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找2011年中級經濟師(房地產專業)考試的大綱。謝謝。百度下載後發現不是2011年的。
2011年中級經濟師財稅考試大綱
一、公共財政與財政職能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財政的職能等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財政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
公共產品的概念和特徵,公共財政存在的原因,我國公共財政理論和公共財政體系的建立。
(二)財政的職能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概念、必要性,財政資源配置的方式,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主要內容,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含義,社會公平的准則,社會不公平的原因,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主要內容,財政經濟穩定職能的含義和主要內容。
二、財政支出理論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財政支出分類、財政支出規模、財政支出效益、西方財政支出理論,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財政支出的分類
財政支出的各種分類方法、各種分類依據。
(二)財政支趕的經濟影響
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對流通、生產、。分配領域和國民經濟運行的不同影響。
(三)財政支出的規模
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財政支出規模的增長趨勢,西方財政經濟理論界對財政支出規模趨勢的分析,我國財政支出規模指標的發展,我國財政支出規模的情況,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下降的原因。(四)財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特點,衡量財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適用的領域,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等方法的具體內容。
三、財政支出的內容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我國財政支出的內容,包括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購買性支出
行政管理費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學衛生等事業支出的內容,財政投資性支出的意義。
(二)轉移性支出
社會保障支出、財政補貼支出的內容和改革方向,稅收支出的概念、分類、形式,稅收支出的預算控制。
四、稅收理論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稅收的基本概念,稅收的本質,稅收的原則,稅收負擔及國際稅收理論,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稅收概述
稅收的概念,稅收的財政職能、經濟職能和監督職能。
(二)稅收原則
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瓦格納的稅收原則,現代稅收原則。
(三)稅法與稅制'稅法的概念,稅法的淵源,稅法的效力與解釋,稅法的法定主義原則,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累進稅率下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及速算扣除數的計算,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的分類。
(四)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的基本概念,衡量稅收負擔的各種指標,計算各種口徑的稅負水平,稅負轉嫁的概念,稅負轉嫁的形式、條件及其一般規律。
(五)國際稅收
稅收管轄權的概念,稅收管轄權的確定原則,國際重復征稅的免除方法,各種免除法下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國際避稅產生的原因及反避稅措施,國際稅收協定的概念、作用,國際稅收協定範本及其作用。
五、商品課稅制度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我國現行商品勞務稅的概念、我國現行商品勞務稅各個稅種構成要素的內容、各個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和徵收,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增值稅制
增值稅的概念、納稅人和征稅范圍,增值稅的稅率,增值稅
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增值稅計稅依據的確定,增值稅納稅義務
發生時間,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二)消費稅制
消費稅的概念、納稅人和征稅范圍,消費稅的稅率,消費稅計稅依據的確定,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三)營業稅制
營業稅的概念、納稅人和征稅范圍,營業稅的稅率,營業稅計稅依據的確定,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營業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六、所得稅制度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所得稅制度中各稅種的概念,各稅種的基本規定及稅款計算和徵收,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確認,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項目及扣除標准,企業所得稅資產的稅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特別納稅調整規則,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二)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概念,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確定,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的內容,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七、其他稅收制度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房產稅、契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各稅種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定及其稅款計算和徵收等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房產稅
房產稅的概念,房產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房產稅的稅率,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房產稅的減免和徵收方法。
(二)契稅
契稅的概念,契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契稅的稅率,契稅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契稅的減免和徵收辦法。(三)車船稅
車船稅的概念,車船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車船稅的稅率,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車船稅的減免和徵收方法。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概念,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率,城鎮土地使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城鎮±地使用稅的減免和徵收辦法。(五)印花稅
印花稅的概念,印花稅的納稅太和征稅范圍,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印花稅的減免和徵收辦法。
(六)資源稅
資源稅的概念,資源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資源稅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資源稅的減免和徵收辦法。
(七)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概念,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稅率,城市維護建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減免和徵收辦法。
