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政府對於房價是實行補貼好還是限
首先要考抄慮貼現的問題啊,襲比如現在的100塊和1年後的100塊價值肯定不同,如果題目以及考慮了貼現的話。
消費者得到一次性補貼,預算線平移,意味著消費者能夠更多進行消費,可以購買到比分期補貼下更多的物品,那麼此時效用必定更大啊。
而生產者而言,他需要考慮的是利潤,如果諸多生產者(完全競爭市場情況下)都是一次性補貼,那麼他們可以動用的資源就越多,生產出來的商品也就越多,那麼商品價格必然會下降,利潤反而減少(可以參考谷賤傷農)。
2. 微觀經濟學問題: 食品價格上漲30%,學校決定給大學生30%的食品補貼,你認為應該把食堂供應的食品
食堂價格降低吧,即便學校給予補貼,但學生的食品消費指數是小於1的,食品上的實際價格還是上升了一部分。
3. 微觀經濟學中,關於補貼效應,為什麼Ed/Es較小時,補貼的好處主要歸買方
補貼和征稅相反,你可以從征稅來理解,也可以畫圖理解
征稅的話,哪方彈性越低越不好
4. 微觀經濟學問題,生產者從政府那裡得到的補貼是多少
從零開始到無限,因為政府取消了金本位制,也就是說政府可以憑空版製造出貨幣,只要銀行不停權地印刷鈔票,理論上就可以無限地發放補貼,說實話,我個人覺得尼克松放棄金本位是個錯誤,當時如果擔心黃金外流,可以直接調高金價,按照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說法,調高到每克800美元就可以阻止黃金外流,哦,對了,我個人是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所以是給你參考參考的
5. 微觀經濟學:定性計算,當政府給生產者或消費者補貼T時補貼效應
給生產者補貼和給消費者補貼結果不同,這個如果畫個圖,從圖中去看消費者版盈餘和生產者盈權余的變化,可以講得非常清楚,但是沒法上圖,只能盡量給你講清楚了==
1.政府補貼消費者,這種情況比較簡單,可以看做是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根據收入-需求理論,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量會隨之增加,生產者會相應的擴大生產規模,產量增加。
2.政府補貼生產者,就要看生產者所生產的是何種產品,不同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不同,對於這份補貼的分配方式也不相同。如果是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產品,如糧食,政府補貼糧農,糧農也不會降低糧價,因為即使糧價降低,消費者也不會比以往多購買很多糧食,這時的補貼更多的補貼到了生產者。如果是需求價格彈性iaoda
de
jia較大的產品,政府補貼生產者,生產者處於薄利多銷的考慮會降低產品價格,如果畫圖的話,可以明顯看到消費者剩餘的部分擴大了,這時的補貼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中分配,會有更多的分配給了消費者。
不能畫圖好焦躁==望樓主採納~~~可追問~~~
6. 微觀經濟學的計算題--有關供求均衡的
Qs=-50+3P , Qd=100-2P
均衡來點為:P=30,Q=40
1、維持P不變,自Q為:250-60=190。S不變,所以缺口190-40=150由政府提供,進價40,出價30,則須耗資1500。
設補貼為T,則Qs=-50+3P+3T,維持價格不變,30價,量190,T等於50。
所以每單位補貼50,共補貼9500。
註:造成第二種情形花費巨大的原因是,第二種情形面對了一個具有市場力量的廠商,政府采購成本邊際遞增,而第一種情形供給彈性無窮大。
2、Qs=-50+3(P-1),Qd=100-2P
均衡為:P=30.6,Q=38.8
稅負共38.8*1=38.8
其中個人承擔0.6,企業承擔0.4。
3、Qs=-50+3P, Qd=100-2(P+1)
均衡為:P=29.6,Q=38.8
稅負情形不變。
7. 大學 微觀經濟學。請問這種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計算社會福利。請問補貼之後的生產者剩餘是哪一塊為什麼
是征稅後
征稅後生產者剩餘是F
征稅前是D+E+F
征稅後的價格和產量是根據S+T和D曲線回的交點答確定的,價格是P1,產量是Q1
消費者支付的P1中,(P1-P2)實際上是稅收政府拿走了,剩下的P2 才是生產者的。
生產者產量是Q1,價格是P2,生產者剩餘就是F了
8. 問一道微觀經濟學均衡價格的問題。為什麼第九題政府給予生產者補貼不對啊求詳細解釋
1本身農產品已經是來高價出售了自 ,居民購買一部分政府收購剩下的農民已經從中獲益了。
2若國家不將過剩的收掉 農民會因為出售量較小而虧損且過剩的農作物會滯銷導致腐壞
所以政府只需收購過剩產品,既扶持了農業又不會浪費糧食。
滿意請採納!
9. 試述價格政策在現實中的應用 這是微觀經濟學的題目!急需啊!
要是針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如電力、石油、軍需品等,以及一些專存在明顯的屬市場「失靈」的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如國防、郵電、交通、自來水等的價格。一方面,可以通過直接限定價格水平或價格的浮動幅度,如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保護價、最高限價、最低保護價,或通過控制差價率、利潤率、價格補貼等控制重要商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供需間接達到調節價格的目的,如限產政策、重要商品的儲備和投放等。由於這些商品主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或者是關系人民基本生活的公共物品,對於這些價格的管理和調控可以直接起到抑制或鼓勵消費的作用。另外,通過對產品提供者的補貼、保護,或限制價格,可以對投資及生產造成一系列影響,達到政策制定者的鼓勵或限制的意圖。
10. 微觀經濟學中關於政府補貼的問題。
首先要考慮貼現的問題啊,比如現在的100塊和1年後的100塊價值肯定不同,如果題目以及回考慮了答貼現的話。
消費者得到一次性補貼,預算線平移,意味著消費者能夠更多進行消費,可以購買到比分期補貼下更多的物品,那麼此時效用必定更大啊。
而生產者而言,他需要考慮的是利潤,如果諸多生產者(完全競爭市場情況下)都是一次性補貼,那麼他們可以動用的資源就越多,生產出來的商品也就越多,那麼商品價格必然會下降,利潤反而減少(可以參考谷賤傷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