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原理:解釋航班價格歧視
航班的價格歧視是第三級價格歧視,按照市場劃分價格。比如你去北京,回大清早起飛的飛機要比答中午起飛的飛機便宜。因為大清早起來的人少,如果大清早坐飛機,很趕很忙,所以人少,大家都集中到中午去坐飛機。那麼如果兩個時間段票價一致,這種情況會加劇。所以航空公司把早上價格調便宜,一方面可以吸引很多價格承受能力差的客源坐早上飛機,另一方面可以緩解中午起飛飛機的乘客數量的壓力。
2. 案例分析:一名乘客的航班該不該飛
肯定要飛啦來,我先不自管海航的經營理念和對顧客的良好態度,因為飛機不是單向的,有來有往,廣州這邊只有一個旅客,而成都那邊估計有很多的旅客等著回去廣州,如果飛機不走,就會引起航班的取消和延誤,整個飛機航線就無法循環下去!
別說是一個旅客,就算是沒有旅客,都要起飛,而且機組人員一個都不能少,因為我們不能確定成都那邊沒有旅客!
至於旅客在飛機上的抽獎中獎了,等於飛機是免費的,也是正常的,畢竟飛機空機回去成都,也是跟免費拉一個旅客成本一樣!
我在航空公司上遇見如此情況,也會照飛不誤,一是出於經濟上考慮,而是出於誠信上考慮!
對於一個服務業來說,不可能沒次都能盈利,否則這樣的服務行業的利潤也有限。飛機這次航班虧本不算什麽,可能在之前已經賺了不少,只要不要每次都空機飛就好!航空公司可以通過機票打折來吸引乘客,或者按市場需求減少某些航班,來增加飛機的滿座率!
(我要說的就這么多,希望樓主喜歡!)
3. 曼昆 經濟學原理 飛機 案例
因為最後支付的20美元的小吃和飲料帶來了300美元的收益,所以最後一元的邊際回收益為答15美元,即邊際利益為15美元。如果說是邊際利潤的話,就是14美元。
第二個問題更簡單,你不要被問題誤導,比如上文,商家最終其實是賠錢的,因為他的平均成本大於它的平均收益,但是如果只看他最後的那一個過程,它是賺錢的,因為他的行為的邊際利益大於它的邊際成本,所以他是理性的。如果聯系的看的話,而且航空公司可以自己選擇起航還是不起航,他會無論如何也不起航,因為他的總成本大於它的總利益,不是嗎?
4.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為什麼有一折飛機票
這主要是邊際成抄本(marginal cost)的襲問題,一折飛機票大部分在飛機前不久在機場直接出售,因為那時候那個飛機多一個乘客的邊際成本幾乎是0(反正飛機都要飛的)所以無論飛機票賣什麼價格都可以基本變成純利潤,所以會有一折機票,通俗點說就是不賺白不賺
5.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中提到邊際利益時舉的例子,一架飛機每個座位平均成
在這個例子中,邊際收益是多一位乘客時帶來的收入300美元,邊際成本是提供給該版乘客小吃權飲料的成本。曼昆書中這一節的重點是理性人在邊際的角度考慮問題,企業的目標是最大化利潤,航空公司一架航班起飛的成本是固定的,只要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賣出機票就是有利可圖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一個人的航班,公共關系分析
一個人的航班說的是x航空公司有一次航班只有一位旅客,這就註定了航空公司必然遭受損失,但是出於公司名譽考慮,還是開了這個只有一位乘客的航班,同時公司的聲譽得到大大提高。
7. 運用所學經濟學原理解釋為什麼同一趟航班的機票價格可以不同,並請分析航空公司如何保證這種價格歧視行為
航班的不同價格與汽車的不同價格一樣,都涉及到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益的問題。版
「邊際」權這個詞可以理解為「增加的」的意思,「邊際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說的確切一些,自變數增加一單位,因變數所增加的量就是邊際量。比如說,生產要素(自變數)增加一單位,產量(因變數)增加了2個單位,這因變數增加的兩個單位就是邊際產量。或者更具體一些,運輸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車,每天可以多運200多名乘客,這200名乘客是邊際量。邊際分析法就是分析自變數變動一單位,因變數會變動多少。
8. 為什麼飛機乘客很少,航空公司也照樣飛有什麼經濟學的奧秘嗎
航空公司的飛機是租用的,每天都要付昂貴的租金,不飛就浪費了,所以能飛則飛(我們所能看到的新聞,比如東航又買飛機等等,飛機僅僅是屬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下屬的分公司要用飛機是要租賃的)
9. 一道經濟學題目
這道題的中心思想並不是多了一個乘客是否能增加利潤,而是看每個乘客的單位成本,賣了80個座位總的成本是24000,單位成本是24000/80=300,如果增加了一個乘客,總的成本會變成24050,單位成本就是24050/81=296.91,你收的只是100,明顯增加那一個乘客是虧本的買賣。並不能在盈利的前提下忽視考慮單位成本,不要給出的經濟價值大於變動成本就接受,要考慮一定的總體單位成本,用低於總體單位成本價格出售給人,會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嫌疑的。
故此最後的結論是不接受。
必須注意一點就是現在都是反壟斷反傾銷反補貼反不正當競爭的年代了,你用低於單位成本的價格出售會被其他同業控訴的,就是為了增加一點的利潤冒這樣的險?雖然你出售的只是單一個別人員,你就不能想一下這個來問的人是不是同業競爭者或執法者來收集你的不正當競爭的證據,如果你接受了,那你的不正當競爭就成立了,這些都得開罰單的。
10. 運用經濟學如果一個人或二個人的航班需要飛嗎
每「百萬人公里」的死亡人數才是比較好的衡量安全性的指標,我認內為其餘指標都容遠不如這個指標令人信服,「人公里」指標本質上考慮的是完成同一運輸任務,因為不論乘客還是運輸業最優先的考慮一定是安全地完成運輸任務。
舉個栗子,假設接到了運一千人去100公里以外這個任務,火車只要一列,大巴要20輛(或者一輛車不算往返跑20趟),火車的幾個指標不用說,但大巴的journey數變成了20,公里數是2000,小時數是20,假設兩種交通方式,同樣在旅途中出現了一名乘客死亡,那麼大巴的三個數據(journey,時間,公里)是不是都會比火車好看的多?但是你用公里乘以人數這個指標作分母來看,兩邊分母都是一百公里乘以一千人,兩邊死亡率都是1死/十萬人公里,所以用「人公里」這個復合指標做分母比那三個靠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