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觀經濟學 什麼是經濟學 第一章 第一法則的筆記總結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貳』 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
我覺得教材比什麼筆記都強,尤其是《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簡直不要太牛逼啊。
『叄』 考研——南開經濟學中產業經濟學的復習重點是什麼
專業課考西經.對與我來說是跨專業 我本科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只要大家真的努力了一定會考好的!!微觀部分後面幾章要看但是只是知道怎麼回事就好了!但是前面的成本理論以及市場理論一定要搞的特別清楚!第一遍要看的仔細但不需要真正硬克!可一拿個筆記本就象抄書一樣記筆記!我就是這樣做的!宏觀部分第一遍也要這樣做!建議後面的幾章就不要看了國際部分也可以好看看!至於那個貨幣工具世界貿易權當看小說大家也是了解下即可!!宏觀部分最後的內容可以在考試前一周瀏覽下就可以.11月份要再記一次筆記這次要整理的特別整齊!以便與以後在看時方便! 學習西經作一定的練習題還是必要的 俺推薦尹伯成的那兩本,當然那兩本書比較難!但是對大家分析問題解答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不光要做而且還要分析答案為什麼這么組織?看的多了你自然就知道怎麼答題了!另外關於專業課真題個人認為看看就行了--解出題形式.由於去年剛換參考書!所以有些真題不可能考的!! 要記住考試只會考指定的參考書內容!所以看別的經濟學只能幫你理解!還是要以本為本!!課本或你自己的筆記要爭取看六遍,如果你想專業考120以上最好多看.最後就是在考場上要盡量多答!就這些吧 以後有什麼內容再補充吧
考研經驗總結
經驗一:
過去的一年最失敗的就是英語的復習,整個一年對英語的復習一直都沒有理好頭緒,總感覺亂.考研的復習不是一天兩天而是覆蓋接近一年的時間,我認為應該分基礎,強化,沖刺再基礎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側重點,而且後一個階段可以兼容前一個階段,但前面不能插足後面.基礎階段最重要,在這個階段要特別注意三基(基礎知識,基本計算,基本公式)做一些可以鞏固基礎知識的習題切忌做難題。而且要注意細致不可盲目求快,怎麼叫細致?用極限的定義去證明一個非常簡單的以至於我們認為想當然正確的極限。相信很多同學會不屑去做,但是當你真政協在之上的時候,卻會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身邊的好多同學到強化了還在拿出課本去參考,這就是基礎不牢固。在這里我就是為了強調這個有序和打好基礎的重要性而居這么個例子。
經驗二:
心態。這里的心態要分兩類即一是自信二是自卑 毛主席說:「戰略上輕視,戰術上重視就是這個道理。考研之初就要充滿自信,同樣的我們參加高考我們可以考上說明並不比別人差,只要我們比別人努力稍微多一點,我們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正復習起來,你就要想:我智商並不比別人高,咱們只有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才可以比別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切不可盲目自信,拿我來講:英語就太自以為是了,導致放鬆了英語的學習,英語才考了69就是因為一年沒有好好努力(相對於我個人的基礎而言這個分數還是比較少)
經驗三:
教材輔導班 。教材個人認為均可以。如果報高聯的班最好選高聯的老師編的教材,其實任何一本教材都涵蓋了考研的所有知識點,只要你多看幾遍多理解並不時地做筆記相信都會收到良好效果。輔導班因人而異,只要你正確對待輔導班確實起這不小的作用。如果你現在報了輔導班最好在上課前把基礎把牢,數學最好把全書看一遍,上課認真聽講做 筆記。切忌不要上完課筆記就扔的遠遠的,課後應該在兩周內在消化一下輔導班內容 ,而且以後的復習時間也要經常看講義。
經驗四:具體到各科,數學處以上講的以外,還要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把好的解法技巧常規解法特殊解法都要記下來,把你平時做題的思想總結心得體會等都要記下來 ,這很關鍵。總結是提高乃至跨越的重要跳板。
政治當然背誦詩必要的但卻不是充分的,現在的考試越發側重理解和總結概括能力,所以在復習政治時也要做筆記,把課本的文字變成自己的,無論她怎麼出題我們都可以從容以對,英語:這是很重要的一門因為很多同學都因為英語而受限。個人認為在前半年至少應該把單詞通一遍,而且閱讀也要經常的找本書進行練習。一片閱讀你可以既可以作為閱讀也可以作為單詞和寫作以及翻譯來看。好句子短語就是作文。每一句話翻譯出來就是鍛煉了翻譯,所以一舉多得!
