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原理梁曉明

經濟學原理梁曉明

發布時間:2021-02-16 04:20:48

① 日元為何這么貶值 經濟危機股市市值蒸發的錢都跑哪去了

呃。來。。
流通貨幣量的計算公式:自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如果大量印製鈔票,市場商品就會瘋漲(由於貨幣流通次數基本上是一定的)。到時候百姓原有的錢都成了廢紙,國家必亂!

日本這個國家工資高、民眾購買力高主要原因是由於其國家經濟發達主要經濟增長不會太依賴內部需求,人均國民生產值很高。中國不一樣,中國還有廣大的貧困地區,國情大不同。

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漲與跌不只是受到本國政府的影響,還要受到來自於國外力量的干預、影響。

呵呵,建議你去看看《資本論》有關貨幣的那一章。你的觀點雖然比較粗糙,但是顯示出你對於國家經濟的關注。認真閱讀些東西 ,加油!

② 555求經濟學原理梁小民第六版,謝謝大神

求經濟學原理梁曉明第六版謝謝大神,你可以在網路上搜一下子多好哇,網路為人民服務。

③ 政治經濟學原理

讀了經濟學干什麼

經濟學,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下,已有200餘年的歷史。眾多之經濟學家,恰如廣袤天空之閃爍群星,璀璨奪目。無奈的是,冠以經濟學家頭銜、欺世盜名之輩也是從來不乏的。相應的,經濟學著作的良莠不齊、魚目混珠,不在話下。
經濟學是顯學。今日之中國,原本法學或與之可一爭高低,孰不料東窗事發「北大考博」事件,一子錯、滿盤輸,法學翻身之路漫漫修遠。讀經濟學,能成為指點江山的經濟學家、為人師表的老師,就那麼幾個。那其他的學子干什麼去?個人認為,無他,唯有「經濟思維」而已。信仰、理念在這個大變革的年代是很珍貴的。
經濟思維,來自不易。把經濟學活用於家事、國事、天下事,其難度不亞於蜀道之難。但成功後的快感是無法言語的。那好比武林好漢,突破任督二脈,通天徹地,嘯傲江湖,仗劍行天下!做學術有大抵三種境界,一是,「今夜西風凋碧綠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二,「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三是,「眾里尋他千網路,漠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濟思維的磨練也需要如此心境。只不過場所換了一下,從束之高閣的象牙塔到了花花綠綠的凡塵。
浮雲雖蔽日,終能見長安。你我只要日有所思、夜有所悟,手頭經濟學十八般武藝,終究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xumiaocn | 已被瀏覽110次 評論(3) | 引用(18)
你的觀點偶不敢苟同 [回復]
如果這篇文章是你的大作,愚建議你去看看梁曉明關於經濟學不是顯學的文章,非常精彩。

經濟學小魔女 | 2004年 08月26日 22 : 11
個人主頁:http://blog.blogchina.com/4526.html
[回復]
小魔女,好啊!第一次注意你的「馬甲」,是你的《直面經濟學的驚人美》。當時的第一個聯想是汪丁丁的《直面現象》,及其筆端所流落出的飄逸思緒。
梁小民先生的文章還在看。我只考慮到經濟學在今日中國是顯學,並沒有想到其對經濟學發展有何的弊病,你的提醒能讓我更全面的看問題。謝謝。
我的個人思路是:經濟學在中國之所以是顯學,主要還是當前我們思想領域的「真空」。這個感受是從凌志軍的《變化》裡面得到的。在這種狀況下,任何東西都很容易扭曲。

xumiaocn | 2004年 08月29日 22 : 02
[回復]
汪丁丁的文章偶看了一些,你說的那篇應該是精品,前幾天整理書櫃,翻到《風的顏色》,看到密密麻麻的筆記,呵呵,當時對丁丁的可是崇拜之極啊!
梁的文章,這一年來,看了不少,文筆詼諧,有黑色幽默的味道,比起丁丁哲學家的飄逸來說,偶更加欣賞。

經濟學在國內的現狀應該如你所說,顯學的成份大於科學。扭曲二字用得很好,經濟學的本質是科學,只可惜被現實扭曲了。偶,滄海一粟,願努力成為還現象本質之人,當然這極有可能是徒勞,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個人是無法改變市場的,所以一看到顯學,有些激動,海涵!
經濟學小魔女 | 2004年 09月03日 19 : 23
經濟學擁抱生活
作者:黨國英 2003-5-26 22:56:35
博客中國(Blogchina.com) b8451c