(八)教育費附加
教育費附加的概念,教育費附加的繳納人和徵收范圍,教育費附加的徵收依據和計算,教育費附加的減免和徵收辦法。
八、稅務管理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我國現行稅務管理制度,稅收征管改革,稅收征、減、免、退管理,經濟稅源調查等稅收控制的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稅務基礎管理
稅務登記的概念、范圍和種類,賬簿、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的內容和發票檢查的要求,納稅申報的概念、對象、內容、方式與期限。(二)稅收徵收管理
稅收徵收管理的形式,應納稅額的核定與調整,納稅擔保的適用對象,稅收保全措施和稅收強制執行措施,稅款的追征與退還,稅收減免的種類與管理規程,出口退稅的范圍和形式。
(三)稅收控制管理。經濟稅源調查的目的和內容,經濟稅源調查分析的種類與調查報告的形式。
九、納稅檢查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納稅檢查的基本方法,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的查賬方法、錯賬調整方法等內容,並能夠指出企業在涉稅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對錯誤賬務處理作出正確的賬務調整,計算出應補(退)稅額,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納稅檢查概述
納稅檢查的概念,納稅檢查的范圍,納稅檢查的基本方法,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檢查方法,錯賬的調整方法。
(二)增值稅的檢查
各種銷售方式下"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的正確賬務處理,錯賬的識別及錯賬的調整方法。
(三)消費稅的檢查
一般銷售方式、視同銷售方式以及委託加工方式下應交消費稅的計算及正確的賬務處理、錯賬的識別及錯賬的調整方法。
(四)營業稅的檢查
建築安裝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旅遊與飲食服務企業營業稅的檢查方法,轉讓無形資產及銷售不動產業務的正確的賬務處理以及應交營業稅的計算。
(五)企業所得稅的檢查
材料成本的組成內容,工資及福利費的分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規定,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原材料成本法、約當產量法的計算等,期間費用及捐贈的調賬方法,企業虧損彌補的規定及檢查方法。
十、國債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國債概念、分類、規模等國債理論和國債的發行、國債的利率、國債的償還、國債市場、我國國債狀況、國家外債管理等制度和管理問題,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國債的概念與分類
國債的概念,國家信用的形式,國債與公債的關系,國債的特徵,國債的功能,國債的分類,國債的結構。
(二)國債的規模
國債規模的含義,國債的負擔,國債規模的指標體系,國債規模衡量指標的具體內容,國債的限度的制約因素。
(三)國債的發行
國債的發行機關、推銷機構,國債的發行價格,國債的發行方式(包括國債發行方式的適用條件和具體內容),國債利率的含義,制定國債利率需考慮的因素,國債利率的計算方式。
(四)國債的償還
國債的償還方式、付息方式、資金來源,國債償還方法的具體適用環境,各種付息方式的比較,償債資金來源的比較。
(五)國債市場
國債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國債市場的功能。
十一、政府預算管理理論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政府預算的含義、基本特徵、多重研究視角、共同治理,政府預算模式,政府預算的原則與政策等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政府預算的含義及特徵
政府預算的含義和基本特徵,政府預算的多重研究視角與共同治理。
(二)政府預算的模式政府預算的主要模式,我國政府預算模式的選擇
(三)政府預算的原則與政策
政府預算的原則,政府預算政策及實施內容。十二、政府預算管理制度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我國政府預算主要制度,包括部門預算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其他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部門預算制度
部門預算的含義及原則,部門預算制度的基本內容。
(二)政府采購制度
政府采購的含義、原則,政府采購制度的基本內容。
(三)建立現代國庫制度
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國債管理、國庫現金管理的內容。
(四)政府收支分類制度
政府收入分類,政府支出分類。
(五)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
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的內涵與要素,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的前提,我國政府預算的績效評價制度。
十三、政府間財政關系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政府間財政關系的理論和實務,包括政府間財政關系劃分的基本理論、政府間收支劃分的制度安排、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等主要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財政分權理論
各種分權理論的含義及內容。
(二)政府間收支劃分的制度安排
政府間事權的劃分,政府間收支劃分的原則和內容,政府間財政預算管理許可權的劃分。 ,
(三)'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
分稅制的基本問題,我國實行分稅制的基本內容。
(四)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
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含義、特點、理論依據和種類,政府間轉移支付的模式和一般方法,我國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制度。
(五)省以下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
"省直管縣"財政體制創新,"鄉財縣管"的財政體制創新。
十四、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財政平衡和財政政策的基本理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等內容,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財政平衡
財政平衡的含義與情形,財政赤字的內涵,財政赤字的計算口徑與類型,財政赤字的彌補方式及其經濟效應。
(二)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含義,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工具,財政政策的類型,財政政策效應內涵。
(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
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比較,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及其效果,我國財政政策的實踐。
qqueene
⑵ 第一個國際性的城市規劃大綱是什麼
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IAM)第4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城市規劃理論和方法的綱領性文件——《城市規劃大綱》,後來被稱作《雅典憲章》。《大綱》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區和以人為本的思想,集中的反映了「現代建築學派」的觀點。(《雅典憲章》是勒 柯布西耶基於CIAM第4次會議討論的成果進行完善的作品,主要由個人完成,發表於1943年,法國)
城市要與其周圍影響地區成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大綱》首先指出,城市規劃的目的是解決居住、工作、遊憩與交通四大功能活動的正常進行。
《大綱》認為,居住問題主要是人口密度過大、缺乏空地及綠化;生活環境質量差;房屋沿街建造,影響居住安靜,日照不足;公共設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等。建議住宅區要有綠帶與交通道路隔離,不同的地段採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大綱》認為,工作問題主要是由於工作地點在城市中無計劃的布置,遠離居住區,並因此造成了過分擁擠而集中的人流交通。建議有計劃地確定工業與居住的關系。
