫出圖形也可以利用圖形幫助解答的。

其次,重要的概念要進行理解記憶。一般的專業課考試中都有名詞解釋,按常理說這屬於基礎題,是給你分得的,所以不能丟分。對這些重要概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出來,還是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可以用自己的話說的。

最後,知識的掌握要系統化。這一點也尤其重要。因為西方經濟學中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學派,不同學派的理論模型、觀點、政策主張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很可能會出題讓你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所以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去聯想記憶,看到一個學派的因素分析時,要回想一下其他哪個學派也在這一領域有分析,異同點在哪裡。比如,消費理論就包括凱恩斯、弗里德曼、莫迪利亞尼等,貨幣需求理論包括貨幣數量說、貨幣交易說、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等,廠商理論中包括四種廠商類型,它們之間的需求供給曲線、均衡狀態、均衡條件以及效率的比較等。從而我們能夠看出,這些理論之間的相關性是很大的,因此,在復習的時候,你也要體現出這一方面的偏向。你可以把這些相關聯的知識點也都總結在一個本子上,總結的過程也就是你去理解、系統掌握它的過程。

『肆』 我想學經濟學到底讀文科好還是理科

其實現在的經濟學也很重視理科的,特別是數學分析能力,看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就知道了——他們基本都是數學家。當然了,你不是說要你沖著諾貝爾獎去看齊。我也是學經濟學的,你要是想在經濟領域有所建樹,那數學也不能差,至少不能太差,一些數學模型你得看的懂。
不過也不要擔心,上了大學後會開經濟數學課的,還有會計啊,統計啊,計量啊,這些都是經濟上會用到的數學分析工具。
小朋友,不要把這些想得太復雜,也不是很難的。
選文理,還是看你自己了,很多學校的經濟專業文理都招的。我們同學中也有學文學理的。但是學理的數學並不一定就比學文的數學差。

『伍』 如何學習經濟學

『陸』 我想學點經濟學 可以通過哪些渠道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譯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易學,基本上所有理論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觀易懂。這本書的第二大特點就是知識覆蓋面很廣,傳授的是廣義的經濟學原理。比如像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學科,在這本書中都被濃縮成為一到兩章的內容。因此,通過學習這本書,初學者將有望對經濟學的主要知識和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經濟學》,薩繆爾森著,蕭琛譯
這是經典!雖然難度要略高於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針對初學者的經濟學教材。這本書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論述非常嚴謹,此外它也是國外累計銷量最高的一本經濟學教科書。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黃險峰譯
這本書特別貼近時代,貼近中國。該書不僅教會了讀者怎樣理解新經濟現象,怎樣解釋數字時代的經濟問題,還告訴了讀者怎樣評價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怎樣看待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經濟轉軌。

《牛奶可樂經濟學》,弗蘭克著,閭佳譯
這本書從牛奶與可樂包裝的不同說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暢銷書,就是說看了這本書還需要看看大師們寫經濟學教科書。

《吳敬璉專集》,吳敬璉著
收錄了吳敬璉從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該書也因此客觀地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變化,它將告訴你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之處。

此外,一些經濟學或者金融學的的科班們所熟知,而且圖書館一般都會有的書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黃達主編 《金融學》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 還有宋鴻兵《貨幣戰爭》不過這個還是要有點經濟學基礎的

還有我覺得我們看的一些經濟金融書籍的 學的東西大多是與西方的經濟環境相適應的 好多理論與我們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程度的背離 不適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經濟評論家的文章 這個你可以看看他們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憲容 葉檀 張五常(他的行文風格本人不太喜好)陳功(安邦咨詢的老總)等等 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針對經濟熱點產生的 很有現實意義 對於理解現實的經濟現象有幫助

另外,省事點的 你可以看電影 這個較書籍而言還是少了點 比如《華爾街》《金錢帝國》《屋內聰明人》《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反托拉斯行動》《交易所》《憤怒的葡萄》《鍋爐房》《居家男人》《獄中的家政女王》

