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基礎(計算題)
50-5P=-10+5P P=6 Qe=50-5*6=20
㈡ 經濟學基礎的題,在線求答案,要過程謝謝啦
答案看圖,滿意請採納
㈢ 宏觀經濟學基礎計算題.
不均衡。根據復國民收入核制算恆等式,Y=C I G=0.8Y 50 80,解得Y=900,稅收T=0.2Y=180。即財政收入為稅收收入180,財政支出為政府購買支出為50,財政收入大於財政支出,政府出現預算盈餘。 我覺得Y是總收入,不是可支配收入。從後面的稅收函數就可以看出來,稅收是針對總收入徵收的,而不是針對個人可支配收入徵收。再說消費也不一定是建立在可支配收入的基礎上,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借錢讓自己的總收入增加。所以消費函數中的Y就是總收入。 本來是個簡單的問題不要想太復雜了,第二問求均衡收入就是900,第四問是根據求出的Y算出財政收入和支出從而去確定財政是否均衡。。再者題目中給出的消費函數和稅收函數都是以Y為自變數的,稅收不可能只對可支配收入征稅,所以Y就代表國民收入。
㈣ 經濟學基礎計算題
首先企業利潤最大時必然是mr=ar,從圖可以知道,短期企業生產的成本包括vc和fc兩部分,即內tc=vc+fc。其中固定成本是一容直存在的,當企業ar小於ac時企業總體虧損,但利潤大於平均可變成本,就填補了固定成本的一些缺口,所以此時企業應繼續生產,當ar小於avc,企業的利潤比平均可變成本還底,這時企業只會越虧越多,應停止生產。
總而言之,要使企業不虧損,ar=mr時,ar必須大於ac,企業不虧不賺,就要使ar等於ac,企業略微虧損ar小於ac但大於avc,關閉生產ar小於avc
㈤ 一道西方經濟學計算題
好高的懸賞分...... 這個題其實是很基礎的 樓上答案正確
補充一下第二問:廠商做的是長回期決策。理由很答簡單:因為生產的成本函數中沒有常數項。
如果能看一下微觀經濟學課本的話可以發現,短期內成本是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而長期則所有成本都看做可變。其實也好理解:比如一個企業,很短的時間內不大可能增減生產線和設備的數量,但工人等可以僱傭或解僱;而給出足夠長的時間則完全可以擴大再生產,改變任何一項成本。
......額 的確也是 俺就是一感嘆..么別的意思
「競爭廠商面對的邊際收益線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就是價格線,也被稱為廠商面對的需求線。」
首先 邊際收益就是廠商賣出最後一單位產品的收益。顯然完全競爭市場上只存在一個價格 廠商是價格接受者,就只按市場價格賣出 也就是邊際成本咯
這條線也是廠商面臨的需求線,因為完全競爭市場假定 廠商可以在市場均衡價格下賣出任意數量的商品
如果廠商定價高於均衡價格,他將無法賣出任何商品(因為產品同質,而價格高,不可能賣出去);而他也沒有必要把價格定在低於市場價格水平之下,因為按市場價格他已經可以賣出任意數量商品了
大概就這樣
㈥ 【經濟學基礎】計算題
1 P=10時,Qd=500-5X10=450 Qs=-10+5X10=40
P=15時,Qd=500-5X15=425 Qs=-10+5X15=65
2均衡價格:500-5P=-10+5P→P=51
均衡數量:Q=500-5X51=245
3價雹梁格從10到源純運15時的需價格彈性回
Ed=-(425-450)/(15-10)X10/450=1/9
滿意請褲敏採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