《大綱》認為,游息問題主要是大城市缺乏空地。指出城市綠地面積少而且位置不適中,無益於居住條件的改善。建議新建的居住區要多保留空地,增闢舊區綠地,降低舊區的人口密度,並在市郊保留良好的風景地帶;
《大綱》認為,交通問題主要是城市道路大多是舊時代留下來的,寬度不夠,交叉口過多,未能按照功能進行分類。並認為局部放寬、改造道路並不能解決問題。建議從整個道路系統的規劃入手,按照車輛的行駛速度進行功能分類。另外,《大綱》還指出,辦公樓、商業服務、文化娛樂設施等過分集中,也是交通擁擠的重要原因。
《大綱》還提到,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保留名勝古跡以及歷史建築。
最後,《大綱》指出城市的種種矛盾是由大工業生產方式的變化和土地私有而引起。城市應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規劃。其步驟為:在區域規劃基礎上,按居住、工作、游息進行分區及平衡後,建立三者聯系的交通網,並強調居住為城市主要因素。城市規劃是一個三度空間科學,應考慮立體空間,並以國家法律的形式保證規劃的實現。
⑶ 請問城市規劃專業都學那些課程呢
最主要的是城市規劃原理和城建史,主要的專業課有工程系統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城市規劃法及相關法規,另外還有建築方面的住宅設計原理、建築史、構造等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生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大學內也會學一到兩年。
但不是學了這些就能做方案了,城市規劃總重要的不是這些課程,而是專業課,專業課每學期學分在7-9個學分,其他課程才1-4個學分,可見重要性,好的學校這方面都是最強的。
好的學校建築老八校都是地區最好的,同濟、清華當然是NO.1了。
要考研的話各個學校都不一樣,除政治和英語外專業課分筆試和快題,各150分。快題很重要,這報個手繪班是很有必要的;筆試一般考原理和城建史和相關專業課。這是初始內容,復試還會考快題,時間短了,但更能體現方案能力。外加英語口語和面試。
你是文科專業,什麼專業?你也不說,一般都是相關專業跨專業,像建築和城規原先就是一個專業,不說了;其他景觀專業考的比較多。加一個考研群你會了解的比較多。
給你的建議,首先你要跨越的不是專業課,而是文理差別,然後是各種專業知識,但不知道你是什麼學校,也就無法知曉你的能力。但就一般而言,很難,甚至……。所以,本人不建議……理由很簡單,即便你考上了,你所有專業知識都匱乏,導師難道再給你補專業知識?像我們學校考上西建聽說得把大學的作業重做一遍,何況「旁門」……
⑷ 經濟學專業學什麼課程所有的
經濟學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內學、貨幣銀行學容、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該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4)城市經濟學大綱擴展閱讀
核心能力:
l、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2、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3、了解中外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及應用前景;
4、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
5、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中外經濟學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⑸ 西北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有沒有考研大綱啊 為什麼一直搜不到
http://yjs.nwu.e.cn/article/show.php?itemid=1481&page=1沒有大綱啊,只有目錄,現在哪裡有什麼大綱么,我們本校的都不知道大綱
⑹ 區域經濟學怎麼復習啊,劃了
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也稱地區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回空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答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一詞。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 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系,也存在區別。
學習計劃的制定:
(1)搜集資料階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聽免費講座。
②2-3月確定考研目標,聽考研形勢的講座。選擇專業,全面了解所報專業的信息。准備復習。
(2)第一輪復習
①4-5月第一輪復習,可以報一個春季基礎班,特別是數學班和英語班。不要急於做模擬試題,著重於基礎的復習。
②6月全面關注考研公共課的考試大綱,購買最新的輔導用書,准備暑期復習。
(3)第二輪復習
7-8月制定一個全面復習計劃,開始第二輪復習。
⑺ 城市規劃專業十大核心課程跪求。
城市規劃原理
城市道路與交通
城市工程系統規劃
控規與綜合性城市設專計
城市經濟學與城屬市開發
城市設計概論與歷史文化保護
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社會學
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
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
城市政策分析與管理法規
以上是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的專業必修課哦~
應該說做城市規劃 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知識
硬要說核心課程 可以參考一下同濟大學考研大綱對這個專業的要求
城市規劃基礎
城市規劃原理、區域經濟與規劃、城市建設史、城市歷史與文化保護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
這是同濟大學的標准 我參考這個標準的原因在於 大多數正規的城市規劃專業都是按照同濟的標准來進行專業設置的 而且同濟在規劃領域一直都是「領頭羊」
⑻ 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大綱一篇
找到一個,你看看,這次是大綱
連雲港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6-2030)
[日期:2007-08-24] 來源: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連雲港市城建檔案信息網www.lygcjda.com.cn
綱要下載
修編背景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宏觀形勢、江蘇省宏觀政策的戰略轉變,特別是國家和省對連雲港市提出更高的定位,已經對連雲港城市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上版城市總體規劃與社目前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已不相適應。為更好地發揮城市規劃的統籌、協調與引導作用,促進區域城鎮合理、健康發展,特進行本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
修編依據
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J137-90)》、《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01-2020)》、《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連雲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以及國家、江蘇省、連雲港市其他相關法規、技術標准規范及規劃文件而制定。
城市規劃區范圍:臨洪河及薔薇河以東,燒香河以西,板浦鎮以北,以及東部近海部分淺灘海域, 總面積為705.94平方公里。
本次規劃的基本原則為:
(1)區域協調發展原則;(2)可持續發展原則;(3)生態型發展原則;(4)節約型發展原則;(5)以人為本的原則;(6)近遠結合的原則。
本次規劃的基本理念包括:1、發展優先理念;2、秩序優先理念;3、生態優先理念;4、管理優先理念。
城市性質:我國沿海中部重要的國際性海港工業城市,江蘇省新興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的濱海旅遊城市。
城市職能:1、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重要結點與區域中心城市; 2、中國中部沿海的國際性干線大港; 3、江蘇省沿海開發重要支點與臨港產業基地;4、山海相擁、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海濱城市;5、開放創新、和諧發展的生態人居城市。
城市規模:
本次規劃預計至2030年連雲港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250萬人左右,城市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250萬平方公里左右。至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190萬人,用地規模190平方公里.