『柒』 我想學經濟學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
這本書是經濟學的入門教材,很早就發行了,特點在於馬歇爾是數學家,在他的這本書的理論說明裡面會融入數學的基礎知識,經濟學沿用到現在的基礎理論這裡面基本都涉及到,還對經典經濟學的理論進行了分析和補充。是一部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品,對於經濟學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他還痛批了馬克思的無視人的本質的經濟學理論的缺點,所以,你懂的這本書的前言基本上都在批判馬歇爾這個人,但是如果讀完全書之後,你就會覺得寫前言的人簡直是在扯淡。另外,我讀的是商務印書館的那一版。)
順帶一提,按照經濟學發展的順序,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大衛李嘉圖《賦稅原理》,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是西方經濟學的三大理論著作,同時也是經濟學剛剛起步的時候總結出來的基礎理論,對入門者很友善,而且這些知識點和理論也可以很大程度的直接運用到現在的經濟學系統上。
另外,相關的人還有傑文斯,馬爾薩斯,這些人的著作也是可以讀一下的。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為現代經濟學的指導思想的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這個在馬歇爾的書中也提到過,是關於資源分配的指導思想,也是引領經濟學從原本的單純追求理論和效率的經典經濟學,升華到尋求人類整體幸福的分配理論的關鍵著作。

『捌』 我想系統的學習經濟學,看什麼書好呢

一、入門教材:人大版《經濟科學譯叢系列》

1、 曼昆《經濟學原理》上下冊,88元。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范圍偏重宏觀經濟分析。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推薦入門首選閱讀。目前國內已經有某些教授依據此書編著《西方經濟學》教材,在書中出現「經濟學10大原理」一詞,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襲而來。

2、 薩繆爾森《經濟學》(Economics)

薩繆爾森,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為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對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有獨到的見解。目前經濟學各種教科書,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採用由他1947年的《微觀經濟分析》發展糅合凱恩斯主義和傳統微觀經濟學而成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理論框架。他一直熱衷於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目前經濟學理論數學化大行其道,此翁實始作俑者。

《經濟學》由美國麥格勞——希爾圖公司1948年初版。現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國內50年代由高鴻業教授根據英文第10版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諾德豪斯合寫,由蕭深教授翻譯,並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單行本出版。

全書結構宏偉,篇幅巨大。可謂博大精深。滲透老薩數十年經濟學見解。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其中諸如「熱情的心,冷靜的頭腦」、「相關未必因果」等言語,可謂經濟學之《老子》。讀完該書,可了解經濟學所探討問題在經濟學體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之認識框架。知識龐雜,有一體系框架,則適宜以後更進一步學習。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盡管該框架在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方面仍有斷層,但不失為一個好框架。此書國內有機工版發行之英文版。建議直接閱讀英文版。

3、 斯蒂格利姿《經濟學》及系列輔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經濟學成就甚高,此書可作為前二者的補充,前二者所涉及經濟學內容主要是以價格理論及邊際分析為基礎,不包括不對稱信息經濟學、不確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經濟學》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盡管三位作者政策傾向不同,但教材體現凱恩斯主義的特徵稍多一點,總體上講,教材相當客觀和公允。很適宜做入門教材。

4、 《經濟學、原理、問題與政策》及《經濟學原理與問題》、〈經濟學案例〉、〈經濟學小品〉、《經濟學悖論》、〈社會問題經濟學〉等。此類書之特點是先提問題,再論原理,主要是針對社會習見問題,逐步解釋原理,水平、內容大多較好,唯缺乏體系與框架,適宜略懂經濟學者補充學習。

5、 國內老師自行編寫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目前國內各大學自己編寫的直接冠以《西方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均屬入門教材。如高鴻業、歷以寧、宋承先、梁小民、朱錫慶、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遠遜外國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經濟學》教材,竟用黑體加插一段馬克思論地租之說法,以說明所傳授學問之錯誤,實為極可笑者。