『肆』 我是產業經濟學的,馬上要寫畢業論文了,苦於選題,希望大家給推薦個不錯的方向
1畢業論文屬於學術論文。
2隻要不是抄的,你寫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論文就 可以。
3比著葫蘆畫瓢,找一篇去年畢業 同學的範文,格式樣式,照著寫就行了。
4畢業論文的實 質是讀後感,選一本書,花一個星期讀一遍。邊讀 邊做筆記。把筆記整理一下,按範文格式條理一下,就是很好的論文了。
5問題的關鍵是:你必須花一周的時間。許多同學不願花費這個時間,那就沒轍了。別的也別談了。 完了。
6有的同學找朋友幫忙,自已不寫,讓朋友替自己寫一篇。 這當然好,但現在的朋友大都靠不住。你讓他寫一篇給你,他滿口答應,沒過兩天就送給你一篇。你千恩萬謝。可是拿給老師一看,原來是從網上粘下來的,亂碼都 還沒改。更可氣者,一稿多用,他還把這篇「論文」送給好幾個人,賺了好幾頓飯,造成「雷同抄襲」、頻煩吃飯。
7結論:只能自己寫,花一周時 間。
8那位問了:「我寫得不好怎麼 辦?」答:「這是偽問題。別管好壞,先寫出來就行。老師還怕都寫好呢:沒法分優良中差了!總之,你寫出一篇全球最差的論文就行,只要不是抄的!」
9隻要硬著頭皮寫,傻瓜都能寫一篇。
第一章 選題
一、選題的原則
(一)有價值(有品位,內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適中,難易恰當)
(三)有濃厚興趣(興趣是動力,必須是自己喜歡的。)
《論語·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如果你什麼都不喜歡,那就更好辦:讓輔導老師給你一個題目就行。
(四)專業對口(專業專長)
二、 選題的 方法
(一)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填補空白的課題
(三)有爭議的課題
(四)有矛盾的課題
(五)可綜述的課題
第二章 搜集資料
學術研究往往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關文獻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確地搜集到所需的資料信息。
一、直接材料的搜集
第 一手材料
二、間接材料的搜集
從文獻及網路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對。)
圖書、期刊,紙本索引及網路檢索GOOGL、網路網等,關鍵詞檢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讓材料自然分類,類聚法。
第三章 寫提綱
提綱盡可能詳盡,條理清晰,條塊分明。
(鑲玻璃法: 把內容分成幾塊,一塊塊往上填內容就行了。)
一般分為序論、本論、結論三部分。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論證的形式,縱深式(遞進式),平列式,綜合式。
第四章 寫論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體部分
前置部分:標題、署名、指導教師、目錄、摘要、關鍵詞
(一)標題:對論文重點的直接呈現。准確得體,通俗易懂,簡短精練(不能 簡短,可加副標題),符合規范。
(二)署名,在題下。
(三)指導教師:xxx
(四)摘要(可復制文中關鍵句子,稍作修 飾、連綴即可)
(五)關鍵 詞,一般3—5個即可,以重要程度為序。
(六)目錄
主體部分:
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致謝
(一)前言(引言,序論,導言,緒言)
(二)正文(本論,主體)
(三)結論
(四)注釋
(五)參考文獻
(文獻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二、具體方法與規 范
(一)寫作的順序
1按照提綱自首至尾
2先寫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後焊接起來。(若不知從何寫起,就這樣寫)