城市發展的策略:
1、港口立市、以港帶工;2、做大做強中心城市;3、統籌區域與城鄉發展;4、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5、營造濱海生態宜居城市。6、探索經濟增長的新模式。
城鎮空間布局規劃:
(1)市域空間主框架:「一體兩翼」
一體:包括連雲港市區(由新海城區、連雲城區、濱海新城、國際產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宋跳-大浦產業園區等組成)及沿東隴海鐵路西進直至東海縣城區域;
「兩翼」:「一體」南北兩側的濱海區域。
(2)市域城鎮空間結構:「一心三軸」
「一心」:連雲港都市核心區,范圍包括以濱海新城為核心,由新海城區、連雲城區和贛榆縣城(青口鎮)構成的區域。
「三軸」:指沿海城鎮發展軸、東隴海城鎮發展軸、寧連城鎮發展軸。
(3)三極拉動:通過新海城區的西向拉動、贛榆縣城的北向拉動、連雲城區的南向拉動,統籌四縣區域發展。
市域人口及城市化率:
本次規劃預測連雲港市域總人口在2015年達到523萬,2030年達到633萬人。
城市化率2015年達到60%,2030年達到75%。
城鎮人口2015年達到314萬,2030年達到475萬。
產業發展與布局:兩帶一心兩區
(1)沿海產業帶:沿海臨港型重化工業為主,壯大以石化產業、重型裝備製造產業、能源工業產業、物流產業為主導的臨港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和濱海旅遊業。
(2)東隴海產業帶:資源加工和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以醫葯製造業、硅資源加工等新材料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旅遊業。
(3)一心(濱海新城):現代服務業為主,通過生產性服務業務配套區(包括綜合物流區、電信電力、銀行保險、廣告金融服務、信息處理、大眾傳播、醫療保健、商業咨詢、人才培養等)和消費性服務業配套區(包括文教體育、展覽、會館、賓館、餐飲、休閑娛樂等)的建設,成為國際性商務商貿中心。
(4)兩區(北部、南部郊縣產業區):重點發展旅遊業、農副產品加工、生態農業等。
市域城鄉統籌發展:
(1)城市支持鄉村;(2)工業反哺農業;(3)合理推進城鎮化;(4)保護生態環境。
市域旅遊發展規劃
目標定位:「山海相擁知名旅遊城市」
著力塑造「神奇浪漫之都、靈秀寶地連雲港」城市旅遊形象。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
城市空間結構:由「帶狀組團城市」到「組群集合城市」
中心城區景觀系統規劃
尋求「山、海、城、河」完美交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意向,塑造具有明顯文化特徵和現代城市氣息的濱海宜居城市。
景觀系統結構:「三軸共生(山之軸、海之軸和城之軸),文化交融;綠網楔嵌,山海明珠」。
綜合交通系統規劃
綜合交通發展策略
(1)分離疏港交通與城市交通;(2)整合區域綜合交通體系;(3)建設大型交通設施引導產業發展。
連雲港港口發展目標
2010年總吞吐量達到12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400萬TEU;2020年總吞吐量達到19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000萬TEU;2030年總吞吐量達到30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800萬TEU。
城鄉公路系統規劃
由國省干線、一般干線形成連雲港市主要公路運輸通道,構成連雲港市「兩縱兩橫」的高速公路網路和「五縱五橫」快速干線網路,承擔起連雲港市區域交通的主要功能。
內河運輸系統規劃
連雲港市航道網由「二縱三橫」干線、聯絡干線、重要支線航道、五大節點組成。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總體目標
堅持城市建設基礎先行,以循環經濟的理念,建立與全市總體發展戰略格局和區域發展相適應的,滿足各種需求、適度超前、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盡量為實現城市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提供可能性,確保快速發展的需求。
近期基本消除「瓶頸」性制約因素;中期實現與經濟社會平衡發展;遠期加大項目儲備,力爭適度超前。
綜合防災規劃
加強防災基礎設施建設,具備抗禦較大災害的能力。構建綜合防災減災應急體系,提升應急反映和救援能力。全面提高防災抗災整體水平,達到遇中小災基本不受影響,遇大災能夠短期恢復。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建設三大體系、構築三道屏障。創建一流生態城市,把連雲港建設成「城外阡陌縱橫,山水環繞;城內林木森森,海波逐港」的現代化山海城市。
⑼ 2021高級經濟師實務參考大綱:建築與房地產經濟
【導讀】參加2021年高級經濟師考試的考生,除了需要進行《經濟基礎》的復習,還需要進行專業實務的備考,實務專業有10各科目,分別是工商管理、財政稅收、農業經濟、金融、保險、人力資源、旅遊經濟、運輸經濟、建築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作為2021參考考生,考試復習的依據自然就是考試大綱了,在新的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大綱沒有出來之前,我們的參考大綱只能是2020年高級經濟師考試大綱,在新大綱出來後,再進行對比分析,把變化的考點進行更為深入的復習,掌握考試的要點,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21高級經濟實務參考大綱:建築與房地產經濟,接下來就具體來了解一下。
考試目的和要求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具有從事高級建築與房地產經濟實務的綜合能力素質。要求應試人員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及工程倫理,熟練掌握建築與房地產經濟專業理論和方法,以及靈活運用相關法規政策,合理開展建築與房地產經濟領域專業工作,科學進行投資項目經濟分析評價、工程建設實施全過程管理及研究等。
考試涉及的專業知識與實務
本科目題型設置多樣,考核點復合程度較高。應試人員作答試題需要綜合、靈活地應用有關專業理論和政策法規,合理、深入進行判斷、分析或評價。考試涉及的專業知識與實務范圍如下:
1. 建築與房地產市場
包括建築業發展環境及相關政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及相關政策;建築市場供求關系及運行特點,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及運行特點;建築與房地產市場監管相關法規政策,企業資質及人員職業資格管理,房地產市場監管與建築市場「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等。
2. 可持續發展及誠信體系建設
包括可持續發展理念,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投資決策與建設實施中的工程倫理問題,職業行為中的工程倫理沖突應對;建築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房地產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等。
3. 投資項目經濟分析評價及融資
包括投資項目經濟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投資及設計方案比選方法,價值工程及全壽命期成本分析方法;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建設資金籌措渠道及資金成本;項目融資方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項目投融資決策文件(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融資方案)等。
4. 工程建設實施管理
包括工程建設管理基本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監理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全過程工程咨詢相關政策及實務,工程總承包相關政策及實務;施工合同管理及索賠,工程總承包合同管理及索賠;國際工程管理(國際工程承包風險、FIDIC施工合同條件、國際工程施工索賠)等。
5. 與工程有關的稅收及工程擔保保險
包括與工程有關的稅收(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工程擔保相關法規政策,投標擔保和履約擔保;工程保險相關法規政策,建築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職業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等。
6. 綠色建築及裝配式建築
包括綠色建築相關政策,綠色建築發展趨勢及實施策略,國內外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及評價實務;裝配式建築相關政策,裝配式建築發展目標及實施策略,裝配式建築評價標准及評價實務等。
7. 建築信息模型(BIM)與新型智慧城市
包括BIM技術特徵及應用價值,BIM技術在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全壽命期的應用;智能建築基本構成,智能建築支撐技術;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新型智慧城市建造模式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
以上就是2021高級經濟實務參考大綱:建築與房地產經濟,總共7點內容,大家可以逐條進行認真復習,可以建立一個知識點框架圖,2021年考生同時也要關注考試報名相關資訊,比如2020年高級經濟師考試報考條件及考試科目等等相關信息,一定要提前了解和關注起來,祝大家考試成功!