說明:
1、 越基礎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淺出,將復雜抽象的道理聯繫到生活實際上,才講的透徹,又能調起初學者之興趣。國外教材,形成一競爭市場,多極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寫也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帶數學式而著稱,又或更新換版本極快,以及時吸收新知識,如斯蒂格利姿《經濟學》之增加不對稱信息部分。低手所寫教材自然被市場淘汰。故市面之基礎教材,多為大高手所寫就。

2、 國內教材,建國以來,除商務系列叢書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學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譯以作為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間國外經濟學研究學問之成就,國人皆不得見。80年代末期,鄒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經濟學,鄧大人首肯之後,國內始漸有〈西方經濟學〉之類教材出現。此類教材,多為新出道之老師,為進階升職,湊出版物之數而編抄西人著作而成,機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動」之知識,又無競爭機制,購買者多為其聽課學生。故質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購買。

3、 按經濟學有入門低、中級、高級之分。高級乃指其運用之數學工具及闡述觀點之紛爭更多而言,並非此學問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數學未必高初等數學一等之意。越是高級,則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數理邏輯之嚴謹,反不如低級來的實用。初級的入門教材一般是針對初學者,所以大多舉案例和現象,加以文字解釋,偶爾插加二維圖案,高級教材注重數理邏輯,而二維圖案及文字已難以表達、解決所說明之問題,故多用數學證明或代數方程,夾雜現代數學工具。中級教材則介乎其中,界定甚為模糊。教材難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玖』 你好,我想學習經濟學