寫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證。推論,尊重,顯示自己並非標新立異,不乏同道。(拉贊助)
2先斬後奏法
先概述觀點,然後指出某人某文已詳言之(加註參見)
3映帶法
崇山峻嶺,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研究韓愈,不妨提及東坡;研究明清詩,也可上溯到漢魏。
4戒剽竊。學會運用,而不是照抄。
(三)論文的整體要求
准確,概括、簡練,嚴謹客觀,平實,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問題,要注意上下影響。
(四)段落、標點規范
(五)語體的要求
要簡約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厭改,要改得死去活來。
一、自己反復閱讀, (1)改正錯誤的字、詞、句(筆下誤)。(2)邏輯錯誤
(3)修正完善觀點(4)論據錯誤(5)調整結構布局(完美,圓滿,面團原理,增刪 材料)(6)修飾詞句。
面團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寫五個部分,最後只寫成三個部分;那你就說你本來就打算寫三個部分,現在如期完成了,很「圓滿」。因為沒有人知道你的原計劃,也 沒有人想知道,所以沒必要告訴他人。
二、他人審校(吸收他人意見;自己的錯誤往往看不出)。
互相審閱,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辯
虛心點就行。自己寫的,也不用心虛
『伍』 發展經濟學讀書筆記
發展經濟學讀書筆記
記得我念本科的時候,發展經濟學還是一門比較核心的課程。隨著經濟學學術主流的認知和中國經濟格調的確立,發展經濟學似乎的確是開始消停了。
從學術來看,似乎經驗與試驗下來,是進口替代也不成,出口導向也不成;大推進也不成,非平衡增長也不成;失敗的大多數國家固然不成,而成功的小部分也隨先後爆炸出破綻。於是最後得出一些結論,比如人力資本之較資本,金融之較產業,農業之較工業,市場之較計劃,等等,兩端對立到最後辨證統一,卻不免還是廢話。由而導出路徑多元來,導出制度的人本意義來,就轉向了新制度經濟學去。
後發展經濟學可以用現代方法論來重寫範式,可以用數學技術來精細種植課題,但這並不能給予發展經濟學以新的生命力,因為缺乏政策意義的建設性。中國似乎是從極左矯枉過正到了極右去,既有的發展經濟學成就被置若罔聞,就如同張培剛先生在躍進時代的荒廢。新左的反動缺乏力量,不僅僅是偏激,文化、歷史、政治、法律的影響固然已經為國外前沿所關注,卻仍然未完整且傳遞隔閡於國內的平均知識水準。
譚崇台先生力主新興古典發展經濟學的三階段劃分說,是不以人雲,不執兩分,看清楚了淵源的。進一步說,發展經濟學實際回到了經濟學本原上,不妨將之視為一個大概念,將狹義定義的國家發展命題作為應用,而在理論上將之包容起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貿易政策,制度、技術,生產、分配,乃至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的融合與分解。如此解構了發展經濟學,才是真正的顛覆了發展經濟學,也才能確定經濟學在發展問題上的邊界。
此次重讀了一遍發展經濟學的通用教材,得到兩點領悟。首先是進一步理解了相對價格與序數偏好的意義;理解了效用和需求的意願約束與能力約束;理解了起於人、止於人的供給本質和供需的轉化;理解了邊際遞減作為一個自然規律和作為一個現實約束的細分。其次是由將技術和制度對立,意識到了技術被制度誘致,技術是要素組合下的選擇。技術是人和自然的組合,但制度卻不只是人和人的契約。
對於制度概念理解的繼續深入是何其艱深,現在越來越了解汪丁丁的學術路徑,但分工下對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學一難窮盡和動態更新,二難這些學科本身尚未成熟到能與經濟學印證、互助。物理學的不可測、混沌、相對論,似乎是蘊涵了經濟與發展的核心,但這就抹殺了意義,除非定義意義只在於解釋。當然或許如何科學與非科學都是只是解釋。說法而已。那麼看來,唯一能做一下的,還只是運用經濟學去切入基因糧食種植之類的冷門罷了。