⑽ 注冊城市規劃師考試的考試大綱
城鄉規劃是一項重要政府職能,經批準的城鄉規劃具有法律效力,必須依法行政。遵循依法行政原則,《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科目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城鄉規劃法規,含城鄉規劃行政法學基礎、城鄉規劃法、城鄉規劃法配套法規、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城鄉規劃相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二是城鄉規劃管理,含城鄉規劃管理基礎知識、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管理、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城鄉規劃監督檢查和城鄉規劃行業職業道德。本科目考試目的是:考核應試人員對行政法學和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知識,城鄉規劃法規、技術標准與規范以及城鄉規劃方針政策,城鄉規劃管理的目的、原則、內容和方法以及城鄉規劃行業職業道德等有關知識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一)城鄉規劃法規
1.城鄉規劃法學基礎
1.1行政法學知識
1.1.1了解法律的本質、作用與法律淵源
1.1.2熟悉行政法學的概念與原則
1.1.3熟悉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和行政行為的內涵
1.1.4了解行政違法與行政責任
1.1.5熟悉行政法制監督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2行政立法知識
1.2.1了解行政立法概念和我國的法律體系
1.2.2熟悉行政立法許可權與程序
1.2.3熟悉行政立法的內涵和立法要求
1.3行政許可知識
1.3.1了解行政許可的內涵和行政許可的設定
1.3.2熟悉行政許可的基本內容與實施程序
2.城鄉規劃法制建設概況
2.1了解我國城鄉規劃法制建設的歷史演進
2.2熟悉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
2.3熟悉我國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體系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3.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立法背景
3.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3.3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內容與說明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配套法規
4.1熟悉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現行法規的適用條件
4.2掌握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現行法規的主要內容
4.3熟悉城鄉規劃實施與監督檢查現行法規的適用條件
4.4掌握城鄉規劃實施與監督檢查現行法規的主要內容
5.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
5.1了解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的知識
5.2熟悉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的主要內容
5.3掌握城鄉規劃技術標准與規范中的強制性條文
6.城鄉規劃相關法律法規
6.1熟悉主要相關法律的內容
6.2了解其他相關法律的內容
6.3熟悉主要相關行政法規的內容
6.4了解其他相關行政法規的內容
7.城鄉規劃方針政策
7.1熟悉國家有關城鄉規劃的方針政策
7.2了解部門有關城鄉規劃的政策
(二)城鄉規劃管理
8.城鄉規劃管理知識
8.1公共行政管理知識
8.1.1了解公共行政的概念
8.1.2熟悉公共行政的主體與對象
8.1.3掌握政府的主要職能
8.1.4熟悉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
8.1.5掌握公共政策與公共問題
8.2城鄉規劃管理基本內容
8.2.1熟悉城鄉規劃管理的概念與特徵
8.2.2掌握城鄉規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8.2.3掌握城鄉規劃管理的原則、依據與方法
8.2.4熟悉城鄉規劃管理的工作內容
9.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管理
9.1城鄉規劃編制管理
9.1.1掌握城鄉規劃體系與城鄉規劃的內容和要求
9.1.2掌握城鄉規劃組織編制的主體
9.1.3掌握城鄉規劃的編制與報批程序
9.2城鄉規劃審批管理
9.2.1熟悉城鄉規劃的審查規則
9.2.2掌握城鄉規劃審批主體
9.2.3掌握城鄉規劃的審批程序與方法
9.3城鄉規劃修改的管理
9.3.1掌握城鄉規劃修改的原則與條件
9.3.2掌握城鄉規劃修改的主體
9.3.3掌握城鄉規劃修改報批程序與方法
9.4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
9.4.1了解各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等級及其條件
9.4.2了解各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審批程序
9.4.3熟悉各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承擔項目的內容
10.城鄉規劃實施管理
10.1城鄉規劃的實施
10.1.1熟悉城鄉規劃實施主體
10.1.2掌握城鄉規劃實施管理原則與要求
10.1.3掌握近期建設規劃實施管理依據、內容與方法
10.2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
10.2.1熟悉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的對象
10.2.2熟悉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的目的與任務
10.2.3掌握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核發程序
10.3建設用地規劃管理
10.3.1熟悉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概念
10.3.2熟悉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10.3.3了解國有土地劃撥與出讓的規劃管理程序
10.3.4掌握建設用地規劃行政許可程序
10.4建設工程規劃管理
10.4.1熟悉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概念
10.4.2掌握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10.4.3掌握建設工程規劃管理行政許可程序
10.5鄉、村莊規劃管理10.5.1熟悉鄉、村莊規劃管理的概念
10.5.2了解鄉、村莊規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10.5.3了解鄉、村莊規劃行政許可的程序
10.6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
10.6.1熟悉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概念
10.6.2掌握臨時建設的規劃管理程序與要求
10.6.3熟悉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程序與方法
10.7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管理
10.7.1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管理的意義
10.7.2熟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管理的原則、內容與方法
10.7.3掌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實施管理要求
10.8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
10.8.1了解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的概念
10.8.2熟悉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的目的與任務
10.8.3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原則、方法與程序
11.城鄉規劃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
11.1城鄉規劃監督檢查
11.1.1熟悉城鄉規劃監督檢查的原則與要求
11.1.2掌握城鄉規劃監督檢查的內容與方法
11.2城鄉規劃法律責任
11.2.1了解城鄉規劃法律責任內容
11.2.2熟悉城鄉規劃行政處罰種類
11.2.3掌握城鄉規劃行政處罰的原則及程序
12.城鄉規劃行業職業道德
12.1熟悉城鄉規劃行業准則
12.2掌握城鄉規劃行業職業道德標准
附:
現行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與規范一覽表(2008年)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配套的行政法規與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2、《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
4、《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5、《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
6、《城市總體規劃審查工作規則》
7、《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編制暫行辦法》
8、《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試行)