一、如何讀經濟學

1. 經典原著讀不讀?
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難以回答的,我剛入學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凱恩斯的《通論》(各位博學同仁可能還聽說過馬歇爾、熊彼特、庇古等人的著作),但初做嘗試之後,實在有摸不著頭腦之感,於是便無奈放棄了,後來逐漸體會到讀這類著作確實是需要一定的知識素養積淀的,否則的話的確很難比較深入地理解,甚至很有可能產生誤解,更何況著作中的有些內容也是值得批判的,作為初學者當然不知道如何鑒別,所以如果不是對原著有很強烈的興趣,最好在初學的時候不要去看原著,只要看看一些"導讀"知道其大略即可,比如你知道斯密說的"看不見的手"、提出了分工的重要性就夠了,至於原著中其他的豐富思想,當然是一座寶庫,只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挖掘的工具罷了。
陸銘老師有一句話,並不能說肯定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現在經濟學最前沿,最豐富的思想和方法都在paper中,經典原著都是幾十年上百年前的思想,這一段時間內經濟學已經有很多的進展了。即便是教科書也已經是幾年或者十幾年前作者對自己研究成果的匯總,所以要了解前沿理論、問題、方法,還得從paper開始。當然這並不是說初學者開始看paper,教科書實際上是很好的入門讀物,教科書可以提供學科的整個框架、體系和發展脈絡,而且又比較親善易懂,所以各位初學經濟學的同學一定要好好研讀教科書。這又涉及到下面一個問題了。
2.教科書怎麼讀?
在"怎麼讀"這個問題之前應該現有一個"讀什麼"的問題,"讀什麼"一般又涉及到幾個問題:
讀外國經典教科書還是讀中國學者的教科書?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同學可能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讀國外的了,國內的教科書不值一讀。其實這個觀點還是有些片面的。的確,不可否認現在經濟學研究的前沿並不在中國,外國老頭們寫的入門的教科書又很"親善",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高級的教科書則更是需要大師級的功底才可以勝任,而國內此類大師數量不多,實力超群的又往往沒有精力和時間寫教科書,所以讀國外的經典教材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另一方面,國外教材多是以美國作為例證,有很多方面都與中國國情不同,列舉的中國例子和數據也比較少,這不利於我們了解自己國家的經濟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但這些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時讀一讀中國學者的教科書也會有所收獲。然而並不是隨便挑一本國內的書就讀,這裡面我個人覺得是有些竅門的。
首先, 選青年教授的,不選老教授的。這樣做並不是對老教授的學術能力質疑和不尊重,而是出於一種不得已的選擇。有些著名老教授們在他們同輩中研究中是相當出色的,但是囿於時代和環境的限制,他們最初接受的往往是帶有批判性質的西方經濟學。就如已經過世的高老,他的《西方經濟學》銷量在全國都是排在很前面的,但各位讀過高老的書的同學都會發現,在每一章"結束語"中,高老都要對本章的內容進行批判,同時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實際上,這些質疑和批判在西方經濟學的進程中大部分已經都有改進和解決了,這樣的批判有時不免稍顯脫離時代,而且容易讓初學者糊塗:怎麼好不容易才搞懂的理論,這會兒又被大肆批判呢?究竟應該怎麼學呢?所以我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選青年教授的書。
其次, 選知名院校的,不一定選自己院校的。這一點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中國的經濟學研究本身就與世界前沿有相當大的差距,而國內的研究水平就更是差距頗大了,基本上大師級的人物很難在一所普通的院校出現(大家可以不同意這個觀點,這是出於我淺薄的認識,無意冒犯),那麼即使從概率上講,選擇知名院校的知名青年教授的書,你的風險是最小的對吧?當然各位同學如果本校有很牛的老師,用他的課本也會有特別的好處,因為本人講自己的教材,那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這里我也不怕廣告的嫌疑了,有幾本入門的書確實不錯,微觀的有陳釗、陸銘合著的《微觀經濟學》、宏觀有易綱的《宏觀經濟學》,當然袁志剛老師的《宏觀經濟學》也是不錯的。陳釗、陸銘是復旦大學的青年教授,易綱我就不用介紹了,袁志剛是復旦大學的經濟學院院長。大家在圖書館看就行了,不用買。
讀英文版還是中文版?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困惑很久,讀中文翻譯版的好處是比較快,效率比較高,壞處是怕翻譯出錯,造成理解困難或者乾脆學到錯誤的東西。 讀英文版的好處是原汁原味地與大師交流,不必擔心翻譯錯誤,"壞處"是讀的慢,而且自己的英語水平並不一定比翻譯者好。
建議
那麼怎麼辦呢?
我這么建議大家:
首先,如果各位英語水平比較好,一定讀原版,其實教科書中的英語並不是非常難的,讀上幾頁,後面的感覺就好多了,實在不能理解的句子再看翻譯。當然我個人覺得讀英文版的教科書有些記不住,所以做一些閱讀筆記,以及反復閱讀還是比較必要的。
對於英語並不是很強的同學們也不用氣餒,可以先讀翻譯版,如果覺得翻譯版讀不懂,再去看英文版。這聽上去很奇怪,其實不然,往往你看不懂的句子是因為譯者的錯譯,所以有時候直接看看原版中的這句句子反而可以知道意思。當你對中文版中的內容比較熟悉了之後,再一次全文閱讀英文版,並藉此機會鍛煉英語的閱讀能力,由於你對書中的內容已經比較熟悉,那麼即使是讀英文版也比之前要輕松許多。

