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主要講了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項目,宏觀經濟量模型,,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通脹理論,
B. 宏觀經濟學網上視頻教程哪個老師講的好
復旦管院院長袁志剛教授的,海歸,講解大氣,視野寬,講解透徹,不照本宣科。
星火上有。
不敢加鏈接,你搜一下啊
C. 宏觀經濟學都講哪些內容
我們通常說的市場的兩只手,一隻是無形的手,一隻是有形的手!
無形的手指的是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市場經濟自由發展!
有形的手指的是政府對市場的引導和控制,簡單的說就是計劃經濟有序發展!
而宏觀經濟學,主要講的就是這只「有形的手」,也就是政府對市場的引導和控制,所形成的經濟學!
D. 求各位講解,宏觀經濟學
(1)抄2011年名義GDP:5*14+3*10+4*5=120
2012年名義GDP:6*15+4*20+3*6=188
(襲2)2011年實際GDP:5*14+3*10+4*5=120
2012年實際GDP:6*14+4*10+3*5=139
(3)2012年GDP平減指數:188/139*100=135.25
(4)2012年的CPI:(14*6)/(14*5)*100=120
(我不確定這道題是想問什麼,如果真的是想問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的話,應該是只算消費品的,只有食物,住房和娛樂都不算消費品)
E. 看誰的宏觀經濟學的書比較好,容易看懂的,寫的接地氣的
經濟學入門就要先看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包括:消費者理版論,生產者權理論、市場結構、博弈論、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外部性、公共產品、非對稱信息)幾個部分。
推薦書籍:曼昆 《經濟學原理》微觀部分、人大版《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范里安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
2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學核算、經濟周期理論、增長理論、經濟問題(失業、通貨膨脹、蕭條、國際貿易)及政策等。
推薦書籍:人大版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曼昆《宏觀經濟學》、巴羅的各種版本的 《宏觀經濟學》
F. 宏觀經濟學,某人的博課,看不懂,誰能看懂了給講講
首先申明我不是學經濟的,我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只能作為參考!
交易:明交易的產生應當是在行業分工之後。交易的條件是什麼?分工是否構成了交易的條件?
不難理解的是,只有當交易雙方通過交易獲得的利益大於自己的用於交易的物品的利用價值時,交易才會發生。繼續分析分工後交易雙方的情形直接得知,分工促進了交易的產生,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我的理解:用文中提到的例子來理解. 工匠生產了弓,對於他來說由於沒有打獵的經驗和技能,一把弓給他帶來的利益只能通過交換來體現,如果他一天能生產一把弓,自己用這把弓10天能打一隻獵物的話,他與獵人交換得到的回報可能是1張弓等於2隻獵物,相當於1天能打兩只獵物。同樣獵人沒有做弓的技能,他10天做一把弓,每天能打2隻獵物,那他不如用兩只獵物換一把弓節約9天工時來打獵。通過交易他們都得到了最大的回報。如果10把弓換不到一隻獵物的話,工匠就不會交換那還不如自己去打獵了。這就是交易發生的條件。分工促成交易也不難理解,分工了由於各自的技能不同這樣你只有通過交易才能最快捷的得到各自的所需。交易出現的利益可以重新投入再生產升級勞動工具提高勞動效率得到更多利益。
2。社會分工。社會分工就是人們勞動時不再依靠個人力量完成整個生產過程,通過生產工序的劃分分工,可以極大的節約生產一個成品的勞動時間,各工序的熟練度也會大大提高。比如你要一個人製造一把弓,首先要買材料然後畫圖紙,然後裁剪材料,再組裝再油漆。整個過程一個人完成很費勁,要想技能熟練也許你要製造100把才能做到,現在社會分工了,開個弓車間,每道工序都分開干專人負責,效率肯定提高了,技能當然也會更快熟練,試想專一事和兼顧多事哪個更能熟練?這里就有個暗交易的概念了,你和你的合作夥伴並不是通過直接的物質交換來獲取利益,而是通過合作共同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共同獲取更多效益再分配的。1把弓賣2獵物,你一天生產1把,合作後2個人一天能生產3把那潛在里2個人都獲得了一個人無法獲得的利益。但分工必須有交易做保障。獵人不打獵了弓賣不出去,這個分工自然就解散了。
3。新價值體系:價值實際上可分為勞動價值與物品價值
太累了,不知道樓主主要是哪個章節看不懂我再看看能不能理解吧,有針對性才好回答。
G. 宏觀經濟學主要講了什麼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7)宏觀經濟學講解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發展史
1、產生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
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2、發展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
特別是自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不承認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承認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H. 宏觀經濟學,誰的書最經典
1.如果是初抄級宏觀經濟學,入門者襲比較推薦曼昆的教材~講解也比較細致,可以配套金聖才的那個紅色本的課堂筆記和課後習題加深理解~
2.中級宏觀經濟學可以看的教材相對也多一些~國內的高鴻業的教材是非常不錯的~如果是國外的同樓上的多恩布希的中級宏觀確實挺好的,主要在模型的講解上更加深入~
3.高級宏觀經濟學我最推薦的同時也認為最經典的是布蘭查德的高級宏觀經濟,不過這本書的紙質版已經絕版了,目前只能在人大經濟論壇下載電子版,中英文都有~絕對是非常牛的教材~至於我們通常上課用的基本都是David Romer先生的那本教材,不過那本教材中其實很多省略去的推導都可以從布蘭查德那本書中找到~但是,相對而言羅默的這本高宏要比布蘭查德的容易,對數學的要求相對要少一些~至於樓上所提凱恩斯的作品,這個不是很推薦~結合西方主流研究方向基本的模型推導都是從基礎的古典經濟理論上加以延伸的~所以倘若你想搞研究,必須從基礎也是最經典的古典模型開始學習整個宏觀經濟學體系,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I. 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 >>初學者用的入門講解書
比較通俗易懂的推薦抄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包括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兩冊
是自學者很好的教本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原理》相對嚴謹
但對初學者難以理解
還有李翀的《宏觀經濟學》是我們現在用的教材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對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理論以及凱恩斯學派都有很好的講解
這三本都是我們的教材
你可以看看三本書再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