9、《城市規劃設計單位資格管理辦法》
10、《注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
11、《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規劃管理辦法》
12、《近期建設規劃工作暫行辦法》
13、《城市規劃強制性內容暫行規定》
14、《城市紫線管理辦法》
15、《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16、《城市藍線管理辦法》
17、《城市黃線管理辦法》
18、《開發區規劃管理辦法》
19、《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
20、《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
21、《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暫行規定》
22、《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試行)》
23、《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
24、《城建監察規定》技術標准與技術規范
25、《城市規劃基本術語標准》
26、《城市規劃制圖標准》
27、《鎮規劃標准》
28、《城市綠地分類標准》
29、《防洪標准》
3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31、《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
32、《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
33、《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
34、《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規范》
35、《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
36、《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
37、《城市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38、《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
39、《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
40、《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
41、《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
42、《城市電力規劃規范》
43、《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准》
44、《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
45、《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
相關法律與行政法規
4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4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4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4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5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5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5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5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58、《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60、《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6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6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6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66、《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6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68、《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6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70、《風景名勝區條例》
71、《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72、《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73、《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74、《城市綠化條例》
75、《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76、《信訪條例》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城鄉規劃工作涉及相關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綜合性很強。《城市規劃相關知識》考試科目涵蓋了與城鄉規劃工作關系最為密切的八個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即:建築學、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設施、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生態與環境。本科目考試目的是考核應試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狀況,即對各相關學科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熟悉與了解的程度,以及在城鄉規劃實踐中運用相關專業知識的能力。
1.建築學
1.1中外建築史的基本知識
1.1.1了解中國傳統建築和園林的主要分類與特徵
1.1.2了解外國不同歷史時期建築設計的主要特點
1.2各類建築的功能組合
1.2.1熟悉公共建築的空間組織與場地要求
1.2.2熟悉住宅建築的類型及套型空間設計要點
1.2.3熟悉工業建築的功能空間組織與場地要求
1.3建築場地條件的分析及設計要求
1.3.1掌握場地選擇的基本原則與規劃控制要點
1.3.2掌握場地空間布局與豎向設計要點
1.4建築技術的基本知識
1.4.1了解建築結構的選型
1.4.2了解建築材料的分類與建築物的組成構件
1.4.3了解建築節能的相關政策要點
1.5建築美學的基本知識
1.5.1了解建築美學的基本要素
1.5.2掌握建築環境的設計方法
1.6建築項目策劃與設計
1.6.1了解建築項目策劃的程序與內容
1.6.2熟悉我國建築設計階段
2.城市交通
2.1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2.1.1熟悉道路橫斷面設計方法
2.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設計要求
2.1.3了解道路縱斷面設計要求
2.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的規劃設計要求
2.2城市停車設施規劃設計
2.2.1了解停車場的分類及停車特點
2.2.2熟悉路邊停車帶的規劃設計要求
2.2.3掌握停車場庫的規劃設計方法
2.3城市交通樞紐規劃設計
2.3.1了解城市交通樞紐設施的分類與特點
2.3.2熟悉城市交通廣場規劃設計要求與方法
2.4城市軌道交通
2.4.1了解城市軌道交通的分類和技術特徵
2.4.2了解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的規劃要求和基本方法
2.4.3了解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標准
3.城市市政公用設施
3.1城市市政公用設施規劃設計
3.1.1了解城市各項市政公用設施的系統構成
3.1.2熟悉城市各項市政公用設施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3.1.3了解城市各項市政公用設施容量預測的內容與方法
3.1.4熟悉城市各項市政公用設施規劃設計的技術要求
3.2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
3.2.1熟悉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的原則與內容
3.2.2了解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的方法
3.2.3了解城市豎向工程規劃的技術要求
3.3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
3.3.1熟悉城市工程管線的分類與特徵
3.3.2熟悉城市工程管線綜合的技術要求
3.4城市防災規劃
3.4.1熟悉城市災害的種類與防災減災系統的構成
3.4.2掌握城市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設施的設置要求
4.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4.1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
4.1.1了解信息技術的主要構成
4.1.2了解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4.2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