具體讀那些書呢?
論壇中經常看到有同學問:我想學經濟學,應該讀什麼書?數學讀什麼?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並不困難,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你去逛一遍書店,發現人大出版社或者北大、清華出版社引進的國外教材一般都不錯,當然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去問問老師了。 我在這里只推薦一些基礎的書,曼昆的《原理》就不用說了,讀完之後可以讀范里安的《現代觀點》,宏觀可以繼續讀曼昆的《宏觀經濟學》,這幾本書學得爛熟,你已經很厲害(作為初學的本科生來說),其他的教材也很多,比如平迪克的微觀、尼克爾森的微觀、巴羅的宏觀、布蘭查德德宏觀等等各有各的特點,不宜貪多,將一本搞熟搞透。至於具體讀哪些,我以前也發過一些帖子,回復過一些帖子,論壇中也有很多回答了,在此不贅述。
扯了這么半天剛剛扯完"讀什麼"的問題,對於"怎麼讀"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思考一些的。這個我想各位自己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說說我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首先,讀一本書要觀其大略。先把目錄看一遍,看看這本書都講了些什麼內容,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聯系呢?試著去看看,想想,這對於接下來閱讀這本書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你知道了大概各個章節是講什麼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現在正在閱讀的這個章節到底占整個框架的哪個部分,起到什麼作用,這樣一來對於閱讀就有了整體把握,不會迷失方向,不會不知道為什麼這一章學這個,下一章又學那個,這樣就會提高閱讀的效率。
其次,我覺得讀書要讀到爛熟的境界,不能只是模糊大概知道內容,這樣一段時間內一定會忘記。那麼怎麼讀到爛熟呢?第一,肯定要多讀幾遍,這是必要的。第二,主動閱讀,當讀到第二遍時,就可以想一想,書接下來要講什麼?記不住沒關系,只要你這么想了,然後再去閱讀,印象就會深刻。第三,合上書本,自己能不能寫出書中內容提綱、主要模型的推導?如果不能,那麼在哪一步卡住了呢?再回過頭去翻翻書看看,會加深印象。這三點只是能夠保證你記住和初步理解了書中的內容,並不能保證你真正理解和能夠靈活應用。那麼最後一招就是做書後的題目了,一般國外的教科書書後都有豐富的習題,這些習題都是國外教授們精心編制的,非常有價值,所以做習題不但是一種檢驗,更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最後,如果你在完成了上述的步驟之後,還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對於書本的理解已經比較深刻了。任何一本教科書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講述一個模型的時候把所有情況都考慮上去,自然會有漏掉的情況,如果你想到了,那麼這是非常不錯的信號,它有可能意味著:你可以開始試著做研究了。你懷疑嗎?認為自己離做研究還太遠嗎?"不要等所有的基礎都打好了才開始做研究,只要有一些基本扎實的基礎,就可以邊做研究邊學,這樣效率更高"。田國強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那麼接下來我就稍稍談談自己對於做經濟學研究的理解。
二、現在可以讀paper了嗎?
很多同學都還一直停留在讀教科書的階段,一提到讀論文,往往就說,我現在才本科,不用讀論文的。這其實是不對的。正如陸銘老師說的,教科書的內容已經不是前沿,如果希望做一些有意思的經濟學研究,還是得看論文。 通過對於論文的閱讀,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經濟學研究的過程、方法和樂趣。所以如果對於做經濟學研究有一些興趣的話,即使是本科生也可以多讀一些論文。大家對於頂尖的期刊應該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國際上最好的:AER、JPE、QJE、RES還有閱讀難度比較大的econometrica,國內如果要看的話,《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還都是不錯的,當然還有一些也可以看看。
談談做學術研究:
1.如何決定題目?
陸銘老師在做實證研究方面的經驗比較豐富。他曾經告訴過我們一個原則,就是你有topic還不夠,要有question。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曾經說我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問題。陸銘老師一聽就問了,你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那個方面?是機會不平等還是結果不平等?如果是機會不平等,那麼你要解釋的是什麼?是機會不平等造成的後果還是機會不平等的原因?你為什麼要研究它呢?你的研究有哪些創新?是用了新的理論模型?新的計量方法?還是新的數據?或者其他什麼?有多大的貢獻?當然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沒有貢獻,你把pai從3.141592算到3.1415926多算一位也是貢獻,但是你必須考慮貢獻的大小對吧?陸老師的這一番話將我點醒,我再此給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有所悟。
2.paper讀到何時方可休?
我們都知道做論文肯定是要閱讀大量文獻的,一 是可以了解前人對你所研究的問題的成果和來龍去脈,二是可以避免自己做重復性的工作,三是可以學到很多相關的知識。但是paper這么多,每篇paper都有各自的參考文獻,各自的參考文獻又分別有自己的參考文獻,這么像金字塔一樣追溯上去,恐怕一輩子都讀不完,那麼究竟該何時停止讀文獻了呢?
就這個問題我有幸請教過數學系的陳恕行老教授,老教授給出的答案很簡單:這就是你的導師應該做的工作。也就是說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找到這個領域的老師,向他咨詢一下,就可以事半功倍。第二個方法,是方漢明老師說的,就是把和自己研究最相近的幾篇論文背得滾瓜爛熟,就好像是自己的論文一樣,其他的相關文章,一般的只要看看摘要、結論就可以了,感覺有用的再去讀全文。並且方漢明老師說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實際上你的研究思路恰好與前人相同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並不用在意要把所有論文都看一遍,生怕出現重復,這是沒有必要的。
3.自己做model,可以嗎?
其實像我們這種血氣方剛的學生很希望快點展示出自己的水平,一聽說哪個諾獎得主或者名家大師做了一個某某模型就獲得了很高的榮譽和成就,我們就按耐不住自己內心波濤洶涌和海濤澎湃,就像摩拳擦掌一顯身手。用自己剛剛學的某某定理,某某優化方法上來就建一個復雜的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模型,滿懷信心和希望的去找老師,結果被罵的像泄氣的皮球一樣回來。
做模型,不是那麼簡單的。也許我們覺得自己的模型很不錯,但是當我遇到以下這些老師可能會經常問道的問題時,往往會不知所措:
你這個模型有文獻支持嗎?
你這個模型有微觀基礎嗎?
你這個模型就解決了這一個問題?能不能推廣?如果只能解決這一個問題,那我一句話不就解釋了要模型干什麼?
你這個模型背後的經濟學含義在哪裡?
你這個模型表達的意思早就有人做過更一般的模型了,你這個只是其中一種情況。
如果各位同學能夠對於上面的這些問題都能夠應付,那麼,你的model已經非常棒了,但是理論的東西,有時並不是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的。
4."顯著"有什麼用?!
我曾經做過一個學術資助項目,在中期答辯的時候,我很自信的說:我用了面板數據方法估計了這個聯立方程組模型,結果是我需要檢驗的變數都在1%的程度上顯著了。。。。。。某青年教授(呵呵,也是我比較崇拜的老師吧)打斷我的話,說了一句:顯著有什麼用?!我當時都驚呆了,的確我的這個計量模型在某些因果關繫上面缺少必要的理論支持,我自己也還沒有找到可以解釋的方法,但是這么一做,清清楚楚的顯著啊,而且判定系數還接近0.7,我自我感覺是很良好的。但是後來回來一想, 的確是這樣,理論上解釋不清,顯著有什麼用,且不談偽回歸的問題,就算是變數真有關系,那麼到底是一種機製造成的,還是幾種機制疊加造成的呢?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做出來的顯著,意義就不那麼大了。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一直以來也深受困惑的東西,希望大家能夠提出更好的見解。
三、經濟學和數學的關系
