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學GDP
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購買一塊地產 。計入。
政府轉移支付 、購買普通股票 。不計入
❷ 宏觀經濟裡面GDP的計算
我認為房屋是實際存在那的固定資產,居住使用了這種資產,實際就是房屋的折回舊;對於社答會其他單元來說造成資源耗費。
但這些也都是部分經濟學家的觀點,有人就認為家務勞動也該算入gdp.比如199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的主張:「統計國內生產總值時,應該把家務的貢獻也算在裡面。」他認為,「由於做家務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家庭所提供的服務和商品,應該是國家整體生產的重要部分。畢竟,請人來家裡帶小孩、打掃及煮飯的話,這些工作是會算在GDP數字里的;若是母親自己來做,就不算在裡面。」(加里·貝克《生活中的經濟學》)
❸ 經濟學中GDP是什麼的總和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回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答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生產法計算GDP是從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的增加值的角度計算的。GDP=各部門的總產出-各部門的中間消耗=各部門的增加值,其中總產出就是產品產量×單位價格,中間消耗就比如是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和修理等。
(3)母親的經濟學GDP擴展閱讀: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❹ 經濟學中的總收入是什麼,是不是就是算GDP中的國民收入
分情形
1通常所說總收入就是指總產出,也就是gdp
2而提到總需求和總供給的時候,比如三部門經濟,總需求=消費+意願投資+意願政府支出=總支出,總供給=消費+計劃儲蓄+計劃稅收-計劃轉移支付和間接稅=總收入。非均衡情況下,總需求和總供給是不等的。
一般來說,總收入就是指總產出
有幫助請選滿意答案啊,樓主
❺ 經濟學里gdp為什麼跟ad不一樣
gdp是一個數值
ad是一個曲線
當然不同
社會總需求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專內(通屬常1年)由社會可用於投資和消費的支出所實際形成的對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
社會總需求是在既定的生產發展水平和分配製度下,人們在其收入限度內所能支付,並且相對於一定的價格水平也願意支付的對於全社會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有效需要。
❻ 宏觀經濟學中GDP的主要特徵與分析功能是什麼
國民生產制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1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含貨物和服務)價值的總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把國民生產總值作為綜合經濟指標的主要優點在於:
第一,它只計算了最終產品的價值,而沒有計算中間產品的價值,因而不包括重復計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僅計入了物質生產部門的增加值,而且也計入了所有服務部門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現代產業結構的變化,反映了教育、科學技術、金融等第三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國民生產總值指標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會成本。
第二,不能反應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第三,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狀況。
❼ 經濟學計入GDP的問題
1 我不知道 這個如何理解。如果是轉移支出變投資 就算GDP
2 商品的最終價值才算入GDP 二手回轉讓之前已答經算過了 所以二手不計入
3 GDP是勞動創造的有價值的商品的最終價值 股票等虛擬財富不算
4 因為中國是土地政府所有,所謂的買地不是永久的而是暫時轉讓所有權
不算GDP
購買地皮和發行股票都是產權的轉移,沒有新的產品或服務創造出來.但地產商及股票發行商的傭金要記入GDP,因為是新增服務.
❽ 經濟學gdp問題
理論上是從當前的GDP中扣除,無論其消費與否。
❾ 關於宏經濟學裡面的GDP
沒有成交就不能計入GDP,比如開發商房子沒賣掉,在資產負債表中計入存貨項,只有銷售出去了,才能算入主營收入,這才能計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