4.2.1了解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
4.2.2熟悉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4.3地理信息系統(GIS)
4.3.1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基本構成
4.3.2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4.4遙感技術(RS)
4.4.1了解遙感技術(RS)的要點
4.4.2了解遙感技術(RS)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4.5城鄉規劃管理信息化
4.5.1了解城鄉規劃信息化管理的現狀與發展
4.5.2了解城鄉規劃信息化管理的應用
5.城市經濟學
5.1城市經濟學的基本知識
5.1.1了解城市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與特徵
5.1.2熟悉城市經濟學與城鄉規劃的關系
5.2城市規模與城市經濟增長
5.2.1熟悉城市規模的基本概念
5.2.2了解城市規模的形成機制
5.2.3熟悉城市經濟增長的基本原理與分析方法
5.2.4熟悉城市產業結構對城市職能和空間布局的影響
5.3城市土地市場與城市空間結構
5.3.1掌握城市土地市場中的資源配置原理
5.3.2熟悉我國的土地制度、房地產市場與住房供給體系
5.3.3熟悉運用經濟杠桿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引導與調控手段
5.4城市交通經濟與政策分析
5.4.1熟悉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徵
5.4.2熟悉城市交通的政策調控
5.5城市公共財政與城市規劃的公共品配置
5.5.1了解城市公共財政的性質與功能
5.5.2了解城市公共品的概念與城市規劃的公共品配置
5.5.3熟悉公共財政對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控作用
6.城市地理學
6.1城市地理學的基本知識
6.1.1了解城市地理學與城鄉規劃的關系
6.1.2了解城市地理學的基本研究內容
6.2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地理條件
6.2.1了解地理條件與城市分布的關系
6.2.2熟悉影響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基本地理條件
6.2.3熟悉城市發展條件的地理學評價方法
6.3城鎮化的基本原理
6.3.1熟悉城鎮化的基本理論
6.3.2了解世界城鎮化的發展趨勢
6.3.3了解中國城鎮化的特徵與城鎮化戰略
6.3.4了解城鎮化水平的預測方法
6.4城鎮地域空間結構的演化規律
6.4.1熟悉城鎮地域的主要類型
6.4.2了解城鎮地域的城鄉空間關系及演化規律
6.4.3了解我國城市密集區的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
6.5區域城鎮體系的特徵和規律
6.5.1熟悉城鎮體系的基本概念
6.5.2熟悉城鎮體系的分工與協作關系
6.5.3熟悉城鎮體系空間聯系的基本理論
6.5.4熟悉城鎮體系的城市規模分布規律
6.6城市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6.6.1了解城市地理學的調查與分析方法
6.6.2熟悉城市地理學分析方法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7.城市社會學
7.1城市社會學的基本知識
7.1.1熟悉城市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基本理論
7.1.2了解城市社會學與城鄉規劃的關系
7.1.3掌握城鄉規劃的社會價值取向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7.2城市社會學的調查與研究方法
7.2.1熟悉城市社會調查與數據處理的方法
7.2.2掌握城市社會學調查方法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7.3城市社會階層與社會空間結構
7.3.1熟悉城市社會階層特徵及其空間分異
7.3.2掌握人口結構與問題
7.3.3熟悉當前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的特徵和存在問題
7.4城市社區
7.4.1掌握社區和鄰里的基本構成要素
7.4.2熟悉中國城市社區建設與社區自治的內容
7.4.3了解中國城市社區發展對城市建設的影響
7.5城鄉規劃的公眾參與
7.5.1掌握城鄉規劃公眾參與的要點
7.5.2熟悉西方國家城鄉規劃公眾參與的實踐
7.5.3了解城鄉規劃公眾參與的原則、內容與形式
8.城市生態與環境
8.1生態學及城市生態學的基本知識
8.1.1了解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8.1.2了解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
8.1.3熟悉城市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與基本功能
8.2城鄉環境問題
8.2.1熟悉環境問題的類型與影響城鄉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
8.2.2了解城鄉主要環境問題形成原因與解決途徑
8.3區域生態適宜性評價
8.3.1了解區域生態適宜性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8.3.2了解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基本知識與構建目標
8.4建設項目與區域環境影響評價
8.4.1熟悉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與內容
8.4.2了解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與基本方法
8.4.3了解城市承載力的要素與評價方法
8.4.4熟悉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
8.5城鄉生態規劃與建設
8.5.1了解生態工程的基本概念與應用領域
8.5.2熟悉生態恢復的概念與主要方法
8.5.3了解城市與區域生態規劃的基本概念與內容 城市規劃實務是指注冊城市規劃師所從事的實際業務工作,包括規劃制定、實施管理、監督檢查三大方面。《城市規劃實務》科目考試的目的是:考核應試人員綜合運用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相關知識、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的能力,理解、把握技術標准規范和國家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綜合分析與協調的能力。
1.城鄉規劃的制定與修改
1.1城鄉規劃的組織
1.1.1熟悉城鄉規劃編制的組織要求
1.1.2熟悉城鄉規劃編制內容和原則要求
1.2城鄉規劃方案的評析
1.2.1掌握城鎮體系規劃與城市、鎮發展布局方案的評析
1.2.2掌握城市、鎮總體規劃方案的評析
1.2.3掌握鄉、村莊規劃方案的評析
1.2.4掌握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的評析
1.2.5掌握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的評析
1.2.6掌握建設項目用地規劃選址方案的評析
1.2.7掌握建設項目總平面圖的評析
1.2.8掌握城市、鎮近期建設規劃方案的評析
1.2.9熟悉道路交通等專項規劃方案的評析
1.2.10熟悉其他類型規劃方案的評析
1.3城鄉規劃的審批
1.3.1掌握城鄉規劃審批的程序要求
1.4城鄉規劃的修改
1.4.1熟悉城鄉規劃修改的條件和程序
2.城鄉規劃的實施管理
2.1規劃條件的擬定
2.1.1掌握建設項目規劃條件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2.2規劃行政許可證件的核發
2.2.1掌握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核發程序和要求
2.2.2掌握城市(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程序和要求
2.2.3掌握城市(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程序和要求
2.2.4熟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核發程序和要求
2.3規劃行政許可的變更和延續
2.3.1掌握規劃條件變更的程序和要求
2.3.2掌握建設項目規劃與建築設計方案變更的程序和要求
2.3.3熟悉規劃行政許可延續的程序和要求
2.4掌握規劃條件核實
3.城鄉規劃的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
3.1監督檢查
3.1.1掌握城鄉規劃的監督檢查的相關工作內容
3.2違法用地和建設的查處
3.2.1掌握違法用地的界定及查處程序
3.2.2掌握違法建設的界定及查處程序
3.3法律責任
3.3.1掌握城鄉規劃法律責任的相關內容 《城市規劃原理》作為一門理論性考試科目,內容是關於城市與城市發展的知識,城鄉規劃學科知識,城鄉規劃體系知識,城市用地與空間布局形成的知識,城鄉規劃編制的知識,城鄉規劃實施的知識。本科目考試的目的是:考核應試人員所具備的城鄉規劃理論知識的狀況,包括對城市發展及城市規劃學科的基礎理論,對城鄉規劃制定、編制、實施等有關的專業理論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1.城市與城市發展
1.1城市與鄉村
1.1.1掌握城市和鄉村的基本特徵
1.1.2熟悉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的特點
1.2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
1.2.1了解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因
1.2.2熟悉城市發展的階段及其差異
1.2.3熟悉城市空間環境演進的基本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
1.3城鎮化及其發展
1.3.1熟悉城鎮化的含義
1.3.2熟悉城鎮化發展的基本特徵
1.3.3熟悉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歷程及當前狀況
1.4城市發展與區域、經濟社會及資源環境的關系
