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經濟學
15 acd
16 c
17 abd
18 abc
19 abd
20 c
Ⅱ 【政府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以及案例分析方法!!!
1、政府經濟學:是專門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管理規律的學科。 2、競爭失靈: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也稱之競爭失靈。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市場往往達不到完全競爭狀態,而是存在壟斷,即不完全競爭。至於壟斷的具體情況,還可進一步劃分,主要包括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 3、俱樂部物品: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稱之為"俱樂部物品"。當消費人數低於擁擠點時,該物品是非競爭的,而當消費人數超過擁擠點時,這種物品的消費就變成競爭的。 4、信息的不對稱:通常是指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的雙方,由於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開展公平競爭,從而對資源配置產生扭曲。 5、自然壟斷:有時也稱之為天然壟斷,是與某些商品和勞務自身的特點有關,即這類商品和勞務在由一家企業提供時其成本比由多家企業提供時低,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供電、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特徵。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經濟職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是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在調節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過程中,政府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稅收制度,稅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各項稅收特別是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收入調節功能很強,是各國政府實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為社會成員在喪失勞動能力、失業、疾病、工傷、生育等情況下,提供基本生活資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等內容。而這種制度保障應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與其所繳納稅的多少不完全對等;工資制度,政府公務人員和政府直接舉辦的公共事業機構工作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等工資性支出,由政府財政支出安排,其支出總額和支出標准,直接關繫到這部分社員成員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進而影響全社會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資制度構成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其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單方面的價值讓渡,屬轉移性支出,其目的是為了執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對企業、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給予資金支持,以影響相關產品和勞務價格結構,調節市場供求關系。而政府財政補貼數額、補貼對象,則直接影響有關企業、個人在收入分配中所佔比例和份額。 (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是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政府穩定經濟職能,還意味著實現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目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屬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經濟增長率或增長額來表示。而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包括產業結構優化、貧富差距縮小,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人們醫療教育文化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等。即經濟的增長,最終要有利於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重要職能。為實現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需要運用相應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保證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運用財政制度的自動調節功能,實現經濟穩定與增長 (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 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是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Ⅲ 急急急!!!有沒有人可以提供一份郭小聰主編的行政管理學第四版的考研復習的講義啊
1、參考書目 765 公共管理學:《公共管理學》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年12月第一版。2011年11月第9次印刷回 陳振明 主編 898 政府答經濟學:《公共部門經濟學》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年8月第一版 黃新華 主編《政府經濟學》(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郭小聰 主編 2、真題可以去首師大的論壇去找 3、考試重點得通過真題去找住,研究真題是找重點劃范圍的唯一途徑。 4.、加油!
Ⅳ 政府經濟學-4_0022
單選
1、政府經濟的主體是(政府)。
2、政府經濟的依據是(社會公共權力)
3、政府經濟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4、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下產品的供給量和價格,與最優供給條件下的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是(供給量偏低,價格偏高)
5、外部正效應指的是(社會凈收益小於個人凈收益,產品產量偏低)
6、政府履行資源配置職能是使資源利用在(生產可能性曲線內移動)
7、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是(公平優先、兼顧效率)
8、下列商品中性質屬純私人物品的是(皮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費量上的區別是(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
10、在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會出現(免費搭車的問題)
11、在公共物品的供給分析中,個體是(價格調節者和產量接受者)
12、外部效應的產生是因為(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
13、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設是(交易成本為零或很低)
14、下列屬於科斯定理解決外部性辦法的是(征稅)
15、公共選擇理論的創立者是(布坎南)
16、公共選擇理論研究的對象是(政府決策)
17、對於一個公共產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種選擇,A、B、C三個人的偏好如下:對A而言----高>中>低,對於B而言-----低>高>中,對於C而言-----中>低>高。這三個人中偏好屬於多峰偏好的是(B)
18、政府支出規模一般呈現(增長)趨勢
19、下列描述中不屬於瓦格納對政府支出增長規律解釋的是(政府為應對急劇增加的支出,將被迫提高稅率或增設新稅種)
20、下列支出項目中適合用公共定價法的是(公路)
21、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評價政府支出項目時。所使用的貼現率一般是(大於一般貼現率)
22、公共投資與私人投資根本性的區別不包括(投資的監管方式不同)
23、政府在公共投資中的作用不包括(調節社會分配狀況)
24、政府的公共事業支出與公共投資支出相同點在於(都屬於購買性支出)
25、政府應承擔的科技支出范圍應限制在(政府財政負責基礎性理論研究)
26、政府對社會醫療支出的責任是(部分參與醫療支出的提供 )
27、下列描述中不屬於社會保障制度特徵的是(社會保障是一種精神保障)
28、當宏觀經濟處於蕭條時期社會保障對經濟起到(緩和需求不足 )的作用
29、社會保障與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處不包括(保障的功能)
30、現收現付式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的優點是(可避免物價上漲後基金貶值的危險)
31、目前我國企業虧損補貼處理的方式是( 收入退庫)
32、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會總價值中(剩餘產品價值)部分
33、當政府收入增長率低於物價上漲率時,政府收入(名義增長,實際減少)
34、下列部門中屬於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工業 )35、我國下列稅種中屬於中央稅的 是(消費稅)
36、我國現行企業所稅的稅率是(比例稅率)
37、國家稅收制度中不同稅種區別的主要標志是(稅目)
38、能較好地體現公平稅負的原則的稅率是(定額稅率)39、下列稅種屬於直接稅的是(增值稅)
40、下列稅種中屬於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增值稅)
41、下列商品中稅負較易轉嫁的是(供給彈性小、需求彈性小商品)
42、稅負轉嫁是納稅人的一種(主動)行為。
43、納稅期限是稅收(強制性)的重要體現。
44、按課稅對象的性質分類的話,增值稅屬於(流轉稅類)
45、下列事項中不屬於國有企業重大事項管理內容的是(國有企業核算)
46、國有資產收益的獲得是憑借(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47、國有資產收益的來源是(剩餘產品價值)
48、公共定價的對象是(准公共物品)
49、政府收取行政規費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國家有關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50、對具有擁擠成本或資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費,防止浪費的公共物品,可按(B和C均可)定價。
51、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等彩票發行的審批權集中在(國務院)
52、政府債務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屬機構以(債務人)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53、按照公債本位對公債進行分類,可以將公債劃分為(貨幣公債和實物公債)。
54、公債負擔率是指(當年公債余額/當年GDPD、當年公債還本付息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
55、改革開放後,我國與(1981)年恢復國內公債的發行。
56、隱性債務是指(沒有反映在政府預算帳面上的債務)
Ⅳ 有沒有 政府經濟學第二版 郭小聰 的簡要筆記啊 還有課後習題解析急急急
課後習題,,,,,又沒計算題還要詳解么。 筆記豆丁網上有。 截圖吧
Ⅵ 《政府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 這本書誰有啊或者其他能獲得這本書的途徑也請告訴我,本人急需~ 真心感謝啊!
姐呀,能把你的復印本也給我復印一本行嗎?我一定回感激涕零的啊!啊!啊!其他兩本制定用書都看完了就差這本啊!55555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