說起這個話題,恐怕將是一場論戰爆發的開始,有些人非常反對數學,覺得是在經濟學中的濫用,有些人卻十分支持,而且還強調經濟學想要成為嚴謹的"科學"離不開數學。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有以下幾點好處:
1、數學逼迫你列出問題的前提假設
我們都知道任何經濟理論,或者更廣的來說其他科學的理論都是有一定的前提的,自由落體定律的一個前提是真空,經濟學的討論也必須要有前提假設,不然大家都在爭論政策應該怎麼實施,理論應該是怎麼樣的,表面看似各有各的道理,邏輯都對,其實到最後發現,原來是假設條件不一樣啊。所以 數學的一個好處就是逼迫你寫出前提假設,因為數學推理的嚴謹是要建立在很多已知條件上的,這些在平常的文字推理過程中就容易被忽略。
2、數學提供方便的手段進行復雜的邏輯推理
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比較實在的,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邏輯學的天才,能在大腦中展開對n個變數的互相影響的推理,能憑借大腦進行m個步驟的推理,即便推理能力可以,記憶能力也不夠啊,剛想出一個方面,要想另外一個方面,前面的東西就忘了,所以數學是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比較復雜的推理演繹的一種方法。
3、數學提供統一的語言
有時候讀哲學名著,發現這位學者和那位學者雖然在討論一個問題,但為什麼就是看不懂呢?我想這個能是因為語言不統一。各國之間的學者更是這樣,各自有各自的研究的淵源和路徑,學術語言當然不盡統一。但是 數學卻給經濟學的討論提供了一種統一的語言,通過數學式子可以讓一些不完全相同的領域的學者迅速了解到對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這樣其實也是一種效率的提高。
4、數學帶來精確的實證
這點我也不多說了,如果沒有計量經濟學,現在的經濟學討論還要更加熱鬧很多,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的理論是不對的,因為很難接受科學的現實的檢驗。
除了以上這些有點,數學也當然會有一些不足。
(1)數學定義和抽象可能會遺漏掉重要的解釋因素,這也是社會學家一直指責經濟學的一個方面,你怎麼知道抽象掉的那些東西不重要呢?所以有時候建模不但是科學了,可能也是一種藝術,通過巧妙地方法,規避了遺漏的可能性。
(2)經濟學是數學嗎?這個問題有點傻,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學過"三高"的同學都會點頭,到最後的感覺就是微觀被抽象成非線性規劃,宏觀被抽象成最優控制理論,計量更是矩陣、分布滿天飛。這么看來經濟學難道不是數學嗎?
我的回答是:不是。 很簡單的一句話,你如果能說出這個公式背後的經濟學含義,那麼經濟學就不是數學,就比如壟斷定價的一階條件:P+P'Q=C' 在數學上讀出來很簡單:p加上p對q的導數乘以q等於c對q的導數。這就是數學,你完全不覺得是經濟學。那麼經濟學怎麼解釋呢?如果你在兩邊都乘以dQ: PdQ+dpQ=dC, 你可以看到,等是左邊第一項是說多生產單位產量所帶來的收益,第二項是說由於多生產單位產量造成價格下降所帶來的從所有商品上面造成的損失,等式右邊是多生產單位產量的成本,那麼這么一來,左邊就是多生產單位產量的收益,右邊是成本,這么解釋就比較像經濟學了。 如果再變一下形狀:(P-C')/p=1/e,你會看到左邊是價格高出邊際成本的比例,右邊是彈性的倒數,這就成了眾所周知的逆彈性法則,這就是經濟學了,你用數學去解釋永遠都想不到這個。

『拾』 我想學習經濟學,應該如何入手

先看微觀經濟學,比如平狄克的,講的很通俗易懂
然後再看宏觀,看曼昆的第專五版就可以,也很屬通俗易懂
數學不好問題不太大,Varian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就是中文翻譯成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的那本書,我覺得高數不用好
但是WMG的微觀如果對數學不理解就有點小問題了
其實我覺得對那些數學概念理解了就可以,你要懂得緊是什麼東西呀,擬凹是什麼東西呀,閉對應呀,超平面呀,數學期望呀是什麼東西就可以,還能有個具體的形象點的思維,不必非要把數學課本上的題目做的多熟練。
再回來,看完曼昆的宏觀第五版還想繼續往下看就可以看羅默的高宏了,看羅默的高宏估計你就可以大概看到經濟學的本來面目了
如果你還想看看專業雜志或者自己整個東西玩還要學習一下計量,不過計量要學一下概率論的東西。
關於平狄克的微觀和曼昆的宏觀,不用高數知識也可以看。

閱讀全文

與我想學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