經濟學家的著作進入大眾讀書生活,是社會的一個進步。20餘年前開始中國大眾文化啟蒙,先是藝術家登台,他們告訴大眾,人們有權利免於恐懼;再後來有哲學家唱主角,他們向人們揭示公正自由生活的意義。藝術家和哲學家向大眾傾訴自己的價值觀,而大眾相信這種價值觀心理基礎,是他們與藝術家和哲學家相似的命運,以及藝術家和哲學家在那個時代不幸所肩負的普羅米修斯精神。物質豐腴時代來臨,藝術家與哲學家不再容易貼近生活,新一代藝術家與哲學家的著作容易成為個人價值觀的宣洩,他們不再容易代表普遍的社會良心。面對豐富多彩的社會,人們需要選擇,需要用理性來指導選擇,於是,經濟學承擔起了新的大眾啟蒙的歷史使命。台灣熊秉元教授說的好:經濟學的本質是選擇。
一個好社會,不可以所有學者都來做「傳教士」,去將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強加給大眾,讓他們如此這般地生活。豐腴社會的大眾需要理性,需要對生活的理解,經濟學正是滿足這種需要的學問。經濟學家不是「傳教士」,他們告訴大眾,選擇的後果將會如何影響到他們的利益。經濟學盡管很世俗,但並不失去趣味;經濟學的智慧本身就充滿趣味。近幾年,國內外一批經濟學家致力於大眾化寫作,出版了大量佳作,其中熊秉元教授的幾本文集,堪稱上乘之作。最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並推出熊秉元教授的三本隨筆集,分別為《燈塔的故事》、《大家都站著》和《尋找心中的那把尺》,筆者有幸早讀,深感它們的出版正當其時,並深為熊教授的才華所折服。
這幾年我作為經濟學隨筆的讀者和作者,體會到經濟學隨筆大概依次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議論左右逢源,但不失經濟學根基。達到這個境界,經濟學功底要扎實,免得在耀眼的生活面前離開經濟學的根基,荒腔走板,流於市井俗見。左右逢源需要睿智,經濟學功底需要艱苦訓練,這兩條非俗人所能達到。熊秉元教授文字的證明,他是經濟學的行家裡手。與生活相聯系的各種經濟學知識,他都可娓娓道來,如探囊取物。
再高一個層次,便達到第二種境界,可謂之深入淺出,探微知著。這需要某種文字修養和語言稟賦,需要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也需要對經濟學的大眾寫作的熱情。熊教授不諱言經濟學的一個任務就是以老嫗能解的語言向大眾傳播經濟學知識。他特別善於設問,啟發讀者思考。他也是講故事的好手,生活事例由他解剖,曲折回轉,柳暗花明,引人入勝。
第三種境界更高,不妨叫做「大音希聲,大象希形」。經濟學是當代顯學,經濟學家大多骨子裡難免驕傲。聰明的經濟學家會在社會上為自己打造一個謙虛謹慎的形象。但熊教授的謙虛很真誠。他坦言經濟學的某種不足,某種不成熟,把自己的軟肋掀開給人看,這還不真誠?世界之荒謬,觸目皆是,且往往非百十代努力而不得糾正,學者們筆下不免對此憤憤然。但是,熊教授沉得住氣,對流行謬見,慢慢講道理化解,像高手出招,力量顯於無形之中。這不易,我深有體會。
經濟學家的作品若有了這三種境界,便可擁抱生活,解釋生活,甚至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境界越高,學問的社會功用越大。
作為經濟學本質的選擇,其目的是要提高生活質量。什麼樣的生活是可取的?熊教授自然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熊教授的文字天馬行空,恣意縱橫,但有一種基本的生活理念貫穿始終,這便是自由、秩序和寬容。這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選擇。
熊教授主張從個人主義出發來理解生活,而個人主義的核心是尊重個人的自由。有人反對這種立場,熊教授詰問道:如果從個人主義出發不好,那麼,有比「個人」更好的出發點嗎?當然沒有。自由的意義不僅限於自身的價值,還在於它是效率的源泉。熊教授通過對科斯定理和布坎南理論的討論,說明了這個道理。
自由離不開秩序;若沒有秩序,自由無法保障。秩序必須公正的,否則一部分人的專斷會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喪失自由的基礎上。熊教授批評了對「自由」的那種貶損性的理解。他說:強調個人主義絕不是忽視社會和國家。沒有國家,就沒有秩序;國家是秩序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唯一保障。他在《「折筷子」的啟示》中說:我們這個社會的亂、臟、奇談怪論、失調脫序,大家都有目共睹,也都痛心疾首。
自由還離不開寬容、忍讓。熊教授的多篇文章談論寬容的社會意義。只要對方的行為不妨礙我們的自由,我們就必須容忍,哪怕我們對那種行為極為厭惡。大家都在選擇,只要別人的選擇不妨礙社會秩序,我們就應尊重他們的選擇。對於一般民眾,只要有寬容的精神就夠了,對於處理公共事務的政府官員,則必須用一種制度來保證他們必須寬容,例如,必須容忍社會公眾對他們的批評,哪怕這種批評被證明是錯誤的��熊教授沒有指出這一點,這是我的發揮。
作為原則,自由、秩序和寬容缺一不可,但我們沒有這樣的幸運,把它們組合得天衣無縫。往往是不同的社會集團各取所需。新派青年可能強調自由,偏廢秩序;政府人士則可能強調秩序,強調「凝聚力」,限制自由;宗教界人士則又可能強調寬容,鄙夷自由競爭。離開一時一地的社會條件,我們無法判定哪一種聲音更有道理。熊教授從台灣的社會現實出發,認為強調個人主義是在找出問題的症結、是在對症下葯、是希望從根救起!在我看來,熊教授發出的是時代強音。

2002年2月21日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原理梁曉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