1.4.1熟悉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1.4.2熟悉城市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4.3熟悉城市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1.4.4熟悉城市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2.城市規劃的發展及主要理論與實踐
2.1國外城市與城市規劃理論
2.1.1了解歐洲古代社會和政治體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1.2了解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的歷史背景
2.1.3熟悉現代城市規劃的早期思想
2.1.4熟悉現代城市規劃主要理論發展
2.2中國城市與城市規劃的發展
2.2.1了解中國古代社會和政治體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2.2了解中國近代城市發展背景與主要規劃實踐
2.2.3熟悉我國現代城市規劃思想和發展歷程
2.3當代城市規劃的理論探索和實踐
2.3.1了解當代城市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和趨勢
2.3.2熟悉當代城市規劃的主要理論或理念
2.3.3熟悉當代城市規劃的重要實踐
3.城鄉規劃體系
3.1城鄉規劃的內涵
3.1.1掌握城鄉規劃的概念
3.1.2熟悉現代城鄉規劃的基本特點與構成
3.1.3熟悉城鄉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
3.1.4熟悉規劃師的角色與地位
3.2我國城鄉規劃體系
3.2.1熟悉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的構成
3.2.2熟悉我國城鄉規劃行政體系的構成
3.2.3熟悉我國城鄉規劃工作體系的構成
3.3城鄉規劃的制定
3.3.1掌握制定城鄉規劃的基本原則
3.3.2熟悉制定城鄉規劃的基本程序
3.3.3掌握城鄉規劃編制的層次及其相互關系
3.3.4熟悉城鄉規劃編制的公眾參與
4.城鎮體系規劃
4.1城鎮體系規劃的作用和任務
4.1.1掌握各層次城鎮體系規劃的作用
4.1.2掌握各層次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任務
4.2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
4.2.1熟悉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
4.2.2了解各層次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內容
5.城市總體規劃
5.1城市總體規劃的作用和任務
5.1.1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的作用
5.1.2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
5.2城市總體規劃編製程序和方法
5.2.1熟悉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5.2.2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5.3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研究
5.3.1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現狀調查的內容
5.3.2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評價內容與方法
5.3.3熟悉城市發展條件綜合評價內容與方法
5.3.4熟悉城市發展目標和城市性質的內涵
5.3.5熟悉城市規模預測方法
5.3.6了解城市總體規劃的其他專題研究
5.4城市總體規劃綱要
5.4.1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5.4.2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要求
5.5城鎮發展布局規劃
5.5.1熟悉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和方法
5.5.2掌握劃定規劃區的目的及其劃定原則
5.5.3掌握城市結構與城市形態的類型
5.5.4掌握城市空間布局選擇的基本方法
5.6城市用地布局規劃
5.6.1掌握城市建設用地分類的標准
5.6.2掌握各項城市建設用地間的相互關系及布局要求
5.6.3掌握城市建設用地變化及分布的特徵
5.6.4掌握城市用地布局與交通系統的關系
5.7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5.7.1熟悉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的主要內容
5.7.2了解城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5.7.3掌握城市對外交通與城市道路網路規劃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4熟悉城市交通設施規劃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5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8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5.8.1熟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5.8.2掌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內容和成果要求
5.8.3掌握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內容和成果要求
5.9其他主要專項規劃
5.9.1熟悉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主要內容
5.9.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設施規劃的主要內容
5.9.3熟悉城市防災系統規劃的主要內容
5.9.4熟悉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
5.9.5熟悉城市豎向規劃的主要內容
5.9.6了解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的主要內容
5.10城市總體規劃成果
5.10.1掌握城市總體規劃成果的文本要求
5.10.2掌握城市總體規劃成果的圖紙要求
5.10.3掌握城市總體規劃成果的附件要求
5.10.4掌握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
6.城市近期建設規劃
6.1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作用與任務
6.1.1掌握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作用
6.1.2掌握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任務
6.2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
6.2.1掌握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內容
6.2.2掌握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成果要求
7.城市詳細規劃
7.1控制性詳細規劃
7.1.1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7.1.2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7.1.3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方法
7.1.4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7.2修建性詳細規劃
7.2.1熟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7.2.2熟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基本內容
7.2.3熟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方法
7.2.4熟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8.鎮、鄉和村莊規劃
8.1鎮、鄉和村莊規劃的工作范疇及任務
8.1.1熟悉鎮、鄉和村莊規劃的工作范疇
8.1.2熟悉鎮、鄉和村莊規劃的任務
8.2鎮規劃的編制
8.2.1熟悉鎮規劃的內容
8.2.2熟悉鎮規劃編制的方法
8.2.3熟悉鎮規劃的成果要求
8.3鄉和村莊規劃的編制
8.3.1熟悉鄉和村莊規劃的內容
8.3.2熟悉鄉和村莊規劃編制的方法
8.3.3熟悉鄉和村莊規劃的成果要求
8.4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
8.4.1熟悉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的內容
8.4.2熟悉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的成果要求
9.其他主要規劃類型
9.1居住區規劃
9.1.1掌握居住區規劃的目的與作用
9.1.2掌握居住區規劃的內容與方法
9.2風景名勝區規劃
9.2.1了解風景名勝區規劃的任務
9.2.2了解風景名勝區規劃的基本內容
9.3城市設計
9.3.1熟悉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與作用
9.3.2熟悉城市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10.城鄉規劃實施
10.1城鄉規劃實施的主要影響因素
10.1.1掌握影響城鄉規劃實施的基本因素
10.1.2熟悉公共性設施建設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
10.1.3熟悉商業性開發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